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蘇州城市綠化選種“高富帥”樹種 盤點他國綠化如何選種

央廣網北京3月13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全球華語廣播網》報導, 今年蘇州新增的綠化中出現了不少珍稀樹種, 給城市帶來別樣風景的同時, 也有市民擔憂, 這些樹中“高富帥”來到蘇州, 能否接得了“地氣”。 蘇州市綠化部門負責人表示, 此次列入名單的15個樹種, 是在前期的選拔中“過五關斬六將”才脫穎而出的, 生長上完全符合蘇州的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 存活不是問題。

今年, 蘇州計畫營建0.6萬畝珍貴用材樹種成片林, 栽植珍貴用材樹種175萬株, 包括銀杏、櫸樹、榔榆等15個品種, 蘇州市綠化管理站副站長項衛東介紹,

首先從林相上, 它的林冠線比較豐富, 第二就是考慮到這些都是複葉樹種, 像櫸樹、榔榆到了秋天要換葉, 變成金黃色的葉子。

對此, 有市民豎起了大拇指, 表示“平時因為看慣了蘇州的香樟樹, 大馬路上全是的。 想看見一點新鮮的東西, 也提高品位。 ”但也有人擔憂, 珍稀樹種固然能提高城市綠化的檔次和顏值, 但和鄉土樹種比起來, 它們的引種成本也高了不少。

同時, 這些樹中“高富帥”未必與蘇州水土相服, 如果存活率不高, 豈不是一大損失?有市民表示, 需要專業的綠化人員, 養護要跟上, 否則就浪費錢了。 種下去養護不好, 半途而廢死掉了, 挺可惜的。

針對市民的擔心, 蘇州市綠化管理站副站長項衛東表示, 此次列入名單的15個樹種,

都是在市農林部門前期的選拔中, “過五關斬六將”才脫穎而出的, 生長上完全符合蘇州的氣候條件和自然條件。 “一般來說問題不是很大, 要給它提供適合生長的環境。 我們現在考慮, 要盡可能在種的時候充分給它適宜的環境, 然後加強以後的養護。 ”

許多國家都把園林綠化作為城市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改善城市生活環境, 積極擴展綠化地帶, 已成為各國人民的普遍要求。 看看其他國家, 城市綠化如何選擇樹種?他們都選擇了哪些符合當地條件的樹?

西班牙:主要以柑橘樹、石榴樹作為綠化樹

《全球華語廣播網》觀察員張舜衡介紹, 西班牙城市綠化的樹種選擇, 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澱。 每年2月1日是植樹節,

西班牙把每年植樹節開始的第一周作為“植樹周”。 西班牙的國樹是甜橙。 在大部分南部沿海城市, 比如木爾西亞、塞維利亞、瓦倫西亞等地區, 都是以柑橘樹作為綠化樹, 道路兩邊鬱鬱蔥蔥的綠色中鑲嵌著金橙色的碩果, 在陽光下閃爍著滿樹迷人的光澤, 那香橙掛滿枝頭喜人的模樣, 那彌漫在城市街道裡甜橙的香氣, 釀造著一款有香有色的城市味道。

據瞭解, 選擇柑橘樹, 是來源於西班牙一個著名景點——桔樹院。 這是穆斯林教徒曾經散步、休憩、冥想的地方, 桔樹整齊排列有序, 翠綠冉冉的樹枝上擠滿誘人的小桔子。 行人在沉思和呼吸間透過陣陣芬芳, 感受城市車馬喧囂背後的清幽寧靜。 西班牙的國花是石榴花, 所以石榴樹在西班牙也隨處可見,

就連在西班牙的國徽上都有個紅色的石榴。

除了國樹、國花以外, 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的名字, 其實就來源於西班牙語中的草莓樹的發音。 草莓樹是馬德里大區一種常見的植物, 果實還可以吃。 在西班牙最重要的首都廣場上, 就樹立著熊與草莓樹的雕像。 時至今日, 馬德里市徽圖案上還保留著這個雕像。 在馬德里還有一種開遍全城, 被稱為“花中霸王”的夾竹桃。 該花有時單獨長成高大粗壯的花樹, 十分雍容華貴, 有時開在路邊松樹、槐樹、梧桐樹、和被稱為“百樹之王”的橄欖樹間, 相得益彰, 分外好看。

張舜衡透露, 西班牙城市的綠化樹種不僅具有歷史背景, 還能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 因為西班牙是景觀綠化植被出口大國,

也是全球綠化種植技術的出口大國。 比如西班牙培養的棕櫚樹能夠適應最低零下15-16攝氏度的氣溫, 具有不掉枝, 不退綠, 成功跨冬的生長習性。 而且這種樹很好養, 不用換土、不用防護, 它的鬃毛特別密實能夠有效抗寒。 配合西班牙開發出的全套種植技術。 每棵樹有自己的滴灌系統, 由電腦程式嚴格控制澆水量。 每棵成樹價值3萬元人民幣左右。

針對沙漠城市, 西班牙馬德里皇家工學院還研發出了塑膠樹, 該樹高約7-10米, 與天然樹一樣, 由根、幹、葉幾部分組成。 其堅挺的樹幹裡填滿具備毛細管功能的多孔聚氨酯材料, 它可模仿天然樹的蒸發和冷凝作用, 但卻不必進行人工或自然澆灌, 無需保養, 可以節省下大量的資金費用。

針對普通氣候的城市,西班牙還推出了一款最理想的珍稀樹種——富貴樹。該樹有三美:樹形美,葉形美,花形美。而且生長快、開花早、多季開花、適應性強,成活率高達95%。綠樹成蔭的西班牙城市背後,其實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在地理條件上,西班牙三面環海,卻是山地國家,山上還都是沙土,很難保持土壤營養,對樹種選擇要求非常苛刻。在城市發展上,馬德里市政府表示,每天都會收到數十起關於樹木被濫砍濫伐的投訴,就連馬德里前任市長都曾因為建造酒店砍伐300棵景觀樹木,受到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的批評。

法國:種植道旁樹的傳統從16世紀開始 每棵樹都有“身份證”

旅居法國的魏偉瓊介紹,法國巴黎是歐洲綠化率最高的首都之一,有10萬棵樹分佈在160多條道路兩旁,連接起來長達700公里,另外在城市公園裡有4萬多棵樹。法國種植道旁樹的傳統從16世紀就開始持續到現在,巴黎市政府計畫到2020年還要在種植2萬棵樹。

在樹種的選擇上從過去比較單一逐漸向多樣性發展,巴黎有160種樹種作為道旁樹,在公園等綠化帶則有4百種不同品種的樹,最常見的是法國梧桐、栗樹、槐樹、橡樹。樹種的選擇以適應巴黎的土壤與氣候為條件,優先考慮本土品種,特別是那些有季節性開花的樹,一些國外的品種也會考慮,比如中國的梨樹、銀杏樹現在逐漸多了起來。

樹種多樣化是有利於對抗樹木病害,大部分的病害旨在同一樹種之間傳播,而不會傳染到其他的樹種。目前巴黎58%的道旁樹過於單一,比如著名的香街大道上基本是梧桐樹,未來城市樹木種植管理是要逐漸降低同一樹種的密度,加種其他少見的新品種。

從2014年開始巴黎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記錄著生長情況,包括種植時間澆灌水量、修剪時間以及健康狀況,所以樹的資訊都記錄在市政府的開放資料庫,一年四季會跟蹤監控每棵樹的狀況。

澳大利亞:保留原生態環境 樹種選擇遵循好養活、實用、經濟原則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澳大利亞的城市綠化大多採取喬木、灌木、草地混合搭配方式。從樹種的選取方面來看,雖然有城市規劃者在城市發展之後新添加的品種,但是更多的仍然保留著原生態環境。由於澳大利亞的城市開發歷史只有短短200多年,在城市發展之前,整個澳大利亞大陸上自然生長的桉樹極其普遍,而在城市開發之後,大量桉樹仍然被保留下來,成為澳大利亞城市綠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添加的樹種中,澳大利亞通常會選擇樹幹高、樹冠大的樹木,一些闊葉喬木,例如榕樹,英國榆樹成為了城市新添設樹木的主力,這些植物一般並不名貴,但是好養活,選取它們作為城市樹種主要是從實用的目的考慮,例如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樹蔭,最小限度的提供資金養護等。

在城市綠化維護方面,澳大利亞不會特意保持某一種植物在規劃設計時,比較單一性的人工美感,比如在植物生長了一階段之後,旁邊雜生出了其他植物,大多數情況下,維護工人並會特意把雜生植物移除,平時維護更多的就是修整草坪或者剪除具有安全隱患的樹枝。

胡方說,澳大利亞在城市植物規劃方面有一些亮眼的景觀,不得不提的就是藍花楹。由於澳大利亞的夏季是在年底耶誕節階段,就連澳大利亞一首聖誕歌曲也唱道:每當藍花楹盛開的時候耶誕節就到了。每當藍花楹樹開花時,澳大利亞的很多街道會被落下的花瓣鋪成一片藍色,甚至一些澳大利亞人在城市植物盛開時,舉家到藍花楹樹較多的街上去賞花、拍照。一些人認為,藍花楹樹開花的季節是澳大利亞城市最美的季節。

針對普通氣候的城市,西班牙還推出了一款最理想的珍稀樹種——富貴樹。該樹有三美:樹形美,葉形美,花形美。而且生長快、開花早、多季開花、適應性強,成活率高達95%。綠樹成蔭的西班牙城市背後,其實也面臨很多問題。比如在地理條件上,西班牙三面環海,卻是山地國家,山上還都是沙土,很難保持土壤營養,對樹種選擇要求非常苛刻。在城市發展上,馬德里市政府表示,每天都會收到數十起關於樹木被濫砍濫伐的投訴,就連馬德里前任市長都曾因為建造酒店砍伐300棵景觀樹木,受到當地居民和環保團體的批評。

法國:種植道旁樹的傳統從16世紀開始 每棵樹都有“身份證”

旅居法國的魏偉瓊介紹,法國巴黎是歐洲綠化率最高的首都之一,有10萬棵樹分佈在160多條道路兩旁,連接起來長達700公里,另外在城市公園裡有4萬多棵樹。法國種植道旁樹的傳統從16世紀就開始持續到現在,巴黎市政府計畫到2020年還要在種植2萬棵樹。

在樹種的選擇上從過去比較單一逐漸向多樣性發展,巴黎有160種樹種作為道旁樹,在公園等綠化帶則有4百種不同品種的樹,最常見的是法國梧桐、栗樹、槐樹、橡樹。樹種的選擇以適應巴黎的土壤與氣候為條件,優先考慮本土品種,特別是那些有季節性開花的樹,一些國外的品種也會考慮,比如中國的梨樹、銀杏樹現在逐漸多了起來。

樹種多樣化是有利於對抗樹木病害,大部分的病害旨在同一樹種之間傳播,而不會傳染到其他的樹種。目前巴黎58%的道旁樹過於單一,比如著名的香街大道上基本是梧桐樹,未來城市樹木種植管理是要逐漸降低同一樹種的密度,加種其他少見的新品種。

從2014年開始巴黎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身份證”,記錄著生長情況,包括種植時間澆灌水量、修剪時間以及健康狀況,所以樹的資訊都記錄在市政府的開放資料庫,一年四季會跟蹤監控每棵樹的狀況。

澳大利亞:保留原生態環境 樹種選擇遵循好養活、實用、經濟原則

《全球華語廣播網》澳大利亞觀察員胡方介紹,澳大利亞的城市綠化大多採取喬木、灌木、草地混合搭配方式。從樹種的選取方面來看,雖然有城市規劃者在城市發展之後新添加的品種,但是更多的仍然保留著原生態環境。由於澳大利亞的城市開發歷史只有短短200多年,在城市發展之前,整個澳大利亞大陸上自然生長的桉樹極其普遍,而在城市開發之後,大量桉樹仍然被保留下來,成為澳大利亞城市綠化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新添加的樹種中,澳大利亞通常會選擇樹幹高、樹冠大的樹木,一些闊葉喬木,例如榕樹,英國榆樹成為了城市新添設樹木的主力,這些植物一般並不名貴,但是好養活,選取它們作為城市樹種主要是從實用的目的考慮,例如可以最大限度的提供樹蔭,最小限度的提供資金養護等。

在城市綠化維護方面,澳大利亞不會特意保持某一種植物在規劃設計時,比較單一性的人工美感,比如在植物生長了一階段之後,旁邊雜生出了其他植物,大多數情況下,維護工人並會特意把雜生植物移除,平時維護更多的就是修整草坪或者剪除具有安全隱患的樹枝。

胡方說,澳大利亞在城市植物規劃方面有一些亮眼的景觀,不得不提的就是藍花楹。由於澳大利亞的夏季是在年底耶誕節階段,就連澳大利亞一首聖誕歌曲也唱道:每當藍花楹盛開的時候耶誕節就到了。每當藍花楹樹開花時,澳大利亞的很多街道會被落下的花瓣鋪成一片藍色,甚至一些澳大利亞人在城市植物盛開時,舉家到藍花楹樹較多的街上去賞花、拍照。一些人認為,藍花楹樹開花的季節是澳大利亞城市最美的季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