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建校僅25年,這所國內地方理工高校要如何“彎道超車”成為全國前列?

本文共3793字, 閱讀大約需要6分鐘。

5年間35億元專項資金投入, 其中20億來自省市兩級的增量財政支持。 2015年9月, 東莞理工學院被確定為廣東高水準理工科大學建設單位, 在政策和資金的雙重助力下走上發展快車道。 根據該校的戰略部署, 學校力爭到2020年位列全國理工類院校排名的前100位元, 智慧製造領域學科專業水準達到國家前列、省內一流;到2025年, 學校辦學綜合實力在全國理工類院校排名50位左右, 成為理工科優勢突出、應用特色鮮明、服務成效顯著的國內高水準理工科大學。

在國家啟動“雙一流”建設, “985”“211”時代的身份制被打破的背景下, 高校間的競爭意識被進一步激發。 東莞理工學院, 這所創辦25年的年輕高校也為自己規劃了一條不同尋常的超常規發展之路。 《麥可思研究》(以下簡稱《麥》)對該校黨委書記成洪波進行了訪談, 請他介紹學校在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方面的獨到之處。

《麥》:貴校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學校在學科建設方面將不走傳統大學學科發展的“老路”。 請問如何定義“老路”?不走“老路”的原因是什麼?

成洪波:學科建設的常規路徑是, 大學教授根據自己的學術興趣與專長, 申報科研項目, 獲得經費支持, 開展學術研究活動, 同時通過更多研究夥伴的參與, 形成團隊, 搭建平臺, 逐步形成自己在某個學科領域的核心競爭力。 這裡更多考慮的是“我們能做什麼”, 走的是“積累演化”的路子。

東莞理工學院在學科建設理念上發生了轉變, 主要是更加突出強調“需求導向”, 注重“人為設計”。 首先考慮的是國家和地方究竟需要我們幹什麼。 作為一所比較年輕的高校, 學科積累有限,

想短時間內在現有的大蛋糕裡切一塊下來並不容易。 因此, 我們從國家戰略、地方佈局和產業需求出發, 把智慧製造工程與技術作為我們特色優勢學科建設的主攻領域, 引進培育一批傑出領軍人才, 策劃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與學科交叉專案, 建設一批有持續創新能力的學科發展平臺。 以專案作為牽引, 以平臺作為支撐, 聚集更多優秀人才, 整合政府、企業和高校資源, 儘快形成有價值的成果, 並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與人才培養工作。

《麥》:打造智慧製造領域新型學科專業群是東莞理工學院學科建設的主要方向。 什麼是學科專業群建設?學科專業群建設有哪些途徑?

成洪波:東莞理工學院在目前的建設週期中,

重點圍繞智慧製造領域進行學科佈局。 因此在學科專業群建設中我們“收窄口子”, 將智慧製造領域與我們原來已有的基礎學科進行對應, 最終凝練出7個重點學科方向(如將原有的機械學科領域對應現在的面向機電行業智慧製造的機械工程學科方向), 並通過創新學科交叉融合、重大專案牽引, 實現學科專業群的建設。

比如, 我們成立了科技創新研究院, 它既是一個人才特區, 又是一個學科交叉的平臺, 也是推動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的樞紐性機構。 對引進和培育的高層次人才, 實行科創院與相關學院“雙聘”。 首先, 這些“高人”是科創院的成員, 實行年薪制, 單獨簽約考核。 他們一般牽頭組建或參與組建一個研究中心,

申報重大學科科研項目, 開展科技成果轉化, 這樣更容易跨學科找到合作者, 有利於打破院系的壁壘, 促進學科的交叉融合。 同時, 這些“高人”也要參與相關學科的建設, 參與教學工作。

《麥》:注重學科專業的交叉融合是東莞理工學院人才培養的一個要點。 學生跨學科培養如何實現?如何確保跨學科培養達到1+1大於2的效果?

成洪波:目前東莞理工學院還是以本科生培養為主,在學生(尤其是工科生)進入到二年級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就可以進入教師的實驗室和專案組,開始參與一些真實的研究和實驗工作。因為教師的專案中很多是和企業有關係的,所以學生實際上是和企業進行合作,這讓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得到綜合的訓練。

另外,我們還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對跨學科培養進行支撐。這些專案中不少是跨學科的,就需要組建跨學科的團隊。比如不久前我校學生獲得國家“挑戰杯”二等獎的一個創新項目,團隊的成員不僅有機械專業的學生,還有電腦、電子、經濟管理、中文等專業的學生。學生團隊成員專業領域的多元化,也對跨學科學習有幫助。當然在這個中間有的學院走得快一些,或者有的學生團隊做得更好一些。

我們希望深化這樣一種教學改革,使跨學科培養成為一種制度性的供給,落實到課程中。學生的個人興趣、素養、人文教育當然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培養,但是作為主幹課程,也得包含這些內容。

《麥》:創辦特色產業學院是東莞理工學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另一項重要探索。創辦特色產業學院的初衷是什麼?企業在其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

成洪波:目前我們有8個特色產業學院,它們各有特點,但擔負改革探索任務這一點是共通的,要落實到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改革等方方面面。

建設特色產業學院,關鍵是要把准產業的需求,用好產業領軍企業的優勢資源,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更受產業歡迎的專門人才。從近幾年的實踐看,這是一個多贏的選擇。

第一,企業的知識體系可以作為我們課程建設的重要依託。我們在與華為、中興通訊、西門子、微軟、IBM等這些大型跨國企業合作中想到,這些跨國企業自身形成的知識體系,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最前沿的知識體系。所以我們就與這些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把他們的知識體系變為我們的課程。

第二,可以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學校的老師可以和高水準的跨國企業開展合作,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企業的高管、科技人員還可以做我們的兼職教師,為學生授課,指導實習和畢業設計。

第三,創辦特色產業學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培養品質,包括為學生提供設備、實習和就業機會。並且,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與合作的企業一起開展科研,把企業的一些科研項目帶到學校來做,共建實驗室,並借助企業實現技術轉化。這就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隨著不斷探索,學校還計畫讓特色產業學院成為綜合改革的一個實驗學院、試點學院。原來,特色產業學院更多的是附著於原有的某一個學院,比如以電腦學院為基礎創辦華為網路學院。而最近我們新建的機器人學院,是與香港科技大學、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三方共建的。學院實施跨學科探究型教學,與國際產業前沿對接,為學生提供機會到美國、歐洲最前沿的企業接受培訓,培養機器人領域卓越工程師。與長安鎮政府、橫瀝鎮政府和模具產業合作共建先進製造學院,探索的是“校園+產業園”培養模式。主體還在學校,產業園區部分主要用來做實訓。這些都是與傳統學院不一樣的地方。

《麥》:以與西門子的合作為例,貴校從2012年與其簽署教育合作協定,到2014年成立西門子自動化學院,再到2016年共建“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可謂校企合作一步步深入。您認為高校吸引企業深入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成洪波:首先是具備地理和產業兩方面的區位優勢。東莞理工學院地處中國最具經濟基礎實力、科技創新活力與產業轉化能力的區域,有助於學校與區域產業建立起密切互動的合作關係。但企業為什麼在眾多的高校中選擇其中一所或幾所開展合作?除了看重學校的基礎條件、自身的定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學校的使命和價值觀。當一所學校自發地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有明確的價值追求目標,就容易得到更多企業的尊重和青睞。人才吸引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我們在與西門子簽署協定共建“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前期進行了多次碰撞,達成的一個共識是,我們合作的目的並不是要做一件給別人看的事情,而是要做一件一定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事情。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把目標想清楚,然後努力把這件事幹好。至於資金或者其他資源,其實從來都不缺。只有把工作幹扎實了,才可能得到更多資源支持。

《麥》:廣東高水準理工科大學建設要服務於區域乃至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隨著地方經濟轉型和產業不斷升級,高校的學科建設如何跟上產業升級的步伐?

成洪波: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區,實際上代表了“中國製造”的發展歷程,也代表著“中國製造”的未來。所以我們在學科建設的過程中要將世界前沿、我們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和廣東區域的重大佈局結合起來考慮。

未來30年,創新驅動發展是中國的核心戰略。製造業升級的過程必然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具體到產業也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我們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兩部分,一是作為推動現有產業升級轉型的支撐,二是成為未來科技產業創新的策源地。因此現在學校的學科建設中,既要回應現階段產業發展的需求,又要體現對產業反覆運算、全新業態的判斷,需要考慮得更長遠,具有前瞻性。

到東莞理工學院任職之前,我在東莞市政府任副市長,主管過工業、科技、外經貿等工作。在實踐中我感覺到,迫切需要推動政府、高校和市場多元價值整合,構建起三者之間的共同的話語體系。政府直接管理企業,效果並不一定理想,但是不去引導企業又達不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企業脫離了政府的支援也很難發展。而高校恰恰可以起到一個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連接作用。通過政府投入支援高校建設,高校增強自身實力,主動為企業提供服務,進而激發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對學校而言,這一過程既沉澱了學科的知識,又培養創新人才。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創新發展目標才能更好更快得以實現。

我認為高水準理工科大學建設很大程度上可以在這方面起到作用,這也是地方大學的一個優勢所在,因為它與政府、企業更容易緊密聯繫。但是如果學校沒有這方面的意識,缺乏切實有效的行動,就有可能被邊緣化或者掉隊落伍。

如需瞭解麥可思戰略規劃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學生跨學科培養如何實現?如何確保跨學科培養達到1+1大於2的效果?

成洪波:目前東莞理工學院還是以本科生培養為主,在學生(尤其是工科生)進入到二年級後,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就可以進入教師的實驗室和專案組,開始參與一些真實的研究和實驗工作。因為教師的專案中很多是和企業有關係的,所以學生實際上是和企業進行合作,這讓他們的知識和能力在實踐教學中得到綜合的訓練。

另外,我們還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對跨學科培養進行支撐。這些專案中不少是跨學科的,就需要組建跨學科的團隊。比如不久前我校學生獲得國家“挑戰杯”二等獎的一個創新項目,團隊的成員不僅有機械專業的學生,還有電腦、電子、經濟管理、中文等專業的學生。學生團隊成員專業領域的多元化,也對跨學科學習有幫助。當然在這個中間有的學院走得快一些,或者有的學生團隊做得更好一些。

我們希望深化這樣一種教學改革,使跨學科培養成為一種制度性的供給,落實到課程中。學生的個人興趣、素養、人文教育當然可以通過第二課堂培養,但是作為主幹課程,也得包含這些內容。

《麥》:創辦特色產業學院是東莞理工學院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方面的另一項重要探索。創辦特色產業學院的初衷是什麼?企業在其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

成洪波:目前我們有8個特色產業學院,它們各有特點,但擔負改革探索任務這一點是共通的,要落實到課程體系建設、師資隊伍建設、實踐教學改革等方方面面。

建設特色產業學院,關鍵是要把准產業的需求,用好產業領軍企業的優勢資源,推動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培養更受產業歡迎的專門人才。從近幾年的實踐看,這是一個多贏的選擇。

第一,企業的知識體系可以作為我們課程建設的重要依託。我們在與華為、中興通訊、西門子、微軟、IBM等這些大型跨國企業合作中想到,這些跨國企業自身形成的知識體系,是經過市場檢驗的、最前沿的知識體系。所以我們就與這些企業共同開發課程,把他們的知識體系變為我們的課程。

第二,可以增強學校的師資力量。一方面,學校的老師可以和高水準的跨國企業開展合作,使自己的能力得到提升。另一方面,企業的高管、科技人員還可以做我們的兼職教師,為學生授課,指導實習和畢業設計。

第三,創辦特色產業學院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培養品質,包括為學生提供設備、實習和就業機會。並且,我們的老師和學生可以在這個過程當中與合作的企業一起開展科研,把企業的一些科研項目帶到學校來做,共建實驗室,並借助企業實現技術轉化。這就形成一個良性迴圈。

隨著不斷探索,學校還計畫讓特色產業學院成為綜合改革的一個實驗學院、試點學院。原來,特色產業學院更多的是附著於原有的某一個學院,比如以電腦學院為基礎創辦華為網路學院。而最近我們新建的機器人學院,是與香港科技大學、東莞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三方共建的。學院實施跨學科探究型教學,與國際產業前沿對接,為學生提供機會到美國、歐洲最前沿的企業接受培訓,培養機器人領域卓越工程師。與長安鎮政府、橫瀝鎮政府和模具產業合作共建先進製造學院,探索的是“校園+產業園”培養模式。主體還在學校,產業園區部分主要用來做實訓。這些都是與傳統學院不一樣的地方。

《麥》:以與西門子的合作為例,貴校從2012年與其簽署教育合作協定,到2014年成立西門子自動化學院,再到2016年共建“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可謂校企合作一步步深入。您認為高校吸引企業深入合作的因素有哪些?

成洪波:首先是具備地理和產業兩方面的區位優勢。東莞理工學院地處中國最具經濟基礎實力、科技創新活力與產業轉化能力的區域,有助於學校與區域產業建立起密切互動的合作關係。但企業為什麼在眾多的高校中選擇其中一所或幾所開展合作?除了看重學校的基礎條件、自身的定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學校的使命和價值觀。當一所學校自發地有一種責任感、使命感,有明確的價值追求目標,就容易得到更多企業的尊重和青睞。人才吸引也是同樣的道理。

所以我們在與西門子簽署協定共建“智慧製造創新中心”前期進行了多次碰撞,達成的一個共識是,我們合作的目的並不是要做一件給別人看的事情,而是要做一件一定能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的事情。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要把目標想清楚,然後努力把這件事幹好。至於資金或者其他資源,其實從來都不缺。只有把工作幹扎實了,才可能得到更多資源支持。

《麥》:廣東高水準理工科大學建設要服務於區域乃至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隨著地方經濟轉型和產業不斷升級,高校的學科建設如何跟上產業升級的步伐?

成洪波:廣東作為改革開放先行地區,實際上代表了“中國製造”的發展歷程,也代表著“中國製造”的未來。所以我們在學科建設的過程中要將世界前沿、我們國家的重大發展戰略和廣東區域的重大佈局結合起來考慮。

未來30年,創新驅動發展是中國的核心戰略。製造業升級的過程必然是一個持續推進的過程,具體到產業也可能會發生一些變化。所以我們要做的工作主要是兩部分,一是作為推動現有產業升級轉型的支撐,二是成為未來科技產業創新的策源地。因此現在學校的學科建設中,既要回應現階段產業發展的需求,又要體現對產業反覆運算、全新業態的判斷,需要考慮得更長遠,具有前瞻性。

到東莞理工學院任職之前,我在東莞市政府任副市長,主管過工業、科技、外經貿等工作。在實踐中我感覺到,迫切需要推動政府、高校和市場多元價值整合,構建起三者之間的共同的話語體系。政府直接管理企業,效果並不一定理想,但是不去引導企業又達不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預期,企業脫離了政府的支援也很難發展。而高校恰恰可以起到一個政府和市場之間的連接作用。通過政府投入支援高校建設,高校增強自身實力,主動為企業提供服務,進而激發企業創新的積極性。對學校而言,這一過程既沉澱了學科的知識,又培養創新人才。在三方共同努力下,創新發展目標才能更好更快得以實現。

我認為高水準理工科大學建設很大程度上可以在這方面起到作用,這也是地方大學的一個優勢所在,因為它與政府、企業更容易緊密聯繫。但是如果學校沒有這方面的意識,缺乏切實有效的行動,就有可能被邊緣化或者掉隊落伍。

如需瞭解麥可思戰略規劃相關服務,請點擊下方 閱讀原文聯繫我們。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