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成都的柔與剛 作家們眼中的成都文學DNA

《成都作家》第八期

主辦

成都市文聯

成都市作協

成都商報社

底蘊深厚

擁有獨特天府文化的成都,歷史上也是文人騷客輩出之地。 千百年來,鮑照、左思、駱賓王、李白、杜維、白居易、孟浩然、蘇東坡等無數詩人或在此出生,或來此駐足,可見成都的歷史人文底蘊深厚。

難以割捨

由成都市文聯、成都市作協、成都商報社聯合主辦的《成都作家》第8期,我們將目光聚焦到成都散文和非虛構文學作家上,他們有的出生在成都,有的在成都長大,有的長期在成都生活工作,對成都有著難以割捨的感情。 讓我們聽聽他們和這座城市的故事。

岱峻

華西壩的歷史,他如數家珍

2000年,因一次偶然的機會,當時從事媒體工作的岱峻開始對李莊進行調查採訪。 2000年,《新經濟時報》刊發了岱峻關於李莊的部分文章。 不久,《南方週末》又刊載了岱峻的《李莊記事》。

沉寂數十年後,李莊因此再度走進世人的目光裡,岱峻也因研究李莊、記錄李莊,而逐漸轉型成為學者、作家。

隨後,岱峻陸續寫了《消失的學術城》、《李濟傳》、《民國衣冠:風雨中研院》、《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紀》,到新書《弦誦複驪歌——教會學校學人往事》出版,他轉入民國學術史研究已17年。

流沙河先生講過,要瞭解晚清成都,就去寬窄巷子;要瞭解民國成都,必須去華西壩。 成都的華西壩,作為抗戰時期的又一個文化重鎮。

內遷的齊魯大學、燕京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大學雲集於此,加上1910年建立的私立華西協和大學,華西壩成為有名的“五大學”聚集之地,這就是岱峻的《風過華西壩——戰時教會五大學始末》的緣起。

岱峻說,抗戰時,華西壩薈萃了中國最好的五所基督教教會大學,“壩上”已成中國文化的重要地標。 以前說上海叫滬上,說杭州叫湖上,成都則是壩上,整個中國只有一個壩,就是華西壩。

除了大學之外,成都現代化的開始和轉折,許多節點都和華西壩相關——成都第一頭奶牛怎麼來的?金堂的廣柑、龍泉的水蜜桃、幸福梅林的梅花;成都第一個聽診器,第一例牙科手術怎麼產生的?成都人愛喝茶,鶴鳴茶館有怎樣的歷史?園林怎麼設計的?……若對這些歷史的細節感興趣,你一定要讀讀岱峻的書。

潔塵

初冬下午,難忘的“成都時間”

一個初冬的下午,潔塵在成都玉林一個茶館等待朋友時,那段時間的體驗,令她久久難忘——在周圍無數陌生的茶客中間獨處,曬著暖和的太陽,品味熱乎乎的花毛峰茶,再嘗一嘗美味的蜜柚,感受到無比真切的幸福與閒適。

那份獨特的感受,被她定義為“成都時間”。 “下午3點,是北京時間的下午3點,但後面的成都時間,這個確切的點是模糊的……”

潔塵是土生土長的成都人,曾以電影隨筆、專欄文章為讀者所熟悉。 她創作的長篇小說《酒紅冰藍》《中毒》和《錦瑟無端》,背景都是在成都,“不是專門寫成都,是一種和都市的情感狀態相關係的場景。

在潔塵已經很久沒有更新的博客裡,有不少她寫成都的小散文,如2008年6月寫的《餘震中的民間成都》,講的是大地震後成都人的樂觀態度,湧現了大量自嘲的段子。 潔塵在文中說,“這個歷來溫存飽足、詼諧灑脫的城市,原本沒有產生黑色幽默的土壤。 跑地震跑得筋疲力盡的成都人終於開始了黑色幽默。 但這種黑色幽默中還是一直貫穿著這個城市那種低調、消解的氣質。 ”

潔塵說,自己在早些年的專欄中經常寫到成都的生活,最近幾年較少對成都進行專門的書寫,“上了40歲以後,有幾年沒怎麼碰成都這個題材了,我覺得再過些年吧,拉開點距離,我還是會寫成都,也許我可以找到一個更適合我的角度來書寫這個城市。

在潔塵看來,成都對於她自己是一個有血緣關係的城市,“我無論再跑到其他任何地方去,那些地方都終究是他鄉。 只有成都是故鄉。 ”

熊鶯

阿來誇她“錦心繡口”

熊鶯出過兩本書:《你來看此花時》和《遠山》。 《你來看此花時》以非虛構的手法講述了12個獨立的隱逸人物蹤跡史,將眾多不同命運“白雲蒼狗”般的遭際,最終歸於大自然生命之光的偉大召喚。

為寫這本書,大約一年時間裡,熊鶯遠赴馬來西亞、中國臺灣、橫斷山脈和九華山等地方採訪。 這本書也讓她獲得首屆全球華人豐子愷散文獎。

第二本書《遠山》,寫中國農村勞動力轉移浪潮中,一群不經意間站在了歷史關口的普通人:秦巴山脈裡,大山深處,那些空村裡的留守兒童,留守老人,還有那些荒蕪的土地。

熊鶯說,自己的下一本書想就一個主題、一個人物的命運嘗試去還原一段歷史,目前正在做資料收集工作。“前兩本書都由多個故事組成,以碎片化的形式,在承載一個共同的命題。我是《美文》雜誌專欄作家,這些文章,當時是為雜誌的專欄而寫。”熊鶯說,現在想來,兩年兩本書,寫得有些太快,積累與積澱都還不夠。“美國女作家蘿拉·希倫布蘭德寫《奔騰年代》,她耗時四年收集資料和採訪。林語堂寫《蘇東坡》,還原蘇東坡波的一生,收集通讀閱讀了蘇一千七百多首詩,八百通書簡。這樣的縱深寫作,對我而言,是第一次,將是一次學習,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譚楷

老房子和大熊貓, 牽動他的心

曾任《科幻世界》副總編的譚楷。退休後一直在致力於成都“老房子”的調查和研究。譚楷說,印第安人有句古訓:停下腳步,等一等靈魂。“承載著文化和歷史的老房子就是一個城市的魂魄,保留了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如果成都市沒有杜甫草堂,沒有華西壩,把有價值的老房子都拆掉了,那麼成都會很單調,成為一座毫無特色的城市。”

早在1992年,集中了上百位四川大學教授參與的300萬字《成都大詞典》開編,譚楷就作為第一副主編,參加了這一浩繁的文化工程。在開編的盛會上,老一輩文史專家說到被拆除的皇城明遠樓、致公堂時的痛惜之情,給譚楷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成都的老房子之外,熊貓也是譚楷筆下經常出現的物件。2014年,譚楷的熊貓科普作品《我是大熊貓》出版,與以往關於大熊貓的科普作品不同,《我是大熊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講述了熊貓的前世今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譚楷又寫下長篇報告文學:《大震在熊貓之鄉》。

譚楷說,現在自己正在創作一本書叫做《楓落華西壩》,講華西壩的百年歷史。“我就是在成都的華西壩長大的,華西壩給我的感覺就像美國常春藤大學校園,生活環境很舒服。”

伍松喬

千古一夢,追尋大雅堂

伍松喬並非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但成都早已成為他的第二個家,他曾著有報告文學《四川30年》《成都:柔與剛——一座城市的DNA》《天下古成都》等關於成都的專著。

近日,伍松喬的新作《千古一夢大雅堂》出版。“登大雅之堂”一語,很多人都熟悉,但確切的大雅堂所在以及它的來龍去脈,伍松喬在新著中探尋了大雅堂的前世今生。

大雅,原系華夏文學之源《詩經》的組成部分與宗旨,出現於西周時期。《詩大序》說“雅者,正也。”隨著先賢對大雅的推崇宏揚,關注蒼生、心系天下的大雅精神,象徵著華夏正聲,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浩然正氣。

大雅文化發展到唐朝迎來高峰,詩聖杜甫成為其最傑出的代表。杜甫漂泊巴蜀九年間創作的九百多首詩歌,占平生所作三分之二,代表了其詩歌的最高成就,被後人譽為“兩川夔峽詩”,被文壇尊崇為“大雅之音”。

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被貶謫到四川後,與丹棱名士楊素相識。後歷經三載,楊素出資在丹棱城南建詩書堂“高屋廣楹”,珍藏黃庭堅手書杜甫兩川夔峽詩詩碑300方,黃庭堅欣然為之題名“大雅堂”。

《千古一夢大雅堂》對大雅文化的起源、發展、坎坷、復興進行了詳盡闡述,深入再現三位唐宋主角杜甫、黃庭堅、楊素其人其事。伍松喬感慨:“天地人合,造就了千秋永恆的大雅堂史詩。”

“知青作家”

鄧賢

鄧賢的人生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出身于沒落富家,七年知青生涯後考上雲南大學,他的《大國之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描寫“中國遠征軍”的作品,《中國知青夢》《中國知青終結》等作品則為他贏得了“知青代言人”的稱號。

近年來,鄧賢致力於書寫自己的家族史。他歷時3年完成的第一部作品《父親的一九四二》已經出版。鄧賢的父親曾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弟子,後來成為一位優秀的工程師和教授。目前,鄧賢還在搜集材料書寫祖父、母親家族的故事,並以自傳作結。

報告文學作家

李林櫻

作為國內知名的報告文學作家,李林櫻著有長篇報告文學《漠風蕭蕭地火紅——中國石油大會戰揭秘》《雅礱江的太陽》《貧困的呐喊》《山風浩蕩》《生存與毀滅——長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考察紀實》《救救我們的孩子》《啊,黃河——萬里生態災難大調查》《五月·國殤·成都人》等多部作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當時已經70多歲高齡的李林櫻還自告奮勇奔赴前線採訪,成為趕赴災區年紀最大的作家。為了更好地創作,她還主動申請留在了特重災區:彭州市龍門山鎮。 “作家的使命在一線。”李林櫻說。

張歎鳳

四川汶川人,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歷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師,教授。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長篇小說《深宮絕學》,散文集《家園的味道》,評論集《愛心》,點評集《新月與孤星》《招魂的短笛》,隨筆集《文苑星辰文苑風》,中篇小說《芙蓉城》,短篇小說《老師》《肉身》等。

其專著《中國新散文源流》獲四川省寫作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如花的嫵媚》獲《小說界》第二屆小說評獎一等獎,《神聖崇拜》獲《小小說選刊》一等獎,《天真別趣》獲成都市第一屆金芙蓉文學獎。

范昌灼

重慶忠縣人,1963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成都市文聯第二屆副主席,市作協第一屆副主席,四川省散文學會副會長。

196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散文創作論》、《中國新時期散文論稿》,散文集《自在》、《秋天的回報》,另有散文、論文《學術的古鎮》《品味紅苕》《啃玉米》《麻雀記》《蟬鳴夜闌時》等400餘篇及《中國散文名著快讀》(主編之一)。《中國新時期散文論稿》獲四川省第六屆哲學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成都商報記者 邱峻峰

實習生 伍文韜

熊鶯說,自己的下一本書想就一個主題、一個人物的命運嘗試去還原一段歷史,目前正在做資料收集工作。“前兩本書都由多個故事組成,以碎片化的形式,在承載一個共同的命題。我是《美文》雜誌專欄作家,這些文章,當時是為雜誌的專欄而寫。”熊鶯說,現在想來,兩年兩本書,寫得有些太快,積累與積澱都還不夠。“美國女作家蘿拉·希倫布蘭德寫《奔騰年代》,她耗時四年收集資料和採訪。林語堂寫《蘇東坡》,還原蘇東坡波的一生,收集通讀閱讀了蘇一千七百多首詩,八百通書簡。這樣的縱深寫作,對我而言,是第一次,將是一次學習,一次重新認識自己的機會。”

譚楷

老房子和大熊貓, 牽動他的心

曾任《科幻世界》副總編的譚楷。退休後一直在致力於成都“老房子”的調查和研究。譚楷說,印第安人有句古訓:停下腳步,等一等靈魂。“承載著文化和歷史的老房子就是一個城市的魂魄,保留了一個城市的歷史記憶,如果成都市沒有杜甫草堂,沒有華西壩,把有價值的老房子都拆掉了,那麼成都會很單調,成為一座毫無特色的城市。”

早在1992年,集中了上百位四川大學教授參與的300萬字《成都大詞典》開編,譚楷就作為第一副主編,參加了這一浩繁的文化工程。在開編的盛會上,老一輩文史專家說到被拆除的皇城明遠樓、致公堂時的痛惜之情,給譚楷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成都的老房子之外,熊貓也是譚楷筆下經常出現的物件。2014年,譚楷的熊貓科普作品《我是大熊貓》出版,與以往關於大熊貓的科普作品不同,《我是大熊貓》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全面講述了熊貓的前世今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譚楷又寫下長篇報告文學:《大震在熊貓之鄉》。

譚楷說,現在自己正在創作一本書叫做《楓落華西壩》,講華西壩的百年歷史。“我就是在成都的華西壩長大的,華西壩給我的感覺就像美國常春藤大學校園,生活環境很舒服。”

伍松喬

千古一夢,追尋大雅堂

伍松喬並非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但成都早已成為他的第二個家,他曾著有報告文學《四川30年》《成都:柔與剛——一座城市的DNA》《天下古成都》等關於成都的專著。

近日,伍松喬的新作《千古一夢大雅堂》出版。“登大雅之堂”一語,很多人都熟悉,但確切的大雅堂所在以及它的來龍去脈,伍松喬在新著中探尋了大雅堂的前世今生。

大雅,原系華夏文學之源《詩經》的組成部分與宗旨,出現於西周時期。《詩大序》說“雅者,正也。”隨著先賢對大雅的推崇宏揚,關注蒼生、心系天下的大雅精神,象徵著華夏正聲,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浩然正氣。

大雅文化發展到唐朝迎來高峰,詩聖杜甫成為其最傑出的代表。杜甫漂泊巴蜀九年間創作的九百多首詩歌,占平生所作三分之二,代表了其詩歌的最高成就,被後人譽為“兩川夔峽詩”,被文壇尊崇為“大雅之音”。

北宋時期,著名詩人、書法家黃庭堅被貶謫到四川後,與丹棱名士楊素相識。後歷經三載,楊素出資在丹棱城南建詩書堂“高屋廣楹”,珍藏黃庭堅手書杜甫兩川夔峽詩詩碑300方,黃庭堅欣然為之題名“大雅堂”。

《千古一夢大雅堂》對大雅文化的起源、發展、坎坷、復興進行了詳盡闡述,深入再現三位唐宋主角杜甫、黃庭堅、楊素其人其事。伍松喬感慨:“天地人合,造就了千秋永恆的大雅堂史詩。”

“知青作家”

鄧賢

鄧賢的人生經歷頗具傳奇色彩:出身于沒落富家,七年知青生涯後考上雲南大學,他的《大國之魂》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描寫“中國遠征軍”的作品,《中國知青夢》《中國知青終結》等作品則為他贏得了“知青代言人”的稱號。

近年來,鄧賢致力於書寫自己的家族史。他歷時3年完成的第一部作品《父親的一九四二》已經出版。鄧賢的父親曾是著名數學家華羅庚的弟子,後來成為一位優秀的工程師和教授。目前,鄧賢還在搜集材料書寫祖父、母親家族的故事,並以自傳作結。

報告文學作家

李林櫻

作為國內知名的報告文學作家,李林櫻著有長篇報告文學《漠風蕭蕭地火紅——中國石油大會戰揭秘》《雅礱江的太陽》《貧困的呐喊》《山風浩蕩》《生存與毀滅——長江上游及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考察紀實》《救救我們的孩子》《啊,黃河——萬里生態災難大調查》《五月·國殤·成都人》等多部作品。

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當時已經70多歲高齡的李林櫻還自告奮勇奔赴前線採訪,成為趕赴災區年紀最大的作家。為了更好地創作,她還主動申請留在了特重災區:彭州市龍門山鎮。 “作家的使命在一線。”李林櫻說。

張歎鳳

四川汶川人,1982年畢業于四川大學中文系,歷任四川大學中文系教師,教授。1981年開始發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長篇小說《深宮絕學》,散文集《家園的味道》,評論集《愛心》,點評集《新月與孤星》《招魂的短笛》,隨筆集《文苑星辰文苑風》,中篇小說《芙蓉城》,短篇小說《老師》《肉身》等。

其專著《中國新散文源流》獲四川省寫作學會優秀成果一等獎,《如花的嫵媚》獲《小說界》第二屆小說評獎一等獎,《神聖崇拜》獲《小小說選刊》一等獎,《天真別趣》獲成都市第一屆金芙蓉文學獎。

范昌灼

重慶忠縣人,1963年畢業於四川師範大學中文系成都市文聯第二屆副主席,市作協第一屆副主席,四川省散文學會副會長。

1966年開始發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專著《散文創作論》、《中國新時期散文論稿》,散文集《自在》、《秋天的回報》,另有散文、論文《學術的古鎮》《品味紅苕》《啃玉米》《麻雀記》《蟬鳴夜闌時》等400餘篇及《中國散文名著快讀》(主編之一)。《中國新時期散文論稿》獲四川省第六屆哲學社科優秀科研成果三等獎。

成都商報記者 邱峻峰

實習生 伍文韜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