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慢綜藝”背後的“慢生活”到底啥樣? “親愛的客棧”火了,汪峰也來支教了

最近, 位於瀘沽湖深處的民俗出現在了湖南衛視真人秀《親愛的客棧》裡, 勾起了置身都市快節奏生活中的人們, 看看“別處風景”的欲望。 隨著音樂公益真人秀《讓世界聽見》的步伐, 揚子晚報記者也隨之揭開“中國式慢綜藝”的神秘面紗, 一探這裡的“慢生活”。

房價飆升成景點, 真實版“親愛的客棧”火了

長途跋涉來到瀘沽湖, 處處傍湖成景。 可以包車環湖游, 記者選擇了由所在的民宿, 劃著摩梭人的豬槽船去探訪美景, 也是遊客的必選動作之一。 賞著瀘沽湖的湖光山色, 等著陽關撥開薄霧灑在身上, 真是心曠神怡。

所謂豬槽船則是由一根粗壯的鏤空圓木兩頭削尖製成的, 因其形如長長的豬槽而得名。 多加40塊錢, 船夫帶著記者去了草海。 據說是草海的自然過濾, 瀘沽湖的水才能那麼清澈。 有意思的是, 湖面上有一種黃色的海藻花, 被叫做“水性楊花”, 和魚一起燉煮, 鮮得舌尖都在跳舞。

面色黝黑的船夫熱情地向記者介紹, 對岸就是“親愛的客棧”, 被碧綠的瀘沽湖環繞其中, 花20元可以去圍觀。 周邊山間還有一些搭建的棚子, 據說那就是拍攝點所在。 如今節目中呈現的部分建築已經拆除, 不過劉濤夫婦經營的客棧主體還在, 但掛上了“私宅所在, 謝絕參觀”的字樣。 據說真實的主人是一名叫小伍哥的建築師。 真人秀帶來的商業效應驚人,

如同《中餐廳》帶火泰國象島旅遊, 該客棧過去數百元的房價目前已經直奔2000元。 《親愛的客棧》裡的美景實在太誘人, 在這裡遠遠看去, 住在這裡的遊客, 悠閒地像節目中超級愛自拍的闞清子紀淩塵情侶一般各種擺拍湖景。 周邊的大小客棧有的價位也不高, 不過老闆們也明顯感覺, 即使在淡季, 遊客也明顯多了起來。

當音樂支教老師, 汪峰的“慢生活”有點囧

即將于本周日揭開面紗的原創音樂公益支教節目《讓世界聽見》也在瀘沽湖取景。 汪峰和蔡國慶化身音樂支教老師, 分別前往兩處農村組建童聲合唱團。 其中, 汪峰去往四川省涼山州瀘沽湖畔的達祖教學點, 除了上音樂課之外, 還得都得到農村幫忙, 喂豬、種菜一樣都不能少。

首期樣片中, 汪峰老師開學第一天就各種遲到, 遭遇嚴厲的校長, 直率懟人的女音樂老師, 現場笑點不斷。

該檔節目是湖南衛視《變形記》團隊的新作。 導演告訴記者, 之所以做這個節目, 就是被一場孩子的合唱演出打動, 城市裡的孩子可以參加各種興趣班, 但大山裡的孩子沒有接受美育的條件。 “訓練這些完全沒有音樂的孩子非常難, 但未來我們希望可以讓選出來的孩子有機會參加明年在俄羅斯舉行的青少年合唱錦標賽。 ”

與循循善誘、各種與孩子們打成一片的蔡國慶老師不同的是, 汪峰老師專注于合唱團隊的選拔, 一到學校就進入緊張的篩選, 遭遇性格“奔放”可愛的小同學, 缺著大門牙唱“兩隻老虎”,

上課三五人開小會, 汪峰也是十分“頭大”, 甚至在視頻中向老婆章子怡求助。

而校長大概說出了觀眾的憂慮, 孩子唱歌的事兒, 要慢慢來吧? 導演表示, “汪峰老師很執著, 不容音樂有瑕疵。 這是創作型音樂人呈現的狀態, 但我們也擔憂他的情緒。 首先普通支教老師的作息, 跟他淩晨三四點還在創作的狀態就不合, 但拍攝中我們不會干涉學校, 希望能展現最真實的一面。 大家在節目中會看到他的改變。 ”

孩子們的歌聲作為鄉村“慢生活”的重要載體被節目發掘出來, 但急功近利是否會孩子的心理帶來影響, 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 導演說, 這是在《變形記》時就開始思考的問題, 節目後也在做一些跟蹤, 希望一家來攜手, 把公益落到實處。

又愛又吐槽的“慢綜藝”, “慢”中仍是“快”

講“慢生活”的民宿綜藝火了, 多到落入俗套。 最厲害的吐槽來自於《漂亮的房子》, 一群人分工不明的蓋房子, “光是看吳彥祖的顏值, 也看不下去了”。 似乎不忍心讓高價請來的藝人在節目裡發呆, 總覺得要幹點什麼。 以及, “從前慢”式的恩愛要去哪裡找, 於是想著“只要有你在身旁, 粗茶淡飯亦清歡”, 一不小心卻膩歪到煩躁。

許多民宿以自然與建築構築的夢想是, 夏天, 采野、游泳、釣魚、看星星;冬天, .喝茶、看書、聽風、等松鼠……與快節奏的工作生活相反, 這也是“慢綜藝”令觀眾本能產生親近感的原因。 但實際上, 遠離塵囂的生活很難, 甚至是建立在豐厚的經濟基礎上的, 每天在早晚高峰擠地鐵, 忙著往返於工作和家庭的工薪階級,誰有時間和金錢去享受慢生活呢?

觀眾懷著這種心理,在“慢綜藝”裡過眼癮。卻發現,真實在生活中“快”,始終映射在“慢綜藝”中,於是有觀眾產生了“不適感”。即使在《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棧》等引領潮流的“慢綜藝”中,也有明星們“忙碌”的一面,開餐廳、幹農活。黃磊每天要花樣翻新的燒飯;“碗妹”靳夢佳索性整季節目都在洗碗;20天裡要修復婚姻生活的劉濤和王珂整天忙於經營,也會為繁瑣的事情發生爭執。王珂也抱怨過,“什麼慢生活之類的,結果反而被物質湮滅了,每天都在拆東西安東西”。恐怕忙碌的都市人已經搞不清楚,真正的“慢”生活到底是什麼。

多說一句

“慢”的精髓是“不裝”

想像的“慢生活”難道不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嗎?古往今來,國人內心深處,除了行走夢,總有一個歸隱夢。真人秀中的經營遊戲設計很精心,卻讓人有點擔心,真實生活中“慢生活”中“慢”的精髓似乎正在被忽略。超出了都市人疲憊大腦的“慢生活”,或許是,無論是在農村生活,鄉間勞作,村屋做飯,還是經營餐廳開民宿,有發自內心的悠哉感和勞動的幸福感,一點都不裝。日子平淡如水無聊到發呆,平淡恩愛一點不矯飾,也能帶來一種真實的力量。想想會有點難。揚子晚報記者張楠 瀘沽湖報導

忙著往返於工作和家庭的工薪階級,誰有時間和金錢去享受慢生活呢?

觀眾懷著這種心理,在“慢綜藝”裡過眼癮。卻發現,真實在生活中“快”,始終映射在“慢綜藝”中,於是有觀眾產生了“不適感”。即使在《嚮往的生活》、《中餐廳》、《親愛的客棧》等引領潮流的“慢綜藝”中,也有明星們“忙碌”的一面,開餐廳、幹農活。黃磊每天要花樣翻新的燒飯;“碗妹”靳夢佳索性整季節目都在洗碗;20天裡要修復婚姻生活的劉濤和王珂整天忙於經營,也會為繁瑣的事情發生爭執。王珂也抱怨過,“什麼慢生活之類的,結果反而被物質湮滅了,每天都在拆東西安東西”。恐怕忙碌的都市人已經搞不清楚,真正的“慢”生活到底是什麼。

多說一句

“慢”的精髓是“不裝”

想像的“慢生活”難道不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嗎?古往今來,國人內心深處,除了行走夢,總有一個歸隱夢。真人秀中的經營遊戲設計很精心,卻讓人有點擔心,真實生活中“慢生活”中“慢”的精髓似乎正在被忽略。超出了都市人疲憊大腦的“慢生活”,或許是,無論是在農村生活,鄉間勞作,村屋做飯,還是經營餐廳開民宿,有發自內心的悠哉感和勞動的幸福感,一點都不裝。日子平淡如水無聊到發呆,平淡恩愛一點不矯飾,也能帶來一種真實的力量。想想會有點難。揚子晚報記者張楠 瀘沽湖報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