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有了鬥志才有戰術

可能有人認為, 鬥志和戰術聯繫較遠。 事實並非如此。

1945年的一天, 時任晉冀魯豫軍區司令員的劉伯承到一縱二旅看望部隊, 聽了部隊現狀和作戰情況的彙報後, 劉伯承問了個非常新鮮的問題:“你說一個班能不能同敵人的一個軍打?”

很多帶兵人都被問住了。 後來, 劉伯承用堅定的語氣說:“能!問題是看這個班長有沒有鬥志。 我的這一個班, 不是去打敵軍前鋒, 更不是去打敵軍的本隊, 但是可以專打掉隊落伍的三三兩兩的零星敵人, 也可以打敵人的尾部和輜重, 打了就走, 不去硬拼。 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有了鬥志才有戰術”, 很多指揮員堅守這一信條, 打了許多勝仗。

什麼叫戰術?許世友將軍有句名言:“打進去就是戰術。 ” 戰勝首在心勝。 沒有鬥志, 不敢鬥爭, 戰術就不靈。 事實上, 無論是戰術的選擇, 還是戰術的創新, 有沒有鬥志、敢不敢戰鬥是前提和基礎。

只有定下敢戰的決心, 才會研究探索靈活有效的戰術, 進而取得戰爭的勝利。 劉伯承正是因為敢戰, 才反道用兵, 在七亙村重疊設伏重創日軍。 那種空談戰術, 而不具鬥志、不講血性的做法, 無疑是紙上談兵。

“戰爭是最不確定性的王國。 ”在毫無定法、不確定性的領域裡打仗, 鬥志往往激發戰場智慧, 血性往往催生合理冒險, 而智慧和冒險往往是勝利的代碼。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正是有了決戰決勝的勇氣, 曼施泰因制定裝甲兵翻越阿登山脈閃擊法國的卓越計畫, 朱可夫用坦克部隊在森林沼澤地實施主要突破的大膽之舉, 艾森豪不顧惡劣天氣毅然決定6月6日實施諾曼地登陸。

現代戰爭, 就戰術而言, 已經超越歷史上的任何“範式”。

要想創造新的戰術, 沒有士氣勇氣、沒有犧牲精神是萬萬不行的。 就以特種作戰來說, 往往要千里突襲, 深入敵境, 以戰術行動達成戰略目的。 如果士氣不高, 血性缺乏, 何談戰術、何談勝利?

資訊化條件下, 戰爭比以往更加殘酷、更加複雜、更加不可控。 只有在士氣高昂、勇於開拓、善於創新的前提下, 深入研究太空、網路、智慧、深海、生物等領域的作戰特點, 創造出靈活機動、克敵制勝的戰術, 才能贏得戰爭主動權。 特別是高科技條件下, 戰爭可以在自然空間、技術空間、認識空間、社會空間打響, 沒有絕對有效的戰術手段、戰術運用, 很難在戰場上奪取勝利。

須知, 血性永遠是勝利的鋒刃, 人永遠是戰爭的主宰。 不是技術先進就能打勝仗,

而是有了鬥志, 有了靈活機動的戰術, 才能贏得戰爭勝利。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