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有膽小娃,如何變勇敢?家長必看!

爸媽們有沒有這樣形容過自己的孩子:

“我家孩子不敢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

“我家孩子經常遇到一點小事就哭”

“我家孩子晚上睡覺總是說害怕, 要摟著媽媽睡”

“我家孩子玩具被別人搶走了不敢吭聲”

“我家孩子正在玩滑梯別的小朋友一靠近, 他就立馬躲一邊讓別人玩”

“我家孩子見到生人總是躲在媽媽身後”

“我家孩子害怕打雷、害怕小動物、害怕天黑、害怕敲門聲 ……”

“我家孩子, 爸爸稍微大聲一點說話, 就能嚇哭了。 ”

諸如此類的很多問題令爸媽們頭疼不已,

每次說起這些問題的時候, 都會加上一句“我家孩子太膽小了”。

於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被貼上膽小的標籤。

膽小的孩子, 你究竟在恐懼什麼?

小朋友可能在某些特定的階段會害怕很多東西, 有的小朋友害怕毛絨小玩具, 有的小朋友害怕太大的聲音, 有的怕黑, 有的怕怪物……這些類型的害怕其實多數都還能為父母所理解。

還有很多父母不能理解的害怕:比如有的孩子怕地上或者浴缸裡的一根頭髮絲, 有的孩子怕馬桶裡出水口邊上的一點水垢, 有的孩子怕某種特定顏色的食物, 有的孩子怕某種特定的聲音……父母們往往覺得孩子太過“膽小”, 急切想要知道應該如何讓孩子變得更“勇敢”。

這種害怕孩子膽小, 急切想要改變孩子的想法和做法, 在很多時候可能會讓孩子的焦慮變得更嚴重,

尤其在父母不瞭解孩子害怕原因的時候。

孩子還小, 第一次遇到多人的環境害羞是正常的, 在很多人的環境下慢熱是正常的, 但是, 如果他無論在什麼環境, 一直表現出害羞、慢熱、恐懼......那父母就需要反思, 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個“膽小鬼”呢?

膽小, 讓孩子失去了什麼?

因為膽小, 怯場, 使孩子失去了許多展現自己、鍛煉自己的機會。

因為膽小, 使孩子失去了很多探索和嘗試的樂趣和成就。

因為膽小, 使孩子失去了朋友交往的樂趣和美好。

因為膽小, 使孩子不敢主動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 失去了選擇的權利。

因為膽小, 使孩子失去了原本應該有的自信, 越來越自卑甚至自閉。

孩子膽小, 不要猶豫, 儘快引導

有一些家長認為, 孩子膽小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 等長大了, 就自然好了, 因此不進行教育干預, 這樣的家長缺乏敏感性。 其實, 如果不對孩子的膽小性格加以教育, 發展下去, 膽小的性格就會演變成回避型人格。 這種人格, 因害怕與外界打交道而把自己局限在自我的狹小圈子,

而人是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過程中獲得發展的。

因此, 長此以往, 這種人的能力發展就會受到阻礙。 能力發展滯緩、性格內向、回避, 是心理沒有健康發展的標誌。 所以, 對於膽小的孩子, 必須要加以警惕, 進行及時的教育。

孩子為什麼會膽小?孩子到底是謹慎內向的性格還是真的膽小害怕呢?

孩子說害怕的時候, 爸媽是應該說“別怕, 媽媽在”, 還是應該說“孩子你要勇敢一點”?

如何做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面對恐懼呢?

導致孩子恐懼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表現形式也不是模式化的。 要幫助孩子戰勝恐懼, 方法也不是單一的。 最根本的一條是對症下藥, 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 不要過分溺愛、遷就孩子, 採取靈活多樣的應變措施, 為孩子營造安全、溫暖、寬鬆的環境氛圍, 緩解恐懼情緒給孩子帶來的壓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