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被稱“淮南第一名園”當地尋巴氏後人擇機恢復樸園

樸園, 是清代儀征的一座著名園林, 但幾經戰火, 早已湮沒在歷史之中。 在大量的文獻搜集和實地調查基礎上, 專家學者確定了朴園遺址的位置, 在今天的儀征市馬集鎮愛國村西窪組。 今年, 馬集鎮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借此契機, 該鎮相關負責人昨聯繫本報, 希望通過本報尋找巴氏後人, 擇機恢復樸園。

大鹽商花20萬兩銀子所建

“樸園是清代儀征的一座著名園林,

說到巴光誥, 儀徵文史學者巫晨介紹, 巴光誥號樸園, 他家幾代都是鹽商, 樂善好施, 凡是地方上有困難需要鹽商們出錢贊助的, 他總是首先站出來倡議、帶頭捐款。

他還喜歡結交四方名士, 對他們禮敬有加。

巴家的宗祠在縣城東北三十裡。 對於清代儀征著名園林樸園的前世今生, 根據文獻記載和實地調查, 巫晨推測, 不遲于嘉慶十八年(1813), 巴光誥在巴家的宗祠旁開始建設花園, 供族內子弟讀書。 由於不通舟楫, 磚瓦竹木都得從陸路運來, 所以園子修了五年, 花費二十萬兩銀子。 清代著名學者錢泳建議園子就用巴光誥的號“樸園”命名, 他對樸園評價非常高:“較吳閶之獅子林尤有過之, 實淮南第一名園也。 ”

尋找巴氏後人, 擇機重建

今年, 馬集鎮實施特色田園鄉村建設, 致力於打造特色產業、特色生態、特色文化。 最近, 馬集鎮政府聯合馬集鎮黨委宣傳科、馬集鎮文體站啟動了“尋找巴氏後人”活動,

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文化內涵。

24日上午, 由馬集鎮黨委宣傳科牽頭, 邀請儀徵文化名人巫晨、鄧桂安等, 在特色田園鄉村示範點方營村召開了座談會, 探訪巴祠遺跡。 與會人員還有該鎮文體站負責人, 巴氏後人巴少山、巴少仁、巴聖勇等參與探訪。

耿鶴軍告訴記者, 從他們瞭解的情況看, 巴家少字輩目前只有兩位老人健在, 由於年代久遠, 對樸園的歷史知之甚少, 與其他巴氏後人也沒有任何聯繫。 目前, 在馬集鎮的巴氏後人只有五六戶, 可惜, 他們並沒有家譜也沒樸園的相關史料。

昨天, 耿鶴軍聯繫本報, 希望通過本報尋找巴氏後人。 如果您有相關線索,

請於儀征市馬集鎮黨委宣傳科劉青聯繫, 電話:13921935356、0514-83660023。

通訊員 劉青 記者 陶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