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豆瓣日記: 《哈利·波特》重溫(56)J.K.羅琳是真的能為所欲為

本文作者“國王KING”, 歡迎去豆瓣App關注Ta。

1 抱歉, 作者是真的能為所欲為

有句講句, 羅琳真的是一個後媽作者, 對自己筆下的角色毫不心慈手軟。

身為讀者的你, 當吃到足夠多的糖後, 羅琳馬上反手在下一頁捅你一刀子:

哈利看到, 他的教父倒下去時, 那張消瘦的、一度十分英俊的臉上既恐懼又詫異, 他倒進了古老的拱門裡, 消失在帷幔後面。 那帷幔飄動了一會兒, 就像剛才吹過了一陣狂風, 然後又恢復了以前的樣子。

鄧布利多似乎在那閃亮的骷髏下停留了一秒鐘, 然後像一個破爛的大玩偶似的, 慢慢地仰面倒下去,

從圍牆的垛口上栽下去不見了。

珀西搖晃著他的弟弟, 羅恩跪在他們身邊, 弗雷德的兩隻眼睛空洞地瞪著, 臉上還留著最後的一絲笑容。

J.K.羅琳の微笑

而作為羅琳筆下的男一, 哈利承受了各種各樣匪夷所思的磨難。

他父母雙亡、他教父掛了、他被全校黑、他最尊敬的校長掛了……

發生在哈利身上的這些事, 都讓人忍不住想要抓住羅琳的衣領吼道:“什麼仇什麼怨!”

從羅琳把哈利生日設定在7/31就可見一斑, 哈利是羅琳書中的化身, 羅琳自己的生日也是7/31。

如果要說得更具體一點的話, 書中三人組都是羅琳的各種“魂器”。

比如哈利, 就是羅琳的勇氣化身;

赫敏是羅琳的智慧象徵——羅琳曾經在訪談裡透露過, “赫敏身上有我的影子”, 而羅琳小學時代也是一個類似赫敏的女生;

至於羅恩, 則代表“友誼”, 這個角色原型是羅琳高中時代的一個友人, 在羅琳心情煩躁時, 這位好友總是載著羅琳兜風, 對了, 那輛兜風的車就是羅恩家那輛藍色福特。

這三個人組合在一起, 就是J.K.羅琳, 但這並不完整, 因為還欠缺關鍵的“愛”。

瞭解愛, 學會愛, 是HP七部小說的一個重要母題。

最後決戰時刻, 哈利和伏地魔這對二元對立角色又在相互說起這個主題:

“又是愛?”伏地魔說, 那張蛇臉上滿是嘲諷, “鄧布利多的法寶, 愛, 他聲稱能征服死亡, 卻沒能阻止他從塔樓上墜落, 像個舊蠟像一樣摔得支離破碎!愛, 沒有阻止我把你那泥巴種母親像蟑螂一樣碾死, 波特——這次似乎沒有一個人因愛你而挺身而出, 擋住我的咒語。 那麼, 我一出手, 你怎麼可能不死呢?”

“斯內普的守護神是—頭牝鹿, ”哈利說, “和我母親的一樣,

因為他幾乎愛了她一輩子, 從他們孩提時代就開始了。 ”

作為一部奇幻小說的主人公, 羅琳給哈利添加了許多設定:富N代、一世紀以來年齡最小的院隊選手、遺傳自父親的運動天賦……

但這些都比不上“愛”, 伏地魔不懂得愛, 而愛又是一件強大的武器, 所以, 實際上七部曲都圍繞著哈利獲得愛而去書寫的。

要讓哈利獲得愛, 先要讓哈利失去愛。

所以羅琳讓哈利父母雙亡, 把哈利寄住在冰冷冷的德思禮家。

那會兒哈利最期待的事情就是逃離德思禮家, HP3想要召喚守護神時也要回想這段記憶。

羅琳沒有在樓梯下的小房間裡住過,但德思禮家那段壓抑的氛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

小時候母親臥病在床,而父親的專制蠻橫讓自己極為懼怕和厭惡(然後羅琳報復性地在HP4加入了弑父情節)。

HP1,羅琳讓哈利在車上先後遇上了羅恩、赫敏等人。如果將國王十字車站比作人生的起點與終點,那麼霍格沃茲特快和學校將是那個實現連接的“過程”,這裡會讓一個被愛保護、但懵懵懂懂的男孩得以成長。

有趣的是,這車廂裡出現的角色,無論是直接描寫還是從別人口中提及的,他們最後都毀掉了伏地魔的魂器。

HP1之後的情節,“勇氣”獲得了“友誼”,最後與“智慧”和解,成為一體。

但最後的穿越活板門橋段,羅琳先讓“友誼”犧牲(羅恩棋盤陣),接著捨棄“智慧”(赫敏魔藥推理),最後憑著“勇氣”與伏地魔對決。

2 誰能比我慘

羅琳是極度推崇勇氣的,HP1裡她借赫敏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不如你出色。”哈利非常難為情地說,赫敏鬆開了他。

“我!”赫敏說,“不過是死讀書,再靠一點兒小聰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東西呢——友誼和勇氣——哦,哈利——可要小心啊!”

擁有勇氣就夠了嗎?

並不,所以HP1結尾部分讓“愛”來救場——莉莉的犧牲護符保護了哈利。

而魔法石的機關也在呼應這個主題:哈利通過鏡子得到了魔法石,原來魔法石就在自己身上;

而哈利也是在這面鏡子前看到自己的家人,母親的愛就彌留在自己身上。

當哈利瞭解愛之後,羅琳又把一個難題丟到哈利身上,她讓哈利質疑分院帽的選擇,進而質疑自身。

但鄧校的一番話讓哈利醍醐灌頂:

“哈利,表現我們真正的自我,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比我們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哈利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裡,完全呆住了。

羅琳刻意淡化能力和出身,強調重要的是選擇。

所以HP2引出了伏地魔,開始讓他和哈利進行一個對比。

第二部裡也提升了分院帽的地位——帽子取劍,“只有真正的格蘭芬多,才能把它從帽子裡抽出來”,哈利也開始逐步成長。

第二部裡的“泥巴種”也是一個小伏筆,羅琳將血統論擺上檯面,讓讀者自行評價。

誰能想到,這個巫師社會的深層血統矛盾,會成為HP7伏地魔的目標之一呢?

到了HP3,羅琳決定給哈利一個真正的家人——小天狼星·布萊克。

這一部的故事十分昏暗壓抑,因為涉及到陰謀、背叛、殺戮、謊言,比起前兩部的基調要黑暗一點。

更重要的是HP3加入了攝魂怪,不得不提,電影將這個生物塑造得極其可怕,它的出場簡直經典得深入人心。

攝魂怪是羅琳在困難時期的產物,當時羅琳處於失業狀態中,她的失業救濟金剛剛能夠支付房租,而600英鎊的租房押金還是朋友墊付的。

由於生活窮困潦倒,羅琳陷入了極度的沮喪之中,心情抑鬱的她一度考慮自行了斷。

因為這種情況,羅琳不得不花了約9個月來接受行為認識治療,並且羅琳勉強申請到了一份gov資助,每週能獲得103.5美元。

每當提起過這段痛苦的時光,羅琳都說,當時她覺得自己以後都會變成這樣,自己根本沒可能得到幸福,自己的快樂都會化為烏有。

正是這段困苦的經歷,讓羅琳產生了“攝魂怪”的概念。

羅琳也在HP3加入了一個Sci-Fi橋段:赫敏的時間轉換器,也圓了自己一個念想。

這也暗示HP的時空觀——一個單線宇宙。

單線宇宙中,你通過穿越試圖改變過去的某件事,但這一行為,導致了過去發生了某件事的原因(哈利看見父親救了自己,但實際上是穿越後的哈利救了自己)。

如同銜尾蛇一樣,將整個事件整理出來後會得到一條十分詭異的迴圈線,這種迴圈叫:causal loop(因果迴圈)。

時間轉換器會出現這個bug,所以HP5羅琳把他們毀掉了。

《權遊》也是個單線宇宙,605讓人無比心碎,布蘭的行為影響了過去的阿多。

實際上,即使回到過去,也無法改變歷史,一切皆已註定。

正如三眼烏鴉所言:The past is already written, the ink is dry.(歷史已然寫就,墨蹟已幹)。

說回HP,第三部是七部曲裡最為獨特的一部,因為伏地魔並沒有出現。

本部主要探討的母題是“快樂(happiness)”,所以會有守護神咒(要想著快樂的回憶才能召喚);

會有“滑稽滑稽”,將巫師恐懼的柏格特變成讓人爆笑的樣子;

同時也有奪取這份快樂的攝魂怪。

當然,“愛”從來並沒有被忘卻。

羅琳讓哈利遇見秋·張;

讓哈利遇見了盧平,作為哈利的精神導師,盧平給予了哈利太多的幫助;

也讓哈利與教父相認,這個苦命的男一,終於得到了親密的家人,可惜這段親情並沒有持續多久。

大約在2000年前後,《魔法石》電影開拍。

也是這年7月,《火焰杯》在英國出版,比起前三部,劇情容量一下子暴漲,你光從小說厚度就能看出來了,而且世界觀也擴展了好幾倍。

這部讓人驚喜的作品,在2001年獲得雨果獎,擊敗了喬治·R·R·馬丁的《權力的遊戲:冰雨的風暴》。

3 最後我還是讓哈利活了下來

HP系列電影的立項給羅琳打了一劑強心針,於是在《火焰杯》的結尾部分,羅琳留下了哈利並不會死的伏筆:

“他說,用我的血比用其他人的血更管用,會使他更加強壯。”哈利對鄧布利多說,“他說那種保護力量——我母親留在我身體裡的那種力量——他也想擁有。他是對的——後來他再碰到我的時候,他就不會受傷了。他碰了我的臉。” 在短短的一瞬間,哈利似乎看見鄧布利多眼睛裡閃過一絲喜悅的光芒。

之所以鄧布利多“喜悅”,是因為他知道伏地魔使用了哈利的血復活後,哈利就不會死。

在羅琳的初始設定裡,本來哈利是要死去,並且之後會由納威繼承哈利的遺志,擊敗伏地魔。

看到這兒你肯定會滿腦“???”,那個總被提及到的預言:

“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走近了……出生在一個曾三次擊敗黑魔頭的家庭……生於第七個月月末……黑魔頭標記他為勁敵,但是他擁有黑魔頭所不瞭解的能量……一個必須死在另一個手上,因為兩個人不能都活著,只有一個生存下來……那個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將於第七個月結束時出生……”也適用於納威。

納威的父母都是鳳凰社成員,並且他也在七月出生。

為什麼羅琳要設置一個這樣的角色?

他的部分設定和哈利很相似,聯合羅琳原本的設定“哈利會死”就知道了:

納威就是被用來取代哈利的。

當哈利死亡之後,納威就會成為第二個救世之星。

HP7哈利三人在外逃亡時,霍格沃茲裡領導DA的可是納威啊。

況且,一個懦弱的男孩成長為救世之星,這樣的設定不是更加振奮人心嗎?

採用這個情節的話,改動的只是禁林哈利中了死咒的橋段。

不過這樣的改動無疑會惹惱一大群讀者,於是羅琳讓哈利活了下來。

HP4裡,第一次出現犧牲的情節——塞德里克中了死咒。

至此,HP4的內容越來越黑暗,弑父、犧牲、陰謀……這些內容讓HP迅速脫離了“兒童讀物”的稱號。

無可非議,因為大戰迫在眉睫,羅琳必須先讓哈利快速成長起來,而目睹死亡也是促使哈利成長的手段之一。

《火焰杯》裡羅恩的轉變,讀者也有目共睹。

看到哈利被選為勇士,自己先是妒忌,當看見哈利在第一個項目裡差點被燒成渣後,羅恩才改變自己的態度,跟哈利和解。

這是HP7羅恩離隊的小鋪墊,不過無論怎樣,羅恩最後都會回來的。

雖然HP4的主題是盛大非凡的三強爭霸賽,一場巫師遊戲,但這場遊戲背後,討論的卻是“愛”的對立面——“恨”。

而HP4首章節罕見地出現了另一人(弗蘭克·布萊斯)視角,他是裡德爾府邸的園丁,而他服務的這個地方,是伏地魔幼時素未謀面的家。

在這一部裡還出現眾多“父親”形象:塞德里克的父親、小巴蒂·克勞奇的父親、伏地魔的父親(口中提及),以及哈利的父親(閃回咒)。

這些父親角色,他們都被恨意所摧毀,有的被奪走了生命,有的被奪走了家人……

羅琳借此描述恨意的惡果:恨意只會滋生出更多的恨意。

HP4還加入了羅琳日常思考的事情,於是有了「家養小精靈解放陣線」這個章節——赫敏站出來為家養小精靈們發聲。

巧合的是,飾演赫敏的Emma Watson也在做類似的事,這些年來她號召大家積極參與“HeForShe”,這個活動致力於女性發展、維護女性群體權益,宣導平權。

HeForShe

寫HP已經讓羅琳名利雙收,她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歷過的苦難。

2000年9月,她出任“單親家庭委員會”形象大使,捐出了50萬英鎊。

2001年3月,她化名為紐特·斯卡曼德和肯尼沃斯·惠斯普,創作了兩本與《哈利·波特》故事相關的小冊子《神奇動物在哪裡》和《神奇的魁地奇球》,將所得錢款捐助給了基金會。

時間過得很快,2001年12月16號,羅琳與麻醉醫師尼爾·默里結婚,這是羅琳再度走進婚姻殿堂了。

2003年,《鳳凰社》橫空出世。

4 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鳳凰社》剛出版時,就被多家紙媒吐槽多達幾百頁的厚度。

即便是完結篇《死亡聖器》,也沒有打破《鳳凰社》的頁數記錄,也有讀者笑稱可以拿《鳳凰社》當作兇器了。

繼第二部的血統歧視,第四部的種族歧視,羅琳在第五部諷刺了司法機關的迂腐懦弱——為了堵住哈利的嘴,烏姆裡奇耍心機派出了攝魂怪想要除掉哈利。

據羅琳稱,烏姆裡奇的靈感源於自己的生活:

很久以前,我曾參加過某項技能或者說某一專題的指導課程。因為這個,我遇到了一位老師,或教官。我第一眼見到她就非常不喜歡。

這位女士不負所望地坐實了我的反感。她對那些矯情首飾毫不掩飾的熱愛讓我耿耿於懷。

我印象特別深刻,她曾在她捲曲的短髮上戴過一隻小小的、淺檸檬色的塑膠蝴蝶結髮夾。

她是一個又矮又壯實的女人,已不是豆蔻年華,還喜歡戴著這些華而不實的裝飾。這些玩意兒戴在她身上也沒有任何意義。

她還喜歡挎著像從孩子的玩具化妝盒裡拿來的小小的手提包。

我不覺得這為她帶來了甜美、天真、純潔的氣質。正相反,我被大大地刺激到了。

HP5裡,哈利的和秋·張的感情就草草結束——HP裡大部分人的初戀或者第一份感情都沒好結局。

哈利和秋·張,羅恩和拉文德·布朗,赫敏和克魯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節,都是羅琳的人生經歷:

經歷了二婚之後,她才體會到在上一段感情裡缺失的愛與幸福,於是她把這樣的感悟,她把自己的人生放在HP故事裡。

所以「HP是羅琳的魂器」,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

說到HP5,也許你會想到盧娜·洛夫古德這個人物。

之所以創造了這個角色,是因為HP之後愈來愈黑暗的情節,哈利需要一個精神導師來安慰自己。

雖然鄧布利多、盧平他們也是哈利的精神導師,但哈利的同輩裡缺少了這樣的一個角色。

當然更大的原因是:鄧布利多這些長輩角色都會死去,孤立無援的哈利,他的精神需要一個人來安慰。

而赫敏並不適合精神導師這個角色,因為她太過理性。

盧娜這個女生,對於人生、死亡有自己的獨特理解。

HP5時哈利看見夜騏後,盧娜說她也看見了,而赫敏他們還是持懷疑態度。

羅琳在HP5時就塑造了這樣的一種氛圍:即便周圍的人都懷疑哈利、無法理解哈利時,盧娜都會站在哈利那邊,安撫哈利。

“十分感謝你,多比,把我從那個地牢裡救了出來。你是那麼的善良和勇敢,卻被迫獻出生命,這太不公平了。我會永遠記得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願你現在幸福。”

(盧娜)她轉過身,期待地看著羅恩。羅恩清了清嗓子,聲音沙啞地說道:“對……謝謝多比。”

(中略)

哈利哽咽了一下。

“別了,多比。”他只能說這麼多,好在盧娜已經全替他說了。

很遺憾,最能敏銳瞭解哈利內心和感知他情緒的人,不是待在哈利身邊時間最長的赫敏和羅恩,反而是盧娜。

HP5魔法部之戰後,這個女生也說出了很有大智慧的話句:

“在那間有拱門的屋子裡。他們只是暗暗藏在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是這樣。但是你確實聽到他們說話了。”

他們相互看著對方,盧娜微笑著。哈利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者是該想些什麼;盧娜相信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他也確信他曾聽到了帷幔後面的說話聲。

(中略)

她走開了,他目送著她離開,發覺心裡那種可怕的沉重感似乎減輕了一些。

HP5最後的魔法部之戰讓不少人被羅琳紮了心。

本來哈利可以有一個家的,但現在一切都沒了,教父就這樣突然地離開……

而哈利還抱有一絲希望地喊道:“抓住他,救救他,他不過是剛剛走了進去!”

小天狼星的死亡,這段情節是羅琳在“試探”哈利。

她想看看,在失去至親的情景下,哈利會做出些什麼反應,在經歷這樣的事情後,哈利會怎樣成長。

因為之後HP7的霍格沃茲之戰,哈利還會失去更多人:盧平、唐克斯、海德薇、穆迪、弗雷德……

種種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一面之緣的校友……他們統統躺在墓碑之下……

為了能讓哈利“適應”這種絕境,所以安排了小天狼星的死亡,這是一場“預熱”。

很殘酷,不是嗎?

有時候你會覺得,這些我們喜愛的角色,怎麼會這麼輕易地,默默無聞地死去呢?好像死亡只是一瞬間的事。

你會為這些人物痛心,是因為你瞭解到他們的美好。

當你心愛之人被無情奪走時,你才能體會到徹骨的痛,才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羅琳那一場場事先張揚的謀殺,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在讀這本書的你啊。

5 最後的最後

《混血王子》首章節以兩位部長的故事開始。

整個故事的主題,可以套用HP6導演大衛·葉茨介紹電影時說的一句話:

sex, drugs & love。

HP6有3條線索:

感情線——羅恩和拉文德·布朗,羅恩和赫敏,哈利和金妮;

懸疑線——混血王子的身份,瑪律福的陰謀;

偵探線——魂器的秘密。

在HP6前半部分,羅琳讓哈利獲得斯內普舊時的課本,這樣的設定很有意思,因為哈利知悉混血王子這個人,是通過課本。

哈利觀察著課本上的筆記,敬佩王子的聰明才智,但也慢慢發現王子“有一種很殘忍的幽默感”。

後半部分的故事內容,則是斯拉格霍恩的魂器記憶,以及哈利鄧校二人獲取魂器的過程。

在創造虐心的劇情上,羅琳簡直登峰造極。

為了讓老鄧退場,她設置讓鄧校喝下哈利喂給他的毒藥,而鄧校也吩咐過哈利,直到他喝光毒藥之前,哈利都不能停下來……

還有比這更虐的嗎?自己正在摧毀最尊敬的人的神智,即使他痛苦地拒絕,哈利還是哀求著讓鄧校喝下……

“把這個喝了,教授,把這個喝了吧……”

鄧布利多又喝了,可是剛一喝完,他就喊道:“讓我死吧!”

“喝完——喝完這一杯就行!”哈利喘著氣說,“就喝這一杯……快要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當二人返回城堡後發生的事,更是讓人難受得不忍卒讀。

這個故事裡最厲害的正派角色,最後卻是“像一個破爛的大玩偶似的,慢慢地仰面倒下去,從圍牆的垛口上栽下去不見了”。

鄧布利多的退場宣告黑暗時代的來臨,而發出死咒的人是斯內普。

羅琳在前面通過王子的課本側面描寫斯內普,主要是為了在HP7來個逆轉,我們在HP7後半部分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一場戲。

故事最後的“R.A.B.”真身,更是被眾多讀者津津樂道,也有不少讀者猜出,這個角色是在HP5出現的“雷古勒斯·布萊克”。

但是,當我們第一次知道哈利得到的是假魂器時,內心是不是很絕望?

鄧校犧牲了那麼多,甚至連他的命也搭了上去,但最後還是徒勞無功……

這大概是哈利最黑暗的時期了,失去了鄧布利多庇護的霍格沃茲,輕而易舉就被食死徒勢力佔據,HP7,三人組更是在外逃亡將近9個月的時間。

這幾個17歲的孩子,開始被逼著長大,去戰鬥,去思考,去反抗。

想一想哈利還是蠻苦命的,小時候父母雙亡,雖然被德思禮夫婦收養,但家庭地位很低,也沒有體會到親人之間的愛。

等到他11歲去上學時,又知道外面有個神經病要殺自己,而自己的父母還是被他殺的。

二年級跟一條大蛇搏鬥,差點戰死。

三年級面對上百隻攝魂怪,自己的靈魂都要快被吸出。

四年級看著學長不明不白地慘死,而伏地魔復活歸來,說出來沒人信,五年級被無良報紙帶節奏無腦黑,幾乎被周圍的人孤立。

六年級自己削弱了校長的神志——這個幾乎等同于自己半個父親的人,就死在自己眼前。

而現在,那個伏地魔, 還鍥而不捨地要追殺自己……

頭號不受歡迎人物

一言以蔽之,就是各種慘,羅琳最後更是要讓哈利內心生出真正的勇氣,然後送死……

她借鄧校說出是“赴死的勇氣”。羅琳讓哈利經歷了那麼多的事,就是為了讓他去送死(當然也不是真死,不然讀者怕是要撕書了)。

實際上,羅琳只想道出一個觀點:當一個人真正明白愛、瞭解愛後,他就會無比強大,無比勇敢。我曾經看過浦澤直樹的《冥王 PLUTO》也說過類似的事。

《冥王 PLUTO》

而與之相反的伏地魔,因為他是被母親用迷情劑催生的產物,所以他無法領略愛,也無法去愛人。

毫無疑問,伏地魔會被這件強大的武器擊敗。

伏地魔看似強大,但事實上他是最膽小的人。

他害怕死亡,所以追逐魔法石,製造魂器,企求長生以及回復身體;

他害怕弱小,所以找尋老魔杖,希望能對抗哈利的魔杖;

他害怕面對自己平凡的身世,所以屠家,滅絕一切的泥巴種(只因為他父親是麻瓜, 所以伏地魔也變得厭惡麻瓜)。

雖然HP又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但過程很艱辛,HP7那一長串的死亡名單,已讓人汗顏,哈利他們取得的勝利,是通過無數巫師犧牲所獲得的。

那些人,他們也曾經跟哈利一起坐在車廂上,一起上課,一起打過魁奇地;他們也有家人,也有喜歡的人,有討厭的人,有想做的事;他們會哭,會笑,也有相互牽掛的親人……

但最後,他們都安睡在六尺之下,再也無法醒來。

(哈利)他轉身離開了那些肖像畫,心裡只想著格蘭芬多塔樓上等待著他的那張四柱床,他不知道克利切是不是會給他送一塊三明治,“我這輩子的麻煩已經夠多了。”

當你讀到這段內容時,還沉浸在喜悅和憂傷裡,沒想到下一頁卻是“19年後”。

僅僅一頁之隔,你就略過了他們的19年。

你覺得不真實,懷疑章節是不是有欠缺,但讀完全書後,你覺得心身俱疲,像幻夢一場。

不過在最後的最後,羅琳還是讓哈利他們有了一個家庭,這個結局還算美好。

你知道這群你愛的人,他們現在還在魔法世界生活著,這就足夠了。

請不要忘記他們,以及那個魔法世界,他們也曾經在你心裡熱熱烈烈地活過。

轉眼已是“19年後”,這麼多年過去了,你會不會偶爾想起那些關於他們的事?

無論現在你在哪兒,霍格沃茲永遠等你回家。

——Always.

(全文完)

本文作者“國王KING”,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234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國王KING”關注Ta。

羅琳沒有在樓梯下的小房間裡住過,但德思禮家那段壓抑的氛圍是自己親身經歷的。

小時候母親臥病在床,而父親的專制蠻橫讓自己極為懼怕和厭惡(然後羅琳報復性地在HP4加入了弑父情節)。

HP1,羅琳讓哈利在車上先後遇上了羅恩、赫敏等人。如果將國王十字車站比作人生的起點與終點,那麼霍格沃茲特快和學校將是那個實現連接的“過程”,這裡會讓一個被愛保護、但懵懵懂懂的男孩得以成長。

有趣的是,這車廂裡出現的角色,無論是直接描寫還是從別人口中提及的,他們最後都毀掉了伏地魔的魂器。

HP1之後的情節,“勇氣”獲得了“友誼”,最後與“智慧”和解,成為一體。

但最後的穿越活板門橋段,羅琳先讓“友誼”犧牲(羅恩棋盤陣),接著捨棄“智慧”(赫敏魔藥推理),最後憑著“勇氣”與伏地魔對決。

2 誰能比我慘

羅琳是極度推崇勇氣的,HP1裡她借赫敏說了這樣一段話:

“我不如你出色。”哈利非常難為情地說,赫敏鬆開了他。

“我!”赫敏說,“不過是死讀書,再靠一點兒小聰明!除此之外,還有許多更重要的東西呢——友誼和勇氣——哦,哈利——可要小心啊!”

擁有勇氣就夠了嗎?

並不,所以HP1結尾部分讓“愛”來救場——莉莉的犧牲護符保護了哈利。

而魔法石的機關也在呼應這個主題:哈利通過鏡子得到了魔法石,原來魔法石就在自己身上;

而哈利也是在這面鏡子前看到自己的家人,母親的愛就彌留在自己身上。

當哈利瞭解愛之後,羅琳又把一個難題丟到哈利身上,她讓哈利質疑分院帽的選擇,進而質疑自身。

但鄧校的一番話讓哈利醍醐灌頂:

“哈利,表現我們真正的自我,是我們自己的選擇,這比我們所具有的能力更重要。”哈利一動不動地坐在椅子裡,完全呆住了。

羅琳刻意淡化能力和出身,強調重要的是選擇。

所以HP2引出了伏地魔,開始讓他和哈利進行一個對比。

第二部裡也提升了分院帽的地位——帽子取劍,“只有真正的格蘭芬多,才能把它從帽子裡抽出來”,哈利也開始逐步成長。

第二部裡的“泥巴種”也是一個小伏筆,羅琳將血統論擺上檯面,讓讀者自行評價。

誰能想到,這個巫師社會的深層血統矛盾,會成為HP7伏地魔的目標之一呢?

到了HP3,羅琳決定給哈利一個真正的家人——小天狼星·布萊克。

這一部的故事十分昏暗壓抑,因為涉及到陰謀、背叛、殺戮、謊言,比起前兩部的基調要黑暗一點。

更重要的是HP3加入了攝魂怪,不得不提,電影將這個生物塑造得極其可怕,它的出場簡直經典得深入人心。

攝魂怪是羅琳在困難時期的產物,當時羅琳處於失業狀態中,她的失業救濟金剛剛能夠支付房租,而600英鎊的租房押金還是朋友墊付的。

由於生活窮困潦倒,羅琳陷入了極度的沮喪之中,心情抑鬱的她一度考慮自行了斷。

因為這種情況,羅琳不得不花了約9個月來接受行為認識治療,並且羅琳勉強申請到了一份gov資助,每週能獲得103.5美元。

每當提起過這段痛苦的時光,羅琳都說,當時她覺得自己以後都會變成這樣,自己根本沒可能得到幸福,自己的快樂都會化為烏有。

正是這段困苦的經歷,讓羅琳產生了“攝魂怪”的概念。

羅琳也在HP3加入了一個Sci-Fi橋段:赫敏的時間轉換器,也圓了自己一個念想。

這也暗示HP的時空觀——一個單線宇宙。

單線宇宙中,你通過穿越試圖改變過去的某件事,但這一行為,導致了過去發生了某件事的原因(哈利看見父親救了自己,但實際上是穿越後的哈利救了自己)。

如同銜尾蛇一樣,將整個事件整理出來後會得到一條十分詭異的迴圈線,這種迴圈叫:causal loop(因果迴圈)。

時間轉換器會出現這個bug,所以HP5羅琳把他們毀掉了。

《權遊》也是個單線宇宙,605讓人無比心碎,布蘭的行為影響了過去的阿多。

實際上,即使回到過去,也無法改變歷史,一切皆已註定。

正如三眼烏鴉所言:The past is already written, the ink is dry.(歷史已然寫就,墨蹟已幹)。

說回HP,第三部是七部曲裡最為獨特的一部,因為伏地魔並沒有出現。

本部主要探討的母題是“快樂(happiness)”,所以會有守護神咒(要想著快樂的回憶才能召喚);

會有“滑稽滑稽”,將巫師恐懼的柏格特變成讓人爆笑的樣子;

同時也有奪取這份快樂的攝魂怪。

當然,“愛”從來並沒有被忘卻。

羅琳讓哈利遇見秋·張;

讓哈利遇見了盧平,作為哈利的精神導師,盧平給予了哈利太多的幫助;

也讓哈利與教父相認,這個苦命的男一,終於得到了親密的家人,可惜這段親情並沒有持續多久。

大約在2000年前後,《魔法石》電影開拍。

也是這年7月,《火焰杯》在英國出版,比起前三部,劇情容量一下子暴漲,你光從小說厚度就能看出來了,而且世界觀也擴展了好幾倍。

這部讓人驚喜的作品,在2001年獲得雨果獎,擊敗了喬治·R·R·馬丁的《權力的遊戲:冰雨的風暴》。

3 最後我還是讓哈利活了下來

HP系列電影的立項給羅琳打了一劑強心針,於是在《火焰杯》的結尾部分,羅琳留下了哈利並不會死的伏筆:

“他說,用我的血比用其他人的血更管用,會使他更加強壯。”哈利對鄧布利多說,“他說那種保護力量——我母親留在我身體裡的那種力量——他也想擁有。他是對的——後來他再碰到我的時候,他就不會受傷了。他碰了我的臉。” 在短短的一瞬間,哈利似乎看見鄧布利多眼睛裡閃過一絲喜悅的光芒。

之所以鄧布利多“喜悅”,是因為他知道伏地魔使用了哈利的血復活後,哈利就不會死。

在羅琳的初始設定裡,本來哈利是要死去,並且之後會由納威繼承哈利的遺志,擊敗伏地魔。

看到這兒你肯定會滿腦“???”,那個總被提及到的預言:

“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走近了……出生在一個曾三次擊敗黑魔頭的家庭……生於第七個月月末……黑魔頭標記他為勁敵,但是他擁有黑魔頭所不瞭解的能量……一個必須死在另一個手上,因為兩個人不能都活著,只有一個生存下來……那個擁有征服黑魔頭能量的人將於第七個月結束時出生……”也適用於納威。

納威的父母都是鳳凰社成員,並且他也在七月出生。

為什麼羅琳要設置一個這樣的角色?

他的部分設定和哈利很相似,聯合羅琳原本的設定“哈利會死”就知道了:

納威就是被用來取代哈利的。

當哈利死亡之後,納威就會成為第二個救世之星。

HP7哈利三人在外逃亡時,霍格沃茲裡領導DA的可是納威啊。

況且,一個懦弱的男孩成長為救世之星,這樣的設定不是更加振奮人心嗎?

採用這個情節的話,改動的只是禁林哈利中了死咒的橋段。

不過這樣的改動無疑會惹惱一大群讀者,於是羅琳讓哈利活了下來。

HP4裡,第一次出現犧牲的情節——塞德里克中了死咒。

至此,HP4的內容越來越黑暗,弑父、犧牲、陰謀……這些內容讓HP迅速脫離了“兒童讀物”的稱號。

無可非議,因為大戰迫在眉睫,羅琳必須先讓哈利快速成長起來,而目睹死亡也是促使哈利成長的手段之一。

《火焰杯》裡羅恩的轉變,讀者也有目共睹。

看到哈利被選為勇士,自己先是妒忌,當看見哈利在第一個項目裡差點被燒成渣後,羅恩才改變自己的態度,跟哈利和解。

這是HP7羅恩離隊的小鋪墊,不過無論怎樣,羅恩最後都會回來的。

雖然HP4的主題是盛大非凡的三強爭霸賽,一場巫師遊戲,但這場遊戲背後,討論的卻是“愛”的對立面——“恨”。

而HP4首章節罕見地出現了另一人(弗蘭克·布萊斯)視角,他是裡德爾府邸的園丁,而他服務的這個地方,是伏地魔幼時素未謀面的家。

在這一部裡還出現眾多“父親”形象:塞德里克的父親、小巴蒂·克勞奇的父親、伏地魔的父親(口中提及),以及哈利的父親(閃回咒)。

這些父親角色,他們都被恨意所摧毀,有的被奪走了生命,有的被奪走了家人……

羅琳借此描述恨意的惡果:恨意只會滋生出更多的恨意。

HP4還加入了羅琳日常思考的事情,於是有了「家養小精靈解放陣線」這個章節——赫敏站出來為家養小精靈們發聲。

巧合的是,飾演赫敏的Emma Watson也在做類似的事,這些年來她號召大家積極參與“HeForShe”,這個活動致力於女性發展、維護女性群體權益,宣導平權。

HeForShe

寫HP已經讓羅琳名利雙收,她沒有忘記自己曾經歷過的苦難。

2000年9月,她出任“單親家庭委員會”形象大使,捐出了50萬英鎊。

2001年3月,她化名為紐特·斯卡曼德和肯尼沃斯·惠斯普,創作了兩本與《哈利·波特》故事相關的小冊子《神奇動物在哪裡》和《神奇的魁地奇球》,將所得錢款捐助給了基金會。

時間過得很快,2001年12月16號,羅琳與麻醉醫師尼爾·默里結婚,這是羅琳再度走進婚姻殿堂了。

2003年,《鳳凰社》橫空出世。

4 一樁事先張揚的謀殺案

《鳳凰社》剛出版時,就被多家紙媒吐槽多達幾百頁的厚度。

即便是完結篇《死亡聖器》,也沒有打破《鳳凰社》的頁數記錄,也有讀者笑稱可以拿《鳳凰社》當作兇器了。

繼第二部的血統歧視,第四部的種族歧視,羅琳在第五部諷刺了司法機關的迂腐懦弱——為了堵住哈利的嘴,烏姆裡奇耍心機派出了攝魂怪想要除掉哈利。

據羅琳稱,烏姆裡奇的靈感源於自己的生活:

很久以前,我曾參加過某項技能或者說某一專題的指導課程。因為這個,我遇到了一位老師,或教官。我第一眼見到她就非常不喜歡。

這位女士不負所望地坐實了我的反感。她對那些矯情首飾毫不掩飾的熱愛讓我耿耿於懷。

我印象特別深刻,她曾在她捲曲的短髮上戴過一隻小小的、淺檸檬色的塑膠蝴蝶結髮夾。

她是一個又矮又壯實的女人,已不是豆蔻年華,還喜歡戴著這些華而不實的裝飾。這些玩意兒戴在她身上也沒有任何意義。

她還喜歡挎著像從孩子的玩具化妝盒裡拿來的小小的手提包。

我不覺得這為她帶來了甜美、天真、純潔的氣質。正相反,我被大大地刺激到了。

HP5裡,哈利的和秋·張的感情就草草結束——HP裡大部分人的初戀或者第一份感情都沒好結局。

哈利和秋·張,羅恩和拉文德·布朗,赫敏和克魯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情節,都是羅琳的人生經歷:

經歷了二婚之後,她才體會到在上一段感情裡缺失的愛與幸福,於是她把這樣的感悟,她把自己的人生放在HP故事裡。

所以「HP是羅琳的魂器」,這樣的說法並沒有錯。

說到HP5,也許你會想到盧娜·洛夫古德這個人物。

之所以創造了這個角色,是因為HP之後愈來愈黑暗的情節,哈利需要一個精神導師來安慰自己。

雖然鄧布利多、盧平他們也是哈利的精神導師,但哈利的同輩裡缺少了這樣的一個角色。

當然更大的原因是:鄧布利多這些長輩角色都會死去,孤立無援的哈利,他的精神需要一個人來安慰。

而赫敏並不適合精神導師這個角色,因為她太過理性。

盧娜這個女生,對於人生、死亡有自己的獨特理解。

HP5時哈利看見夜騏後,盧娜說她也看見了,而赫敏他們還是持懷疑態度。

羅琳在HP5時就塑造了這樣的一種氛圍:即便周圍的人都懷疑哈利、無法理解哈利時,盧娜都會站在哈利那邊,安撫哈利。

“十分感謝你,多比,把我從那個地牢裡救了出來。你是那麼的善良和勇敢,卻被迫獻出生命,這太不公平了。我會永遠記得你為我們所做的一切。願你現在幸福。”

(盧娜)她轉過身,期待地看著羅恩。羅恩清了清嗓子,聲音沙啞地說道:“對……謝謝多比。”

(中略)

哈利哽咽了一下。

“別了,多比。”他只能說這麼多,好在盧娜已經全替他說了。

很遺憾,最能敏銳瞭解哈利內心和感知他情緒的人,不是待在哈利身邊時間最長的赫敏和羅恩,反而是盧娜。

HP5魔法部之戰後,這個女生也說出了很有大智慧的話句:

“在那間有拱門的屋子裡。他們只是暗暗藏在我們眼睛看不到的地方,就是這樣。但是你確實聽到他們說話了。”

他們相互看著對方,盧娜微笑著。哈利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者是該想些什麼;盧娜相信那麼多不可思議的事情——不過他也確信他曾聽到了帷幔後面的說話聲。

(中略)

她走開了,他目送著她離開,發覺心裡那種可怕的沉重感似乎減輕了一些。

HP5最後的魔法部之戰讓不少人被羅琳紮了心。

本來哈利可以有一個家的,但現在一切都沒了,教父就這樣突然地離開……

而哈利還抱有一絲希望地喊道:“抓住他,救救他,他不過是剛剛走了進去!”

小天狼星的死亡,這段情節是羅琳在“試探”哈利。

她想看看,在失去至親的情景下,哈利會做出些什麼反應,在經歷這樣的事情後,哈利會怎樣成長。

因為之後HP7的霍格沃茲之戰,哈利還會失去更多人:盧平、唐克斯、海德薇、穆迪、弗雷德……

種種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一面之緣的校友……他們統統躺在墓碑之下……

為了能讓哈利“適應”這種絕境,所以安排了小天狼星的死亡,這是一場“預熱”。

很殘酷,不是嗎?

有時候你會覺得,這些我們喜愛的角色,怎麼會這麼輕易地,默默無聞地死去呢?好像死亡只是一瞬間的事。

你會為這些人物痛心,是因為你瞭解到他們的美好。

當你心愛之人被無情奪走時,你才能體會到徹骨的痛,才能體會到戰爭的殘酷。

羅琳那一場場事先張揚的謀殺,真正的受害者,其實是在讀這本書的你啊。

5 最後的最後

《混血王子》首章節以兩位部長的故事開始。

整個故事的主題,可以套用HP6導演大衛·葉茨介紹電影時說的一句話:

sex, drugs & love。

HP6有3條線索:

感情線——羅恩和拉文德·布朗,羅恩和赫敏,哈利和金妮;

懸疑線——混血王子的身份,瑪律福的陰謀;

偵探線——魂器的秘密。

在HP6前半部分,羅琳讓哈利獲得斯內普舊時的課本,這樣的設定很有意思,因為哈利知悉混血王子這個人,是通過課本。

哈利觀察著課本上的筆記,敬佩王子的聰明才智,但也慢慢發現王子“有一種很殘忍的幽默感”。

後半部分的故事內容,則是斯拉格霍恩的魂器記憶,以及哈利鄧校二人獲取魂器的過程。

在創造虐心的劇情上,羅琳簡直登峰造極。

為了讓老鄧退場,她設置讓鄧校喝下哈利喂給他的毒藥,而鄧校也吩咐過哈利,直到他喝光毒藥之前,哈利都不能停下來……

還有比這更虐的嗎?自己正在摧毀最尊敬的人的神智,即使他痛苦地拒絕,哈利還是哀求著讓鄧校喝下……

“把這個喝了,教授,把這個喝了吧……”

鄧布利多又喝了,可是剛一喝完,他就喊道:“讓我死吧!”

“喝完——喝完這一杯就行!”哈利喘著氣說,“就喝這一杯……快要結束了……一切都結束了!”

當二人返回城堡後發生的事,更是讓人難受得不忍卒讀。

這個故事裡最厲害的正派角色,最後卻是“像一個破爛的大玩偶似的,慢慢地仰面倒下去,從圍牆的垛口上栽下去不見了”。

鄧布利多的退場宣告黑暗時代的來臨,而發出死咒的人是斯內普。

羅琳在前面通過王子的課本側面描寫斯內普,主要是為了在HP7來個逆轉,我們在HP7後半部分才明白:原來一切都是一場戲。

故事最後的“R.A.B.”真身,更是被眾多讀者津津樂道,也有不少讀者猜出,這個角色是在HP5出現的“雷古勒斯·布萊克”。

但是,當我們第一次知道哈利得到的是假魂器時,內心是不是很絕望?

鄧校犧牲了那麼多,甚至連他的命也搭了上去,但最後還是徒勞無功……

這大概是哈利最黑暗的時期了,失去了鄧布利多庇護的霍格沃茲,輕而易舉就被食死徒勢力佔據,HP7,三人組更是在外逃亡將近9個月的時間。

這幾個17歲的孩子,開始被逼著長大,去戰鬥,去思考,去反抗。

想一想哈利還是蠻苦命的,小時候父母雙亡,雖然被德思禮夫婦收養,但家庭地位很低,也沒有體會到親人之間的愛。

等到他11歲去上學時,又知道外面有個神經病要殺自己,而自己的父母還是被他殺的。

二年級跟一條大蛇搏鬥,差點戰死。

三年級面對上百隻攝魂怪,自己的靈魂都要快被吸出。

四年級看著學長不明不白地慘死,而伏地魔復活歸來,說出來沒人信,五年級被無良報紙帶節奏無腦黑,幾乎被周圍的人孤立。

六年級自己削弱了校長的神志——這個幾乎等同于自己半個父親的人,就死在自己眼前。

而現在,那個伏地魔, 還鍥而不捨地要追殺自己……

頭號不受歡迎人物

一言以蔽之,就是各種慘,羅琳最後更是要讓哈利內心生出真正的勇氣,然後送死……

她借鄧校說出是“赴死的勇氣”。羅琳讓哈利經歷了那麼多的事,就是為了讓他去送死(當然也不是真死,不然讀者怕是要撕書了)。

實際上,羅琳只想道出一個觀點:當一個人真正明白愛、瞭解愛後,他就會無比強大,無比勇敢。我曾經看過浦澤直樹的《冥王 PLUTO》也說過類似的事。

《冥王 PLUTO》

而與之相反的伏地魔,因為他是被母親用迷情劑催生的產物,所以他無法領略愛,也無法去愛人。

毫無疑問,伏地魔會被這件強大的武器擊敗。

伏地魔看似強大,但事實上他是最膽小的人。

他害怕死亡,所以追逐魔法石,製造魂器,企求長生以及回復身體;

他害怕弱小,所以找尋老魔杖,希望能對抗哈利的魔杖;

他害怕面對自己平凡的身世,所以屠家,滅絕一切的泥巴種(只因為他父親是麻瓜, 所以伏地魔也變得厭惡麻瓜)。

雖然HP又是一個正義戰勝邪惡的故事,但過程很艱辛,HP7那一長串的死亡名單,已讓人汗顏,哈利他們取得的勝利,是通過無數巫師犧牲所獲得的。

那些人,他們也曾經跟哈利一起坐在車廂上,一起上課,一起打過魁奇地;他們也有家人,也有喜歡的人,有討厭的人,有想做的事;他們會哭,會笑,也有相互牽掛的親人……

但最後,他們都安睡在六尺之下,再也無法醒來。

(哈利)他轉身離開了那些肖像畫,心裡只想著格蘭芬多塔樓上等待著他的那張四柱床,他不知道克利切是不是會給他送一塊三明治,“我這輩子的麻煩已經夠多了。”

當你讀到這段內容時,還沉浸在喜悅和憂傷裡,沒想到下一頁卻是“19年後”。

僅僅一頁之隔,你就略過了他們的19年。

你覺得不真實,懷疑章節是不是有欠缺,但讀完全書後,你覺得心身俱疲,像幻夢一場。

不過在最後的最後,羅琳還是讓哈利他們有了一個家庭,這個結局還算美好。

你知道這群你愛的人,他們現在還在魔法世界生活著,這就足夠了。

請不要忘記他們,以及那個魔法世界,他們也曾經在你心裡熱熱烈烈地活過。

轉眼已是“19年後”,這麼多年過去了,你會不會偶爾想起那些關於他們的事?

無論現在你在哪兒,霍格沃茲永遠等你回家。

——Always.

(全文完)

本文作者“國王KING”,現居上海,目前已發表了234篇原創文字,至今活躍在豆瓣社區。下載豆瓣App搜索用戶“國王KING”關注T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