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兩會封面|人大代表:中國將建深海空間站 科幻小說場景或可實現

顏開 資料圖

蛟龍號 資料圖

封面新聞-華西都市報記者 王國平 實習生 周梓瑩

在蛟龍號潛水器創造了7062米的載人深潛紀錄後, 下一步中國的深海科研的重點是什麼?

“一個是構建‘蛟龍家族’系列潛水器, 一個是發展深海空間站。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副所長、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顏開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說。

對於深海空間站的建設,

顏開說難度不亞於太空空間站。

顏開還表示, 像科幻小說中描繪的漫遊海底的場景, 未來或可通過深海旅遊實現。

此前在, 2012年, “蛟龍探海”與“神舟飛天”並列成為最受國人關注的兩大科技成就。

蛟龍探海:

萬米級載人潛水器已經立項

“蛟龍探海”是中國在深海科研方面的代表成就。

2012年我國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在世界最深的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7062米的載人深潛紀錄。

在201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載人深潛與載人航太、探月工程等一起被列為中國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的新成就,

如今, 通過蛟龍號上百次的實驗性下潛, 更加高效的深海載人潛水器也即將面世。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副所長、深海載人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顏開接受封面新聞記者採訪時介紹,

4500米載人潛水器下半年交付, 11000米載人潛水器也已在2016年立項, 預計2021年完成海上測試。

馬里亞納海溝的最深處大約就在11000米, 這意味著在未來中國將會進行海溝“探底”, 揭開海洋深處的神秘景象。

顏開說, 關於萬米載人潛水器的研製目前還要面對一系列的挑戰, 如果研製成功對中國的深海科研來說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顏開說, 通過構建“蛟龍家族”發展系列潛水器, 以適用於不同場合和不同科學需求的使用。

深海空間站:

將和太空空間站一樣開展科研

顏開表示, 在打造“蛟龍家族”系列潛水體的同時, 中國還將發展深海空間站。

今年1月,

科技部部長萬鋼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介紹, 深海空間站計畫已經列入我國“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 而且專案實施方案編制全面啟動。

據《科技日報》報導, 深海空間站應該攜帶多種作業工具, 比如小型載人潛水器, 科學家可以借助它們抵達更深的海底, 完成研究任務後再乘潛水器返回。

顏開表示, 在建設難度和應用上, 深海空間站和太空空間站類似。

“深海空間站如果要下潛到1000米以深的深度, 將需要尺度大、品質輕、耐壓強度高的特殊材料, 這些材料的加工製造工藝也很有難度。 此外, 還要解決深海通訊導航、空間站精確操作控制等難題。 ”《科技日報》報導稱。

按照顏開的設想, 深海空間站可以採用燃料電池或者核動力。

顏開介紹,

為了深海空間站建成後, 科學家們即可以像太空空間站中一樣, 進行相關的科研研究。

深海旅遊:

科幻小說場景或可實現

2013年, 蛟龍號首次搭載科學家下潛, 首位“乘客”是同濟大學的教授周懷陽。

顏開說, 搭乘科學家下潛深海已經成為常態, “下潛之前, 科學家會提交相關的課題研究報告, 根據報告制定相應的下潛方案, 包括海域、深度等等。 ”

當時周懷陽搭乘蛟龍紅打成潛水器主要進行海底觀測、採集樣品, 獲得海底相關環境參數。

能搭載科學家, 未來是否能夠搭載普通遊客進行深海旅遊?

顏開說:“深海旅遊, 未來從技術上是可行的, 也會是一個可選方向。 ”

“海底是一個神秘世界, 如果開展深海旅遊, 就會像科幻小說描繪的一樣, 漫遊海底。”顏開說。

潛航員:

四川人唐嘉陵很不錯

在最大深度7062米下潛中,在首次搭載科學家的任務中,擔任主駕駛的都是唐嘉陵。

1984年出生的唐嘉陵是四川遂寧人,是我國首批自主選拔、培養的載人潛水器潛航員,也是蛟龍號首批最年輕潛航員。

顏開說,唐嘉陵是非常優秀的潛航員,也是潛航事業裡的中堅力量之一。

唐嘉陵還曾發現並取得兩個深海海底新物種,2013年,唐嘉陵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載人深潛英雄”稱號。

繼唐嘉陵等人之後,2013年7月,中國宣佈啟動第二批潛航員的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顏開表示,第二批潛航員共6名,其中包括2名女性,“這六個人的培訓工作就是我們單位完成的。”

2015年,兩名女潛航員首次進行經過兩年的培訓和考核成為正式潛航員,這是中國首次擁有女性深海潛水夫。

這兩名當初是從130多名初選者中選拔出來,一人1988年出生,一人1990年出生。

潛航員的選拔標準也堪比太空人相當,共有119項要求,其中就也包括“身體不能有異味”等這樣的標準。

未來隨著載人潛水器的陸續交付,是否需要選拔更多的潛水夫?

顏開說,潛航員的培訓選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負責,具體是否需要更多,要看具體的需求。

漫遊海底。”顏開說。

潛航員:

四川人唐嘉陵很不錯

在最大深度7062米下潛中,在首次搭載科學家的任務中,擔任主駕駛的都是唐嘉陵。

1984年出生的唐嘉陵是四川遂寧人,是我國首批自主選拔、培養的載人潛水器潛航員,也是蛟龍號首批最年輕潛航員。

顏開說,唐嘉陵是非常優秀的潛航員,也是潛航事業裡的中堅力量之一。

唐嘉陵還曾發現並取得兩個深海海底新物種,2013年,唐嘉陵獲得黨中央、國務院授予的“載人深潛英雄”稱號。

繼唐嘉陵等人之後,2013年7月,中國宣佈啟動第二批潛航員的選拔工作正式啟動。

顏開表示,第二批潛航員共6名,其中包括2名女性,“這六個人的培訓工作就是我們單位完成的。”

2015年,兩名女潛航員首次進行經過兩年的培訓和考核成為正式潛航員,這是中國首次擁有女性深海潛水夫。

這兩名當初是從130多名初選者中選拔出來,一人1988年出生,一人1990年出生。

潛航員的選拔標準也堪比太空人相當,共有119項要求,其中就也包括“身體不能有異味”等這樣的標準。

未來隨著載人潛水器的陸續交付,是否需要選拔更多的潛水夫?

顏開說,潛航員的培訓選拔工作由國家海洋局負責,具體是否需要更多,要看具體的需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