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日本圍棋三百年來到底發展了些什麼?

【弈客圍棋APP 記錄你的圍棋人生】

本因坊文裕棋聖名人王座十段碁聖天元全七冠王井山裕太

零、引語

昭和棋聖吳清源仙逝後,

有記者採訪聶衛平, 問及吳清源的圍棋水準和今天的高手相比較時, 聶衛平表示:規則不同, 無法比較。 但是, 在以前, 聶衛平接受湖南衛視採訪時, 在肯定黃龍士的棋才後, 明確表示:黃龍士下不過道策。 也許, 聶衛平現在意識到規則對圍棋下法影響很大, 所以, 古今頂尖高手不下一盤, 是不知道誰高誰低的。

座子圍棋發展兩千多年, 大家公認黃范施是最高峰, 周小松曾說不敢評《當湖十局》。 而一直持續發展到今天的日本圍棋, 僅僅相隔五、六十年, 就因規則不同而分不清頂尖高手的強弱了。

好, 下面, 筆者試著論述一下, 從道策算起, 日本圍棋發展到今天用了大約三百年的時間, 到底發展了些什麼?

圍棋傳播示意圖, 旁為日本正倉院所藏棋盤, 據記載為唐朝皇帝送給日本天皇的禮物。

一、不貼目圍棋的尷尬

日本昭和時代, 吳清源是當之無愧的不貼目圍棋的王者。 但是, 早在秀和秀策時代, 日本棋手就已經認識到了黑棋有先行優勢。 據說, 秀和認為黑先優3目, 而秀策認為黑先優4目。

從這裡大致可以推論:假設兩人與同一個高手下棋, 秀策執黑水準比秀和執黑水準強1目, 執白水平比秀和執白水平弱1目。 所以, 導致兩人對先行優勢的判斷不同。

秀和秀策意識到了黑有先行優勢, 卻一直不更改, 仍由黑先佔便宜, 這種狀態持續到秀哉。 然而, 正是這種不公平的比賽, 成就了吳清源。 當吳清源在十番棋戰中, 把日本高手打到先相先, 甚至定先的棋份上, 確定了他昭和棋聖的地位。

看來, 在日本不貼目的圍棋時代, 要想真正分出高下, 只能進行十番棋戰。 因為這盤我執黑便宜, 下盤你執黑便宜, 下偶數局, 我贏得多, 我就比你強。 盤盤不公平的棋戰累加=公平的比賽, 我不得不佩服日本人腦子靈光。 那麼, 我就想,

如果匆匆相遇, 切磋一盤呢?這樣的勝敗豈不是對白很不公平?或許, 當時日本人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但凡兩人對局, 都得下偶數局, 奇數局無效。

日本圍棋發展到今天, 採用貼目來抵消先行優勢, 但是, 用貼目的辦法依然解決不了比賽公平性的問題。 看看今天的職業棋手, 他們會說:圍棋嘛, 貼7.5目行, 貼6.5目也行。 還可以來個應氏規則。 都是科學的, 符合精細化控制到0.5目的職業棋手理解和認識。

由此看來, 今天的職業棋手, 和秀和秀策一樣, 沒弄懂到底黑先應該貼多少目。 從這一點上看, 從秀和秀策以來, 職業棋手對圍棋的理解和認識, 並沒有什麼大發展, 頂多是執黑水準比以前高了, 超過7、8目才贏棋。

IGF成員分佈圖

在東亞圍棋諸強的共同努力之下, 圍棋在世界範圍內的普及和傳播工作也成績斐然。 在這方面, 成立於1982年的國際圍棋聯盟(IGF)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2004年, 王汝南當選為國際圍棋聯盟副會長。 2005年, 國際圍棋聯盟成為國際智力運動聯盟的創始成員, 2006年成為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正式成員。 目前,國際圍棋聯盟已經擁有71個成員國家和地區。在2009年年初的會議上,IGF進行了重要改革,將由中日韓三國輪流擔任主席國。2008年,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在北京舉辦,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元選手參加了圍棋專案的比賽。2010年,圍棋成為第16屆亞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是圍棋首次進入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

二、日本圍棋進步了什麼

都在說日本圍棋發展到今天,較之以前有很大進步,那麼,日本圍棋進步了什麼?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有一個參照物。我把目光鎖定在定式,因為定式普遍反映了棋手對圍棋的理解和認識。中盤,從某個角度說,是定式思維的延續。

由於貼目時代的來臨,日本不貼目時代的定式逐漸消失,尤其是小目大型定式。這是肯定的,因為黑有大貼目的負擔,還採用不貼目的兩分定式,肯定黑吃虧。比較古今定式,你會驚訝的發現,現在的定式,比古代要簡單許多。由此帶來的影響是,現代棋的中盤,更注重中腹的爭奪。因為序盤少了手數,少了變化,中盤必然就增加了手數和變化。想想過去,一個大型小目定式,幾乎佔據了四分之一個棋盤。

看來,日本圍棋三百年,戰鬥的重心是一個在從邊角向中腹發展的過程。那麼,注重中腹大戰的圍棋,一定比注重邊角的日本古圍棋,比如秀和秀策高嗎?筆者認為,不一定。

在黃范施時代,座子圍棋發展到最高峰,當時的棋手輕邊角,重中腹決戰,比今天的職業棋手更厲害。大飛守角,五六飛攻等下法,幾乎對角部實地無視。所以,角部經常被對手二路夾。這不能說古人水準低,就象今天的無憂角,也不是真的無憂,依然給留對手二路托、尖沖和鎮的手段。我在黃范施的讓子棋中,也沒有看到無憂角,根本原因乃是行棋的思路與日本棋迥異。

言歸正傳。秀和秀策不下現代棋,根本原因在於,圍棋贏0.5目就可以了,在黑先行優勢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即可。所以,秀和秀策注重邊角。黑的下法影響到白的下法,白雖然要追趕,但是也只是限於在邊角動腦筋。其實,道策就下過一盤宇宙流名局。這說明大天才棋手的創造力,不是尋常棋手能比的。

自吳清源木穀實發佈新佈局後,日本棋手才開始認識到中腹戰鬥的作用,開始嘗試星佈局。令人眼花繚亂的空中大決戰,才進入我們的視線。據說,吳、木穀發佈新佈局時,秀哉名人專門出書反對,而且,吳的老師瀨越憲作也明確表示反對。當然,今天的圍棋,多採用星、小目的平行型佈局。對角型的佈局基本淘汰了。

寫到這裡,可以作一個小結。日本圍棋發展三百年,從定式的變遷可以看出:日本圍棋發展的是佈局變化——從重邊角戰鬥佈局到重中腹戰鬥佈局。三百年來,中盤戰鬥頂尖水準基本上沒提高,道丈秀下出來的妙手的水準,一點不比現代職業棋手差。當然,佈局變化了,對中盤肯定有影響。現代人看日本古棋,會想:你黑棋怎麼這麼下啊?你白棋怎麼那麼下啊?理解不了。聶衛平說,規則不同,無法比較,也有一定的道理。藤澤秀行,小林光一,對道策非常崇拜,並言自己不一定能下得過道策,是因為他們看懂了道策的棋。

日本圍棋一脈相承,日本人看懂道策的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好,下面再論述一下黃范施的座子棋。

歷代棋家的嘔心瀝血之作為後人留下了無價的珍寶

四、什麼是座子圍棋

黃龍士開創的八卦佈局,到范施達到最高峰。我們就以黃范施的八卦棋當作座子圍棋的代表。

那麼,什麼是座子圍棋呢?弄清這個概念很重要。

施襄夏說:“蓋窮向背之由於無形,而決勝負之源於佈局也。”顯然,施襄夏對佈局的重要性認識很深。

按照筆者的粗淺理解,座子圍棋有以下特點:

1、不重角地,不重邊地,注重中腹決戰。

2、座子分割勢力,佈局追求打散,“使敵無大塊”。

3、加以還棋頭等其它規定。

一個空蕩蕩的棋盤,如果定義了圍棋規則,也就基本上確定了圍棋的下法和風格。比如,採用現代的中國規則,就不可能下成日本的不貼目古棋,更不可能下成座子圍棋。從這一點看,座子圍棋與日本圍棋是兩種不同的遊戲。四顆座子絕對不等於日本圍棋的對角星佈局。

座子圍棋的優點有二,一是規則簡單,二是能有效解決先行優勢。

五、座子圍棋的白先優勢是多少?

座子圍棋對子局採用白先,那麼,白先的優勢是多少呢?

首先說一下先行優勢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這裡假設的段位代表棋手的真實水準。

1、職九發揮先行優勢肯定比業3要大。(越高水準子效越高)

2、職九執黑對職九之局的先行優勢,比職九執黑對業3要大;也就是說,對弈者水準差距大了,先行優勢會變化。(上手的子效發揮越高)

3、在貼目制下,職九對職九的先行優勢,業3對業3的先行優勢基本抵消。

4、平行型佈局先行效率大於對角星佈局

座子圍棋執白先行,肯定也有先行優勢,問題在於,座子圍棋的先行優勢有多大?能不能對勝負產生影響?

孟泰齡真誠的回答一網友提問:現代職業棋手水準〉秀策〉道策=黃范施。好,我們假設孟泰齡的回答是真實的。那麼,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現代職業棋手的先行效率〉秀策〉道策=黃范施。而秀策認為黑先優4目。平行型佈局先行效率大於對角星佈局,所以,黃范施為代表的八卦佈局,先行效率肯定低於4目,甚至低於秀和認為的三目。考慮座子佈局追求打散,筆者認為,其先行效率在1目左右,即半子左右。那麼,如果是半子的先行優勢的話,對大砍大殺的座子圍棋的勝負,能產生多大影響呢?筆者不說了,讀者自己判斷。至少,從這一點上看,中國古人的八卦佈局,比日本不貼目更合理的解決了先行占優的問題。這或許也是,黃范施等人在理論中沒有闡述白先優的原因吧。

孟泰齡很了不起,他的結論從側面告訴我們,黃范施下得座子圍棋,儘管比不上現代圍棋,甚至比不上秀策,但是,他們合理的解決了圍棋中先行優勢的問題,使比賽更加公平。

六、饒子棋的困惑

宋劉仲甫曾言:饒天下先。意思是說,讓下手執黑先走。初始,我很迷惑,如果座子棋的執白先行優勢微乎其微,那麼饒子棋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授子棋(讓子棋)?因為,和劉仲甫下棋,執白先行是對子(分先),怎麼執黑先行就成了授(讓)子棋呢?還有,徐星友和程蘭如的十局棋,和吳清源的十番棋升降不同,沒有棋份的規定。徐後來輸給程,老老實實把棋壇第一人讓給程,如果徐和程接著下,依然是對子。

在中國古代,一般位尊者執白先走,是圍棋的一項禮儀。和今天的領導先走有點相似。好象還有,如果水準相近,差不到一子,還有上手執白先走的禮儀。

我簡單查了一下“饒”字和“授”字,饒,有饒恕寬恕的意思;而授,則有指導教授的意思。考慮中國古人是很講究禮儀和用字的,所以,我大膽猜測,饒子不等於授子。劉仲甫說“饒天下先”的意思,是下手承認自己是下手,執黑先走,並且上手貼子,即饒子。上手貼多少子由雙方商議。用今天的話講,中國古代的饒子棋類似於讓先倒貼目。換句話說,劉仲甫時期,上手既下饒子棋,也下授子棋,這樣,就可以解決讓先的問題。或者,饒子棋的概念很大,包含了授子的概念,只是在具體下棋的時候,大家商量一下罷了。

到了清朝,黃范施遙遙領先同時代的棋手,一般下授子棋(讓子棋),饒子棋就不再提了。這可能和語言的變遷有關係,比如僅僅一百年,今天的中國人都不把讓子棋叫成授子棋了。

如果認可了座子棋先行優勢極小,對大砍大殺的座子棋勝負影響甚微,再認可饒子棋不簡單等於讓先棋(授子棋),那麼,以下說法就可以理解:

1、為什麼和劉仲甫下棋,執白先行是對子(分先),怎麼執黑先行就成了授(讓)子棋呢?

2、為什麼黃范施、包括其它古代棋手,根本就不在意先行優勢?

3、為什麼徐程十局只是爭霸之戰,沒有棋份升降?

4、為什麼古人博奕時,對誰先誰後不在意?中國有關古棋傳說中沒有這樣的事。

5、因為不考慮先行優勢,所以,還棋頭的真正意義是和中盤決戰過程相關的,終局時黑多一塊棋,即使黑白子數相等,也表明黑比白下得差一些。簡單是美嘛。我覺得還棋頭是座子圍棋體現棋局過程動態變化的一項合理棋規,比今天的人用靜態的方法分析棋規要高明得多。

七、結束語

為什麼一些專家被嘲笑成磚家呢?因為有知識不等於有見識。對於持證上崗的圍棋技術工,和他們聊起來,確實挺費勁的。如果座子圍棋和日本圍棋是兩種遊戲,那麼,圍棋專家應該抱著“考古”的心態去研究,而不是抱著今天的思維去隨意評價。陳祖德研究古譜的心路歷程很好的作出了詮釋。

最後,說一下人類的認知心理過程:人遇到新鮮事物時,會用既有的知識去分析判斷。這個很正常。如果已有的舊知識,和新鮮知識相衝突,愚者會感情用事的一概否定新鮮知識;而智者,則會用理智分析,從新整合新舊知識。歷史上有造就的科學家,都是具有開放性思維的聰明人。

目前,國際圍棋聯盟已經擁有71個成員國家和地區。在2009年年初的會議上,IGF進行了重要改革,將由中日韓三國輪流擔任主席國。2008年,首屆世界智力運動會在北京舉辦,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百位元選手參加了圍棋專案的比賽。2010年,圍棋成為第16屆亞洲運動會的正式比賽項目,這是圍棋首次進入國際大型綜合性運動會。

二、日本圍棋進步了什麼

都在說日本圍棋發展到今天,較之以前有很大進步,那麼,日本圍棋進步了什麼?要搞清楚這個問題,得有一個參照物。我把目光鎖定在定式,因為定式普遍反映了棋手對圍棋的理解和認識。中盤,從某個角度說,是定式思維的延續。

由於貼目時代的來臨,日本不貼目時代的定式逐漸消失,尤其是小目大型定式。這是肯定的,因為黑有大貼目的負擔,還採用不貼目的兩分定式,肯定黑吃虧。比較古今定式,你會驚訝的發現,現在的定式,比古代要簡單許多。由此帶來的影響是,現代棋的中盤,更注重中腹的爭奪。因為序盤少了手數,少了變化,中盤必然就增加了手數和變化。想想過去,一個大型小目定式,幾乎佔據了四分之一個棋盤。

看來,日本圍棋三百年,戰鬥的重心是一個在從邊角向中腹發展的過程。那麼,注重中腹大戰的圍棋,一定比注重邊角的日本古圍棋,比如秀和秀策高嗎?筆者認為,不一定。

在黃范施時代,座子圍棋發展到最高峰,當時的棋手輕邊角,重中腹決戰,比今天的職業棋手更厲害。大飛守角,五六飛攻等下法,幾乎對角部實地無視。所以,角部經常被對手二路夾。這不能說古人水準低,就象今天的無憂角,也不是真的無憂,依然給留對手二路托、尖沖和鎮的手段。我在黃范施的讓子棋中,也沒有看到無憂角,根本原因乃是行棋的思路與日本棋迥異。

言歸正傳。秀和秀策不下現代棋,根本原因在於,圍棋贏0.5目就可以了,在黑先行優勢下,穩紮穩打,步步為營即可。所以,秀和秀策注重邊角。黑的下法影響到白的下法,白雖然要追趕,但是也只是限於在邊角動腦筋。其實,道策就下過一盤宇宙流名局。這說明大天才棋手的創造力,不是尋常棋手能比的。

自吳清源木穀實發佈新佈局後,日本棋手才開始認識到中腹戰鬥的作用,開始嘗試星佈局。令人眼花繚亂的空中大決戰,才進入我們的視線。據說,吳、木穀發佈新佈局時,秀哉名人專門出書反對,而且,吳的老師瀨越憲作也明確表示反對。當然,今天的圍棋,多採用星、小目的平行型佈局。對角型的佈局基本淘汰了。

寫到這裡,可以作一個小結。日本圍棋發展三百年,從定式的變遷可以看出:日本圍棋發展的是佈局變化——從重邊角戰鬥佈局到重中腹戰鬥佈局。三百年來,中盤戰鬥頂尖水準基本上沒提高,道丈秀下出來的妙手的水準,一點不比現代職業棋手差。當然,佈局變化了,對中盤肯定有影響。現代人看日本古棋,會想:你黑棋怎麼這麼下啊?你白棋怎麼那麼下啊?理解不了。聶衛平說,規則不同,無法比較,也有一定的道理。藤澤秀行,小林光一,對道策非常崇拜,並言自己不一定能下得過道策,是因為他們看懂了道策的棋。

日本圍棋一脈相承,日本人看懂道策的棋,應該不是什麼難事。好,下面再論述一下黃范施的座子棋。

歷代棋家的嘔心瀝血之作為後人留下了無價的珍寶

四、什麼是座子圍棋

黃龍士開創的八卦佈局,到范施達到最高峰。我們就以黃范施的八卦棋當作座子圍棋的代表。

那麼,什麼是座子圍棋呢?弄清這個概念很重要。

施襄夏說:“蓋窮向背之由於無形,而決勝負之源於佈局也。”顯然,施襄夏對佈局的重要性認識很深。

按照筆者的粗淺理解,座子圍棋有以下特點:

1、不重角地,不重邊地,注重中腹決戰。

2、座子分割勢力,佈局追求打散,“使敵無大塊”。

3、加以還棋頭等其它規定。

一個空蕩蕩的棋盤,如果定義了圍棋規則,也就基本上確定了圍棋的下法和風格。比如,採用現代的中國規則,就不可能下成日本的不貼目古棋,更不可能下成座子圍棋。從這一點看,座子圍棋與日本圍棋是兩種不同的遊戲。四顆座子絕對不等於日本圍棋的對角星佈局。

座子圍棋的優點有二,一是規則簡單,二是能有效解決先行優勢。

五、座子圍棋的白先優勢是多少?

座子圍棋對子局採用白先,那麼,白先的優勢是多少呢?

首先說一下先行優勢的影響因素有哪些?這裡假設的段位代表棋手的真實水準。

1、職九發揮先行優勢肯定比業3要大。(越高水準子效越高)

2、職九執黑對職九之局的先行優勢,比職九執黑對業3要大;也就是說,對弈者水準差距大了,先行優勢會變化。(上手的子效發揮越高)

3、在貼目制下,職九對職九的先行優勢,業3對業3的先行優勢基本抵消。

4、平行型佈局先行效率大於對角星佈局

座子圍棋執白先行,肯定也有先行優勢,問題在於,座子圍棋的先行優勢有多大?能不能對勝負產生影響?

孟泰齡真誠的回答一網友提問:現代職業棋手水準〉秀策〉道策=黃范施。好,我們假設孟泰齡的回答是真實的。那麼,可以得出一個結論:現代職業棋手的先行效率〉秀策〉道策=黃范施。而秀策認為黑先優4目。平行型佈局先行效率大於對角星佈局,所以,黃范施為代表的八卦佈局,先行效率肯定低於4目,甚至低於秀和認為的三目。考慮座子佈局追求打散,筆者認為,其先行效率在1目左右,即半子左右。那麼,如果是半子的先行優勢的話,對大砍大殺的座子圍棋的勝負,能產生多大影響呢?筆者不說了,讀者自己判斷。至少,從這一點上看,中國古人的八卦佈局,比日本不貼目更合理的解決了先行占優的問題。這或許也是,黃范施等人在理論中沒有闡述白先優的原因吧。

孟泰齡很了不起,他的結論從側面告訴我們,黃范施下得座子圍棋,儘管比不上現代圍棋,甚至比不上秀策,但是,他們合理的解決了圍棋中先行優勢的問題,使比賽更加公平。

六、饒子棋的困惑

宋劉仲甫曾言:饒天下先。意思是說,讓下手執黑先走。初始,我很迷惑,如果座子棋的執白先行優勢微乎其微,那麼饒子棋是什麼意思呢?難道是授子棋(讓子棋)?因為,和劉仲甫下棋,執白先行是對子(分先),怎麼執黑先行就成了授(讓)子棋呢?還有,徐星友和程蘭如的十局棋,和吳清源的十番棋升降不同,沒有棋份的規定。徐後來輸給程,老老實實把棋壇第一人讓給程,如果徐和程接著下,依然是對子。

在中國古代,一般位尊者執白先走,是圍棋的一項禮儀。和今天的領導先走有點相似。好象還有,如果水準相近,差不到一子,還有上手執白先走的禮儀。

我簡單查了一下“饒”字和“授”字,饒,有饒恕寬恕的意思;而授,則有指導教授的意思。考慮中國古人是很講究禮儀和用字的,所以,我大膽猜測,饒子不等於授子。劉仲甫說“饒天下先”的意思,是下手承認自己是下手,執黑先走,並且上手貼子,即饒子。上手貼多少子由雙方商議。用今天的話講,中國古代的饒子棋類似於讓先倒貼目。換句話說,劉仲甫時期,上手既下饒子棋,也下授子棋,這樣,就可以解決讓先的問題。或者,饒子棋的概念很大,包含了授子的概念,只是在具體下棋的時候,大家商量一下罷了。

到了清朝,黃范施遙遙領先同時代的棋手,一般下授子棋(讓子棋),饒子棋就不再提了。這可能和語言的變遷有關係,比如僅僅一百年,今天的中國人都不把讓子棋叫成授子棋了。

如果認可了座子棋先行優勢極小,對大砍大殺的座子棋勝負影響甚微,再認可饒子棋不簡單等於讓先棋(授子棋),那麼,以下說法就可以理解:

1、為什麼和劉仲甫下棋,執白先行是對子(分先),怎麼執黑先行就成了授(讓)子棋呢?

2、為什麼黃范施、包括其它古代棋手,根本就不在意先行優勢?

3、為什麼徐程十局只是爭霸之戰,沒有棋份升降?

4、為什麼古人博奕時,對誰先誰後不在意?中國有關古棋傳說中沒有這樣的事。

5、因為不考慮先行優勢,所以,還棋頭的真正意義是和中盤決戰過程相關的,終局時黑多一塊棋,即使黑白子數相等,也表明黑比白下得差一些。簡單是美嘛。我覺得還棋頭是座子圍棋體現棋局過程動態變化的一項合理棋規,比今天的人用靜態的方法分析棋規要高明得多。

七、結束語

為什麼一些專家被嘲笑成磚家呢?因為有知識不等於有見識。對於持證上崗的圍棋技術工,和他們聊起來,確實挺費勁的。如果座子圍棋和日本圍棋是兩種遊戲,那麼,圍棋專家應該抱著“考古”的心態去研究,而不是抱著今天的思維去隨意評價。陳祖德研究古譜的心路歷程很好的作出了詮釋。

最後,說一下人類的認知心理過程:人遇到新鮮事物時,會用既有的知識去分析判斷。這個很正常。如果已有的舊知識,和新鮮知識相衝突,愚者會感情用事的一概否定新鮮知識;而智者,則會用理智分析,從新整合新舊知識。歷史上有造就的科學家,都是具有開放性思維的聰明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