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重陽節 ∣ 啥,“老漂族”你都不知道?!

今天是重陽節 , 一個據說不適合講“節日快樂”的節日。 為什麼這樣說呢?

這, 要從重陽節的登高習俗解釋起。

相傳, 重陽節這一天會有瘟氣降臨, 所以人們才要登高避此兇氣, 以保平安。 這可是個逃難找平安的日子, 講些“身體健康”或“全家平安”之類的好話, 就比較合適了。 像“節日快樂”這麼歡脫的祝福語, 暫時還是別了......

還有, 重陽節為什麼又是老人節?

1989年, 國家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 因為九九重陽, 諧音“久久重陽”, 九又是數字中的最大&最尊貴的數字, 寓意長久長壽, 九九重陽節就變成了響噹噹的老人節。

重陽節來了,

有這樣一群老人更需要得到大家的敬愛——他們, 就是 “老漂族” 。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離鄉打拼, 而很多父母由於擔心子女在外生活無人照顧, 或幫子女帶孩子, 選擇離開家鄉, 來到子女所在的城市生活。 這個老年群體, 就是“老漂族”。 據調查顯示,

我國60歲以上的“老漂族”將近1800萬!

子女得到照顧了, 老漂族卻受委屈了。

老漂族的委屈

牽掛

去到異鄉, 總有漂泊感, 沒有歸屬感。 如果老兩口異地, 一個做了“老漂族”, 一個留在家鄉, 那就更牽掛了。

孤獨

沒了原來的親友圈, 因為語言不通也難交友, 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

無奈

和子女有代溝, 容易起雞毛蒜皮的爭執。

麻煩

老來易多病, 但養老金異地難取, 醫保關係轉移手續複雜, 有病難看, 醫保難報。

無聊

晚輩帶自己來享清福, 生活沒什麼消遣, 充實一點的話就是帶帶孩子。

一大把年紀還在漂泊就算了, 有的老漂族出來照顧子女的生活, 還怕自己給子女添麻煩, 非要外出打工來補貼家用。

就像老漂族吳先生, 從老家湖北去到深圳已有七八個年頭, 為補貼家用, 吳先生成為了一名環衛工, 一方面可以減輕兒子的負擔, 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實現財務自由, 不用經常問兒子拿錢。

如何給老漂族爸媽一個幸福晚年呢?

最重要的, 是慰藉父母那顆受委屈的心, 給他們一個舒適的心理環境。

如果老夫妻兩地分居, 一定要鼓勵爸媽雙方多通電話, 驅散空巢寂寞感;

多開導父母, 鼓勵他們走出家門建立社交圈。 比如帶爸媽融入社區活動, 跟其他老人家多接觸多聊天, 建立友誼, 如能找到投緣的朋友最理想;

有代溝不可怕, 可怕的是因此而不溝通。

作為子女, 要懂得向他們表達感恩與愛, 多多溝通, 聊聊日常, 幫他們戰勝心理上的疲勞, 讓長輩放寬心, 好好住下來。

子女多用點心, 老漂族也能擁有幸福晚年。 話說, 今年的#重陽節你家怎麼過#, 陪老人家吃頓大餐?一家人出去登高?帶老人家逛街?作為子女你有什麼想對父母說的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