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清明小長假第二日:央視多頻道並機熱播重慶酉陽桃花源

今(3日)天是清明小長假的第二日, 也是全國各地清明出行的旅遊高峰。 上午6時18分, 央視綜合頻道(CCTV-1)、新聞頻道(CCTV-13)並機播出的《朝聞天下》欄目, 以《清明假期·踏青出行:“桃花源”裡穿越秦晉時代》為題, 用長達半分鐘的時長, 對重慶酉陽桃花源景區“閉關升級” 後的“秦風晉境”, 及清明小長假遊客如織賞花桃源的盛況進行了報導。 其中, “十裡桃花”、“秦晉裝扮”、“文化互動”等, 均成為央視報導桃花源景區時所關注的熱點。 據悉, 桃花源景區的新聞還將在今日央視的多個新聞時段進行重播。

另據記者瞭解, 自酉陽桃花源景區提檔升級以來, 一直受到廣大遊客的關注, 尤其是此次重新開園, 更讓酉陽成為了許多遊客出遊時的首選。 3月18日試開園運行當天, 即有1.65萬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湧入景區。 隨後幾日景區始終維持著人氣火爆的局面。 首個週末短短2天時間遊客量便已超越4萬。

而本次清明小長假, 桃花源景區更是成為高人氣景區中的佼佼翹楚, 僅清明小長假第一天, 便接待全國遊客達2.8萬人次, 且景區良好的秩序及十裡桃源美景倍受遊客好評。

新聞多一點>>

“桃花源”裡穿越秦晉時代, 升級後的桃花源如此之美!

據瞭解, 酉陽桃花源景區此次全新升級改版完全按照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描述的意境進行, 充分依託景區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 以秦晉文化為主線, 以田園風光為載體, 以情景體驗為主軸, 從景點打造、遊線組織、景觀改造、文化包裝等方面入手,

串聯場景展示、文化演繹和“醢、菹、九氏嘉谷”等秦晉生活元素, 在現實中為遊客勾畫描繪世外桃源隱逸悠遠、寧靜和諧、男耕女織的田園生活畫卷, 精心打造全國唯一的《桃花源記》主題文化旅遊景區。

圖為桃源洞天。

酉陽桃花源景區以“太古桃源”太古洞、“秦晉桃源”世外桃源、“今日桃源”酉州古城為三個時空界限,

遊客可在景區入園處穿上袍衣褶裙, 通過服裝穿越回到秦晉時代, 行走在去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

圖為桃花源景區再現秦晉田園風光。

在景點打造方面, 景區圍繞“桃源夢境”主題進行佈景, 遊客可一邊默念《桃花源記》,一邊體驗“晉太元中”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神奇之旅”。古桃源區域的入迷津、秦樂坊、廋辭亭、歸園田居、忘歸廊、陶公學堂、命子堂、躬耕園、桃汁坊、秦趣苑、桃源茶坊、九氏嘉穀、麻布記憶、大秦食客等與秦晉生活元素緊密相聯的景點,讓人恍若置身2000多年前的秦人村落,不由令人產生“問今是何世”的幻覺,親身體驗遠古風情。

俯瞰桃花源景區。

而據傳作為古代桃花源人家躲避官方的最後藏身之地----太古洞,被譽為“桃源秘徑”,洞府體量龐大,氣勢磅礴,有寬敞的大廳、曲折的廊道,險峻的峽谷,幽深的地下河,還有五彩繽紛的鐘乳石,景觀秀麗。洞內鐘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石簾低垂,石瀑飛流,地下河幽深。洞體規模之巨大,可謂集洞穴岩溶景觀之大成,堪稱“地下的世外桃源”。

遊客換裝體驗穿越時空。

農耕情節穿越千年場景

桃花源景區回歸秦晉田園風光

遊客在桃花源景區體驗農耕文化

特色小吃惹人味蕾

太古洞內飛瀑

綜合自華龍網 中新網 重慶日報 酉陽新聞網

原標題:清明小長假第二日:央視多頻道並機熱播重慶酉陽桃花源

遊客可一邊默念《桃花源記》,一邊體驗“晉太元中”武陵漁人發現桃花源的“神奇之旅”。古桃源區域的入迷津、秦樂坊、廋辭亭、歸園田居、忘歸廊、陶公學堂、命子堂、躬耕園、桃汁坊、秦趣苑、桃源茶坊、九氏嘉穀、麻布記憶、大秦食客等與秦晉生活元素緊密相聯的景點,讓人恍若置身2000多年前的秦人村落,不由令人產生“問今是何世”的幻覺,親身體驗遠古風情。

俯瞰桃花源景區。

而據傳作為古代桃花源人家躲避官方的最後藏身之地----太古洞,被譽為“桃源秘徑”,洞府體量龐大,氣勢磅礴,有寬敞的大廳、曲折的廊道,險峻的峽谷,幽深的地下河,還有五彩繽紛的鐘乳石,景觀秀麗。洞內鐘乳挺拔,石筍叢生,石幔高掛,石柱巍峨,石簾低垂,石瀑飛流,地下河幽深。洞體規模之巨大,可謂集洞穴岩溶景觀之大成,堪稱“地下的世外桃源”。

遊客換裝體驗穿越時空。

農耕情節穿越千年場景

桃花源景區回歸秦晉田園風光

遊客在桃花源景區體驗農耕文化

特色小吃惹人味蕾

太古洞內飛瀑

綜合自華龍網 中新網 重慶日報 酉陽新聞網

原標題:清明小長假第二日:央視多頻道並機熱播重慶酉陽桃花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