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如何提高母豬泌乳量?為何要讓仔豬及時吃足初乳?

如何提高母豬泌乳量?

乳腺的發育主要發生在泌乳期中, 仔豬出生後不久就習慣吸吮某一固定乳頭, 一直到斷奶。 初產母豬產仔量較少時,

就必須讓某些仔豬一開始就養成哺用兩個乳頭的習慣, 使所有有效乳頭發育, 這樣才可能提高和保持母豬一生的泌乳力。 在配製哺乳母豬飼料時, 提高懷孕後期和泌乳第一個月的飼養水準, 能有效地促進乳腺的發育, 提高母豬泌乳量。 懷孕母豬的飼料中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 哺乳期間, 尤其是產仔以後30天內的泌乳高峰期, 飼料中除添加魚粉外, 可用小魚小蝦或畜禽骨頭煮湯飼喂母豬。 同時, 補食一次青綠飼料, 對促進泌乳量有顯著的作用。 定時飼喂, 促進母豬多採食, 飼喂次數以日喂3 次為佳, 且早晚飼喂飼料量要大, 這樣有利於增加採食量, 提高泌乳量。 做好母豬產前減料, 妊娠母豬不宜餵養得過肥,
特別是在產仔前不宜飼喂過多精料。 產前, 每天早、晚各1 次, 用手輕揉豬乳房, 每次持續20 分鐘;產後, 用45℃左右的溫熱毛巾溫敷、按摩乳房, 每天上、下午各1次, 每次10分鐘, 可促進母豬乳房血液迴圈, 增加產奶量。 創造良好生活環境, 要做好夏天的防暑降溫和冬天的防寒保暖工作。 尤其是夏天的高溫, 直接影響母豬的採食量。 在母豬哺乳期間, 對產奶少或不產奶的母豬可用中藥催乳。 若母豬過瘦, 只分泌部分初乳便很快不再泌乳的, 可用豆漿、魚湯等含蛋白質高、易消化的飼料飼喂, 同時按以下方劑:黨參50克、黃芪50克、熟地50克、通草40克、穿山甲40克、王不留行50克加水煎服。 若母豬產後併發炎症而產生厭食、少食, 精神倦怠, 乳房紅腫以及少乳或無乳的,
在用抗菌素對症治療的同時, 用益母草50克、當歸30克、紅花20克、川芎20克、蒲公英50克、金銀花50克加水煎服, 每日1劑, 連服2~3天輔助治療, 療效較好。

為何要讓仔豬及時吃足初乳?

初乳是指母豬乳腺在妊娠後期積存的分泌物和在雌激素與黃體酮作用下從血液轉移來的蛋白質的混合物,

通常指分娩後3~5天分泌的乳汁, 尤其指3 天內分泌的乳汁。 初乳中白蛋白是仔豬早期獲得抗病力最重要的來源, 而且初乳中含有鎂鹽, 具有輕瀉性。 初乳的酸度高, 有利於消化道活動, 可促使胎糞排出。 因此, 仔豬出生後, 必須保證吃足初乳。 仔豬剛出生時, 四肢無力, 行動不便, 特別是弱小仔豬, 往往不能及時找到乳頭, 尤其是在寒冷季節, 仔豬可能被凍僵, 失去哺乳能力。 因此, 要求仔豬出生後, 在擦乾仔豬全身和斷臍時, 立即放入保溫箱內, 待全部仔豬產出後, 立即人工輔助哺乳。 也可隨產隨哺, 這樣做可以使仔豬儘快吃到初乳, 儘早獲取營養, 母豬分娩結束後, 全部仔豬都吃到足夠的初乳,
若母豬無乳, 應儘早輔助仔豬吃到寄養母豬的初乳。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