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美醉了……這些藏在玉溪的古村落,你都去過嗎?

散落在玉溪的那些古村落

孕育了文化, 承載了鄉愁

承載著厚重的歷史

保留著昔日的淳樸和靜謐

每一個都宛如行走在畫中的詩意!

坡垤村

坡垤村位於玉溪元江東南部的窪垤鄉, 地處小河底與元江匯合處的羅馬山一帶。 坡垤村歷史悠久, 是一個美麗的彝家山寨, 整個村子倒映在碧綠的池水中, 儼然一幅美麗的天然畫卷。 村民的土掌房錯落有致, 大方漂亮。 古建築有武廟、家廟、文廟。

整個村子幾乎都是統一的土掌房, 高低錯落, 層層疊疊, 水波倒影, 在水一方, 美在水中央。 從來不知道雲南還有這麼一個古村落竟然美成這樣!而且這種美是毫不自知的美, 最原始古樸的美。

海門村

海門村現在只是撫仙湖與星雲湖交界處的一個小漁村, 但如果往前追溯歷史, 它本是“步頭路”上一個水陸交接的古渡口。

海門村是一個因橋命名的村子。 曾名“沙陀村”, 元朝時改名為“鳳凰村”, 明朝天啟年間因建海門橋才正式取名為“海門村”。 因橋得名, 橋自然是海門村最重要的一道風景。

現在走進海門村, 仍可見一條石板路穿村而過, 石板經馬踏人踩已極為光滑。

石門村

石門村坐北朝南, 三面環山, 地勢險要。 青山如黛, 炊煙嫋嫋,或集中、或分散的古民居掩映在層層疊疊的翠綠之中,恰似一幅舒展開來的水墨山水畫。

走進村子,房前屋後可見大大小小的清香樹,在正午的陽光裡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村落整體格局依山就勢,佈局緊湊,有著清晰的街巷系統。

鳳窩村

鳳窩村位於玉溪市峨山縣岔河鄉西南部。這裡居住著57戶彝族人家。小村依山而建,屋舍灰瓦白牆,牆面上描畫有彝家民族文化圖騰和標識,村道狹窄卻乾淨無塵,偶有農民在田間勞作,小狗在田埂上怡然自得地曬太陽,點綴著極致安靜的畫面。

獨特的風土和淳樸的風土人情也使得鳳窩村這顆隱藏在深山裡的明珠入選“中國最美村鎮”。

擺依寨

擺依寨位於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擺依寨路,距縣城16公里。“雲南十大刺繡名村”之一的擺依寨是一個典型的彝族山寨,從七、八十歲的老奶奶到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個個會飛針走線,全村繡娘達70多名。繡品以彝繡為主,有背衫、衣服、圍腰、飾物、抱枕、床旗、桌旗、沙發靠墊等系列純手工刺繡產品。

▲彝族刺繡

行走在擺衣寨,不僅可以感受彝寨風情,更可以觀賞到彝家繡娘一針一線秀出美麗彝繡的古老手工技藝。

啊波左村

啊波左村位於玉溪市新平縣磨盤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沿線,是新平古城街道古城社區一個生態優美的彝家村莊。

村四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完整,森林環抱,古樹蒼蒼,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只要到過深居在哀牢山中的啊波左村的人,無不對其田園景致、舞韻旋律、山光水景、彝鄉美味及勒尼若和赫白祖大王等傳說讚不絕口。

棲木墀

傳說,有四位秀才每人寫了一句詩湊成一首詩讚美棲木墀,當地人從詩中挑出三個字:棲木墀,用來命名小村。這三個字裡有木、有水,象徵生機勃勃……

棲木墀現存百年以上的四合院民居建築10餘棟,老房子因為生活而變得生動和溫暖。從清代流傳下來的民俗活動豐富著棲木墀的歷史。當年“接爺爺”、燈會、花會、鬥會等活動吸引了四鄉八村。

▲“接爺爺”活動

者嘎村

者嘎村位於玉溪市元江縣縣城東郊。者嘎村至今仍然保留著傣族依水而居的傳統和兩層以上土木建築風格,具有元江傣族特色的民居——土掌房118間,是元江境內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傣族村落。

另外,村子中央有一口至今還在使用的千年古井,在這口古井旁邊的大青樹下,至今還演唱著代代相傳的、頗具神秘色彩的蒙面情歌。

南薅村

南薅村位於紅河峽谷深處,哀牢山下,清澈美麗的南薅河畔,系新平漠沙曼線村委會轄區內的一個自然村。這個寧靜而平凡的小村莊是人民音樂家聶耳母親的故鄉。

這是一個規模很小的村落,40戶人家,168人全部是花腰傣。寨子依山傍水,溪水環繞著村寨而過,環境幽雅清淨,村莊乾淨整潔,掩映在高大芒果林之中,有些芒果樹高達數十米,樹幹粗壯遒勁,足見其年代久遠,但枝葉間仍掛滿果實。

它克村

藏在元江東北部大山間的“中國傳統村落”它克村,如同眾多山區村莊一樣,靜靜地坐落在四面環山的野地間。

▲它克崖畫

它克村,是一個古老神奇的魅力村莊。四周群山環繞,青山綠水,果林茂盛,這裡的古崖畫、古建築、古代文明源遠流長。

現在去的遊人還不多

還保留著昔日的

淳樸與靜謐

去感受歷史遺存下來的厚重之美吧

炊煙嫋嫋,或集中、或分散的古民居掩映在層層疊疊的翠綠之中,恰似一幅舒展開來的水墨山水畫。

走進村子,房前屋後可見大大小小的清香樹,在正午的陽光裡散發出淡淡的清香。村落整體格局依山就勢,佈局緊湊,有著清晰的街巷系統。

鳳窩村

鳳窩村位於玉溪市峨山縣岔河鄉西南部。這裡居住著57戶彝族人家。小村依山而建,屋舍灰瓦白牆,牆面上描畫有彝家民族文化圖騰和標識,村道狹窄卻乾淨無塵,偶有農民在田間勞作,小狗在田埂上怡然自得地曬太陽,點綴著極致安靜的畫面。

獨特的風土和淳樸的風土人情也使得鳳窩村這顆隱藏在深山裡的明珠入選“中國最美村鎮”。

擺依寨

擺依寨位於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縣擺依寨路,距縣城16公里。“雲南十大刺繡名村”之一的擺依寨是一個典型的彝族山寨,從七、八十歲的老奶奶到十一、二歲的小姑娘,個個會飛針走線,全村繡娘達70多名。繡品以彝繡為主,有背衫、衣服、圍腰、飾物、抱枕、床旗、桌旗、沙發靠墊等系列純手工刺繡產品。

▲彝族刺繡

行走在擺衣寨,不僅可以感受彝寨風情,更可以觀賞到彝家繡娘一針一線秀出美麗彝繡的古老手工技藝。

啊波左村

啊波左村位於玉溪市新平縣磨盤山國家級森林公園景區沿線,是新平古城街道古城社區一個生態優美的彝家村莊。

村四周自然生態環境保護完整,森林環抱,古樹蒼蒼,令人神清氣爽、心曠神怡。只要到過深居在哀牢山中的啊波左村的人,無不對其田園景致、舞韻旋律、山光水景、彝鄉美味及勒尼若和赫白祖大王等傳說讚不絕口。

棲木墀

傳說,有四位秀才每人寫了一句詩湊成一首詩讚美棲木墀,當地人從詩中挑出三個字:棲木墀,用來命名小村。這三個字裡有木、有水,象徵生機勃勃……

棲木墀現存百年以上的四合院民居建築10餘棟,老房子因為生活而變得生動和溫暖。從清代流傳下來的民俗活動豐富著棲木墀的歷史。當年“接爺爺”、燈會、花會、鬥會等活動吸引了四鄉八村。

▲“接爺爺”活動

者嘎村

者嘎村位於玉溪市元江縣縣城東郊。者嘎村至今仍然保留著傣族依水而居的傳統和兩層以上土木建築風格,具有元江傣族特色的民居——土掌房118間,是元江境內目前保持最完整的傣族村落。

另外,村子中央有一口至今還在使用的千年古井,在這口古井旁邊的大青樹下,至今還演唱著代代相傳的、頗具神秘色彩的蒙面情歌。

南薅村

南薅村位於紅河峽谷深處,哀牢山下,清澈美麗的南薅河畔,系新平漠沙曼線村委會轄區內的一個自然村。這個寧靜而平凡的小村莊是人民音樂家聶耳母親的故鄉。

這是一個規模很小的村落,40戶人家,168人全部是花腰傣。寨子依山傍水,溪水環繞著村寨而過,環境幽雅清淨,村莊乾淨整潔,掩映在高大芒果林之中,有些芒果樹高達數十米,樹幹粗壯遒勁,足見其年代久遠,但枝葉間仍掛滿果實。

它克村

藏在元江東北部大山間的“中國傳統村落”它克村,如同眾多山區村莊一樣,靜靜地坐落在四面環山的野地間。

▲它克崖畫

它克村,是一個古老神奇的魅力村莊。四周群山環繞,青山綠水,果林茂盛,這裡的古崖畫、古建築、古代文明源遠流長。

現在去的遊人還不多

還保留著昔日的

淳樸與靜謐

去感受歷史遺存下來的厚重之美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