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家委會競選開啟群嘲模式,為什麼舶來品到中國就變味了?

今天, 幾乎所有的家長群和教育相關群都在盛傳幾張微信聊天截圖, 雖然後來大家自覺地對其中出現的名字作了馬賽克處理, 但是浦東外國語附小還是一戰成名了:

這幾位無辜的家長連同他們的孩子受到了網友們的群嘲, 有人說他們是愛給自己貼金的戲精, 有人說家委會不就是個拍老師馬屁的組織嗎?還有人嫌事情不夠大, 乾脆蹭熱度開始仿寫:

無獨有偶, 在這個拼爹的年代, 前兩天杭州某學校的家委會競選也曾掀起一波攻勢, 大概還是因為家長們“太高調”了吧。

其實, 就我個人觀點, 撇去為什麼要花那麼多字數介紹自己履歷不說, 我認為這些家長們熱心投身家委會, 願意付出自己的勞動, 積極配合老師做一些公益活動, 還是值得讚賞的。

家委會這個名詞,總的來說還是這幾年剛剛興起的“舶來品”,多數吃瓜群眾對此表示茫然或者誤解也情有可原。在美國,家委會的設立最初是為了方便學校向家長傳達訊息,後來隨著家長要求參與學校事務的熱情越來越高,家委會已經成了幾乎每個學校不可或缺的民間組織。

比如矽谷小城San Jose裡教育品質上乘的私立學校Merryhill Elementary School(梅裡山小學),這裡的“家校聯合會”有自己的網站,每年組織舉辦藝術展、書展、科學展、音樂表演、家庭電影日等活動,網站上還有該組織今年每個月的會議排程、會議紀要供大家討論參考。家委會的核心組織比較簡單,一名主席、一名副主席、一名財務、一名秘書,每年換屆一次,但是任何家長都可以參與家委會的會議和活動策劃。

再比如溫哥華排名第一的牛校Crofton House School,是一所女校。學校的理念是,在這裡,不僅僅只是學生個體的集合,更是一所包容所有女生和她們家庭的社區共同體。學校的家長們抱著同樣的理念聚集在一起,義務貢獻自己的時間,策劃女性獨立論壇、交際舞會、慈善義賣等活動,希望自己對公益事業的熱情、對社區的公民責任感能成為女兒們的表率。

不難看出,家委會的功能,一是利用家長的人脈,拓展學校優質資源,給學生創造更多社會實踐和鍛煉自己的機會。二是志願付出時間和精力,服務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小夥伴們,是純公益的行為。

因此,怎樣的人才能進入家委會?光有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進入家委會,需要以下幾種能力:

- 溝通能力。不管是舉辦活動,還是協調家長,都需要各成員良好地溝通協商,家委會的成員需要強大的溝通能力。

- 策劃執行能力。家委會的一些活動策劃,如聖誕晚會、義賣等,不亞於一場中大型公關路演,需要精心的組織、周密的策劃和強有力的執行能力,有時候還需要動用家長的人脈。

- 團隊合作能力。家長群體也是一個小社會,更何況還要聯結校方和學生,因此家委會的成員需要聽取不同意見、做團體的意見領袖、同時積極地和各方合作並解決問題。

這麼看來,還真需要有一定學歷背景、社會資源的人,才能勝任家委會核心領導工作呢!

但是,為什麼中國人選家委會,會遭到大家的群嘲呢?我覺得可能還是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一些學校還是家長制的作風,校方有絕對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家委會往往成為傀儡,並沒有起真正的作用,因此許多家長認為競選家委會只是為了作秀。

第二,家委會固然有接近老師的“先天條件”,但一些家長把這當成了拍馬屁的平臺,不積極做事,或者一有付出就邀功,甚至要脅老師以求得各種推優的名額。這讓家委會成了升學的“香餑餑”,而失去了最初的公益目的。這些家長們,能不能用平常心,把家委會當作一份公益事業去付出呢?經常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去捐款、跑了老遠去支教,可為什麼就不能從身邊做起,為學校、為社區做一點事呢?

第三,還是家長自身的傳統思維,覺得“上個學讀個書而已,哪來那麼多社交,我家孩子只要讀個書考個試就行了”,或者認為所有的活動都應該校方自行創造,不應該由家長花時間參與其中。這種觀點很快就要跟不上時代了,孩子的成長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務虛,讓孩子在你身上發現真善美吧,更何況比你優秀的比你更努力,更願意為孩子付出時間呢。

還是值得讚賞的。

家委會這個名詞,總的來說還是這幾年剛剛興起的“舶來品”,多數吃瓜群眾對此表示茫然或者誤解也情有可原。在美國,家委會的設立最初是為了方便學校向家長傳達訊息,後來隨著家長要求參與學校事務的熱情越來越高,家委會已經成了幾乎每個學校不可或缺的民間組織。

比如矽谷小城San Jose裡教育品質上乘的私立學校Merryhill Elementary School(梅裡山小學),這裡的“家校聯合會”有自己的網站,每年組織舉辦藝術展、書展、科學展、音樂表演、家庭電影日等活動,網站上還有該組織今年每個月的會議排程、會議紀要供大家討論參考。家委會的核心組織比較簡單,一名主席、一名副主席、一名財務、一名秘書,每年換屆一次,但是任何家長都可以參與家委會的會議和活動策劃。

再比如溫哥華排名第一的牛校Crofton House School,是一所女校。學校的理念是,在這裡,不僅僅只是學生個體的集合,更是一所包容所有女生和她們家庭的社區共同體。學校的家長們抱著同樣的理念聚集在一起,義務貢獻自己的時間,策劃女性獨立論壇、交際舞會、慈善義賣等活動,希望自己對公益事業的熱情、對社區的公民責任感能成為女兒們的表率。

不難看出,家委會的功能,一是利用家長的人脈,拓展學校優質資源,給學生創造更多社會實踐和鍛煉自己的機會。二是志願付出時間和精力,服務自己的孩子和他的小夥伴們,是純公益的行為。

因此,怎樣的人才能進入家委會?光有時間是遠遠不夠的。進入家委會,需要以下幾種能力:

- 溝通能力。不管是舉辦活動,還是協調家長,都需要各成員良好地溝通協商,家委會的成員需要強大的溝通能力。

- 策劃執行能力。家委會的一些活動策劃,如聖誕晚會、義賣等,不亞於一場中大型公關路演,需要精心的組織、周密的策劃和強有力的執行能力,有時候還需要動用家長的人脈。

- 團隊合作能力。家長群體也是一個小社會,更何況還要聯結校方和學生,因此家委會的成員需要聽取不同意見、做團體的意見領袖、同時積極地和各方合作並解決問題。

這麼看來,還真需要有一定學歷背景、社會資源的人,才能勝任家委會核心領導工作呢!

但是,為什麼中國人選家委會,會遭到大家的群嘲呢?我覺得可能還是以下幾個原因:

首先,一些學校還是家長制的作風,校方有絕對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家委會往往成為傀儡,並沒有起真正的作用,因此許多家長認為競選家委會只是為了作秀。

第二,家委會固然有接近老師的“先天條件”,但一些家長把這當成了拍馬屁的平臺,不積極做事,或者一有付出就邀功,甚至要脅老師以求得各種推優的名額。這讓家委會成了升學的“香餑餑”,而失去了最初的公益目的。這些家長們,能不能用平常心,把家委會當作一份公益事業去付出呢?經常有的家長帶著孩子去捐款、跑了老遠去支教,可為什麼就不能從身邊做起,為學校、為社區做一點事呢?

第三,還是家長自身的傳統思維,覺得“上個學讀個書而已,哪來那麼多社交,我家孩子只要讀個書考個試就行了”,或者認為所有的活動都應該校方自行創造,不應該由家長花時間參與其中。這種觀點很快就要跟不上時代了,孩子的成長方方面面都離不開家長的參與,多一些真誠,少一些務虛,讓孩子在你身上發現真善美吧,更何況比你優秀的比你更努力,更願意為孩子付出時間呢。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