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哇!原來檯球高手趴下去之後不用再進行調整是因為……

今天來說說加速練習這個視頻的前世今生。 (請到我的視頻裡觀看《天哪!這樣的加速練習你能做到嗎?》)

我師父15歲開始接觸檯球, 32歲才知道應該要鍛煉自己的動作。 在這17年之間, 他不曾做過這種練習。

這個動作是他練習發力的時候, 每一次趴下去瞄準之後, 就做不好動作。 於是他想盡辦法想要讓自己能夠用自己練習的動作, 打一顆球看看到底效果怎樣?

後來想到一個辦法:那就不要瞄準唄!

所以, 他準備好動作, 也不運杆, 趴下去就一股腦把動作順序給做完了。

嘿嘿!

挺有意思的。

他發覺打完之後, 有一種前所未有的爽快感覺。

然後, 他又趴下去瞄準。

結果又不會了。

於是他又不瞄準, 直接打。

行了!

反復了幾次。

真是火啊!

所以, 他就把球都放在桌面上。 完全不運杆, 唏哩呼嚕地打了一通。

嘿嘿!

果然爽快!

球杆打到母球, 好像拿著彈簧在打球一樣。

從此以後, 每一次瞄準的時候, 動作做不好。 他就依樣畫葫蘆, 完全不動腦子。 就這樣, 乒乒乓乓打它一通。

神了!

偶爾居然能夠完成動作哩!

他當時並不知道, 應該先有動作能力, 才有瞄準的意義。

只是因為感覺到這樣可以幫助自己, 實現自己改善動作的目的。

隨著時間的推進, 他發覺自己越來越准了。

而且就算沒有運杆, 九球一樣輕輕鬆松就能夠清台。

他是在這個時候才明白, 打檯球的瞄準,

應該是在自己趴下去之前開始的, 而不是趴下去之後才在那裡調得死去活來的。

每一次他感覺到自己哪裡沒有做好的時候, 我就用這個練習把細節完善。

我這個視頻是因為我的“小臂”的加速能力不夠, 因此我師父教我用這種方式鍛煉小臂的加速能力的。

所以, 在視頻當中, 我的手腕是完全沒有翻轉的動作存在的。

其實, 到了最後, 我師父擁有極為強大的打擊控制能力, 脫離不了這些看似毫無意義的練習方式。

他曾經做過一個結論:幸運!

如果當時他不是不小心, 用了這些方式, 他的動作可能永遠也沒有做好的一天。

對於很久沒有練球的人來說, 可以模仿視頻裡面的練習方式, 乒乒乓乓地戳它一陣, 再開始練習球形。

非常有效, 比什麼方法都有效。

因為:有了動作能力, 才有打擊能力!

這種練習對於初學者更好了。

你想啊!

初學者用什麼方法可以判斷自己應該站在哪裡?

應該怎麼瞄準?

還有比這更有效的方式嗎?

後來, 他在編寫檯球原理的時候, 曾經仔細地分析了這個動作。

得到一個結論:

如果, 打擊者在趴下去的時候, 越接近實際需要的條件。 那麼, 打擊的動作和精確度就會非常容易提高。

我們再仔細觀察, 所有的檯球高手, 都具備這樣的能力。

也許, 就是因為他們趴下去之後, 沒有東調調西調調的動作存在。 所以, 模仿的人, 才會以為打檯球, 是先擺好姿勢, 再進行瞄準的。

這個誤會真的是大了!

他們沒有動來動去, 純粹只是因為, 他們趴下去的時候,

判斷能力太好的關係。

如果趴壞了, 不是還得站起來, 重新趴下去!

說到這裡, 就不妨說的更多一些了。

有一個問題:

他們為什麼要站起來重新趴下去?

為什麼不調整過去?

為什麼要站起來?

是因為動作做不完善!

如果用調整的, 準備的動作, 難免和實際打擊的動作出入大了些。

入位元不對, 怎麼調整都會導致整個身體不協調, 準備的動作完成不了。

所以, 重新站起來準備有兩個因素:

1、讓自己的思考方式和前一次的方式分開來。

2、讓自己能夠以新的動作進程進行瞄準準備。

這個練習, 有多麼重要, 可想而知了!

PS:您的批評、轉發與點贊, 是驅動原創最大的動力, 懇請在收藏點贊的同時幫忙分享一下, 讓更多的人看到這些東西!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