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瞎拍啥,你又不給我相片!

跟影友到亳州老街采風, 我慢悠悠對著肉鋪正拍照, 那個像張飛一樣長一臉絡腮鬍子的老闆瞪著倆銅鈴般的眼睛, 吼了一聲:“瞎拍啥?又不給我相片!”看到他手裡抄著的大砍刀, 嚇得我腿肚子直轉筋。 一口氣跑回到車裡頭, 自言自語:“我C!他咋知道我有光拍照不送照片的壞毛病?!”車裡的吳剛說, 我也有這個毛病。 厲佳說, 拍紀實照片的誰沒有這個壞毛病?原來這個張飛老闆對攝影圈的潛規則挺熟悉的!

兩年前省攝協換屆, 會場, 大家都跟已經到屆的幾個主席合影留念, 我也跟于主席、姜主席他們合了個影。

之後, 我把自己的郵箱給了拍照者, 讓他方便的時候把數據傳給我。 等一段沒有收到, 後來又給拍照的打了一次電話。 再等, 還是沒有發來。 於是, 這事兒就算不了了之。

從這個事兒上, 我體味到被拍攝物件見不到相片的失望心情。 細細想來, 我自己在拍攝他人的時候, 又送得出幾幅相片?尤其是在影像稀缺的時代, 我的拍攝物件又何嘗不同樣在期待中漸漸心灰意冷?

每年春節後, 我都會找個時間到淮陽拍拍太昊陵的二月會。 一次在太昊陵顯仁殿東牆根兒, 拍了一個白頭發老太太, 照片中的她笑容可掬, 形象質樸自然。 拍後我問她是哪裡人, 她說家在西華某鄉鎮。 她還說她年年來燒香, 拍她照片的人不少, 也沒見誰寄過相片給她。

我說我拍的這個會寄給你。 於是, 老太太把自己的縣、鄉、村、兒子的姓名, 都一一告訴我, 我記在了紙條上。 回來後, 我擴印好相片, 可是再也找不到那張紙條, 只記得老人自稱是“根兒家娘”, 根兒的村莊我再也記不起來。 (附圖)

根兒的娘

我喜歡業餘時間到鄉下小集市轉轉,

用長焦鏡頭抓拍這裡趕集的人。 有一次來到老家附近的集市, 見到了我80多歲的妗子。 我拿起相機, 對著她拍了幾張特寫, 轉過身我清楚的聽到有人問這人是誰哎, 我妗子說:“那不是廣嘛, 我外甥!給我照相啦。 ”回到家, 我沖洗出膠捲, 用掃描器處理成數位, 傳給擴印店, 把妗子的這張壓膜裝框, 放在車後備箱, 準備抽空給她送家去。 母親看到了, 說了句, 黑白相片, 你妗子該嫌惡(wu)了。 我才想起來, 她這個年齡的人, 內心都很敏感, 黑白照掛在家裡, 總讓人往不好的地方聯想。 於是我沒有再送。 幾個月後, 妗子去世了, 這個黑白相片送給了她的子女, 在葬禮上派上了用場, 可是她自己從來沒有看到過廣給她照的相片。
(附圖)

我的妗子

今年農曆二月十五, 吃過午飯, 跟朋友一起去觀堂鎮張樓村拍攝古廟會。 當我的相機對準戲臺下的觀眾時, 鏡頭的右側突然闖進一個人, 面朝我的方向, 我把鏡頭正著對他拍了幾張。 他看我拍他, 開始興奮的跟身邊的一個老太太亂比劃,

嘴裡哇哇喊叫, 那意思分明再說:“看, 有人給我照相啦!”原來他是聾啞人, 看到他這麼開心, 就又給他拍了一張特寫。 還讓他從人群中走出來, 背對著戲臺, 拍攝了一張以舞臺為背景的人像照片。 這次, 我一定要送給這位啞巴兄弟一套相片, 只為那鏡頭前興奮的表情和放光的眼神!於是我就為他放大了兩張, 並裝裱好, 通過熟人打聽到啞巴的住址, 趁一個午飯後的空隙, 把相片送到了他家。 他的母親說, 啞巴小名叫鐵杠, 他父親剛剛去世, 還沒有過百天, 按照當地風俗, 牆上的中堂和裝飾畫都揭掉了, 後牆上只有他父母的相片, 沒有鐵杠本人的。 鐵杠興奮的拿著自己的相片, 左端祥右端詳, 興奮得又喊又叫。 後來鐵杠發現, 相框上沒有掛鉤,沒有辦法掛在牆上,不免有點遺憾。後來他把自己的相片擺放在靠後牆的方桌上。(附圖)

鐵杠

上面舉的例子,好像有標榜自己的嫌疑。其實上文已經說過,我的絕大多的拍攝物件都被我疏忽了,壓根沒有想到給他們送相片的事兒。一個德藝雙馨的老攝影家在講座時曾經說過,他到任何一個地方拍照,起碼要去兩趟,第二趟專程給拍攝對象送相片。還有的攝影家,帶專業相機拍照的同時,要帶台寶麗來波拉片,當場成像送給拍攝對象。尤其是這個使用數碼相機拍照的時代,把你的作品給他。不需要去第二趟,也不需要背著沉重的寶麗來,記一個郵箱就搞定了!

我們每個拍照者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給你的拍攝物件送一張相片,只是你的舉手之勞,可對於他們,可能是一件回味一輩子都感到溫暖的事兒!如果都養成拍照不給相片的壞習慣,就別怪他們對攝影師不友好了!

相框上沒有掛鉤,沒有辦法掛在牆上,不免有點遺憾。後來他把自己的相片擺放在靠後牆的方桌上。(附圖)

鐵杠

上面舉的例子,好像有標榜自己的嫌疑。其實上文已經說過,我的絕大多的拍攝物件都被我疏忽了,壓根沒有想到給他們送相片的事兒。一個德藝雙馨的老攝影家在講座時曾經說過,他到任何一個地方拍照,起碼要去兩趟,第二趟專程給拍攝對象送相片。還有的攝影家,帶專業相機拍照的同時,要帶台寶麗來波拉片,當場成像送給拍攝對象。尤其是這個使用數碼相機拍照的時代,把你的作品給他。不需要去第二趟,也不需要背著沉重的寶麗來,記一個郵箱就搞定了!

我們每個拍照者都要反思一下自己,給你的拍攝物件送一張相片,只是你的舉手之勞,可對於他們,可能是一件回味一輩子都感到溫暖的事兒!如果都養成拍照不給相片的壞習慣,就別怪他們對攝影師不友好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