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幾句話,別對孩子說!

孩子的教育問題一直都是家長們最大的“心頭之患”, 古有“孟母三遷”, 今有“月薪三萬不夠養孩子”, 實在是讓人憂心!

尤其是當孩子在學習上有問題時, 家長心裡更是著急!但是, 小菲要提醒各位家長, 著急歸著急, 有些話可是絕對不能說的!因為你的惡語相向, 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把鋒利的刀, 不僅會劃傷孩子, 還會留下深深的疤痕, 造成巨大傷害!

對孩子來說

你無意間說的一句話

可能傷害孩子的情感

甚至影響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01

“你再……媽媽就不要你了!”

想必很多媽媽都跟自己寶寶講過吧!即使沒有講過, 肯定小時候也聽過自己的媽媽講過, 或者聽其他媽媽講過。

殊不知, 就是這句幾乎所有中國媽媽都說過的話, 對孩子的傷害堪比打孩子, 甚至比打孩子更嚴重。

其中, 小恩自己就是這句話的受害者。 小恩在2歲半左右的時候, 特別調皮, 媽媽很是頭疼。

最後被逼無奈就假裝很生氣的樣子跟小恩講, 要是再不聽話就把小恩送到集市上賣掉。 小恩媽媽剛剛說完, 小恩就開始嚇得哇哇大哭, 哭聲震天, 把四鄰八舍都驚動了, 哭了好久才甘休。

雖然後來小恩乖巧很多, 但是小恩卻變得十分黏媽媽, 生怕媽媽把她丟掉或者賣掉。

當年的事情小恩歲然記不清了, 偶爾小恩媽媽和鄰居大嬸跟小恩講起這件事小恩也會一笑了之。 但是這件事卻讓小恩留下了沒有安全感的毛病。

誰又能理解到一個兩歲孩子的恐慌與無助呢?當你知道, 你眼裡的乖巧實則是孩子怕被丟掉、恐慌無助不敢表達, 壓抑天性假裝出來的時候, 你還會覺得這是一個好方法嗎?

02

“你怎麼這麼笨!”

記得之前看《嚮往的生活》的時候, 有一起嘉賓是宋丹丹和他的兒子巴圖。

一早上, 乖巧的劉憲華趁著大家熟睡, 爬起來做早餐, 大家發現以後紛紛誇他。

宋丹丹醒來以後胃還是不舒服, 正要找點吃的, 一看大華熬了小米粥, 正中她懷。 窩心得直叫:"哎呦, 大華太好了!有個這樣的兒子多幸福。

可以換兒子嗎?我要換兒子。 "然後還故意提高了嗓門, 這是念叨給巴圖聽的。

期間, 丹丹姐還批評巴圖說:“我生了一個廢物, 你看看人家!”

吃早餐時, 巴圖發現只有粥, 想給前一晚吃老豆角中毒嘔吐的媽媽和黃磊煮雞蛋。

但是鄉下的土爐子巴圖不會燒, 弄得到處是煙塵。 丹丹姐抱怨:“你要是能把這倆雞蛋煮熟了, 我就勉強把你留下。 ”

巴圖一臉尷尬。

宋丹丹這個媽媽真的太中國了, 雖然對孩子有著滿滿的愛, 但是, 冷不丁就會用語言羞辱孩子, 甩一些狠話。 媽媽們都知道這些狠話有多紮心嗎?

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 就是父母看到孩子某些事情做得不太合適的時候, 可能就會怒不可遏, 在這個時候父母會衝口而出,

說一些很有傷害性, 甚至是有羞辱性質的語言, 比如說你可能會惡狠狠對孩子說“為什麼你這麼笨?”, “你是豬腦子嗎?”。

是的, 當脾氣上來, 父母可能用洪荒之力也管不住自己的嘴, 儘管自己不是故意要傷害孩子, 但是父母需要知道的是, 這樣的語言一旦說出來就是覆水難收, 給孩子造成的傷害也是不可逆的, 孩子聽了這樣的語言, 會覺得“原來在我的媽媽心目中, 我是豬腦子啊”“原來媽媽認為我是這麼笨。 ”久而久之, 他會認同媽媽的話, 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笨得像豬的孩子。

03

“其他小朋友都會,怎麼就你不會?”

家長的殷切期待總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與日俱增,當看著其他小孩在某些方面優於自己的孩子時,就渴望自己的小孩也能達到同樣的水準甚至超過他們。

於是,便開始不自覺地開始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孩做比較。你看隔壁家的小孩怎麼樣了,親戚家的哥哥姐姐又怎麼樣了。

“喲,你家小孩會走了呀,我家的還不會呢。“

“人家王阿姨的兒子,早就起床了。”

“你表姐早就做完作業了,你呢?還在磨蹭!”

父母拿來比較的,往往是別家小孩的優點與自己小孩的缺點或不足,並且在比較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稍稍誇大他人的優秀程度,想要以此激勵小孩。

這種做法在放大了別人優點的同時,也放大了自己孩子的不足。

小孩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有很多缺點,並且因為身邊總是會出現新的榜樣,更會讓孩子產生深深的挫敗感。

“反正不管我怎麼努力,爸爸媽媽都覺得我不好。”

這種挫敗感,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是極大的傷害。

別人家的小孩是橫跨很多小朋友童年的一個存在,我們都曾經從那個年代走出來,我們深諳別人家小孩的殺傷力(常常讓我們無地自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都不喜歡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小孩去對比,那麼在對待我們的下一代時,也請手下留情,別總拿別人家的小孩和自家的孩子做對比。

03

“其他小朋友都會,怎麼就你不會?”

家長的殷切期待總是隨著孩子的成長而與日俱增,當看著其他小孩在某些方面優於自己的孩子時,就渴望自己的小孩也能達到同樣的水準甚至超過他們。

於是,便開始不自覺地開始拿自己的孩子和其他小孩做比較。你看隔壁家的小孩怎麼樣了,親戚家的哥哥姐姐又怎麼樣了。

“喲,你家小孩會走了呀,我家的還不會呢。“

“人家王阿姨的兒子,早就起床了。”

“你表姐早就做完作業了,你呢?還在磨蹭!”

父母拿來比較的,往往是別家小孩的優點與自己小孩的缺點或不足,並且在比較的過程中,一般都會稍稍誇大他人的優秀程度,想要以此激勵小孩。

這種做法在放大了別人優點的同時,也放大了自己孩子的不足。

小孩會覺得自己不夠好,有很多缺點,並且因為身邊總是會出現新的榜樣,更會讓孩子產生深深的挫敗感。

“反正不管我怎麼努力,爸爸媽媽都覺得我不好。”

這種挫敗感,對於孩子自信心的培養,是極大的傷害。

別人家的小孩是橫跨很多小朋友童年的一個存在,我們都曾經從那個年代走出來,我們深諳別人家小孩的殺傷力(常常讓我們無地自容)。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既然我們都不喜歡父母拿自己和別人家的小孩去對比,那麼在對待我們的下一代時,也請手下留情,別總拿別人家的小孩和自家的孩子做對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