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人大6元“饅頭plus”走紅網路,那我們身邊的饅頭特產你知道多少

近日, 中國人民大學食堂推出一款售價僅6元的堪稱plus版本的巨型饅頭走紅網路。 這款饅頭“鑲嵌”著紅棗, 放到餐盤裡可以將餐盤裝滿。

人大6元“饅頭plus”

大饅頭實際上是山東棗饅頭, 推出大饅頭的初衷就是為了讓更多的學生愛上吃“食堂”。

山東棗饅頭

那我們身邊的饅頭特產你知道多少?今天“胖哥吃特產”就來給大家介紹幾款好吃又好看的饅頭特產。

恩城籤子饅頭

恩城籤子饅頭

籤子饅頭又稱籤子饃饃、尖饃饃、高樁饃饃、矮樁饃饃、杠頭饃饃等, 山東省特色傳統名點, 起源于山東平原縣恩城鎮。 歷史悠久;好看 好吃 好拿;孩子特別喜愛吃, 因地處魯西北平原上, 物產豐富, 所產小麥優良, 此饅頭的起源據說有五百年的歷史了, 興起於清乾隆年間,

直到現在每到過年家家戶戶都蒸食, 記的小時候每到過年就等著饅頭出鍋, 爭著搶吃饅頭尖, 因為當地流傳著一個說法:吃饅頭吃尖, 長大了做官。

金華饅頭

金華饅頭

金華大酵饅頭簡稱金華饅頭, 是以酒發酵的浙江著名傳統美食。

大酵俗稱大膠、大窖、大教, 與古代“膠、窖、教通酵”同, 足見由來悠久。 其形制呈圓丘狀, 平底圓頂, 底部直徑約13釐米, 頂高約6釐米, 上印有紅色圖案, 以標作坊字型大小。 如用於慶典或饋贈, 淋裱以福祿壽喜字樣, 紅豔欲滴, 莊重大方, 還有做成原只金華火腿形狀的大型饅頭, 供上祭、祝壽、迎親等專用。

米饅頭

米饅頭

米饅頭, 也叫大(打)糕, 是流行於寧波象山、奉化等寧波地區著名的大米糕點。 米饅頭味道軟糯香甜, 帶有微酸。

大米先用水浸泡幾天, 混合甜酒釀和白糖, 磨成漿, 放置幾天發酵, 用小勺舀了一勺放到蒸籠上蒸, 蒸好後往上面敲上小小的紅印, 兩兩一對合成圓狀即可。

馬劍饅頭

馬劍饅頭

馬劍饅頭,又名浦江饅頭,因其最早出名自浦江縣(屬金華市)馬劍一帶而得名(1967 年 1 月馬劍鎮劃歸諸暨市管轄),又因馬劍鎮為最正宗的製作工藝傳承所在地,所以現在都叫“馬劍饅頭”。

其實最早的“馬劍饅頭”是栗樹坪村(現為栗金村)古樓的一戶人家到浦江去學習而來,後來臨近村子紛紛效仿,基本每個村子都有幾戶會製作。

饅頭酥

饅頭酥

饅頭酥,相傳是三國時的貢品珍點,被人們譽為中國饅頭的活化石。饅頭酥的製作工藝是將放置兩天的半風乾金華大酵饅頭剝去皮,再掰碎搓成饅頭糠,加入白糖漬過的豬板油丁,拌勻,讓其自然浸潤滲透,撒上桂花米拌勻。特製的木模型具中先撒以紅綠絲少許,再撳入拌好的饅頭料,壓實,刮平底座,輕扣出模,上籠在鮮荷葉上,置旺火沸水鍋蒸制定型,攤涼後即成。

王哥莊大饅頭

王哥莊大饅頭

嶗山面塑是嶗山地區農村世代相傳的手工藝面製品,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其中王哥莊村街道的面塑最具代表性。近年來,王哥莊街道麵食行業的能工巧匠們在傳統花樣基礎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斷創新饅頭的花樣造型,開發出了鮮嫩鬆軟、口感甜美、造型新穎的“福、祿、壽、喜”系列產品,目前王哥莊花樣饅頭已申報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餞面饅頭

餞面饅頭

餞面饅頭是河北省特色小吃。幹硬筋道,香甜味美。

1.將老酵面放在盆中加水1000克澥開,再加入麵粉1500克和成麵團,進行發酵。

2.麵團發酵後,加入食堿30克揉勻,再將餘下的1000克麵粉放入加好食堿的酵面內,反復揉搓均勾。

3.揉好的麵團搓成條,摘成100克1個的劑子,反復在面板上揉搓,做成圓形饅頭,擺在木板上靜置10—15分鐘,見饅頭面坯已發起膨脹,立刻裝籠,蒸約25分鐘即熟。

高莊饅頭

高莊饅頭

高莊饅頭是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莊鎮的傳統名點。起初,高莊鎮的一家高莊饅頭店做的饅頭香軟可口,吃過不忘,名聲漸漸遠揚而得名,逐漸演變成為一道有名的麵食,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喜愛。香軟綿長,韌綿可口,外形比一般饅頭高。

濉溪苗饅

濉溪苗饅

苗饅,就是苗家製作的饅頭。現在苗家在濉溪老城仍繼續傳統的純手工技藝製作。據苗饅第五代傳人苗大成講述,苗饅在清朝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開始經營,現在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五代。苗饅主要特點是精選優質麵粉,發酵適中,製作時反復軋、折、疊、揉、盤,靈活掌握火候,饅頭色白如雪,個頭均勻,嚼之有筋頭,微甜,物美價廉,很受消費者歡迎。建國前,宿縣、徐州等附近地區的富戶常專來濉溪買苗饅招待客人。

馬劍饅頭

馬劍饅頭,又名浦江饅頭,因其最早出名自浦江縣(屬金華市)馬劍一帶而得名(1967 年 1 月馬劍鎮劃歸諸暨市管轄),又因馬劍鎮為最正宗的製作工藝傳承所在地,所以現在都叫“馬劍饅頭”。

其實最早的“馬劍饅頭”是栗樹坪村(現為栗金村)古樓的一戶人家到浦江去學習而來,後來臨近村子紛紛效仿,基本每個村子都有幾戶會製作。

饅頭酥

饅頭酥

饅頭酥,相傳是三國時的貢品珍點,被人們譽為中國饅頭的活化石。饅頭酥的製作工藝是將放置兩天的半風乾金華大酵饅頭剝去皮,再掰碎搓成饅頭糠,加入白糖漬過的豬板油丁,拌勻,讓其自然浸潤滲透,撒上桂花米拌勻。特製的木模型具中先撒以紅綠絲少許,再撳入拌好的饅頭料,壓實,刮平底座,輕扣出模,上籠在鮮荷葉上,置旺火沸水鍋蒸制定型,攤涼後即成。

王哥莊大饅頭

王哥莊大饅頭

嶗山面塑是嶗山地區農村世代相傳的手工藝面製品,至今已有500餘年的歷史,其中王哥莊村街道的面塑最具代表性。近年來,王哥莊街道麵食行業的能工巧匠們在傳統花樣基礎上,融入地方元素,不斷創新饅頭的花樣造型,開發出了鮮嫩鬆軟、口感甜美、造型新穎的“福、祿、壽、喜”系列產品,目前王哥莊花樣饅頭已申報青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餞面饅頭

餞面饅頭

餞面饅頭是河北省特色小吃。幹硬筋道,香甜味美。

1.將老酵面放在盆中加水1000克澥開,再加入麵粉1500克和成麵團,進行發酵。

2.麵團發酵後,加入食堿30克揉勻,再將餘下的1000克麵粉放入加好食堿的酵面內,反復揉搓均勾。

3.揉好的麵團搓成條,摘成100克1個的劑子,反復在面板上揉搓,做成圓形饅頭,擺在木板上靜置10—15分鐘,見饅頭面坯已發起膨脹,立刻裝籠,蒸約25分鐘即熟。

高莊饅頭

高莊饅頭

高莊饅頭是山東省臨沂市沂水縣高莊鎮的傳統名點。起初,高莊鎮的一家高莊饅頭店做的饅頭香軟可口,吃過不忘,名聲漸漸遠揚而得名,逐漸演變成為一道有名的麵食,受到全國各地人民的喜愛。香軟綿長,韌綿可口,外形比一般饅頭高。

濉溪苗饅

濉溪苗饅

苗饅,就是苗家製作的饅頭。現在苗家在濉溪老城仍繼續傳統的純手工技藝製作。據苗饅第五代傳人苗大成講述,苗饅在清朝咸豐十一年,西元1861年開始經營,現在到他這一代已經是第五代。苗饅主要特點是精選優質麵粉,發酵適中,製作時反復軋、折、疊、揉、盤,靈活掌握火候,饅頭色白如雪,個頭均勻,嚼之有筋頭,微甜,物美價廉,很受消費者歡迎。建國前,宿縣、徐州等附近地區的富戶常專來濉溪買苗饅招待客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