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我們與哈佛的差距,可能就在這三頓飯

我們與哈佛的差距可能就三頓飯

來源 | 廈大鄒振東 作者 | 鄒振東

ID | xdjszzd

在哈佛大學, 教授太太請教授們吃飯, 本科生請教授吃飯, 圖書館長請教授吃飯——這樣的三頓飯,

可能是我們與世界一流大學真正的差距。

與Michael Szonyi教授一起吃飯, 每一次都是新鮮的體驗。 新鮮的重點不是吃什麼, 而是聊什麼。 這位中文名為宋怡明的老外, 目前是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主任, 長著一對據說是成功秘訣的善於傾聽的大耳朵, 操著一口流利的帶閩南腔的普通話, 在座的學者或吹牛, 或爭吵, 有時甚至不歡而散、拂袖而去, 但人們仍然期待著下一次私人聚餐, 準確地說:是期待下一次碰撞的話題。

我沒有想到這一次飯局的話題主題, 關鍵字居然是:“世界一流大學”與“吃飯”。

01

哈佛大學的第一頓飯:教授太太請教授們

“哈佛的教授太太文化”, 其經典代表就是太太經常請各位教授到家裡吃飯。

哈佛學者把這樣的吃飯叫做“讀書會”, 幾乎每週都會在一個教授家舉行, 教授太太就是當然的女主人。 所有的與會者都覺得受益匪淺, 因為無數的選題、靈感都來源於此。 吃飯的可能是同行, 也可能是不同學科的學者, 你可以想像一下:吃飯聊天的有歷史學教授、語言學教授、天文學教授、神經學教授, 他們可能聊什麼?

鄔教授對高等教育的研究有一個“鴿籠理論”:現代高等教育隨著學科分類越來越細, 不同專業的學者越來越困在自己的鴿籠裡。 出路就是要為鴿子們提供“廣場”。 教授太太提供的客廳飯局, 就是這樣的跨學科“廣場”。

我不由得想起梁思成家的客廳, 和他美麗的太太林徽因。

教授太太文化的背後其實有若干支撐。

首先, 教授的房子要足夠大。 如果教授住的就是鴿子籠, 恐怕沒辦法高朋滿座。

其次, 教授的工資要足夠高。 教授太太無需上班掙錢養家糊口。 如果太太帶著一臉疲憊下班回家, 應該沒有多少心情張羅大家吃飯。

當然, 最重要的是教授太太文化品位要好。 如果家裡就雞飛狗跳, 恐怕沒有人敢上門。

宋怡明對鄭教授的說法做了修正:首先, “哈佛教授的太太文化”這個概念本身就不太準確, 哈佛教授相當一部分也是女性。 更重要的是, 在他印象中“太太文化”早已不存在, 如今一些教授的讀書會, 早就改在餐館裡了。 這種“太太文化”的衰落, 在宋教授看來絕對是好事情, 它代表哈佛的父權文化已經被打倒。

不過, 好事情也有代價, 代價之一是原來一些好的校園文化傳統也受到攻擊。 宋教授強調, 今天的哈佛應該想辦法讓原來的凝聚力恢復, 但這絕對不等於說要讓所謂的“太太文化”恢復。

特別要說明的是, 與其說“哈佛教授的太太也要出去上班了”, 不如說“哈佛教授配偶也要去上班了”。 哈佛教授的配偶想欣賞更豐富的生活, 不一定要做家庭婦女, 宋教授認為這是個值得讚揚的現象!

02

哈佛大學的第二頓飯:本科生請教授吃飯

宋怡明認為哈佛最值得驕傲的文化是本科生文化。 哈佛致力於讓本科生成為大學的主人。 他舉的一個例子, 居然也是吃飯。

哈佛會給每一個本科生一筆錢, 專款專用, 就是請教授吃飯。 有一段時間, 教授們突然發現自己被密集邀請,

一打聽, 原來學校食堂員工罷工了。

好些大學的問題就是:本科生見不到教授。 越是名牌教授, 越不給本科生上課。 據說, 某985高校有一個博士研究生, 導師是院士, 一直到畢業, 都沒有和單獨導師說過一句話。

哈佛對本科生的好, 沒有吃虧。 據說哈佛的校長做過調查, 對哈佛的捐贈, 比例最大的來自本科生校友, 而且這些捐贈也有相當比例要求直接花在本科生身上。 這就是良性迴圈!

我曾經寫過一篇轉發率極高的文章, 題目就是:《厚待自己的學生, 就是厚待學校的未來》。 那些校長辦公室有空調, 卻捨不得給學生開空調的大學, 別指望他們畢業了, 還會熱情洋溢地給你捐款。 他們在大學已經熱夠了!

03

哈佛的第三頓飯: 圖書館長請教授吃飯

宋怡明認為哈佛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所有人員自覺為教授服務。他得意地宣佈,目前哈佛大學圖書館有關金門書籍全世界最多!原因就是他在研究金門,而每年哈燕圖書館長都會請他吃飯,問他需要買什麼資料。

我問宋怡明:“是不是看你是費正清中心主任,圖書館長對你特別殷勤?”他連連搖頭:“我還是副教授的時候,圖書館長就這樣做了,這是他的日常工作。”

“這要吃多少飯啊?”我驚歎。

宋怡明誤解我是在談錢,他笑了:“吃的是速食啊,沒多少錢。買書才花錢!”

哈佛大學整個行政保障系統都明白:大學教授的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大學教授的時間是最寶貴的時間。因為,大學教授是哈佛最值錢的資產。

三頓飯的故事講完了,要強調的是:大學不是請客吃飯,哈佛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這裡。三頓飯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支撐這三頓飯背後的大學文化。

看一所大學的文化基因,不一定要在其核心地帶尋找,其邊邊角角留下的痕跡,也許最能反映出文化滲透在骨髓裡的力量。

教授太太請教授們吃飯,本科生請教授吃飯,圖書館長請教授吃飯,分別對應著三個共同體:大學的學術共同體、教學共同體與行政共同體,它們一起建構著整個哈佛的大學共同體。

三頓飯請客的共同物件,都是教授,顯示出教授是大學的重心。解決好教授這個大學重心,才能解決好學生這個大學中心。因為教授是大學最重要的生產力!中國人喜歡引用這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的文化就是大師能否養成的土壤,就是大師能否存活的環境。

川流不息的中國大學管理者到哈佛考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注哈佛的文化。如果我們只是看到人家的實驗室、圖書館,哪怕是把整個課程體系、人事政策、管理制度照搬下來,可能仍然是畫虎未成反類犬。

比如,我們把哈佛大學的三頓飯,換成教授的小型研討會,本科生的談心室,圖書館的徵集購書問卷調查,看起來教授與教授,教授與學生,行政與教授都在互動,但效果會是一樣的嗎?

出於記者出身的本能,我問宋怡明,說了這麼多哈佛的好,那麼哈佛的不好在哪裡?

宋怡明楞了一下:“可能是對年輕教師的剝削”。

我似乎發現了漏洞:“你一直強調,哈佛文化的精髓就是建構哈佛身份認同的共同體,那麼,這些年輕人對哈佛的認同在哪裡?”

宋怡明坦率地笑了:這和我剛剛講的真的有一點矛盾,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THE END—

文本轉載自廈大教授鄒振東的個人公眾號:廈大鄒振東(xdjszzd)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謝謝!

更多資訊或新聞爆料QQ2928809442

03

哈佛的第三頓飯: 圖書館長請教授吃飯

宋怡明認為哈佛還有一個優點,就是所有人員自覺為教授服務。他得意地宣佈,目前哈佛大學圖書館有關金門書籍全世界最多!原因就是他在研究金門,而每年哈燕圖書館長都會請他吃飯,問他需要買什麼資料。

我問宋怡明:“是不是看你是費正清中心主任,圖書館長對你特別殷勤?”他連連搖頭:“我還是副教授的時候,圖書館長就這樣做了,這是他的日常工作。”

“這要吃多少飯啊?”我驚歎。

宋怡明誤解我是在談錢,他笑了:“吃的是速食啊,沒多少錢。買書才花錢!”

哈佛大學整個行政保障系統都明白:大學教授的需要是最重要的需要,大學教授的時間是最寶貴的時間。因為,大學教授是哈佛最值錢的資產。

三頓飯的故事講完了,要強調的是:大學不是請客吃飯,哈佛大學的核心競爭力並不在這裡。三頓飯沒有什麼了不起,了不起的是支撐這三頓飯背後的大學文化。

看一所大學的文化基因,不一定要在其核心地帶尋找,其邊邊角角留下的痕跡,也許最能反映出文化滲透在骨髓裡的力量。

教授太太請教授們吃飯,本科生請教授吃飯,圖書館長請教授吃飯,分別對應著三個共同體:大學的學術共同體、教學共同體與行政共同體,它們一起建構著整個哈佛的大學共同體。

三頓飯請客的共同物件,都是教授,顯示出教授是大學的重心。解決好教授這個大學重心,才能解決好學生這個大學中心。因為教授是大學最重要的生產力!中國人喜歡引用這句話:"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大學的文化就是大師能否養成的土壤,就是大師能否存活的環境。

川流不息的中國大學管理者到哈佛考察,我不知道有多少人關注哈佛的文化。如果我們只是看到人家的實驗室、圖書館,哪怕是把整個課程體系、人事政策、管理制度照搬下來,可能仍然是畫虎未成反類犬。

比如,我們把哈佛大學的三頓飯,換成教授的小型研討會,本科生的談心室,圖書館的徵集購書問卷調查,看起來教授與教授,教授與學生,行政與教授都在互動,但效果會是一樣的嗎?

出於記者出身的本能,我問宋怡明,說了這麼多哈佛的好,那麼哈佛的不好在哪裡?

宋怡明楞了一下:“可能是對年輕教師的剝削”。

我似乎發現了漏洞:“你一直強調,哈佛文化的精髓就是建構哈佛身份認同的共同體,那麼,這些年輕人對哈佛的認同在哪裡?”

宋怡明坦率地笑了:這和我剛剛講的真的有一點矛盾,這的確是一個問題。

—THE END—

文本轉載自廈大教授鄒振東的個人公眾號:廈大鄒振東(xdjszzd)

我們會在24小時內刪除處理,謝謝!

更多資訊或新聞爆料QQ2928809442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