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銳意創新 迎接民營企業發展新時代

十九大報告提出, 要“支援民營企業發展, 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以及“激發和保護企業家精神, 鼓勵更多社會主體投身創新創業”。 這些提法引發了各界人士尤其是企業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熱議。 那麼, 民營企業如何深刻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 以及如何投身新時代,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 來積極推動經濟發展品質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本期《非公經濟導刊》特就“十九大, 民營經濟的‘新時代’”邀請相關人士進行解讀, 敬請關注。

本報記者 王晶晶 崔銀帥

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標誌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也標誌著全面深化改革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 十九大報告指出, “從現在到2020年,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 並作出“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堅定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等具體部署。 日前, 民建中央企業委員會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委員、弘業國際投資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楓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新時代的民營企業更要不斷增強企業的創新力與活力, 向創新要發展動力。

讓更多的創新人才得到自由發展

說到創新發展, 民營企業最關注的莫過於人才。 民營企業創新領軍人物、科技創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隊伍是創新發展的關鍵。 高楓認為,

當前要進一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評價體系, 讓各類創新人才都能得到自由發展以及合理回報, 從人才價值體現促進創新發展。

“對於民營企業的創新問題, 由於我自己做企業, 個人感觸非常深, 前些年一些民營企業, 什麼地方賺錢, 就把大量資金收集起來, 沒有任何顧忌地投進去。 這兩年, 隨著我國經濟轉型, 很多企業一時找不到出路而倒閉。 ”高楓在近年來密切關注國內民營企業發展的問題後認為, 在新時代的歷史背景下, 民營企業創新動力來源於民營企業創新領軍人物的創業激情和自我的價值實現。 民營企業創新領軍人物勇於突破現狀, 敢於打破常規, 敢擔風險, 敢為人先, 同時他們又是創新要素的整合者,

能夠整合產學研等社會創新資源, 團結凝聚優秀科研人員, 營造利於創新的機制和企業文化, 使企業成為聚集“智慧”的高地。

同時, 高楓還認為, 企業與企業的競爭, 本質上是人才的競爭。 他表示, 未來民營企業要繼續加大創新人才的資本投入。 一方面, 要完善創新人才吸納機制。 通過定期招聘會、人才洽談會加大高層次創新人才公開招聘力度, 高薪聘請企業核心技術人才, 鼓勵高校、科研院所相關創新技術人才兼職於民企, 加強人才儲備和人才梯隊建設。 另一方面, 要改進人才激勵機制, 實施人力資本產權化, 允許各種形式的技術、知識入股, 使企業創新者通過產權參與創新分配, 激發創新者自主創新的積極性,

防止成果流失或被無形損耗。

促進產、學、研創新體系深度融合

十九大報告指出,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 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 ”我國民營企業90%以上是中小微企業。 當前, 世界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興起, 許多中小企業充分發揮創新能力強、機制靈活、市場敏銳判斷的優勢, 緊緊依靠技術創新, 主動對接國際先進技術水準, 在市場比較低迷的情況下, 仍顯示出較強的生機和活力。

高楓對此表示, 要繼續促進產學研創新體系向縱深發展, 引導智力資源與民營企業創新相結合。 要積極推動以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為載體建立的商會組織在行業技術指導、突破共性關鍵技術、系統集成、制定技術標準、專利服務、培養企業科技人才等方面開展符合民營企業創新需求的工作。

要搭建好產學研合作平臺, 為有技術的院所和機構與需要技術的企業牽線搭橋, 進行項目對接, 舉辦“院士專家企業行”等活動, 為企業診斷、答疑、解困。 此外, 還要引導中小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力度, 努力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和自主智慧財產權, 特別是要通過技術創新帶動產品創新和生產經營模式創新, 努力將價值鏈向研發、標準制定、銷售服務等方面拓展, 發揮科技創新在全面創新中的引領作用, 不斷開發新技術、涉足新領域、推出新產品, 通過產品創新引領消費創新。

讓民營企業外部發展環境更加完善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在高楓看來,上述這些舉措將大大改善民營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我們相信,隨著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一切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必將不斷被清除,民營企業外部發展環境將更加完善,其活力和創造力一定會被充分激發出來。”

高楓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構建支援自主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民營企業應綜合運用上市和非公開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滿足其不同規模和不同成長期的融資需求;積極推動民營企業發行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司債等債券融資工具,不斷拓展融資管道;推動發展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解決技術擁有者和資本所有者對接中的資訊不對稱,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服務;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積極為民營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創造條件;民營非上市公司可依託產權交易中心和證券公司,探索非上市股份託管和投資基金的場外交易等新的公司管理與資產交易方式;引導民營企業擴大投保覆蓋面,充分發揮保險的保障功能;培育多元化風險投資主體,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建設。

高楓提出,民營企業應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從以上幾方面創新性地發展企業管理的方向與政策,真正做到從多角度創新助力新時代民營企業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面實施市場准入負面清單制度,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加快要素價格市場化改革,放寬服務業准入限制,完善市場監管體制。要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

在高楓看來,上述這些舉措將大大改善民營企業的外部發展環境。“我們相信,隨著十九大精神的貫徹落實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進,一切妨礙市場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必將不斷被清除,民營企業外部發展環境將更加完善,其活力和創造力一定會被充分激發出來。”

高楓建議,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基礎性作用,構建支援自主創新的多層次資本市場。民營企業應綜合運用上市和非公開股權融資等直接融資方式,滿足其不同規模和不同成長期的融資需求;積極推動民營企業發行企業債、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司債等債券融資工具,不斷拓展融資管道;推動發展技術產權交易市場,解決技術擁有者和資本所有者對接中的資訊不對稱,為創新成果轉化提供服務;加快資本市場建設,積極為民營企業在國內外上市融資創造條件;民營非上市公司可依託產權交易中心和證券公司,探索非上市股份託管和投資基金的場外交易等新的公司管理與資產交易方式;引導民營企業擴大投保覆蓋面,充分發揮保險的保障功能;培育多元化風險投資主體,進一步發展民營企業風險投資基金建設。

高楓提出,民營企業應認真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從以上幾方面創新性地發展企業管理的方向與政策,真正做到從多角度創新助力新時代民營企業發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