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山東韭菜實施“雙證制”首日見聞 下一個是它!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11月1日, 山東開始全面推行產地合格證和市場銷售憑證“雙證制”管理, 通過食用農產品產地准出與市場准入的有效銜接, 落實產銷全鏈條的安全責任, 實現對韭菜產品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程品質安全管控。

儘管正式實施僅一天, 經濟導報記者2日採訪發現, 目前不少市場攤販已能出具韭菜相關證明, 證明“雙證制”已得到初步落實。

韭菜“雙證”得以落實, 該溯源體系能否順利向更多產品和產業延伸?經濟導報記者採訪發現, 目前未與大型批發市場掛鉤的蔬菜流通體系暫未實現溯源,

省外蔬菜溯源亦有困難。

山東省農業廳農產品品質安全監管處處長張剛告訴經濟導報記者, 目前的管理思路, 正是嚴控大型批發市場、嚴把韭菜流入口“單點”, 並順著產業鏈上下游傳導, 倒逼市場與管理各方實現責任厘清。 未來隨著工作的全面落實, “雙證制”會從韭菜等問題多發品類覆蓋到其他農產品, 同時也會跨越地域界限, 最終實現全方位提升產品品質。

“雙證”亮相

“現在這人啊, 就認粗大、鮮亮的韭菜!以前種的韭菜都發黃, 現在肯定賣不出去, 這不是逼農民用藥嗎?”在濟南匡山村便民市場, 某蔬菜攤販在瞭解來意後, 向經濟導報記者發起了牢騷。

據瞭解, 一種叫甲拌磷的農藥因毒性較強、價格低, 還能促進韭菜根系發育,

被廣泛應用於韭菜種植上, 韭菜也就常因農藥殘留超標, 被張剛描述為“合格率不穩定”的蔬菜。

下一個是芹菜

張剛表示, 韭菜是“雙證制”的一個突破口, 未來越來越多品種的農產品, 都會借責任的傳導與厘清實現產地追溯。 “當然, 目前工作還剛剛開始, 肯定有很多沒覆蓋到的地方。 ”

此言非虛。 經濟導報記者走訪了一些超市, 發現不少韭菜就沒有“雙證”。 “我們的韭菜都是由農產品公司產地直供, 沒走批發管道;他們有自己的產地合格證明, 我們也就沒有主動索取。 ”一位社區超市負責人如是說。

“大型農產品公司的品質把控體系與產地合格證明有相通之處, 所以也可以納入到‘雙證制’來。 超市也都要一步步落實‘雙證’。

”張剛表示。

待納入“雙證制”的不只是“產地直供”。 “山東的食藥監部門可以責成區縣落實產地合格證明的開具, 但我們的商戶經常反映省外對接常出問題。 目前正值‘張北菜’大量入市, ‘東北番茄’份額也不小, 還有南方小品種蔬菜。 ”劉福水認為, 未來“雙證制”如果推廣到其他品類的蔬菜, 跨地域對接是必須要解決的問題。

在1日的新聞發佈會上, 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監二處處長王蕊就以韭菜為例, 分析了上述問題:“沒有合格證或者與合格證同等效力證明材料的外省韭菜, 不得進入我省市場銷售。 ”如是, 外地韭菜要想入魯, 也會被“倒逼”納入“雙證制。 ”

而為配合上述“倒逼”, “山東省食安辦向江蘇、安徽、河南、河北、天津等省市食安辦通報了我省韭菜產品實施‘雙證制’的管理要求。

”王蕊說。

“下一步, 我們打算把芹菜也納入‘雙證制’中來。 ”張剛表示, “因為芹菜跟韭菜一樣, 都是‘合格率不穩定’的蔬菜。 我們就是要從問題多發種類入手, 逐漸將‘雙證制’過渡到其他種類的蔬菜上, 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菜, 並最終借溯源品類的全面覆蓋, 實現農產品品質的全方位提升。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