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清明前太奶奶回家現身,伯母發燒昏迷,村裡老人讓多燒點紙錢

太奶奶去世多年, 今年清明節前幾天, 正在院子裡洗衣服的伯母去屋子裡拿衣架, 她到了屋裡拿了衣架剛要轉身, 忽然聽到外面的水泥地上發出幾聲熟悉的聲音。

這聲音的音色和節奏對於伯母來說再熟悉不過了, 這正是太奶奶生前的拄拐棍聲, 伯母湊近玻璃窗戶向外看, 那正是太奶奶, 她拄著拐棍站在外面。

這時的伯母忽然頭昏腦漲, 暈倒過去, 等伯父回來時嚇得要命, 連忙掐伯母人中, 伯母這才蘇醒過來, 可是接下來便是高燒不退, 嘴裡說著胡話。

等伯母稍微恢復一點之後, 她說奶奶在下面錢不夠用了, 說讓清明時多燒點紙錢, 一家人感到很驚訝, 原本這太奶奶生前十分節儉, 不怎麼抽煙喝酒, 怎麼不夠花呢?

後來村裡有老人說, 太奶奶年輕時經常接濟有困難的人家, 准是把錢給了他們, 這也許是最好的解釋了。

太奶奶為什麼不找別人呢?老人們說伯母身體弱,

容易碰見逝者的靈魂, 再加上太奶奶生前和伯母住在一個院子裡生活, 所以就自然而然找到她。

後來到了清明這天, 我們一行人來到山上祭拜, 在墳前搭起石桌, 桌上擺上四副碗筷, 倒上酒, 燒了一捆捆紙錢, 嘴上囑咐著不要操心家人,

不要不捨得花錢之類的話。

清明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壓紙添土, 因為颳風下雨墳土會流失, 慢慢變得越來越小, 添土後, 一方面防止墳越來越小, 另一方面也說明這家人丁興旺, 子孫繁榮。 沒有添土的墳會被人家誤認為這家斷了香火或是子孫不孝, 所以這項儀式顯得尤為重要。

清明這天燒了很多紙錢, 回來後伯母就高燒退去, 慢慢恢復清醒和沒事人一樣, 但是她依然清晰記得看到太奶奶的情形。

這場風波總算過去, 大家相安無事。

清明節歷史久遠, 古人設立此節日也是希望後人們要時刻記住自己的先人, 這是一種感情文化的傳承, 也是孝德的延續, 它告訴我們, 我們的根在哪裡, 我們是誰, 不能忘本。

聲明:作品原創,

頭條首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