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年之計在於春|河南春耕進行時

"聆聽三農, 感悟中國"

點擊上方"三農中國"可以訂閱哦!

人勤春來早, 隨著天氣日漸轉暖, 各地春耕陸續拉開帷幕, 人們紛紛走進田間地頭, 開始了新一年的勞作和忙碌。 中國鄉村之聲推出春耕特別節目《一年之計在於春》, 為您全面展現全國春耕形勢, 即時報導各地春耕動態。

今天, 咱們要向北前進, 去河南看一看。

四月的中原大地, 到處鬱鬱蔥蔥, 河南也可以看到一望無際的麥田了。 這兩天, 河南的小麥正處於拔節生長的關鍵期。 河南各地都在進行緊張的田間工作。 比如在河南許昌, 廣大農民朋友就抓住了春耕備播的關鍵時期,

依據市場調結構, 抓住時機防病蟲。

在河南省許昌市建安區小召鄉屯裡村的麥田裡, 由於剛剛降講了一場春雨, 部分麥田的小麥紋枯病和紅蜘蛛有所抬頭, 區植保站站長何麗霞走進麥田, 分析了病蟲害的現狀和病因,

並現場村民開出科學應對的“處方”, 提醒農民朋友抓緊防治, 綠油油的麥田頓時成了小課堂。

【植保站站長何麗霞:不同程度的降雨, 降雨會加速紋枯病的擴展蔓延, 因此希望廣大的農民群眾要及時加強防治。 】

村民張春花種了14畝小麥, 兒子在外打工, 家裡只有她帶了兩個孫子生活。 村裡幫她請植保機械來幫忙, 14畝地僅用一上午的時間就防治一遍。

【村民張春花:地裡有了病蟲害了, 家裡小孩們都出去打工了, 光剩我一個人了顧不過來, 14畝地, 村裡組織幾個人, 一晌都給我打完了。 】

春耕大忙季節, 在河南許昌, 全市386家農村植保合作社發揮出集中作戰的優勢, 水旱兩用自走式噴灌機等大型植保機械大大提高了植保效果和效率。

【許昌市植保站站長王燕:像四輪自走式噴杆噴霧機, 每天的作業面積可以達到五百畝左右, 像無人機一天也可以作業二三百畝, 所以說與傳統的手動噴霧器相比, 防效高、作業效率也高。 】

種糧大戶趙保獻種了2000多畝小麥, 去年自己購買了一台飛機噴防設備,

效果不錯, 今年又添置幾台新裝備。

【種糧大戶趙保獻:現在這高科技達到啥程度, 能使我們的農民合作社和種糧大戶, 真正達到高效、快捷、省工、省時又省力。 】

作為河南省的糧食主產區之一, 許昌市小麥播種面積330萬畝, 許昌市農業局總農藝師袁德立介紹說,

苗情好、分蘖足為今年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許昌市農業局總農藝師袁德立:從去年麥播以來, 一個是墒情好, 小麥時期播種面積大, 麥播基礎比較好, 現在苗情長勢是歷年來比較好的一年, 農技部門調查, 一二類苗占得比例是94%, 三類秒之戰6%, 這個比例是歷年來比較好的一年。 再加上今年春季氣溫偏低, 能夠促進分蘖, 成穗率高, 為小麥豐產搭好了架子。 】

許昌市農業部門還引導農民依據市場調結構, 做好農業供給側改革這篇大文章, 真正讓農民豐產又豐收。

【許昌市農業局總農藝師袁德立:咱們主動引導農民, 按照市場經濟規律調整種植業結構, 意識小麥品種結構有所優化, 強筋小麥面積已經占到許昌種植面積的六分之一;二是夏播品種結構有所調整, 主動壓縮玉米麵積,增加大豆、紅薯、花和尚呢過等雜糧的面積,同時玉米的品種結構也有所調整,有以前單純的糧、食兼用玉米,調整到糧、食兼用,鮮食玉米,青儲玉米。】

河南許昌的春耕真的可以用欣欣向榮這個詞來形容。那河南的其它地方的春耕又進展的怎麼樣呢?我們來聽央廣河南站記者王妍斐和我們說一說。

都說春耕時節催農人,這段時間,河南的農民們真的特別忙。現在,河南各地的小麥已經進了了拔節期,農民群眾也都在抓緊時間,對小麥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比如我現在就在河南南陽,這兩天,南陽市全市都在進行小麥 條銹病的防控工作,各地的農技專家也已經駐紮到了農村,手把手教農民防禦病蟲害的技術。

當然,今年河南省各地還會繼續堅持小麥的“一噴三防”工作,昨天,南陽當地的領導也觀摩了唐河縣的“一噴三防”現場,村裡也在通過宣傳單、電視播報、手機短信等方式,廣泛宣傳小麥“一噴三防”技術。

現在,我們的農民也知道了,採用科學的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可以提高莊稼的品質,這是老百姓願意看到的,也是河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追求的目標。

最近,河南省政府連發了五大專項方案,這些方案涵蓋優質小麥發展、優質花生發展、優質果蔬發展,以及農業機械化和農產品加工業提升。河南省力圖通過2017年、2018年兩年時間,推進相關領域的優質產量增長,並以此為契機加快省內優質農產品的升級。也就是說,未來,河南的農產品將在“優質化”上下大功夫!

當然,說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除了優化農產品品質,更重要的還是調整種植結構。最近幾天,我也去各地看了看,發現河南很多地方都開始有所行動了。我從農業廳瞭解到,今年河南省調減的玉米播種面積,大多還是轉化為優質花生、優質蔬果的種植。玉米種植也要以養定種、推進玉米糧改飼、擴大青貯玉米麵積。

記者:任磊萍、王妍斐、韓曉

統稿編輯:紀翔

主動壓縮玉米麵積,增加大豆、紅薯、花和尚呢過等雜糧的面積,同時玉米的品種結構也有所調整,有以前單純的糧、食兼用玉米,調整到糧、食兼用,鮮食玉米,青儲玉米。】

河南許昌的春耕真的可以用欣欣向榮這個詞來形容。那河南的其它地方的春耕又進展的怎麼樣呢?我們來聽央廣河南站記者王妍斐和我們說一說。

都說春耕時節催農人,這段時間,河南的農民們真的特別忙。現在,河南各地的小麥已經進了了拔節期,農民群眾也都在抓緊時間,對小麥進行科學的田間管理,預防病蟲害的發生。比如我現在就在河南南陽,這兩天,南陽市全市都在進行小麥 條銹病的防控工作,各地的農技專家也已經駐紮到了農村,手把手教農民防禦病蟲害的技術。

當然,今年河南省各地還會繼續堅持小麥的“一噴三防”工作,昨天,南陽當地的領導也觀摩了唐河縣的“一噴三防”現場,村裡也在通過宣傳單、電視播報、手機短信等方式,廣泛宣傳小麥“一噴三防”技術。

現在,我們的農民也知道了,採用科學的方法加強田間管理,可以提高莊稼的品質,這是老百姓願意看到的,也是河南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追求的目標。

最近,河南省政府連發了五大專項方案,這些方案涵蓋優質小麥發展、優質花生發展、優質果蔬發展,以及農業機械化和農產品加工業提升。河南省力圖通過2017年、2018年兩年時間,推進相關領域的優質產量增長,並以此為契機加快省內優質農產品的升級。也就是說,未來,河南的農產品將在“優質化”上下大功夫!

當然,說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除了優化農產品品質,更重要的還是調整種植結構。最近幾天,我也去各地看了看,發現河南很多地方都開始有所行動了。我從農業廳瞭解到,今年河南省調減的玉米播種面積,大多還是轉化為優質花生、優質蔬果的種植。玉米種植也要以養定種、推進玉米糧改飼、擴大青貯玉米麵積。

記者:任磊萍、王妍斐、韓曉

統稿編輯:紀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