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業界|終結亞馬遜一家獨大:AI時代微軟穀歌雲服務的四個機遇

選自Medium

作者:Derrick Harris

機器之心編譯

參與:李澤南、微胖

最近, 隨著穀歌機器學習雲服務的正式推出, 以及微軟 Azure 的推廣, 很多企業 IT 預算管理者都在討論雲業務的競爭, 以往作為大多數人首選的亞馬遜雲服務(Amazon Web Services, AWS)正在面臨著挑戰。 雖然對於消費者而言, 很多人並不關心在雲服務提供者的競爭中哪一家會勝出, 但所有人都已傾向於認為 AWS 正在失去其領先的位置。

上週三, 穀歌在 Google Cloud NEXT '17 大會上發佈了自己的機器學習雲平臺, 作為穀歌雲人工智慧首席科學家的李飛飛表示:Cloud ML Engine 是一個能夠利用穀歌所有計算資源的平臺。 谷歌雲計算負責人 Diane Greene 則披露了公司最近獲得的一批大客戶,

其中包括高露潔、滙豐和 eBay。

也許在 2006 年, 在亞馬遜剛剛開始將雲服務帶入公眾視野的時候, 沒有人會相信事情會這麼快出現變化。 但今天的 AWS 高管必須接受這樣一個現實:雖然亞馬遜仍然佔據著市場份額, 但微軟和穀歌和他們的距離已經很近了。

亞馬遜的雲服務已經成為大量科技公司的業務基礎。 2 月 28 日, 美國西部時間 09:44, AWS us-east-1 S3 伺服器當機, 導致美國主要網站、互聯網服務突然大面積癱瘓。 蘋果的部分網頁、美國證監會官網出現了圖片缺失, Netflix、Airbnb、Slack、Spotify 等公司的服務受到了明顯影響, 此事引起了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

亞馬遜在雲服務領域的地位很快就會被改變, 原因如下:

雲服務的應用還處在開始階段

儘管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大公司將服務部署在雲端的成功案例, 事實上目前這一行業還處在初始階段, 大部分公司的業務和雲還沒有什麼關係。 根據麥肯錫去年底的一項調查, 過半數的公司只有不到 5% 的 x86 業務是在雲環境上開展的(包括私有雲和通用雲服務)。

所有公司的平均雲服務採用率僅為 19%。

隨著各家公司的首席資訊官開始擁抱越來越重要的雲服務, 將原有系統移植到雲端將成為趨勢——他們與直接在 AWS 上起步的新一代開發者不盡相同, 大公司的決策者們或許會傾向於發展迅猛的微軟 Azure。 對於昂貴的 AWS 而言, 穀歌雲平臺或許也是個技術上更好的選擇。

同時不要忘了, 所有公司高管都知道微軟, 正在使用著微軟的服務, 這意味著與微軟再簽訂一項新合同看起來是一件理所應當的事。 高盛最近發佈了 2017 年全球公司 IT 支出調查, 其中有幾個非常具有預見性的觀點, 受訪的公司高管們具有以下幾點共識:

公司在公共雲上的支出將是今年企業預算增長的重要方面。

微軟是目前最具戰略性的服務提供者, 而且這一看法在未來三年內不會有變化。

亞馬遜將會在三年後躍升到最具戰略性服務提供者的第二名, 目前僅排在第六。

穀歌會在三年後成為公司高管眼中的第四大戰略性服務提供者,

緊隨甲骨文公司之後(穀歌目前還沒有進入前十)。

容器帶來的均衡

像 Docker 這樣的容器格式和 Kubernetes 之類的容器管理平臺正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 這不僅僅是因為人們喜歡微服務, 出於很多原因, 公司的首席資訊官和工程高管都樂於接受微服務, 他們也會把容器視為他們的混合雲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

這是因為容器空間(Docker、Kubernetes 和 DC / OS 等)的核心技術、生態系統是全面開源的, 這為用戶提供了抽象的虛擬化工具。 容器的這一特性使得公司業務可以在任何雲平臺上開展, 即使對於用戶體驗而言, 任何供應商的雲平臺都沒有多大區別。

當你在高層構建應用程式時,你可能需要連結到開來源資料庫,應用各種開源技術。此時,雲提供商的服務範圍與性能,成本,安全性以及其他低級別問題在思考優先順序中排在最後。新一代業務的整個應用程式棧都是開源或便於移植的——甚至兩者兼具,這意味著在不同雲平臺上開展業務已經比以往更加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Kubernetes 目前非常流行,穀歌(Kubernetes 的開發者)和微軟的雲服務目前都支援它的託管,而 AWS 不能。

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市場份額,仍然見者有份

亞馬遜當然算是雲計算領域的先鋒,但它仍然是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領域裡的新人。在過去幾年裡,微軟和穀歌已經在這些領域(無論是研發還是部署大規模資料和人工智慧環境)樹立起強大的商業聲譽,Azure 以及 GCP 上的一批業務也是其他競爭者必須嚴肅對待的。

穀歌也有著很好的開源聲譽,特別是諸如 TensorFlow 以及 Apache Beam 這樣的項目已經出色地圍繞基礎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打造出產品使用者群。特別是在爭奪人工智慧工作量的戰役中,這會是非常重要的武器。目前,亞馬遜宣稱利用 Echo/Alexa 佔領了消費者人工智慧平臺,公司也正聰明地利用這一平臺的炫酷 API 吸引更多的研發人員。

當然,對那些選擇在雲架構上運行協力廠商大資料以及(或者)人工智慧軟體的公司來說,這一點茲事體大。正如使用任何非直接源自雲服務商的產品,對雲的選擇都要考慮幾個因素,比如成本,性能,技術支援,安全甚至誰有最堅實的管道合作方。

「如果我們能幫助企業用戶在 Azure 或者亞馬遜上部署他們的業務,高層次產品的重疊並不意味著對於我們來說雲服務提供者不是足夠好的合作夥伴,抑或我們不是好的合作者,」Cloudera 首席戰略官 Mike Olson 在最近的 ArchiTECHt Show 的 podcast 中解釋道,「我們仍然在雲平臺上進行資料的存儲、計算,同時還使用大量其他的業務,這些業務正在為每個人帶來利潤。」

新一代科技公司的衝擊

當論及接下來幾年中,誰會贏得創業公司這塊蛋糕時,Snap 幾十億美元的雲協定(包括與穀歌雲的 20 億美元協定以及與亞馬遜的 10 億美元協定)可能預示著處在守勢一方的變化。我們會迎來一個全新的線上創業公司時代,新一代創業公司或許對構建屬於自己的資料中心這種事毫無興趣,也不會與亞馬遜雲服務有什麼技術上的牽扯。

下一個 Netflix,Facebook,Twitter 或 Snap 將會進入一個全新基礎設施時代的世界——雲服務將會和水、電、燃氣一樣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在過去十年中,亞馬遜承載並促進著許多創業公司的業務,但是,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這麼想並不瘋狂:許多(如果不是絕大多數)下一代創業公司會希望將工作放到雲端,而他們可能會發現穀歌雲是最有吸引力的選擇。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聰明的投資者仍然會賭 AWS 會是最大的雲服務提供者,無論以哪種標準衡量。但除非情勢急轉直下對微軟和穀歌不利,否則我們不會讀到類似這樣的頭條新聞「Gartner:亞馬遜雲業務是其後 14 個競爭對手總合的 10 倍還多」,因為近十年來,亞馬遜第一次面臨著真正的競爭。

當你在高層構建應用程式時,你可能需要連結到開來源資料庫,應用各種開源技術。此時,雲提供商的服務範圍與性能,成本,安全性以及其他低級別問題在思考優先順序中排在最後。新一代業務的整個應用程式棧都是開源或便於移植的——甚至兩者兼具,這意味著在不同雲平臺上開展業務已經比以往更加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Kubernetes 目前非常流行,穀歌(Kubernetes 的開發者)和微軟的雲服務目前都支援它的託管,而 AWS 不能。

人工智慧和大資料的市場份額,仍然見者有份

亞馬遜當然算是雲計算領域的先鋒,但它仍然是大資料和人工智慧領域裡的新人。在過去幾年裡,微軟和穀歌已經在這些領域(無論是研發還是部署大規模資料和人工智慧環境)樹立起強大的商業聲譽,Azure 以及 GCP 上的一批業務也是其他競爭者必須嚴肅對待的。

穀歌也有著很好的開源聲譽,特別是諸如 TensorFlow 以及 Apache Beam 這樣的項目已經出色地圍繞基礎大資料和人工智慧技術打造出產品使用者群。特別是在爭奪人工智慧工作量的戰役中,這會是非常重要的武器。目前,亞馬遜宣稱利用 Echo/Alexa 佔領了消費者人工智慧平臺,公司也正聰明地利用這一平臺的炫酷 API 吸引更多的研發人員。

當然,對那些選擇在雲架構上運行協力廠商大資料以及(或者)人工智慧軟體的公司來說,這一點茲事體大。正如使用任何非直接源自雲服務商的產品,對雲的選擇都要考慮幾個因素,比如成本,性能,技術支援,安全甚至誰有最堅實的管道合作方。

「如果我們能幫助企業用戶在 Azure 或者亞馬遜上部署他們的業務,高層次產品的重疊並不意味著對於我們來說雲服務提供者不是足夠好的合作夥伴,抑或我們不是好的合作者,」Cloudera 首席戰略官 Mike Olson 在最近的 ArchiTECHt Show 的 podcast 中解釋道,「我們仍然在雲平臺上進行資料的存儲、計算,同時還使用大量其他的業務,這些業務正在為每個人帶來利潤。」

新一代科技公司的衝擊

當論及接下來幾年中,誰會贏得創業公司這塊蛋糕時,Snap 幾十億美元的雲協定(包括與穀歌雲的 20 億美元協定以及與亞馬遜的 10 億美元協定)可能預示著處在守勢一方的變化。我們會迎來一個全新的線上創業公司時代,新一代創業公司或許對構建屬於自己的資料中心這種事毫無興趣,也不會與亞馬遜雲服務有什麼技術上的牽扯。

下一個 Netflix,Facebook,Twitter 或 Snap 將會進入一個全新基礎設施時代的世界——雲服務將會和水、電、燃氣一樣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在過去十年中,亞馬遜承載並促進著許多創業公司的業務,但是,沒有什麼是永恆不變的。這麼想並不瘋狂:許多(如果不是絕大多數)下一代創業公司會希望將工作放到雲端,而他們可能會發現穀歌雲是最有吸引力的選擇。

在接下來的幾年裡,聰明的投資者仍然會賭 AWS 會是最大的雲服務提供者,無論以哪種標準衡量。但除非情勢急轉直下對微軟和穀歌不利,否則我們不會讀到類似這樣的頭條新聞「Gartner:亞馬遜雲業務是其後 14 個競爭對手總合的 10 倍還多」,因為近十年來,亞馬遜第一次面臨著真正的競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