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跑路”的共用單車CEO回復:我們的失敗不代表共用行業的的失敗

10月23日下午6點, 共用汽車EZZY召開臨時性的全員會議。 會上, 公司創始人、CEO付強突然宣佈了公司即將解散、清算的消息。 媒體報導, 當晚有員工稱, 他們陸續被“踢出”微信工作群。

使用者在此期間未收到EZZY公司任何告知資訊。 而他們為享受該公司提供的汽車租賃服務, 普通會員繳納了2000元押金, VIP每月額外支付1200元的會員費用。 根據該平臺使用者資料, 有媒體報導稱, 這筆押金大概有360萬元!

這一“窟窿”如何解決?付強的電話始終無人接聽, 之前與付強有過聯繫的媒體人們發現, 不知道什麼時候, 他們的微信好友已被刪除。

昨晚, 付強終於出面面對媒體。

“雖然目前工作進展緩慢, 但是該發的工資照發, 該還的押金照還, 一分也不會少!”

並且強調, “我們的失敗只能證明我們自己的失敗, 並不能代表整個共用汽車行業。 ”

網上關於我們的傳言有很多, 有幾件事情我需要澄清一下,

在我看來這些說法非常不屬實。

“我們沒有跑路”

第一件事, 說我們公司卷錢跑路了。 今天你可以看到, 我們不但沒跑路, 而且公司所有的核心管理層都在。 我們自稱為一線留守團隊, 工商局管我們叫清產工作組(清算組)。 因為人手欠缺, 我們現在一個人在幹一百個人的活。 而且, 馬不停蹄、日夜兼程, 非常疲憊。

很多媒體說, 我們用微信跟大家說完解散之後就跑路了。 這完全是無稽之談。 實際情況是, 10月23號下午六點, 我們召開了全體員工大會。 如果我沒有記錯, 當時只有三四個員工因假沒有到場, 其他人都在。 當時我現場宣佈, 員工先下班, 清算組11個人留守公司, 連夜處理後續員工離職的賠償問題。

“失聯是因為更高效的工作”

第二件事, 關於我個人失聯的問題。 首先可以確定, 我沒有跑路。 然後, 我近幾天幾乎沒有睡覺。 沒睡覺不是因為害怕, 而是太忙了。 清算組人手非常少, 清算工作到現在為止是緊張時期。 我們仍在積極處理很多問題。 比如, 聯繫業內的朋友, 他們都是我很佩服的同行和企業家,

把我們的優秀員工推薦給他們。

只不過, 我之前沒有出面澄清, 原因很簡單:對整個清算組的工作並沒有任何幫助。 我指揮著整個清算工作, 如果我們要是天天坐在那兒給用戶賠禮道歉, 那我們什麼工作都做不了。 我們23號下午說了這件事, 第二天大家都知道(能猜到)發生了什麼:各種來訪的用戶、媒體, 把我們的門都給踏扁了, 我們所有的職工工作當時都沒能開展。

“員工工資一分不會少”

第三件事是關於員工的工資問題。 我首先要澄清的是, 拖欠員工工資沒有外界傳言那麼嚴重。 按照協議, 我們是有拖欠的。 但實際情況是, 欠高管一個月工資, 員工的工資拖延23天。 這部分錢雖然是沒發, 但我們從24號開始陸續與每個員工簽訂了協定, 協定裡寫的非常清楚, 一分錢都不會少給。

我們嚴格按照國家《勞動法》, 該清算清算該賠償賠償, 寫在合同上蓋章簽字。 這份協議我可以給大家看, 如果我們任何員工拿出的協議跟這份不一樣, 我歡迎你們到法院告我。 這部分錢(創業家&i黑馬注:包括公積金、社保)清算完之後,該怎麼發怎麼發,員工是第一位,永遠優先保證員工的利益。

“押金按照規定是清算之後再支付”

最後,關於用戶的押金退款問題。從公司進入清算開始,我一直在推進事情的進程。目前我們的用戶量在1700-1800人,總退款數目我暫時尚不清楚,但概數是360萬左右。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需等清算結束之後,才可以進行支付。

按計劃,我們希望在兩周內完成初步的審計工作。但我負責地講,實際的工作進展非常緩慢。因為上門維權的人很多,有些用戶來了還非要進我們的審計組,所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保護賬務,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無法保障,一天當中能夠坐下來算帳的時間非常少。

“這是理想主義者的自焚”

我們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沒有做好。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優秀的產品經理,但同時又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運營經理。儘管我們的運營資料很漂亮,單量和用戶粘性都很高,但始終無法回避我個人的能力缺陷問題。

為了做出(我們認為的)最理想的產品、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我們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例如,我們為了讓EZZY達到最理想的運營狀態,真正實現隨意免費停放,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調配車輛;為了避免用戶因停車場停車費用而減少使用,我們承擔了所有的停車費。

我們投放的核心區域是國貿,所以能夠想像這部分的費用有多高。如果一個用戶一單支付了30塊錢,那麼背後的成本很可能是60塊錢。這樣最終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是高達90%的用戶粘性,用戶能做到長期使用並且不斷續費充值。但因為我們每做一單都要賠錢,公司融來的錢很快花完。

所以,我們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嘲地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自焚”。如果當初在面臨抉擇時,我們選擇不斷縮減成本而非持續補貼用戶,那麼我們可能會活得更久,也許還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另外,造成我們今天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融資失敗。

今年2月拿到2000萬融資的第二天,我就開始尋找新的融資。因為我們非常清楚,這筆錢根本不夠。

從投資的邏輯講,一家公司上一個(融資)階段完成後,投資方按公司交出的答卷來進行評估。正常情況下,如果成績足夠好,投資人會給出新一輪的估值,接著下一輪的融資,公司繼續往下走。遺憾的是,EZZY交出的這份答卷沒能讓資本市場滿意。不滿意的地方在於,運營資料很好,但是財務資料非常糟糕。如果是衡量一個團隊的話,我們團隊的技能指數比較偏科。

我每天都在找錢,前後共見了50多家投機構。原本已經有兩家機構約定要投,但國慶假期的最後兩天,領投的大機構決定放棄,跟投的小機構願意堅持投資500萬。最後一刻,我的內心非常糾結。我明知即使拿了這500萬也於事無補,事情本質並不會扭轉。當時已經簽訂的協議也被我撕毀了。最終,我把實際情況告訴對方,以公司現在的處境,從投資安全角度考慮,投資500萬進來的風險非常大。

我當時的想法是,沒有必要再把一個人拉下水。

“每一個牛逼都是含著淚吹出來的”

從第一天開始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不節省運營開支,EZZY很難堅持下去。對於商業模式,我們一直在摸索,怎樣能在保證使用者體驗的情況下,同時做到可持續發展。

當然,我們最終失敗了。

在車輛的流動性方面,我們一直做得很好。我們所有的錢都用於運營,說白了,別人雇1個司機,我們可能雇10個。最多的時候,我們有30多個調度司機。最後半個月時間,因為資金緊張我們無法再支撐這麼龐大的車隊運營,地圖上已經很少有車了。

我過去覺得花很高的價錢從租賃公司租車,然後讓用戶以很低的價格使用,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實際上只要運營資料能夠達到理想狀態,仍然有機會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根據我們的財務情況,每日訂單數量達到6單的時候,車輛成本就能持平,大概到8單左右,就能夠覆蓋車輛的運營成本。以北京為例,如果整個車隊的規模能夠再翻一兩倍,達到1000輛,以當時的運營資料來看,我覺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只是,我們太過於追求用戶體驗(創業家&i黑馬注:實則是著魔於用戶補貼),大部分的錢都用於運營。

我們的每一個牛逼都是含著淚吹出來的,那花了巨大的成本和心血,也讓我們最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但我從沒有後悔進入這個行業。有時候我想,如果還有機會能夠做下去,如果當時在資本市場融到錢,如果用戶和股東還能繼續信任我們,我們完全有可能去創造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這部分錢(創業家&i黑馬注:包括公積金、社保)清算完之後,該怎麼發怎麼發,員工是第一位,永遠優先保證員工的利益。

“押金按照規定是清算之後再支付”

最後,關於用戶的押金退款問題。從公司進入清算開始,我一直在推進事情的進程。目前我們的用戶量在1700-1800人,總退款數目我暫時尚不清楚,但概數是360萬左右。按照國家法律規定,需等清算結束之後,才可以進行支付。

按計劃,我們希望在兩周內完成初步的審計工作。但我負責地講,實際的工作進展非常緩慢。因為上門維權的人很多,有些用戶來了還非要進我們的審計組,所以我們大部分時間都在保護賬務,工作人員的正常工作無法保障,一天當中能夠坐下來算帳的時間非常少。

“這是理想主義者的自焚”

我們的失敗,最根本的原因是成本管理沒有做好。

我認為自己是一個比較優秀的產品經理,但同時又是一個非常糟糕的運營經理。儘管我們的運營資料很漂亮,單量和用戶粘性都很高,但始終無法回避我個人的能力缺陷問題。

為了做出(我們認為的)最理想的產品、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我們支付了高昂的成本。例如,我們為了讓EZZY達到最理想的運營狀態,真正實現隨意免費停放,我們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停地調配車輛;為了避免用戶因停車場停車費用而減少使用,我們承擔了所有的停車費。

我們投放的核心區域是國貿,所以能夠想像這部分的費用有多高。如果一個用戶一單支付了30塊錢,那麼背後的成本很可能是60塊錢。這樣最終導致的結果,一方面是高達90%的用戶粘性,用戶能做到長期使用並且不斷續費充值。但因為我們每做一單都要賠錢,公司融來的錢很快花完。

所以,我們走到今天的地步,自嘲地說,是一個理想主義者的“自焚”。如果當初在面臨抉擇時,我們選擇不斷縮減成本而非持續補貼用戶,那麼我們可能會活得更久,也許還能等到柳暗花明的一天。

另外,造成我們今天之局面的直接原因是融資失敗。

今年2月拿到2000萬融資的第二天,我就開始尋找新的融資。因為我們非常清楚,這筆錢根本不夠。

從投資的邏輯講,一家公司上一個(融資)階段完成後,投資方按公司交出的答卷來進行評估。正常情況下,如果成績足夠好,投資人會給出新一輪的估值,接著下一輪的融資,公司繼續往下走。遺憾的是,EZZY交出的這份答卷沒能讓資本市場滿意。不滿意的地方在於,運營資料很好,但是財務資料非常糟糕。如果是衡量一個團隊的話,我們團隊的技能指數比較偏科。

我每天都在找錢,前後共見了50多家投機構。原本已經有兩家機構約定要投,但國慶假期的最後兩天,領投的大機構決定放棄,跟投的小機構願意堅持投資500萬。最後一刻,我的內心非常糾結。我明知即使拿了這500萬也於事無補,事情本質並不會扭轉。當時已經簽訂的協議也被我撕毀了。最終,我把實際情況告訴對方,以公司現在的處境,從投資安全角度考慮,投資500萬進來的風險非常大。

我當時的想法是,沒有必要再把一個人拉下水。

“每一個牛逼都是含著淚吹出來的”

從第一天開始我就非常清楚地知道,如果不節省運營開支,EZZY很難堅持下去。對於商業模式,我們一直在摸索,怎樣能在保證使用者體驗的情況下,同時做到可持續發展。

當然,我們最終失敗了。

在車輛的流動性方面,我們一直做得很好。我們所有的錢都用於運營,說白了,別人雇1個司機,我們可能雇10個。最多的時候,我們有30多個調度司機。最後半個月時間,因為資金緊張我們無法再支撐這麼龐大的車隊運營,地圖上已經很少有車了。

我過去覺得花很高的價錢從租賃公司租車,然後讓用戶以很低的價格使用,這是一件很傻的事情。但實際上只要運營資料能夠達到理想狀態,仍然有機會實現盈虧平衡甚至盈利。

根據我們的財務情況,每日訂單數量達到6單的時候,車輛成本就能持平,大概到8單左右,就能夠覆蓋車輛的運營成本。以北京為例,如果整個車隊的規模能夠再翻一兩倍,達到1000輛,以當時的運營資料來看,我覺得可以做到收支平衡。

只是,我們太過於追求用戶體驗(創業家&i黑馬注:實則是著魔於用戶補貼),大部分的錢都用於運營。

我們的每一個牛逼都是含著淚吹出來的,那花了巨大的成本和心血,也讓我們最終走到今天這個地步。但我從沒有後悔進入這個行業。有時候我想,如果還有機會能夠做下去,如果當時在資本市場融到錢,如果用戶和股東還能繼續信任我們,我們完全有可能去創造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商業模式。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