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民間傳說」宣化財神廟裡趙公明神像不騎黑虎,知道這是為何嗎!

塑神像座下黑虎化地

財神是道教俗神, 在中國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 道教和世人主要供奉王亥、比干、范蠡、關公、趙公明五大財神, 宣化財神廟內供奉的是傳說居五路財神之首的“華夏第一正財神”趙公明。

姜子牙封神, 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乙龍虎玄壇真君”, 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等, 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 在道教和民間信仰中是掌管人間買賣、錢財的武財神。 道教宮觀中的財神趙公明神像, 多為騎黑虎, 一手執銀鞭, 一手持如意, 全副戎裝, 但宣化財神廟的趙公明神像座下卻沒有黑虎,

這裡面也有一個離奇的傳說。

話說當年修建財神廟時, 巡撫李鑒下令, 要求必須在一個月內完成並開光運行。 工匠們不畏嚴寒、日夜兼程地工作著, 施工地點搭起了內外兩層大棚, 生起爐火, 主殿建造和殿內神像塑造等工作同期進行。

當時負責財神像塑造的是世代以塑造神佛像為業的宣化府下八裡村林家, 歷史上宣化曾有的七十二座廟內供奉的神佛塑像及廟宇中的壁畫幾乎都出自林家之手, 在宣化府乃至周邊區域都是赫赫有名, 且由林家最有經驗的林石柱親自抄刀, 一月內塑造完成財神像自是不在話下。

神像的塑造首先需要使用細膩、黏性強的泥土, 一般在沖積平原以及河流故道兩側的積土地都能找到, 以深黃色為最佳。 這種土在物產豐富的宣化府極為平常, 洋河、柳川河、桑乾河及大、小泡沙河五支水系兩側都可尋到, 林石柱當時選取的是柳川河西岸陳家莊附近的泥土, 粘度、色澤都完全符合塑造神像的要求。 主要材料選好後, 林石柱便和子侄們一起按部就班的開始塑造財神像。 首先是“立骨”, 按照工匠腦中財神的形象用木頭搭構泥塑骨架, 這是神像造型的開始, 除力求結實並能很好的負重外, 對體量的大小和姿態的把握就已經開始考慮了。 林石柱開始準備塑造的財神像也和其他財神廟中趙公明的形象相同,

主體為上人下虎, 很快地完成了“立骨”, 就進入了第二步“上泥”。 林石柱將之前選好的泥土澄成泥漿後, 按照不同的用途製作成不同特性的泥材, 加入幹稻草做成粗泥, 加入棉花做成中泥, 直接用做細泥。 在木頭搭構的泥塑骨架上, 先用粗泥確定神像各部位體量的比例關係、形體的姿態以及衣紋的疏密排列, 再用中泥完善各部位的型體塑造, 最後用細泥做細緻入微的刻劃和塑造, 並通過反復的壓光處理使泥胎質密堅硬, 從而達到工藝要求。 可誰曾想, 就是在上粗泥時出了問題, 財神像趙公明上身以下的粗泥怎麼也和木架沾不上, 上半部分都快幹了, 但下半部分黑虎的位置卻是上了掉、掉了再上,
一連好幾天、反復好幾次都無法完成, 經驗老道的林石柱從來沒有碰見過這種情況, 一時間束手無策。

無奈間, 只好將此事報告給了負責財神廟督建的宣化朝玄觀觀主張至清道長。 張道長眼觀星象、掐指推演, 終於得出結論,說財神廟選址時以宣化城中軸線定位,依相鄰的時恩寺做“以福引財”,故此,時恩寺位於東方占青龍位,而財神廟位於西方占白虎位與財神趙公明座下黑虎成“二虎相爭” 之勢,故此無法塑成。按照張道長的說法,需變一種樣式,只塑造財神趙公明端坐之像,將“座下虎”化為自然的“地下虎”即可。於是,林石柱立刻重新“立骨”,進入“上泥”階段後,粗、中、細泥三步竟然一氣呵成,再沒有出現掉落現象。接下來的補縫封漆、瀝粉上彩都是進展順利,終於在要求的時間內圓滿完成了財神像的塑造。後經戰亂等原因,宣化財神廟內的財神像多次重塑、修繕,但最初塑造時財神爺不騎虎、端坐大殿的造型一直延續並保留至今。

終於得出結論,說財神廟選址時以宣化城中軸線定位,依相鄰的時恩寺做“以福引財”,故此,時恩寺位於東方占青龍位,而財神廟位於西方占白虎位與財神趙公明座下黑虎成“二虎相爭” 之勢,故此無法塑成。按照張道長的說法,需變一種樣式,只塑造財神趙公明端坐之像,將“座下虎”化為自然的“地下虎”即可。於是,林石柱立刻重新“立骨”,進入“上泥”階段後,粗、中、細泥三步竟然一氣呵成,再沒有出現掉落現象。接下來的補縫封漆、瀝粉上彩都是進展順利,終於在要求的時間內圓滿完成了財神像的塑造。後經戰亂等原因,宣化財神廟內的財神像多次重塑、修繕,但最初塑造時財神爺不騎虎、端坐大殿的造型一直延續並保留至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