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慰問老教師、辦祝壽會……衢州各地各校重陽活動很暖心

《採桑子·重陽》

毛澤東

人生易老天難老,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戰地黃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風勁, 不似春光。

勝似春光, 寥廓江天萬里霜。

歲歲重陽, 今又重陽。 又到一年重陽節, 昨天也是中國的第五個法定老年節。 連日來, 我市各地各校或舉辦祝壽會, 或慰問退休老教師, 或師生們走進敬老院奉上才藝表演, 向老人們送上節日祝福, 與老人們共慶重陽佳節。

溫暖的祝壽會

龍游縣西門小學舉行歡度重陽節暨第四屆"健、美、樂"活動,

祝福他們"老有所樂, 身體健康, 家庭幸福"。 並為70歲、80歲的退休教師舉辦了一個簡單而又隆重的祝壽會, 問他們送上了最真摯的節日祝福。

江山市碗窯小學的老師們通過到退休教師家走訪慰問或者邀請退休老教師回校坐坐聊聊的方式給孩子做好表率, 並為退休教師舉辦生日會。

開化縣實驗小學開展慶祝重陽節暨祝壽活動,

向32位離退休教師送上了熱情洋溢的佳節祝福, 還給四位壽星過了難忘的生日。

暖心的慰問

衢江區職業中專青年志願者走進位於樟潭街道的至尊養老院, 開展了“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獻愛心慰問活動。 志願者們為老人送去了牛奶和保暖襪, 也獻上了最真摯的祝福。

衢江區上方鎮中心幼稚園大班家委會成員帶領孩子們走進上方鎮敬老院開展“愛之旅,獻愛心”活動。老師、家長引導孩子們用愛和行動來關愛孤寡老人,愛老,敬老,尊老,讓愛不孤單。

江山市清湖鎮中心幼稚園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敬老活動,通過給長輩敲敲背捶捶腿、送禮物、洗洗腳、說說感恩的話等方式表達對長輩的愛。

江山市新塘邊小學開展了“愛在重陽,情暖新小”活動,新塘邊小學學生走進敬老院,圍坐在老人身旁一起看書、講故事,與老人們聊天談心。

常回家看看

柯城區華墅小學把退休教師一一請“回家”,讓老師們“回家”看看,共話幸福生活,共度重陽佳節。

柯城區溝溪初中邀請11位退休教師回校觀看學校秋季運動會,並與在校師生一起慶祝重陽節。

衢江區實驗小學邀請退休教師回到學校,與大家一起共度重陽佳節。

衢江區第一小學為全體退休教師舉辦了一場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為主題的重陽節敬老活動,邀請退休教師回校,與前輩們一起慶祝節日!

江山市彭裡小學誠邀離退休教師到校歡聚一堂,參加重陽佳節座談會活動,表達學校對離退休老教師們的感謝和關心。

江山市城關幼稚園邀請退休教師們回“家”,一同品著菊花飲,賞著“後花園”的百日菊,拉拉家常,說說心裡話······為退休教師們送上節日的慰問。

老少同樂會

柯城區新世紀學校的退休教師們齊聚一堂,開展趣味運動會,共同慶祝屬於他們的節日。

柯城區銀河幼稚園的小朋友們製作邀請卡,邀請外公外婆來幼稚園一起過節。

柯城區新華幼稚園舉辦“祖孫樂——我們一起來遊園”重陽遊園會,娃娃們和老人一起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日。

柯城區七彩橋幼稚園的孩子們通過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捏捏腿,為他們準備水果沙拉的方式,祝長輩們節日快樂!

開化縣朝陽小學工會組織校退休教師進行了登山活動,與退休教師同慶同樂,並送上了濃濃的節日祝福!

最好的禮物

衢州一中正誼樓前,曲水苑邊,一面題為“重陽節,我有愛對您說”的孝親敬老牆卓然聳立。高一年級七百多孩子向自己的長輩傾訴衷腸,表達愛意。

衢州市實驗幼稚園開展“愛在重陽”主題教育活動,倡議孩子們在家為老人們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弘揚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衢江區杜澤鎮中心幼稚園的孩子們用靈巧的小手製作了一束束美麗的花朵,包含了他們對爺爺奶奶所有的愛和祝福。

龍游縣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老教師戴上紅領巾,並獻上精彩的節目。祝爺爺奶奶們童心永駐、開心生活,健康永駐。

常山縣育才幼稚園開展"九九重陽節,敬老在我心"的主題活動。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鬱金香送給老人,並為大家獻上精彩的節目。

小知識:重陽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那麼“重陽節”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與演變

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歷史上說法不一,小智給大家總結了三種說法。

首先是重陽祭天祭祖說:

“(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呂氏春秋·季秋紀》

由此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其次是九九重陽求壽說: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稀罕事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第三種說法是祭祀大火儀式說: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重陽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期間經過歷朝歷代的社會文化薰陶,其內涵也在不斷的改變。20世紀80年代起,有一些地方把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宣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氣。1989年,我國政府正式將農曆九月九日定為“敬老節”。

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重陽節的習俗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佩茱萸

茱萸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重陽節身佩茱萸和飲菊花酒的習俗與端午節懸艾葉、飲雄黃酒的習俗非常相似,農曆五月初五、九月初九都是季節交替、疾病容易流行的時節,這些習俗不免也與古人預防疾病的意識相關。

點贊、留言、轉發,是對三衢最好的鼓勵!

也獻上了最真摯的祝福。

衢江區上方鎮中心幼稚園大班家委會成員帶領孩子們走進上方鎮敬老院開展“愛之旅,獻愛心”活動。老師、家長引導孩子們用愛和行動來關愛孤寡老人,愛老,敬老,尊老,讓愛不孤單。

江山市清湖鎮中心幼稚園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敬老情”敬老活動,通過給長輩敲敲背捶捶腿、送禮物、洗洗腳、說說感恩的話等方式表達對長輩的愛。

江山市新塘邊小學開展了“愛在重陽,情暖新小”活動,新塘邊小學學生走進敬老院,圍坐在老人身旁一起看書、講故事,與老人們聊天談心。

常回家看看

柯城區華墅小學把退休教師一一請“回家”,讓老師們“回家”看看,共話幸福生活,共度重陽佳節。

柯城區溝溪初中邀請11位退休教師回校觀看學校秋季運動會,並與在校師生一起慶祝重陽節。

衢江區實驗小學邀請退休教師回到學校,與大家一起共度重陽佳節。

衢江區第一小學為全體退休教師舉辦了一場以"九九重陽節,濃濃敬老情"為主題的重陽節敬老活動,邀請退休教師回校,與前輩們一起慶祝節日!

江山市彭裡小學誠邀離退休教師到校歡聚一堂,參加重陽佳節座談會活動,表達學校對離退休老教師們的感謝和關心。

江山市城關幼稚園邀請退休教師們回“家”,一同品著菊花飲,賞著“後花園”的百日菊,拉拉家常,說說心裡話······為退休教師們送上節日的慰問。

老少同樂會

柯城區新世紀學校的退休教師們齊聚一堂,開展趣味運動會,共同慶祝屬於他們的節日。

柯城區銀河幼稚園的小朋友們製作邀請卡,邀請外公外婆來幼稚園一起過節。

柯城區新華幼稚園舉辦“祖孫樂——我們一起來遊園”重陽遊園會,娃娃們和老人一起度過一個快樂而有意義的節日。

柯城區七彩橋幼稚園的孩子們通過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捶捶背、捏捏腿,為他們準備水果沙拉的方式,祝長輩們節日快樂!

開化縣朝陽小學工會組織校退休教師進行了登山活動,與退休教師同慶同樂,並送上了濃濃的節日祝福!

最好的禮物

衢州一中正誼樓前,曲水苑邊,一面題為“重陽節,我有愛對您說”的孝親敬老牆卓然聳立。高一年級七百多孩子向自己的長輩傾訴衷腸,表達愛意。

衢州市實驗幼稚園開展“愛在重陽”主題教育活動,倡議孩子們在家為老人們和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以此弘揚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

衢江區杜澤鎮中心幼稚園的孩子們用靈巧的小手製作了一束束美麗的花朵,包含了他們對爺爺奶奶所有的愛和祝福。

龍游縣實驗小學的少先隊員們為老教師戴上紅領巾,並獻上精彩的節目。祝爺爺奶奶們童心永駐、開心生活,健康永駐。

常山縣育才幼稚園開展"九九重陽節,敬老在我心"的主題活動。孩子們自己動手製作鬱金香送給老人,並為大家獻上精彩的節目。

小知識:重陽

重陽節,又稱重九節、曬秋節、“踏秋”。與除夕、清明節、中元節三節統稱為中國傳統四大祭祖的節日。那麼“重陽節”的名字是怎麼來的呢?

《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與演變

關於重陽節的起源,歷史上說法不一,小智給大家總結了三種說法。

首先是重陽祭天祭祖說:

“(九月)命家宰,農事備收,舉五種之要。藏帝籍之收於神倉,祗敬必飭。”“是日也,大饗帝,嘗犧牲,告備于天子。”——《呂氏春秋·季秋紀》

由此可見,當時已有在秋九月農作物豐收之時祭饗天帝、祭祖,以謝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動。

其次是九九重陽求壽說:

漢代,西京雜記中記載稀罕事的宮人賈佩蘭稱:“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相傳自此時起,有了重陽節求壽之俗。

第三種說法是祭祀大火儀式說:

作為古代季節星宿標誌的“大火”星,在季秋九月隱退,《夏小正》稱“九月內火”,“大火”星的退隱,使將大火奉若神明的古人產生莫名的恐懼,因此,在“內火”時節,一如其出現時要有迎火儀式那樣,人們要舉行相應的送行祭儀。

重陽節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了,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期間經過歷朝歷代的社會文化薰陶,其內涵也在不斷的改變。20世紀80年代起,有一些地方把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宣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愛老、敬老的社會風氣。1989年,我國政府正式將農曆九月九日定為“敬老節”。

登高

重陽節有登高的習俗。金秋九月,天高氣爽,這個季節登高遠望可達到心曠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漢,《長安志》中就有漢代京城九月九日時人們遊玩觀景之記載。

重陽節的習俗

賞菊

重陽日,歷來就有賞菊花的風俗,所以古來又稱菊花節。農曆九月俗稱菊月,節日舉辦菊花大會,傾城的人潮赴會賞菊。從三國魏晉以來,重陽聚會飲酒、賞菊賦詩已成時尚。在中國古俗中,菊花象徵長壽。

飲菊花酒

菊花含有養生成分,晉代葛洪《抱樸子》有南陽山中人家飲用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益壽的記載。重陽佳節飲菊花酒,是中國的傳統習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陽必飲、祛災祈福的“吉祥酒”。

佩茱萸

茱萸是一味中藥,《本草綱目》說它氣味辛辣芳香,性溫熱,可以治寒驅毒。重陽節身佩茱萸和飲菊花酒的習俗與端午節懸艾葉、飲雄黃酒的習俗非常相似,農曆五月初五、九月初九都是季節交替、疾病容易流行的時節,這些習俗不免也與古人預防疾病的意識相關。

點贊、留言、轉發,是對三衢最好的鼓勵!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