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軟真的不是善良,那是沒原則、沒底線、沒有參照標準的

那些第一次就讓人覺得不近人情、原則性太強的“壞人”, 漸漸成了最沒有爭議的“好人”。

-01-

坦白來說, 前一陣子的我很低迷消沉。

對我這種自帶回血功能的人來說,

不順利的事哪怕再多, 也遠遠夠不上“低迷”二字。 以往會讓我覺得消沉的, 統統都是和人有關。 這次也不例外, 並且更甚。 其中最令我受挫的是, 我被判定為並不是個合格的領導。

一個學管理學出身, 並且管過兩百人團隊都得心應手, 從未懷疑過管理是自己擅長之事的人, 突然發現被多名中層員工誤解並且埋怨至深, 表示失望要走, 甚至丟下一句“那你想想為什麼大家都走了”的時候, 那種頹喪感可想而知。

我有個算好也算壞的習慣, 萬事把責任先往自己身上攬, 於是一發不可收拾地沮喪。 幾個高層看不下去了, 劈頭蓋臉地把我說了一頓, 一齊七嘴八舌地說:“那幾個人的品性難道你不知道?都是自己工作習慣極差,

每次都做不好工作完不成任務不說, 還一天到晚組小團體找理由、找藉口吐槽公司傳遞負面消息, 早就應該開除了!他們說的那些問題根本不是關鍵!根本不是你的錯, 是他們自己不懂職場最基本的道理的問題。 ”

我抬頭看著他們, 眉頭並沒有鬆開。 我知道他們說的都是事實, 這幾個人確實這樣, 也確實受我此次選擇的行業從業人員的普遍素質所限, 也因為是本地人的緣故本就沒有什麼鬥志, 並不太適合創業公司。 這些客觀理由都可以說服我。

但我仍然想不通的是, 為什麼我對他們那麼好, 對每個人都掏心掏肺, 原諒他們犯的錯誤, 耐心教他們應該怎麼做, 一次一次地給他們機會, 他們卻毫無感恩,

反而惡言相向?

一個我的合夥人似乎看出來我的糾結之處, 等所有人走了以後她留下來, 看了我一眼, 猶豫了幾次還是開口:“他們現在之所以提出要走, 其實是因為你終於開始不講情面了。 他們受不了落差, 覺得你壞, 更重要的是, 覺得你不講道理, 突然為什麼這麼嚴格要求, 為什麼以前沒要求呢?”

“你要知道, 人都是會被寵壞的。 你不給他糖吃其實沒什麼, 但若是你第一次給了他糖, 第二次沒給, 他就會覺得你過分了。 ”

“實際上, 你從最開始就應該做個壞人, 那他們自然就會接受這是公司制度, 知道什麼是底線不能觸碰, 什麼是規矩必須遵循, 知道工作沒績效犯錯誤是要受到處罰的。 太講人情和心軟才是你最大的問題,

而不是他們所說的你很差勁你不是個好人。 ”

她的一番話, 像是在暴風雨之前壓抑沉悶的天氣裡突然來了道驚雷, 讓人一怔的同時, 終於喘了口氣。

-02-

就像她說的, 這才是我最大的問題。 雖然並沒有什麼值得寬慰和驕傲的, 可是我總算找到了原因。

雖然也算是人的劣根性之一, 但我們每個人不都是這樣容易被寵壞嗎, 把對方超出義務範圍的善意當成理所當然。 一旦對方恢復正常, 就開始撒潑地無理取鬧, “你為什麼變了?!”

突然想起對於之前的男朋友, 在他第一次蹲下為我系鞋帶、為我學做飯時覺得意外和感動, 但當他之後常常這麼做時, 卻再也沒有說過“謝謝”, 表示過感動。 反而是後來他有幾次沒有這麼做, 我就沖他叫嚷“你現在對我不好了”。

若是他只是偶爾做一次, 或許我反而會牢牢記住對方的愛和好吧。

而說回工作上, 也是一樣的道理。 如果我們給了對方一次寬恕, 對方會覺得此事並不是不可饒恕的, 會有第二次犯錯、第三次犯錯, 直到成為家常便飯, 而最終忍無可忍決定不寬恕的我們,就成了沒有人情味的壞人。

反倒是那些第一次就讓人覺得不近人情、原則性太強的“壞人”,漸漸成了最沒有爭議的“好人”。

-03-

我腦海裡第一時間蹦出了我曾經的上司——y。他是我第一次去投行實習時的領導。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金融類的工作,在此之前做的都是市場類的工作,所以很不適應。第一天入職的時候,便收到厚厚一遝關於公司制度和規範的檔,我嗤之以鼻,一點都不人文,一個外企搞得跟央企一樣。

還沒等我多吐槽,第一次會議就更讓習慣了自由的我受到打擊,我的部門經理,y,面無表情地對我們這幫剛入職的新人頒佈了幾條“鐵律”,比如每天必須穿正裝和皮鞋,佈置的任務絕對不允許超時完成,客戶的會議絕對不能遲到,金融模型的搭建絕對不可以出問題,每週的工作總結和下周計畫必須於週五提交,如果計畫沒有完成需要詳細的報告說明……

末了,他意有所指地說了一句話:“我看過你們的簡歷,有的可能習慣了一些企業的自在氛圍,但到了我們公司我們部門就麻煩你們丟掉自己曾經的習慣。如果接受不了我們的制度和規定,三天內,隨時可以提出離開。三天之後,如果沒走的,日後我不想聽到一句怨言和解釋。不然我會立刻讓你們走人,也別想在我這兒得到什麼推薦信。”

走出會議室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憤怒和略帶絕望的。憤怒的是,這個人太不講情面了,我們不過是實習生罷了,就算是想畢業了留在這個知名企業,也不該如此嚴苛吧,居然還威脅我們。

絕望的是,我還真的需要這麼一家大企業的背書甚至他威脅中提到的推薦信,而我顯然是他口中那個習慣了自在氛圍的人。看來要留下來真的沒好日子過。

-04-

過了三天,我最終還是沒捨得走。

但是從那天起,不太有時間觀念的我,一改拖延症,所有任務都絕不會超時一秒,所有會議都是提前到場候著;從來都穿休閒裝的我,買了三五套正裝,每天穿著硌腳的皮鞋擠地鐵;從來都是隨便改改模型的我,瞪大了眼睛檢查每一個數位、每一個函數。

因為我知道,但凡有一條曾被y 強調過的原則和底線我觸碰了,我就得接受懲罰,甚至直接被清理出局。我得遵循遊戲規則。

而若我做得比這個原則和底線高出不少,表現優異的時候,y 平日看不出什麼表情的臉上,雖然依舊冷若冰霜,但總會在集體會議上點名表揚我。

每一次被這麼一塊頑固的“石頭”肯定時,雖然臉上不露聲色,但其實心底裡不知道有多高興,回家的路上恨不能跟過路的每個人都說聲晚上好啊。

我們十幾個同期進來的實習生,過了兩個月只剩下了五個,有的忍受不了y 的高標準自己走了,有的達不到y 的要求被y“請”走了,但我們剩下的這幾個都有一種同樣的感覺就是:y,漸漸一點都不惹人厭了,反而變得令人尊敬,也令人感激。

令人尊敬的是,他自始至終堅持他的原則,也遵守他的諾言,不會因為我們年紀小,初入職場就給我們和別人不同的特殊待遇,也不會在我們達到要求後反悔否定我們的成果。

他一碗水端平,他的原則和底線讓他毫無瑕疵,嚴絲合縫,一隻蒼蠅也鑽不進去,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富家子弟和一個平民子弟在他那兒都必須經歷同樣的考驗。

我們甚至期待每一次他的表揚,因為被這樣高標準的人贊許才真的說明自己做得好啊。

令人感激的是,在他的高要求高標準下,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改掉了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工作習慣,更快地適應了這個殘酷又現實的職場。我們也變得比同齡人更加自主、自律,凡事多做一點,多替上司和公司考慮,這在我後來的求職生涯中無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我們以外,那接近十個離開的,包括自己離開的和被y“請”走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說y 一個“不”字。

當時我們覺得他們都好有素質,居然這麼善良,不批判、不吐槽y。現在的我才明白,換了我,也不會說,有什麼資格說呢?人家不過是按規章制度辦事,人家一早就告訴了你他的原則和底線以及工作要求,沒有任何不對。你只是無法接受和做不到,不是對方的錯。

-05-

我想到這兒,面紅耳赤,明明曾經經歷過,卻還忘了y 教會我們的。

大概是由於自己這次創業並沒有上一次那麼一帆風順,經歷了很多風浪,也沒有給大家多好的待遇吧,自己心裡有點沒底氣,覺得不能像之前那麼兇殘,慢慢地成了特別好說話也特別心軟的人。

我還一度以為自己應該會成為大家口中最寬容、最好的領導。事實上,但凡是人前人後都被大家誇為好領導的,無一不是嚴格並且有原則,只是偶爾用一次人情的。只有那些沒有原則、沒有規矩,全靠人情和善意的,最終才會被劃為“無用”“無理”“無良”的三無範疇。

所以,千萬不要做那個一開始沒有制度、沒有規矩,反倒是因為心軟不斷原諒工作有紕漏和體諒各種客觀原因的人。你的無原則會帶來對方的底線不斷降低。

而當你發現越來越糟無法控制損失,意識到需要按照正常原則去要求對方時,他們反而會覺得是你不可理喻。

那時候,你既失去了好的工作結果,也失去了人心。

心軟真的不是善良,切勿搞錯,那是沒原則、沒底線、沒有參照標準、沒有一桿秤啊。

而最終忍無可忍決定不寬恕的我們,就成了沒有人情味的壞人。

反倒是那些第一次就讓人覺得不近人情、原則性太強的“壞人”,漸漸成了最沒有爭議的“好人”。

-03-

我腦海裡第一時間蹦出了我曾經的上司——y。他是我第一次去投行實習時的領導。

那是我第一次接觸金融類的工作,在此之前做的都是市場類的工作,所以很不適應。第一天入職的時候,便收到厚厚一遝關於公司制度和規範的檔,我嗤之以鼻,一點都不人文,一個外企搞得跟央企一樣。

還沒等我多吐槽,第一次會議就更讓習慣了自由的我受到打擊,我的部門經理,y,面無表情地對我們這幫剛入職的新人頒佈了幾條“鐵律”,比如每天必須穿正裝和皮鞋,佈置的任務絕對不允許超時完成,客戶的會議絕對不能遲到,金融模型的搭建絕對不可以出問題,每週的工作總結和下周計畫必須於週五提交,如果計畫沒有完成需要詳細的報告說明……

末了,他意有所指地說了一句話:“我看過你們的簡歷,有的可能習慣了一些企業的自在氛圍,但到了我們公司我們部門就麻煩你們丟掉自己曾經的習慣。如果接受不了我們的制度和規定,三天內,隨時可以提出離開。三天之後,如果沒走的,日後我不想聽到一句怨言和解釋。不然我會立刻讓你們走人,也別想在我這兒得到什麼推薦信。”

走出會議室的時候,我的心情是憤怒和略帶絕望的。憤怒的是,這個人太不講情面了,我們不過是實習生罷了,就算是想畢業了留在這個知名企業,也不該如此嚴苛吧,居然還威脅我們。

絕望的是,我還真的需要這麼一家大企業的背書甚至他威脅中提到的推薦信,而我顯然是他口中那個習慣了自在氛圍的人。看來要留下來真的沒好日子過。

-04-

過了三天,我最終還是沒捨得走。

但是從那天起,不太有時間觀念的我,一改拖延症,所有任務都絕不會超時一秒,所有會議都是提前到場候著;從來都穿休閒裝的我,買了三五套正裝,每天穿著硌腳的皮鞋擠地鐵;從來都是隨便改改模型的我,瞪大了眼睛檢查每一個數位、每一個函數。

因為我知道,但凡有一條曾被y 強調過的原則和底線我觸碰了,我就得接受懲罰,甚至直接被清理出局。我得遵循遊戲規則。

而若我做得比這個原則和底線高出不少,表現優異的時候,y 平日看不出什麼表情的臉上,雖然依舊冷若冰霜,但總會在集體會議上點名表揚我。

每一次被這麼一塊頑固的“石頭”肯定時,雖然臉上不露聲色,但其實心底裡不知道有多高興,回家的路上恨不能跟過路的每個人都說聲晚上好啊。

我們十幾個同期進來的實習生,過了兩個月只剩下了五個,有的忍受不了y 的高標準自己走了,有的達不到y 的要求被y“請”走了,但我們剩下的這幾個都有一種同樣的感覺就是:y,漸漸一點都不惹人厭了,反而變得令人尊敬,也令人感激。

令人尊敬的是,他自始至終堅持他的原則,也遵守他的諾言,不會因為我們年紀小,初入職場就給我們和別人不同的特殊待遇,也不會在我們達到要求後反悔否定我們的成果。

他一碗水端平,他的原則和底線讓他毫無瑕疵,嚴絲合縫,一隻蒼蠅也鑽不進去,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一個富家子弟和一個平民子弟在他那兒都必須經歷同樣的考驗。

我們甚至期待每一次他的表揚,因為被這樣高標準的人贊許才真的說明自己做得好啊。

令人感激的是,在他的高要求高標準下,我們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地改掉了很多不好的學習習慣、工作習慣,更快地適應了這個殘酷又現實的職場。我們也變得比同齡人更加自主、自律,凡事多做一點,多替上司和公司考慮,這在我後來的求職生涯中無疑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除了我們以外,那接近十個離開的,包括自己離開的和被y“請”走的,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說y 一個“不”字。

當時我們覺得他們都好有素質,居然這麼善良,不批判、不吐槽y。現在的我才明白,換了我,也不會說,有什麼資格說呢?人家不過是按規章制度辦事,人家一早就告訴了你他的原則和底線以及工作要求,沒有任何不對。你只是無法接受和做不到,不是對方的錯。

-05-

我想到這兒,面紅耳赤,明明曾經經歷過,卻還忘了y 教會我們的。

大概是由於自己這次創業並沒有上一次那麼一帆風順,經歷了很多風浪,也沒有給大家多好的待遇吧,自己心裡有點沒底氣,覺得不能像之前那麼兇殘,慢慢地成了特別好說話也特別心軟的人。

我還一度以為自己應該會成為大家口中最寬容、最好的領導。事實上,但凡是人前人後都被大家誇為好領導的,無一不是嚴格並且有原則,只是偶爾用一次人情的。只有那些沒有原則、沒有規矩,全靠人情和善意的,最終才會被劃為“無用”“無理”“無良”的三無範疇。

所以,千萬不要做那個一開始沒有制度、沒有規矩,反倒是因為心軟不斷原諒工作有紕漏和體諒各種客觀原因的人。你的無原則會帶來對方的底線不斷降低。

而當你發現越來越糟無法控制損失,意識到需要按照正常原則去要求對方時,他們反而會覺得是你不可理喻。

那時候,你既失去了好的工作結果,也失去了人心。

心軟真的不是善良,切勿搞錯,那是沒原則、沒底線、沒有參照標準、沒有一桿秤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