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南北朝時九品中正制對後世有怎樣深遠的影響

九品中正制, 別名九品官人法。 從字面上我們可以理解為:設立中正官, 官員分九個品級。 開創于魏晉南北朝時期, 統治者建立這種制度的目的是為了拉攏那些世代作官的名門望族, 並不是唯才是舉。

官服花紋圖片

此制度到西晉時期逐漸完善, 南北朝時又有所變動, 在古代社會存在了400年左右。 上承察舉制下啟科舉制, 是中國封建社會重要的選官制度, 也是重要的政治制度。 東漢末, 察舉制被門閥氏族利用並操縱, 他們掌控了民眾的輿論導向, 滋生了腐敗因素, 加劇了階級矛盾。 地主和知識份子渴求參與政治活動,

卻苦於沒有門路, 所以察舉制已不合時宜, 因此社會上對於選官方式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統治階級迫於壓力, 不得不重新修改選拔官員的制度。 魏文帝曹丕接受了當時的禮部尚書陳群的提議, 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 九品中正制由此產生。 中正官的設立是這一制度的關鍵, 這一官員的職能是掌管對各地區人物品評的負責人, 官員的產生是先推舉後任命, 所以這一制度又被看做察舉制的進一步發展。 最初建立這一制度時, 中正官由各郡長官推舉, 晉朝以後, 改變為由朝廷中的司徒授予官職。 在州郡分別設立大小中正官, 小中正官由大中正官推舉, 然後由司徒任命。 為了保證中央王朝對選拔官員的控制,
防止他人干擾中正事務, 司徒要求被任此職務。

九品中正制是誰提出的

九品中正制是陳群提出的。 魏朝建立初期, 政局不是很穩固, 人心浮動。 曹操自己出身低微, 對此他並不在意, 公開場合從不忌諱自己的出身, 所以他在世時選材用人並不在乎門第出身。 對此, 世族大夫很是惱怒。 待曹丕繼承曹操的家業後, 他創立了屬於曹氏家族的王朝。 他上位以後, 深知父親實行的政策會引起朝臣的不滿, 很是苦惱。

陳群畫像

吏部尚書陳群負責管吏制, 他發現朝廷官員格局當中世族子弟的比例只占到一半左右, 另外一半是曹操時期選擇的人才。 陳群出身世族, 他對世族的情況非常瞭解, 知道當今有很多不滿情緒蔓延在朝堂之外。

特別是在推行政策制度上面, 很多州郡陽奉陰違, 與中央政府實行“拖延戰術”。 如果任由事態發展, 很有可能威脅到曹丕的統治地位。

一日曹丕上朝時, 朝堂上又發生了激烈的爭辯, 以世族大夫為首的一派跪地陳情, 請求曹丕將出身微賤的朝臣罷免。 但是這些人當中不乏可用之材, 曹丕進退兩難。 陳群深知主子的心意, 連夜起草了九品中正制度上報曹丕。 曹丕看過之後連連稱讚, 覺得既可以緩解現在與世族大夫的矛盾, 又能保證朝廷選拔出可用的人材。 他連夜召陳群入宮, 兩個人仔細研究此事, 修改了一些不足之處, 最終決定正式實行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實行以後, 深得世族大夫的推崇。 在最開始的時候,

中正官從客觀事實出發, 公平公正的選拔人材。 可是隨著社會矛盾的加深, 九品中正制開始暴露出弊端, 最終被科舉制度取代。 但是, 陳群的名字卻被載入了史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