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鐵和動車的區別,看來我們一直都錯了

頭條上經常看到有人討論高鐵和動車的區別。 高鐵是動車嗎?動車是高鐵嗎?高鐵和動車有什麼區別?高鐵和動車哪個快?動車和高鐵哪個貴?這個問題常常被大家提起,

今天高鐵網小編就給大家系統地總結一下動車和高鐵的區別, 看看高鐵和動車到底有什麼差別。

高鐵的全稱是“高速鐵路”, 指的是路, 或“路+車”這一系統整體。

復興號

動車的全稱是“動車組列車”, 指的是車。

D字頭列車, 全稱是“動車組旅客列車”, 可簡稱“動車”。

G字頭列車, 全稱是“高速動車組旅客列車”, 簡稱“高鐵”是錯誤的, 正確的簡稱應是“高速動車”或“高車”。

高鐵(high-speed rail)主要指最高運營速度大於(200, 250, 300因標準不同而不同)的鐵路, 主要是鐵路的速度屬性; 動車組(Multiple Units,MU)字面意思指的是動力分散或動力集中的若干車輛的組合。 在我國國內運營的8車動車組主要是6動2拖和4動4拖2種。 動車組主要是鐵路上機車車輛的範疇。

兩者的關係是:由於速度的需要, 中國高鐵幾乎全部開行各種型號的動車組, 但動車組不一定運行在高鐵上。

高鐵與動車的區別:在我國目前高速及城際鐵路客運體系中, 動車(D字頭列車)與高鐵(G字頭列車)主要區別是動車(D字頭列車)主要開行在既有提速線路或城際鐵路上,

而在高速鐵路幹線上運行的動車(D字頭列車)比高鐵(G字頭列車)最高運行速度較慢或停站更多。 其實高鐵和動車, 這兩個完全不是一個層面的定義。 高鐵指的是高速鐵路, 是從速度的角度描述的鐵路系統類型;而動車指的是車廂有動力列車, 除車頭外每節車廂都可以(注意是可以不是必須)有動力;但這兩個詞在國內的鐵路上被重新定義了, 實際上國內的高鐵上用的車自身也是動車, 被稱為動車也沒錯。

在國際標準中, 時速超過200KM的、在建時速可達250KM的鐵路, 就是高速鐵路;動車的定義是指多節車廂有動力裝置, 這些車廂組成的列車, 稱為動車(組)。 而中國的定義稍有不同, 動車是指時速在200~300KM之間的列車,

車次以D開頭(“動”字拼音首字母);高鐵是指時速超過300KM的列車, 車次以G開頭(“高”字拼音首字母)。 目前在中國的高速鐵路上運營的列車都是動車組, 一組有8節車廂, 一列火車有一或兩組動車(即一列火車只能由8或16節車廂組成), 而一組動車組, 其中可以是6動2拖, 就是6節車廂有動力, 另外2節沒有;也可以是4動4拖, 4節有動力, 另外四節沒有;也可以是8節全有動力。 對於長組列車(16節車廂的那種), 就是以上的配置方案乘以二。 日本的高速鐵路上運營的都是動車組, 和中國一樣;但是在歐洲, 尤其是德國與法國, 他們的高速鐵路上還有傳統形式的火車, 德國ICE和法國TGV都有由車頭牽引無動力車廂、但是時速超過200km的列車, 所以高速鐵路上跑的不一定都是動車組。
所以, 在國際標準中, 高鐵指的是鐵路, 而動車是一種火車形式。 在我們中國的定義中, 高鐵和動車是既包括火車, 也包括鐵路的鐵路系統, 差別就在於時速不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