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創新發展,江都底氣十足

創新, 在以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的“五大發展理念”中, 居於首位;

創新, 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兩聚一高”戰略的題中之義;

創新, 也是江都區委、江都區政府明確的今年及今後一段時期的“兩大任務”之一。

廣袤的龍川大地上, 從來就不缺“創新”的元素——

邵伯湖畔鬥野亭內, 一尊“鐵牛”默默靜臥。 遊客們往往崇拜其神奇的“鎮水”功能, 而它在古代實屬水警預報裝置卻鮮為人知。

大橋鎮開元寺旁, 一片人工湖命名為“星北湖”。 那是為了紀念一位從此地走出的科學家——“雷達之父”束星北。

在江都城區, 更有讓世界矚目的江都水利樞紐工程。

它挹江治淮、調水北送, 堪稱“遠東奇跡”, 同樣凝聚著江都人的智慧……

上述三例已成往事。 看今朝, 江都人在創新創造的“王國”裡自由翱翔, 其作為、其貢獻更是令人刮目相看:

江中校友周忠和院士發現震驚全球的古鳥化石, 在古生物學研究領域開闢出新天地。

丁中校友戴厚良領銜項目獲評2015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

江佳電子公司的電子元件產品用到了飛往太空的神舟飛船上。

豐澤軌道交通科技公司生產的碳刷架及摩擦盤, 成為高速動車組核心裝置, 央視《新聞聯播》高度讚賞。

亮點有目共睹, 發展任重道遠。

在邁向更高水準小康社會的偉大進程中,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 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江都的發展正處在爬坡過坎的關鍵時期, 正在經受著調整轉型的陣痛。 能否實現“鳳凰涅槃”、能否重鑄發展輝煌, 根本上取決於創新引擎能否成為主動力。

當下, 我們要看到, 眾多企業的生產運營需要破舊立新, 機關部門的管理服務需要推陳出新, 社會各界的創業實踐需要吐故納新……

還要看到, 創新並非高不可攀。 縣域範圍內, 幾乎搞不了原始創新。 但我們可以依託高校院所、借助科技鎮長團的力量, 在集成創新、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上積極探索;我們可以發揮本土工匠、技術能手的作用, 在專利發明、技術改造上攻關突破;我們可以面向全社會廣泛動員,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謀求作為。

聚力創新, 大勢所趨, 勢在必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