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收入,都是睡出來的|忙 Day

忙 Day

最牛逼的執行力, 和最差勁的執行力, 經常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底層的原因是什麼?

文◈Spenser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Spenser

(ID:spenserandhk)

「我一生只想做一件事:邊睡覺,

邊賺錢。 」

「呵呵, 我也想。 」

很多人說一個人能不能成功, 取決於他是否有行動力, 所以一定要有執行力。

這句話是對的, 我之前也是這麼篤信的。 但是, 這句話不夠深, 還沒有觸摸到本質, 它沒有解釋——是什麼東西在主導一個人的行動力。

我發現,

一個人的行動力, 不是天生的。 不是一些人行動力天然就好, 另一些人天然就差。

更多的情況是:這個人可能在這件事情上行動力非常好, 全力投, 而在另一件事上行動力非常差, 經常拖延。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 就好像謝霆鋒和張柏芝在一起的時候, 經常表現出是一幅大男子主義的形象, 高冷難以接近;但後來離婚和王菲在一起後, 整個給媒體捕捉到的形象是溫柔的, 典型的給王菲做菜的居家暖男一枚。

其實這個差異,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因為不同的愛情, 不同的感覺, 讓一個人, 展現兩種完全不同的行動風格。

是認知。

認知才決定了你行動的方向, 和投入的力度——認知的深度, 才決定你的未來的高度。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 一份付出換來一份收穫, 這是很多人的商業認知, 於是你天然地認為任何收入的增長, 都應該靠時間的同倍遞增來獲得。

於是就會陷入一個認知陷阱:覺得如果想賺更多的錢, 就應該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 但是一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天花板的,

所以這往往導致收入上到一個level後, 便出現了瓶頸。

所以很多人會一直陷入在勞力收入, 就不怎麼會想到資本收入;你一邊在罵「富人越富窮人越窮」的老話, 一邊因循守舊地走自己的老路。

但現實是, 年薪10萬到30萬可能的確是努力的差距, 但是從年薪10萬到100萬、從100萬到1000萬收入的差距, 其實和努力本身不相關了。 或者說這時候的努力已經淪為最底層的素質, 需要更高級的商業認知去給自己加碼。

所以對於時間與收入的價值關係, 更牛逼的認知應該是:

1.把單位時間賣貴;2.讓時間可以被批量購買;3.讓時間產生複利。

-1-

不 要 賤 賣 你 的 時 間

第一種相對比較好理解, 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來提高溢價能力, 讓別人用更貴的價錢來買你的時間。

在這種指導思想下, 你就要問自己, 你自己現在做的事情, 在賺錢的基礎上, 想像三五年後, 你這份手藝, 能不能賣得比現在貴很多, 有沒有通過累計專業度和經驗值, 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因為人和車子一樣, 都是消耗品。

你要讓自己有房產思維, 隨著時間增值;而不是車子思維,時間越長越貶值,成為消耗品。

想到這裡,你就不會去想到開個專車,你就不會去做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你就不會只做賺青春飯的活兒。

如果你現在不賺錢,但是能夠預測到未來很值錢——這份事業,就值得做。

-2-

批 量 販 賣 時 間

時間的批量化販賣,是讓時間單位價值最大化的第一手段,而互聯網是實現時間批量化最好的方式。

我有些新東方的老師朋友,天天在講臺上講課,前幾年驕傲地說:我培訓出了幾萬名學生,可謂流水的學生,鐵打的老師。而現在有些老師自己出來線上講課,在不同的平臺上,通過互聯網,線上同時幾千上萬人收聽。這樣,就把自己的單位時間販賣給更多人了。

所以你會發現,線下只能一堂一堂講的課,搬到線上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線上一節課下來,收入是線下課程的N倍也不稀奇。

這就是批量販賣時間帶來的價值。

當你擁有批量販賣權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怎麼使這個事情成為可能,你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建立認知,如何沉澱流量,如何建立品牌。整個做事的風格是長遠的,而不是做一次賺一票的一次性買賣。

對於批量販賣權的追求,也反向促進了我們的行動力。

-3-

盡 可 能 產 生 複 利

如果說批量販賣時間是單個時間的橫向空間維度,而複利則是縱向時間維度。

時間產生的價值,通俗點說,就是「睡後價值」。就是你當下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未來可以一直因為這個獲得收入。

我們再講得通俗一些,其實現在很多微商、直銷,這些三級分銷平臺(不包括傳銷),就是利用了複利的概念,讓人看到目前投入所帶來的未來巨大可能性,於是乎,每個人都打了雞血一樣——重倉投入時間,為了以後的「不勞而獲」。

所以,真的,我們不是輸在勤奮不夠,不是輸在機遇不好,而是輸在對一個趨勢、一個事件、一個現象的認知深刻程度。

其實對於以上三點的時間價值的認知,並不是我自己最原創的認知想法,也是自己實踐出來的。

只有提升認知,才能及早看到未來。

不然,哪怕趨勢的風口正呼呼地向你吹,你卻只會轉過身去,裹緊身上的衣服,不讓風進來。

這是最悲哀的事。

END

隨著時間增值;而不是車子思維,時間越長越貶值,成為消耗品。

想到這裡,你就不會去想到開個專車,你就不會去做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你就不會只做賺青春飯的活兒。

如果你現在不賺錢,但是能夠預測到未來很值錢——這份事業,就值得做。

-2-

批 量 販 賣 時 間

時間的批量化販賣,是讓時間單位價值最大化的第一手段,而互聯網是實現時間批量化最好的方式。

我有些新東方的老師朋友,天天在講臺上講課,前幾年驕傲地說:我培訓出了幾萬名學生,可謂流水的學生,鐵打的老師。而現在有些老師自己出來線上講課,在不同的平臺上,通過互聯網,線上同時幾千上萬人收聽。這樣,就把自己的單位時間販賣給更多人了。

所以你會發現,線下只能一堂一堂講的課,搬到線上會有更大的想像空間,線上一節課下來,收入是線下課程的N倍也不稀奇。

這就是批量販賣時間帶來的價值。

當你擁有批量販賣權的時候,你就會知道怎麼使這個事情成為可能,你就會開始思考如何建立認知,如何沉澱流量,如何建立品牌。整個做事的風格是長遠的,而不是做一次賺一票的一次性買賣。

對於批量販賣權的追求,也反向促進了我們的行動力。

-3-

盡 可 能 產 生 複 利

如果說批量販賣時間是單個時間的橫向空間維度,而複利則是縱向時間維度。

時間產生的價值,通俗點說,就是「睡後價值」。就是你當下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在未來可以一直因為這個獲得收入。

我們再講得通俗一些,其實現在很多微商、直銷,這些三級分銷平臺(不包括傳銷),就是利用了複利的概念,讓人看到目前投入所帶來的未來巨大可能性,於是乎,每個人都打了雞血一樣——重倉投入時間,為了以後的「不勞而獲」。

所以,真的,我們不是輸在勤奮不夠,不是輸在機遇不好,而是輸在對一個趨勢、一個事件、一個現象的認知深刻程度。

其實對於以上三點的時間價值的認知,並不是我自己最原創的認知想法,也是自己實踐出來的。

只有提升認知,才能及早看到未來。

不然,哪怕趨勢的風口正呼呼地向你吹,你卻只會轉過身去,裹緊身上的衣服,不讓風進來。

這是最悲哀的事。

END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