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7年422聯考申論如何拿下概括高分

——提高審題品質的兩個途徑

申論概括類題通常題目表述精煉。 雖如此, 也寄託著命題人對考生給予的“期待”——命題人期待考生能夠準確理解短而精的題目所含概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係, 並據此確定閱讀任務、獲得“對脾氣”的答案。 可是一般考生對審題麻木, 與“期待”不默契, 審題不了了之, 審題品質自然不高。 題目是答題的先導, 審題不細, 因而其答案自然好不到哪去:通常和標準答案相差很大。 甚至有些考生面對答案仍不知答案的來歷, 所謂“眼見所雲、不知所云”, 而此時, 若回扣下題目, 會發現是審題不到位之故。

所以, 為了拿下概括高分, 有必要就提高概括類題審題品質提出建議。

一、缺無假設

概括類題的題目通常含有若干重要概念, 如任務概念和其相關概念。 要做到對這些概念“感冒”——敏感地獲取更多資訊, 考生就應當觸動自己“麻木”的神經。 如何做到?缺無假設。 意思就是假設題目沒有某概念, 題目意思會出現什麼差別, 進而引發新的思考, 提示自己研究完善的答案。 命題人的題目一般沒有廢話!

如下題:

題目:“給定資料介紹了漢代王景治理黃河的思路和做法。 請概括王景治河後黃河安瀾800年的主要原因。 ”

給定資料:自王景治河後, 維持了900多年未發生大改道, 是時, .......。 王景的主要工作是修建了自滎陽至千乘的黃河大堤,

.......。

一般同學會鎖定第二句“概括……主要原因”而覺得不過是找點原因要點而已, 從而產生審題麻木。 於是, 圍繞“黃河安瀾800年”的致成因素進行單純性閱讀, 不難得出這樣的答案:王景修建黃河大堤。

然而標準答案卻是:修築防禦工事, 修建黃河大堤。

標準答案中的“修築防禦工事”從何而來?似乎莫名其妙。 問題的破解應當回歸題目(因為題目是答題的先導)——題目前一句“思路和做法”被忽視。 “修築防禦工事”正是“思路”, “修建黃河大堤”只是“做法”。

以上情況, 不妨做一假設:若考生在審題時假設“思路和做法”缺無, 題目意思會有何差異。 這樣就會引發思考, 自然不會對這兩個詞熟視無睹, 表現麻木。 反而就會據此調整答題角度, 獲得符合命題人意圖的答案。

二、借鑒材料

考生審題時, 即使對題目很慎重, 但有時也會存在對題目中概念琢磨不透的情況, 因而

不能算是審題品質高。 這時不妨借鑒材料, 獲得有關概念的更準確資訊, 彌補審題資訊不足的漏洞。

例如題目:給定資料反映了轉型期青年人在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請指出這些問題具體

表現在哪些方面。

給定資料:近年來, 誠信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和學術研討的熱點, 青年中的“失信”現象也時有“曝光”, 如個人貸款中的違約現象等, 儘管我們逐漸增加了更多的法律法規來調整社會行為, ……

認真的考生可能在“缺無假設”方法的啟示下, 注意到“心理方面”問題和“心理”問題不同, 但到底什麼是“心理方面”問題也很難說得清。

這時應當帶著這個問題繼續留心材料上下文:

“但是, 作為現代社會中有效交往最重要的心理機制, 誠信仍然在人們生活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 ”

這句話不難解決那個疑惑, “心理方面問題”是指人類心理學範疇的一般問題, 包括“誠信”問題。 因而答案包括要點:誠信問題突出, 存在個人貸款違約等失信現象。

概括類題審題因為題目短小精悍而要格外細緻若微, 但同時不細心的考生容易審題麻木導致審題品質不高, 審題資訊所獲甚少。 此時“缺無假設”、“借鑒材料”提供了一個解決途徑, 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審題麻木和對題目概念“拿捏不准”的問題, 以提高審題品質, 進而有助拿下概括高分。

關於2017各省公務員備考國家公務員面試必看資料:

[最新資訊]2017年各省公務員考試聯考公告|公告解讀各省公務員考試高分備考

[時間節點]2017各省公務員報名時間|考試時間匯總報名入口|准考證列印入口

[2017年國考]2017年國家公務員面試真題匯總國考面試真題及及解析匯總表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