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黃家駒的短暫人生路

文稿約3000字, 閱讀用時12分鐘。

1

家駒 除了吉他, 很多樂器也拿得起放得下, 如貝斯, 鼓, 薩克斯, 笛, 鍵盤等。 少年時期的家駒最喜歡吹薩克斯,

但買不起, 他撿回鄰居遺棄的一把吉他, 從此步入音樂生涯。 看過一次家駒吹薩克斯, 我一直認為吹薩克斯很優雅, 家駒當時的風度大約倒了不少人, 至少我這麼覺得。 也見過一次家駒吹笛, 86年的剖析演出, 家駒用笛伴奏《舊日的足跡》, 長達三分鐘, 吹錯一下, 羞澀地笑了, 唱的時候把笛象寶劍一樣抗在肩上, 讓我想起少年劍客, 那樣意氣風發。

《沙丘魔女》裡的笛聲是家駒吹的, 應該是他公開發表唯一一次不是吉他的樂器聲。

2

家駒一生中寫下至少七八百首曲, 只有廖廖一百多發表, 沒發表的也有少量流傳出來, 有些類似聖歌, 有些以七大洲或一些城市做主題, 表達對這些地方的感覺等等, 各種各樣的風格題材都有。

聽過的DEMO, 我最喜歡《Southern All Stars》, 感覺如在晚風中, 滿天星光下, 輕彈吉他, 落寞但恬靜。

這些未發表作品跟家駒發表的作品比, 就象藏在海底的根基和露出海面的一角, 讓你由衷地感歎他的才華。

很可惜, 這些深海下的東西永遠不能看到了。

家駒發表的作品除了十幾首情歌外,

大致可分為勵志, BEYOND式怨曲, 和平與愛, 家國情思四類。 他的作品沒有隱晦噯味故弄玄虛, 也沒有學院派的華麗精緻, 鮮明簡樸無修飾。

3

如果說許冠傑是開創門派的一代宗師, 家駒就是他門派裡最出色的高徒, 能最好繼承歌神那種深入平民, 簡潔明朗風格,

只有本身出自草根家庭的黃家駒。

他們有很相似的東西, 都是受西方音樂影響成長, 都是十六歲開始玩樂隊, 都寫得一手好曲, 會玩很多樂器, 而且形象都是那麼健康。 也是樂隊出身的許冠傑寫歌旋律優美, 編排比BEYOND更簡練短小, 卻仍然動人, 充滿人生真實感觸。

但許冠傑絕對不會負上ROCK的累, 而做著類似事情的家駒卻一直背負這樣的累。

他們之間的淵源也不淺, 許冠傑很嘉賞家駒, 和朋友合作的專輯《SamAndFriends》就有家駒作曲的《交織千個心》, 那時BEYOND還不是紅樂隊, 對著許冠傑, 年少氣盛的家駒也恭敬叫聲“大哥SAM”。

4

在粵語流行曲方面, 家駒能寫硬朗豪放的歌, 也能寫優美婉約的歌, 以簡明流暢的旋律, 直抒胸臆的詞表達人生, 和許冠傑相似。

兩者的曲調, 一個古雅和詼諧, 一個質樸和率真, 但許冠傑的層面更廣, 面對所有男女老少, 家駒主要是面對年輕人。

“鬼馬歌”不是隨便就能作唱的, 沒有許冠傑的睿智溫文, 會非常惡俗。

如果沒有切身體會, 或者那種心懷, 比如叫那些一派高貴沉淪的歌星演繹, 只會矯柔造作。對家駒來說,本身的環境令他感同身受,向歌神致敬翻唱的《半斤八兩》輕車駕熟地演繹出來。

5

《俾面派對》調侃參加娛樂圈各種派對的無奈,92年出的試探性粵語EP《無盡空虛》只有三首歌:無盡空虛,點解點解,長城(日語版),《點解點解》便帶了許氏“鬼馬歌”風格,預示以後會有類似歌曲出現。

《樂與怒》裡的《爸爸媽媽》和《無無謂》運用大量俚語,《爸爸媽媽》說97問題,家駒還有段搞怪念讀。

《無無謂》被四人怪裡怪氣地調侃每天不知所謂的人們在為了什麼活著。

6

許冠傑急流勇退後,香港唯有BEYOND作這樣的歌面對世俗生活,繼承中也加上自己特點。

家駒絕對能成為走得更遠的英雄,步入更高的殿堂,只可惜一切戞然而止。發生巨變後BEYOND所有計劃打亂,“鬼馬歌”在今天的香港絕跡。

家駒受許冠傑的思想影響也不淺,從他寫的一些歌詞可見一斑,但畢竟年輕,有著血性和衝勁,所以他的歌總帶著男兒的陽剛之氣,基本上我沒發覺哪首歌適合女子唱。

7

不過他為王菲寫過一首《可否抱緊我》,如果不說我猜不到是他寫的,田震唱的《千秋思念》竟然是用家駒以前寫的曲,也令人大感意外。

最清雅的要數《原諒我今天》,這首發表於89年的歌很多人都不熟悉,我卻十分喜歡。家駒用木吉他輕拂出一種落寞清淨意境,象極琵琶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開朗的家駒寫怨曲卻很刻骨,《灰色軌跡》是我注意BEYOND的開始,無論什麼時候聽都有種無法消散的深刻傷感,我不知道原因,可能實在太淒絕吧。

這是家駒91年為電影《天若有情》寫的音樂,還有悲愴的《未曾後悔》和溫柔的《是錯也不分》。

8

當年香港影視很多都用家駒的歌作氣氛渲染的插曲,《大時代》用《未曾後悔》,《笑看風雲》用《誰伴我闖蕩》,《飛一般的愛情》用《喜歡你》等等。最怪的是風靡內地的古惑仔系列裡,《歲月無聲》用香港黑道語重新填詞,改名叫《刀光劍影》,豪情勵志的歌成了黑社會搏殺之歌,這首歌旋律本來很有男子血性,大概符合陳浩男形象就套用吧。

看著家駒從一個羞澀稚氣輕狂的少年慢慢變沉穩冷靜,就象看著很多人的生命歷程。

9

年少的家駒站在臺上,緊張拘謹,忘記歌詞會楞一陣,說話還會說錯詞語,笑起來極其羞澀,彈吉他很自然,唱歌時手卻不知怎麼放,後來才慢慢變得自在,能輕鬆投入地演唱。

如果選一個詞語形容家駒,我選善良,不瞭解之前,我會選另類。中學那時,照片裡他的耳環,長髮對我來說並不順眼。

我不喜歡男子留長髮戴耳環,而家駒,這個戴著耳環的男子在我心中卻如孩子般的純樸。我很奇怪他有如此真摯的笑容,他一笑,好象整個世界籠罩陽光,燦爛無比,跟我對他的最初感覺有太大出入。

他的笑容從小到大沒有過一絲改變,純粹得令人心折。看到他笑,也會不由自主地笑,有一種溫暖從心而生。他有一顆善意的心,很自然地流露在平時的一舉一動,待人接物。

香港媒體把家駒列為“香港年輕一代的典範”,電影人黃百鳴對家駒的評論是:“他是一個很乖的人。”

10

家駒拍的電影《籠民》是一部反映香港低下層生活的社會片,獲幾項金像獎。

當時導演張之亮要找個口碑好,長在逆境,形象反叛卻令人有好感的年輕人演類似角色,放眼香港娛樂圈,張之亮選了

大家不看好但他覺得是唯一人選的家駒,成就了這部片的一個亮點。家駒的音樂和他本人從來沒有戾氣,那怕唱多狂的歌也沒有半點暴戾,如他所唱“年輕不是藉口,放縱不是理由”。

11

BEYOND給香港歌迷的影響一是健康積極,二是讓很多人迷上吉他和創作。

那時歌迷裡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時期,行為狂熱,部分人常和BEYOND的工作人員甚至包括BEYOND成員起衝突。

這種瘋狂,甚至令到BEYOND被列入不得在大會堂舉辦演出的黑名單,因為有些歌迷會搞破壞,弄爛設備。家駒多次在媒體前為歌迷的行為道歉,也常軟硬兼施地對付年少氣盛的歌迷,有時甚至非常嚴厲。

家駒墓前曾有歌迷哭訴:“我已經答應你變乖了,為什麼你答應我們回來卻不回來?”或許他們聽不進長輩的話,但家駒的話是聽進了。

12

對有些人來說家駒可能只是個抽象名字,但在我心裡他很親切得象一個身邊的朋友,沒有任何神秘感。

音樂其實是人生的濃縮,脫離了音樂,家駒也過著平常生活,一如我們有著平凡的喜怒哀樂。他喜歡隨意地上街溜達,喜歡一幫人天馬行空笑談,也常約上朋友露營,游泳,釣魚,自由開心。

簡陋的二樓後座是露宿者之家,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上來,笑聲罵聲吵架聲音樂聲,還有家駒滔滔不絕的說話聲交織,令人懷念。失去家駒後,BEYOND三子很長時間不敢到二樓後座,不願面對沒有家駒。

除了音樂,家駒還有五大愛好:睡覺,吃東西,看書,聊天,沉思。

13

他在工作繁重的日子用安眠藥才能入睡,怎麼也叫不醒,所以常睡懶覺遲到,被同伴們埋怨懲罰,有時記者也會問家駒你還遲到嗎?讓他不好意思。

家駒走後,PAUL說不會再埋怨了,是家駒就是愛遲到。只是家駒這一睡不僅會遲到,還是永遠不起來。家駒很喜歡拿著吉他一邊彈一邊想事情,很安靜,但一說話就不停地大侃,別人都怕被他纏著。

和BEYOND最好關係的媒體要數香港電臺,除了談音樂,常會一大群人天南地北地亂吹,聽那些錄音,純屬朋友閒談,常笑到前仰後翻,令人懷念的單純歲月。

看著影像,聽著聲音,經常在想:這樣一個有著溫暖笑容,才華出眾的人,他的音容笑貌永遠只存於螢幕上了...

撰稿:轉自不知名作者

只會矯柔造作。對家駒來說,本身的環境令他感同身受,向歌神致敬翻唱的《半斤八兩》輕車駕熟地演繹出來。

5

《俾面派對》調侃參加娛樂圈各種派對的無奈,92年出的試探性粵語EP《無盡空虛》只有三首歌:無盡空虛,點解點解,長城(日語版),《點解點解》便帶了許氏“鬼馬歌”風格,預示以後會有類似歌曲出現。

《樂與怒》裡的《爸爸媽媽》和《無無謂》運用大量俚語,《爸爸媽媽》說97問題,家駒還有段搞怪念讀。

《無無謂》被四人怪裡怪氣地調侃每天不知所謂的人們在為了什麼活著。

6

許冠傑急流勇退後,香港唯有BEYOND作這樣的歌面對世俗生活,繼承中也加上自己特點。

家駒絕對能成為走得更遠的英雄,步入更高的殿堂,只可惜一切戞然而止。發生巨變後BEYOND所有計劃打亂,“鬼馬歌”在今天的香港絕跡。

家駒受許冠傑的思想影響也不淺,從他寫的一些歌詞可見一斑,但畢竟年輕,有著血性和衝勁,所以他的歌總帶著男兒的陽剛之氣,基本上我沒發覺哪首歌適合女子唱。

7

不過他為王菲寫過一首《可否抱緊我》,如果不說我猜不到是他寫的,田震唱的《千秋思念》竟然是用家駒以前寫的曲,也令人大感意外。

最清雅的要數《原諒我今天》,這首發表於89年的歌很多人都不熟悉,我卻十分喜歡。家駒用木吉他輕拂出一種落寞清淨意境,象極琵琶那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感覺。

開朗的家駒寫怨曲卻很刻骨,《灰色軌跡》是我注意BEYOND的開始,無論什麼時候聽都有種無法消散的深刻傷感,我不知道原因,可能實在太淒絕吧。

這是家駒91年為電影《天若有情》寫的音樂,還有悲愴的《未曾後悔》和溫柔的《是錯也不分》。

8

當年香港影視很多都用家駒的歌作氣氛渲染的插曲,《大時代》用《未曾後悔》,《笑看風雲》用《誰伴我闖蕩》,《飛一般的愛情》用《喜歡你》等等。最怪的是風靡內地的古惑仔系列裡,《歲月無聲》用香港黑道語重新填詞,改名叫《刀光劍影》,豪情勵志的歌成了黑社會搏殺之歌,這首歌旋律本來很有男子血性,大概符合陳浩男形象就套用吧。

看著家駒從一個羞澀稚氣輕狂的少年慢慢變沉穩冷靜,就象看著很多人的生命歷程。

9

年少的家駒站在臺上,緊張拘謹,忘記歌詞會楞一陣,說話還會說錯詞語,笑起來極其羞澀,彈吉他很自然,唱歌時手卻不知怎麼放,後來才慢慢變得自在,能輕鬆投入地演唱。

如果選一個詞語形容家駒,我選善良,不瞭解之前,我會選另類。中學那時,照片裡他的耳環,長髮對我來說並不順眼。

我不喜歡男子留長髮戴耳環,而家駒,這個戴著耳環的男子在我心中卻如孩子般的純樸。我很奇怪他有如此真摯的笑容,他一笑,好象整個世界籠罩陽光,燦爛無比,跟我對他的最初感覺有太大出入。

他的笑容從小到大沒有過一絲改變,純粹得令人心折。看到他笑,也會不由自主地笑,有一種溫暖從心而生。他有一顆善意的心,很自然地流露在平時的一舉一動,待人接物。

香港媒體把家駒列為“香港年輕一代的典範”,電影人黃百鳴對家駒的評論是:“他是一個很乖的人。”

10

家駒拍的電影《籠民》是一部反映香港低下層生活的社會片,獲幾項金像獎。

當時導演張之亮要找個口碑好,長在逆境,形象反叛卻令人有好感的年輕人演類似角色,放眼香港娛樂圈,張之亮選了

大家不看好但他覺得是唯一人選的家駒,成就了這部片的一個亮點。家駒的音樂和他本人從來沒有戾氣,那怕唱多狂的歌也沒有半點暴戾,如他所唱“年輕不是藉口,放縱不是理由”。

11

BEYOND給香港歌迷的影響一是健康積極,二是讓很多人迷上吉他和創作。

那時歌迷裡的少男少女正是反叛時期,行為狂熱,部分人常和BEYOND的工作人員甚至包括BEYOND成員起衝突。

這種瘋狂,甚至令到BEYOND被列入不得在大會堂舉辦演出的黑名單,因為有些歌迷會搞破壞,弄爛設備。家駒多次在媒體前為歌迷的行為道歉,也常軟硬兼施地對付年少氣盛的歌迷,有時甚至非常嚴厲。

家駒墓前曾有歌迷哭訴:“我已經答應你變乖了,為什麼你答應我們回來卻不回來?”或許他們聽不進長輩的話,但家駒的話是聽進了。

12

對有些人來說家駒可能只是個抽象名字,但在我心裡他很親切得象一個身邊的朋友,沒有任何神秘感。

音樂其實是人生的濃縮,脫離了音樂,家駒也過著平常生活,一如我們有著平凡的喜怒哀樂。他喜歡隨意地上街溜達,喜歡一幫人天馬行空笑談,也常約上朋友露營,游泳,釣魚,自由開心。

簡陋的二樓後座是露宿者之家,認識的不認識的都上來,笑聲罵聲吵架聲音樂聲,還有家駒滔滔不絕的說話聲交織,令人懷念。失去家駒後,BEYOND三子很長時間不敢到二樓後座,不願面對沒有家駒。

除了音樂,家駒還有五大愛好:睡覺,吃東西,看書,聊天,沉思。

13

他在工作繁重的日子用安眠藥才能入睡,怎麼也叫不醒,所以常睡懶覺遲到,被同伴們埋怨懲罰,有時記者也會問家駒你還遲到嗎?讓他不好意思。

家駒走後,PAUL說不會再埋怨了,是家駒就是愛遲到。只是家駒這一睡不僅會遲到,還是永遠不起來。家駒很喜歡拿著吉他一邊彈一邊想事情,很安靜,但一說話就不停地大侃,別人都怕被他纏著。

和BEYOND最好關係的媒體要數香港電臺,除了談音樂,常會一大群人天南地北地亂吹,聽那些錄音,純屬朋友閒談,常笑到前仰後翻,令人懷念的單純歲月。

看著影像,聽著聲音,經常在想:這樣一個有著溫暖笑容,才華出眾的人,他的音容笑貌永遠只存於螢幕上了...

撰稿:轉自不知名作者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