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DOTA2:SLi和PGL結束,再談新賽季賽制的利弊

在經歷了長達兩個月的漫長休賽期後, 新賽季的比賽終於打響, 闊別兩個月後, 新一輪線下賽如期而至。 在2017-2018這個賽季中, V社再一次改革了賽制。

新的賽季, V社取消了推行兩年的大Major體系, 將原本一年兩到三個的大型官方特錦賽取消, 轉而選擇和口碑良好的協力廠商賽事合作, 將原本一些協力廠商賽事升級為官方賽事, 並且根據獎金池將賽事分為Major(頂級比賽)和Minor(次級比賽)兩個級別。 獲得官方賽事前四的隊伍將按照獎金比例將獲得一定的積分, 一年後積分的數量將直接決定TI8邀請名額的歸屬 。

巨大的賽制變化對所有戰隊來說都意味著更大的挑戰和更多的機會,

那對比之前的賽制, 新賽制又有哪些利弊呢?

TI邀請名額變得更加公正透明

公平公正是競技比賽最大的前提, 這不僅僅是針對比賽過程, 也包括賽事名額的分配。 實際上在Dota2比賽逐漸走向成熟的TI2-TI5,

不夠公開化的邀請名額一直讓V社飽受非議。 在那個年代, 全年只有TI一個官方賽事, 邀請名額的參考完全來自協力廠商賽事的表現, 或者說是參考joinDOTA或Gosugamers等賽事網站的統計排名, 但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每個人對戰隊的評價都不盡相同, 在那個年代想要獲得TI邀請只有盡可能多得贏得線下賽, 因為你並不能確定在V社眼中現在的你是否具有資格獲得西雅圖的邀請函。

沒錯, 到底邀請誰完全是上帝說了算

在TI5結束後V社第一次推出了特錦賽的概念, 將原本一年一次的官方賽事增加為四次, 夏季賽依然為國際邀請賽, 其餘Major賽事分攤給不同賽區承辦, 規模同國際邀請賽一樣為十六支戰隊。

有人會說, 五屆大型Major的邀請名額不是官方自己決定的麼?哪裡來的公正透明?其實仔細看每一屆的邀請名單, 你就會發現他們都遵照一個固定的標準。

以第一個官方Major法蘭克福特錦賽為例, 八支邀請戰隊分別為是TI5前六名的EG、CDEC、LGD、VG、EHOME、VG以及剛剛在ESL One紐約站分別斬獲冠亞軍的Vega和Secret, 保證上屆官方賽事的高名次得主的邀請資格, 同時從兩屆官方賽事之間的大型線下賽選擇成績優異的戰隊送出門票作為對其本賽季成績的認可, 有時也會增加或減少邀請名額, 從而“拉”某個賽季表現糟糕的賽區一把, 達到理想平衡。

但這終究只是廣義上的公正, 在細節上V社依然會加入一些時效性的考慮, 以波士頓特錦賽為例, TI6殿軍Fnatic沒能獲得邀請, 普遍輿論的觀點是他們在波士頓前的成績不佳, 不足以被邀請。

這是一份幾乎沒有滿分答案的作業, XCTN出現並不算奇怪, 真正殺死玩家預測的是Fnatic的出局。

同樣以基輔特錦賽為例,在波士頓一輪遊的Wings同樣在那之後和基輔邀請名額出來前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成績,僅僅只在ESL One雲頂站進入四強,可他們還是穩居基輔邀請名額的第一順位,這大概只能歸結於在V社的概念中,TI冠軍的保質期長達一年。

對不起,TI冠軍就是本賽季永遠的特權階級

如今V社引進了積分系統,新賽季的每一次官方賽事都有一定的TI8邀請積分,其中次級比賽Minor為300和400不等,頂級比賽Major為1500和2250不等,前四名將根據名次瓜分這些積分,截至TI8前,積分排名前八的隊伍將獲得第八屆國際邀請賽的直邀名額。簡單明瞭的規則,從此TI冠軍不再具有任何特權,地方霸主戰隊也不用擔心因為一時的低迷而淹死魚塘這種慘劇的發生,新的賽季大家憑實力說話!

越來越多的公開賽給予新隊更多的機會

說完了邀請名額,那我們再來說說預選賽,早在TI5,V社就引進了公開賽這一概念,沒有獲得直接邀請名額和地區預賽邀請名額的隊伍可以報名參加公開賽,每一輪戰至最後的隊伍可以進入本賽區的預選賽中。從此參加TI不再是少數戰隊的專利,任何一支對自己有信心的隊伍都可以報名參加公開賽,中國區第一支公開賽出線的戰隊就是Wings,他們在TI5中國區公開賽中戰勝NB.M挺進預選賽,最終獲得預賽第四無緣西雅圖。

而波士頓特錦賽的WG戰隊在公開賽出線後成功笑到了最後,成為了Major歷史上第一支從公開賽到正賽的隊伍。之後的TI7預選賽,東南亞賽區的XCTN和歐洲賽區的Planet Dog戰隊(現為HR戰隊)更是雙雙從本賽區的預選賽突圍,成為了從TI公開賽到正賽的傳奇戰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大賽區的不知名戰隊面臨“報國無門”的窘境,Major和TI一年只有那麼幾次,其餘時間他們只能參加本土的聯賽杯和一些小型賽事,而每年占重頭的大型協力廠商賽事從來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一個球員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出場時間,就算是邁克爾喬丹也不能成長為籃球之神。這句話對戰隊來說也同樣適用,現在一年有公開賽的官方賽事多達數十個,年輕戰隊有更多歷練自己的機會,也有更多的童話上演,在ESL One漢堡站中國區預選賽中,從公開賽出線的KG戰隊就完成了新賽季第一個草根逆襲,他們將代表中國區參加新賽季的第一個Major大賽,這是對年輕戰隊最好的鼓勵。

允許教練進入對戰房指導BP

教練一向是中國區最引以為豪的一種文化,從EHOME王朝時代的“小本本大魔王DC”再到連續兩年執教中國TI戰績最佳戰隊的戰神七,外國戰隊也一直在重視教練這一角色,一個好的教練可以讓一支天賦平平的戰隊脫胎換骨。

對於不同的戰隊來說,教練的日常工作也不盡相同。有些戰隊的教練會是團隊戰術的制定者,不用天天訓練保證技術的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研究錄影和發現自己戰隊的弱勢,從而指導隊員們做出改變和應對。當然也有一些教練更多的會在調節隊伍氣氛,保持隊員關係方面投入精力,但不管怎麼樣,教練都無法指導比賽中的隊員,這是不爭的事實。

新賽季V社給了教練更多的許可權,允許他們進入對戰房直到BP結束,為隊員提供戰術和BP思路,這讓一些已經退役的大腦型選手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教練作為第六人介入比賽讓DOTA2賽事進一步走向成熟,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改革。在剛剛結束的PGL上,我們甚至看到了老隊長直接代替Fade成為了隊伍的BP手。

好了說了這麼多新賽季的優點,那接下來進入吐槽時間!

模糊不清的賽事分級和主辦方選擇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點,筆者對新賽季的協力廠商主辦的官方賽事帶有地區保護的邀請方式持肯定態度。對於一個比賽主辦方來說,本賽區的粉絲支持永遠是大頭,這是客觀事實,為了照顧自己賽區的粉絲情緒,在選擇邀請戰隊時不可避免得會偏向本賽區的隊伍。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一種競爭手段,想要獲得官方賽事的舉辦資格,主辦方就得提升自己的賽事品質和行事口碑,辦的好的比賽可以繼續舉辦,品質不佳的賽事則淘汰出局,這樣才會形成良性迴圈。

事實上在Minor和Major的區分公佈前,DOTA2玩家就有關於兩者區別的猜測,可在具體公佈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失望。單單從賽事規模和影響來講,兩者除了獎金和積分有明顯區別外,其他方面完全看不出有明顯的差異。

從邀請戰隊來說,新賽季第一個公佈邀請名單的PGL Minor邀請了EG和LGD。前者是美洲歷史第一豪門,儘管在TI7表現不佳卻依然是大家心目中的強隊,後者則是中國區的傳統勁旅,並在TI7獲得殿軍,這一邀請名單一經公佈,就給了觀眾一種暗示,是不是說對於Minor級賽事而言,TI前三或者說之後比賽積分前三的隊伍就被定義為頂級戰隊,他們將不會參與Minor的正賽呢?可僅僅在幾天後SLi這個同樣是Minor的賽事就邀請了TI冠亞軍Liquid和Newbee,徹底粉碎了關於“定級”的猜測,邀請誰不邀請誰完全看主辦方的心情,去不去完全看隊伍的態度!

再從賽事的規模來看,同樣以SLi舉例,身為Minor賽事一共八支戰隊的規模也算說得過去。可新賽季的第一個Major,在漢堡舉辦的ESL One居然也只有八支隊伍。如果說ESL One是作為口碑上佳的傳統賽事主辦方有資格承辦Major的話,那一直在歐美內部舉辦的夢幻聯賽同樣以八支戰隊的規模成為新賽季的Major賽事,則是讓人震驚。這個聯賽在此前從未開放過中國賽區,甚至鮮少有東南亞豪門參加,一個無論影響力還是主辦方實力都備受質疑的小型賽事一舉升級為Major,讓人猜不透V社的心思。

曾不止一次有人提出V社因對Major級賽事的規模做出限制,至少保證十到十二支隊伍參與才能突出Major的獨特性,有玩家吐槽我們將看一整年毫無新意的雷同比賽雖然是一句玩笑,也從側面道出了現有賽制給人帶來的感官疲勞。

總體來說新賽季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也給了草根戰隊更多的機會證明自己,在欣賞每一場比賽的同時筆者要說一句大家一直想說的話,距離上次承諾更新版本的期限已經過去了十多天,我們等來的不是版本更新而是推特上11月1日延期更新的公告。問題來了,這一次V社會遵守約定麼?

同樣以基輔特錦賽為例,在波士頓一輪遊的Wings同樣在那之後和基輔邀請名額出來前沒有任何拿的出手的成績,僅僅只在ESL One雲頂站進入四強,可他們還是穩居基輔邀請名額的第一順位,這大概只能歸結於在V社的概念中,TI冠軍的保質期長達一年。

對不起,TI冠軍就是本賽季永遠的特權階級

如今V社引進了積分系統,新賽季的每一次官方賽事都有一定的TI8邀請積分,其中次級比賽Minor為300和400不等,頂級比賽Major為1500和2250不等,前四名將根據名次瓜分這些積分,截至TI8前,積分排名前八的隊伍將獲得第八屆國際邀請賽的直邀名額。簡單明瞭的規則,從此TI冠軍不再具有任何特權,地方霸主戰隊也不用擔心因為一時的低迷而淹死魚塘這種慘劇的發生,新的賽季大家憑實力說話!

越來越多的公開賽給予新隊更多的機會

說完了邀請名額,那我們再來說說預選賽,早在TI5,V社就引進了公開賽這一概念,沒有獲得直接邀請名額和地區預賽邀請名額的隊伍可以報名參加公開賽,每一輪戰至最後的隊伍可以進入本賽區的預選賽中。從此參加TI不再是少數戰隊的專利,任何一支對自己有信心的隊伍都可以報名參加公開賽,中國區第一支公開賽出線的戰隊就是Wings,他們在TI5中國區公開賽中戰勝NB.M挺進預選賽,最終獲得預賽第四無緣西雅圖。

而波士頓特錦賽的WG戰隊在公開賽出線後成功笑到了最後,成為了Major歷史上第一支從公開賽到正賽的隊伍。之後的TI7預選賽,東南亞賽區的XCTN和歐洲賽區的Planet Dog戰隊(現為HR戰隊)更是雙雙從本賽區的預選賽突圍,成為了從TI公開賽到正賽的傳奇戰隊。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各大賽區的不知名戰隊面臨“報國無門”的窘境,Major和TI一年只有那麼幾次,其餘時間他們只能參加本土的聯賽杯和一些小型賽事,而每年占重頭的大型協力廠商賽事從來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一個球員如果不能獲得足夠的出場時間,就算是邁克爾喬丹也不能成長為籃球之神。這句話對戰隊來說也同樣適用,現在一年有公開賽的官方賽事多達數十個,年輕戰隊有更多歷練自己的機會,也有更多的童話上演,在ESL One漢堡站中國區預選賽中,從公開賽出線的KG戰隊就完成了新賽季第一個草根逆襲,他們將代表中國區參加新賽季的第一個Major大賽,這是對年輕戰隊最好的鼓勵。

允許教練進入對戰房指導BP

教練一向是中國區最引以為豪的一種文化,從EHOME王朝時代的“小本本大魔王DC”再到連續兩年執教中國TI戰績最佳戰隊的戰神七,外國戰隊也一直在重視教練這一角色,一個好的教練可以讓一支天賦平平的戰隊脫胎換骨。

對於不同的戰隊來說,教練的日常工作也不盡相同。有些戰隊的教練會是團隊戰術的制定者,不用天天訓練保證技術的他們有更多的時間研究錄影和發現自己戰隊的弱勢,從而指導隊員們做出改變和應對。當然也有一些教練更多的會在調節隊伍氣氛,保持隊員關係方面投入精力,但不管怎麼樣,教練都無法指導比賽中的隊員,這是不爭的事實。

新賽季V社給了教練更多的許可權,允許他們進入對戰房直到BP結束,為隊員提供戰術和BP思路,這讓一些已經退役的大腦型選手有了更多的用武之地。“旁觀者清,當局者迷”,教練作為第六人介入比賽讓DOTA2賽事進一步走向成熟,這是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項改革。在剛剛結束的PGL上,我們甚至看到了老隊長直接代替Fade成為了隊伍的BP手。

好了說了這麼多新賽季的優點,那接下來進入吐槽時間!

模糊不清的賽事分級和主辦方選擇

這裡有必要說明一點,筆者對新賽季的協力廠商主辦的官方賽事帶有地區保護的邀請方式持肯定態度。對於一個比賽主辦方來說,本賽區的粉絲支持永遠是大頭,這是客觀事實,為了照顧自己賽區的粉絲情緒,在選擇邀請戰隊時不可避免得會偏向本賽區的隊伍。從另一方面來說,這也是一種競爭手段,想要獲得官方賽事的舉辦資格,主辦方就得提升自己的賽事品質和行事口碑,辦的好的比賽可以繼續舉辦,品質不佳的賽事則淘汰出局,這樣才會形成良性迴圈。

事實上在Minor和Major的區分公佈前,DOTA2玩家就有關於兩者區別的猜測,可在具體公佈後,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些失望。單單從賽事規模和影響來講,兩者除了獎金和積分有明顯區別外,其他方面完全看不出有明顯的差異。

從邀請戰隊來說,新賽季第一個公佈邀請名單的PGL Minor邀請了EG和LGD。前者是美洲歷史第一豪門,儘管在TI7表現不佳卻依然是大家心目中的強隊,後者則是中國區的傳統勁旅,並在TI7獲得殿軍,這一邀請名單一經公佈,就給了觀眾一種暗示,是不是說對於Minor級賽事而言,TI前三或者說之後比賽積分前三的隊伍就被定義為頂級戰隊,他們將不會參與Minor的正賽呢?可僅僅在幾天後SLi這個同樣是Minor的賽事就邀請了TI冠亞軍Liquid和Newbee,徹底粉碎了關於“定級”的猜測,邀請誰不邀請誰完全看主辦方的心情,去不去完全看隊伍的態度!

再從賽事的規模來看,同樣以SLi舉例,身為Minor賽事一共八支戰隊的規模也算說得過去。可新賽季的第一個Major,在漢堡舉辦的ESL One居然也只有八支隊伍。如果說ESL One是作為口碑上佳的傳統賽事主辦方有資格承辦Major的話,那一直在歐美內部舉辦的夢幻聯賽同樣以八支戰隊的規模成為新賽季的Major賽事,則是讓人震驚。這個聯賽在此前從未開放過中國賽區,甚至鮮少有東南亞豪門參加,一個無論影響力還是主辦方實力都備受質疑的小型賽事一舉升級為Major,讓人猜不透V社的心思。

曾不止一次有人提出V社因對Major級賽事的規模做出限制,至少保證十到十二支隊伍參與才能突出Major的獨特性,有玩家吐槽我們將看一整年毫無新意的雷同比賽雖然是一句玩笑,也從側面道出了現有賽制給人帶來的感官疲勞。

總體來說新賽季還是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不一樣的東西,也給了草根戰隊更多的機會證明自己,在欣賞每一場比賽的同時筆者要說一句大家一直想說的話,距離上次承諾更新版本的期限已經過去了十多天,我們等來的不是版本更新而是推特上11月1日延期更新的公告。問題來了,這一次V社會遵守約定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