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你知道當年孔子乘馬拉木車的梁是什麼樹做的嗎?

->點擊總目錄

車梁木

又名毛棶。 落葉喬木, 單葉對生, 橢圓形。 聚傘花序, 萼片三角形。 果實球形, 黑色。 種子棕褐色, 榨的油可供食用,

也供藥用或工業上用。 葉子可以制栲膠, 是世界上較為珍貴的植物之一。

生於山谷雜木林中, 國內分佈于河北、山西及長江以南各省區。

毛棶木, 在盛果期前生長迅速, 進入盛果期後生長極其緩慢, 數十年不見其增高, 木質堅硬如鐵, 斧難砍, 鋸難斷, 以石塊擊之, 石碎而樹無損。

傳說當年孔子乘馬拉木車周遊列國時, 常因路之顛簸而致車梁斷毀, 後偶遇此木, 伐做車梁, 雖歷盡坎坷, 路遙馬瘦, 而車梁竟毫無傷損。 後人故爾把此樹稱之為車梁木。

植物屬性

形態特徵

毛棶木高6-15米, 樹皮厚, 黑褐色, 縱裂而又橫裂成塊狀;幼枝對生, 綠色, 略有稜角, 密被貼生灰白色短柔毛, 老後黃綠色, 無毛。 冬芽腋生, 扁圓錐形, 長約1.5毫米, 被灰白色短柔毛。

葉對生, 紙質, 橢圓形、長圓橢圓形或闊卵形, 長4-12(-15.5)釐米, 寬1.7-5.3 (-8)釐米, 先端漸尖, 基部楔形, 有時稍不對稱, 上面深綠色, 稀被貼生短柔毛, 下麵淡綠色, 密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 中脈在上面明顯, 下面凸出, 側脈4(-5)對, 弓形內彎, 在上面稍明顯, 下面凸起。

葉柄長(0.8-)3.5釐米, 幼時被有短柔毛, 後漸無毛, 上面平坦, 下面圓形。 傘房狀聚傘花序頂生, 花密, 寬7-9釐米, 被灰白色短柔毛;總花梗長1.2-2釐米;花白色, 有香味, 直徑9.5毫米;花萼裂片4, 綠色, 齒狀三角形, 長約0.4毫米, 與花盤近於等長, 外側被有黃白色短柔毛。

花瓣4, 長圓披針形, 長4.5-5毫米, 寬1.2-1.5毫米, 上面無毛,

下面有貼生短柔毛;雄蕊4, 無毛, 長4.8-5毫米, 花絲線形, 微扁, 長4毫米, 花藥淡黃色, 長圓卵形, 2室, 長1.5-2毫米, 丁字形著生;花盤明顯, 墊狀或腺體狀, 無毛; 花柱棍棒形, 長3.5毫米, 被有稀疏的貼生短柔毛, 柱頭小, 頭狀, 子房下位, 花托倒卵形, 長1.2-1.5毫米, 直徑1-1.1毫米, 密被灰白色貼生短柔毛;花梗細圓柱形, 長0.8-2.7毫米, 有稀疏短柔毛。

核果球形, 直徑6-7(-8)毫米, 成熟時黑色, 近于無毛;核骨質, 扁圓球形, 直徑5毫米, 高4毫米, 有不明顯的肋紋。 花期4-6月;果期8-10月。

生態習性

毛棶木適應性強, 對土壤要求不嚴, 較喜光在陽坡和半陽坡和結實正常;在蔽蔭條件下, 結果少或只開花不結果, 較耐乾旱瘠薄;在中性;酸性及微鹼性土壤上均能生長.深根性, 根系發達.萌芽性強, 當年萌條可達2米.果期60年-70年.樹齡可達300年。

主要分佈

黃河流域, 華東、西南

南部暖帶落葉闊葉林區

北亞熱帶落葉、常綠闊葉混交林區

中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林區

應用價值

主要用途

毛棶油屬半乾性油,含有人體所需脂肪酸,可治療高血脂、高血壓、瘺症、肺結核,療效顯著,此外可作工業用油,是機械、鐘錶機件潤滑油和油漆原料。

毛棶木

人們也當作一般食用菜油食用。土法壓榨毛棶油,可食用或作高級潤滑油,所餘油渣廢料與毛棶葉混合可作肥料或禽類飼料。

毛棶單株產量高,盛產期能有100公斤,所以當地群眾稱頌:“一株毛棶木,一畝油料田。”毛棶除榨油外,其木材堅硬,紋理細密,質地精良、美觀,可作高檔傢俱或木雕之材,因能製作大車的梁木,俗稱車梁木。

飼用價值

1、毛棶木是一種良好的木本飼料植物。

(1), 其葉,質地柔軟,富含營養,無毒、無怪味,牛、羊、豬、兔、雞、鴨、鵝均喜食;曬制的幹葉,牛、羊喜食。製成葉粉,各種畜禽均可利用。

(2), 種子產量高,營養豐富,可作精飼料;榨油後的油餅,亦是很好的蛋白飼料。

目前,在我國西北地方,群眾已有開發利用,效果很好。

毛棶木的粗蛋白質、粗脂肪、無氮浸出物、鈣和磷的含量均較高,可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刺槐(Robi-na.pseudoacaia)的葉相媲美。

據《木本糧油植物》記載,毛棶木果實含油率達31.8%一41.3%(其中果皮含油率為24.9%一25.7%)。另外,還有2.9%一5.9%的糖和1.3%—1.6%的蛋白質。

2、毛棶木的葉營養價值也很高。

毛棶木的樹冠大,葉產量高,一株10 年生的植株可產鮮葉50一100kg,折算于葉15一30kg。

其他用途,除葉、果實可作飼用外,其木材堅硬,紋理細緻,是一種良質木材,葉和樹皮可提取拷膠,單寧可做染料;亦是綠化和固土樹種和蜜源植物;葉和果也是藥材。

人工培育

播種育苗.播種前需除去果肉油脂,並用混沙埋藏,溫水浸種,火炕催芽,其中以混沙埋藏出芽最好.也可用插根,嫁接,萌芽更新繁殖。

1、採種:選15-30年的樹作母樹,於9-10月份,當果實由青變黑、變軟時收穫,晾乾,置於於燥通風處貯藏。

2、育苗:種子在播種前需除去果皮和脫脂。可將於果用冷水或熱水浸泡、揉搓。如外皮尚有油脂可加沙繼續揉搓,洗淨後陰乾播種。

此外,也可用50-60℃的溫水浸種2-3次,每次30分鐘,冷卻,置室內催芽,當有50%露出自頭時,即可播種。

播種:用苗床,春、秋播均可,行距30cm,播幅3-5cm,每公頃播量為150-225 kg,覆土2-3cm。秋播,在上凍前准水2-3次,以利來年春發芽、出苗。插根: 春季植物萌發前挖長10一18,粗0。5一1cm的根,段按15-20cm的行距插人苗床,覆蓋於草保持土壤濕潤。

嫁接:採用枝接或芽接。枝接於3月下旬至4月下旬,芽接於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砧本選1一2年生,基徑1一Zn的實生苗。接穗和芽應選自母樹上的一年生枝條。

3、移栽:將苗圃中高為80一10on的苗連根挖出後及時栽於大田中。油用的株行距以6m x 6m或6m x8m為好,每公頃栽種300一450株; 飼用的應密植,株行距2m x 2m,每公頃約2500株。

4、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蟲害有葉黑斑病、紅蠟介殼蟲、金龜子、地老虎等。黑斑病可用150倍的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防治;介殼蟲等可用樂果防治。

應用價值

主要用途

毛棶油屬半乾性油,含有人體所需脂肪酸,可治療高血脂、高血壓、瘺症、肺結核,療效顯著,此外可作工業用油,是機械、鐘錶機件潤滑油和油漆原料。

毛棶木

人們也當作一般食用菜油食用。土法壓榨毛棶油,可食用或作高級潤滑油,所餘油渣廢料與毛棶葉混合可作肥料或禽類飼料。

毛棶單株產量高,盛產期能有100公斤,所以當地群眾稱頌:“一株毛棶木,一畝油料田。”毛棶除榨油外,其木材堅硬,紋理細密,質地精良、美觀,可作高檔傢俱或木雕之材,因能製作大車的梁木,俗稱車梁木。

飼用價值

1、毛棶木是一種良好的木本飼料植物。

(1), 其葉,質地柔軟,富含營養,無毒、無怪味,牛、羊、豬、兔、雞、鴨、鵝均喜食;曬制的幹葉,牛、羊喜食。製成葉粉,各種畜禽均可利用。

(2), 種子產量高,營養豐富,可作精飼料;榨油後的油餅,亦是很好的蛋白飼料。

目前,在我國西北地方,群眾已有開發利用,效果很好。

毛棶木的粗蛋白質、粗脂肪、無氮浸出物、鈣和磷的含量均較高,可與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刺槐(Robi-na.pseudoacaia)的葉相媲美。

據《木本糧油植物》記載,毛棶木果實含油率達31.8%一41.3%(其中果皮含油率為24.9%一25.7%)。另外,還有2.9%一5.9%的糖和1.3%—1.6%的蛋白質。

2、毛棶木的葉營養價值也很高。

毛棶木的樹冠大,葉產量高,一株10 年生的植株可產鮮葉50一100kg,折算于葉15一30kg。

其他用途,除葉、果實可作飼用外,其木材堅硬,紋理細緻,是一種良質木材,葉和樹皮可提取拷膠,單寧可做染料;亦是綠化和固土樹種和蜜源植物;葉和果也是藥材。

人工培育

播種育苗.播種前需除去果肉油脂,並用混沙埋藏,溫水浸種,火炕催芽,其中以混沙埋藏出芽最好.也可用插根,嫁接,萌芽更新繁殖。

1、採種:選15-30年的樹作母樹,於9-10月份,當果實由青變黑、變軟時收穫,晾乾,置於於燥通風處貯藏。

2、育苗:種子在播種前需除去果皮和脫脂。可將於果用冷水或熱水浸泡、揉搓。如外皮尚有油脂可加沙繼續揉搓,洗淨後陰乾播種。

此外,也可用50-60℃的溫水浸種2-3次,每次30分鐘,冷卻,置室內催芽,當有50%露出自頭時,即可播種。

播種:用苗床,春、秋播均可,行距30cm,播幅3-5cm,每公頃播量為150-225 kg,覆土2-3cm。秋播,在上凍前准水2-3次,以利來年春發芽、出苗。插根: 春季植物萌發前挖長10一18,粗0。5一1cm的根,段按15-20cm的行距插人苗床,覆蓋於草保持土壤濕潤。

嫁接:採用枝接或芽接。枝接於3月下旬至4月下旬,芽接於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砧本選1一2年生,基徑1一Zn的實生苗。接穗和芽應選自母樹上的一年生枝條。

3、移栽:將苗圃中高為80一10on的苗連根挖出後及時栽於大田中。油用的株行距以6m x 6m或6m x8m為好,每公頃栽種300一450株; 飼用的應密植,株行距2m x 2m,每公頃約2500株。

4、病蟲害防治:常見的病蟲害有葉黑斑病、紅蠟介殼蟲、金龜子、地老虎等。黑斑病可用150倍的波爾多液或石硫合劑防治;介殼蟲等可用樂果防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