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設計>正文

張艾嘉|那些愛過她的才子都老了,而她依然陌上花開

張艾嘉 | 那些愛過她的才子都老了, 而她依然陌上花開

轉自 原創 2017-10-30 追逐青春的 遇言不止

【近日, 嘉峪關市設立獎金兩百多萬, 面向全國徵集嘉峪關城市吉祥物(一對吉祥物命名為“嘉嘉”與“關關”)等創意設計作品。 大賽由嘉峪關市人民政府主辦, 甘肅首嘉文化旅遊產業園、北京源創智庫文化創意中心承辦, 北京左右逢源創投平臺提供技術支持。 】

Peaches N CreamSnoop Dogg;Charlie Wilson - BUSH

當蠟燭燃掉後, 看到杯子內刻著的字:陌上花開, 不忍不開, 等浪蝶歸來。

——遇言姐

說實話, 小的時候, 我不懂得欣賞張艾嘉。

▲歲月靜好, 時光去了幾十年, 歸來依舊是伊人。

少年人心性, 總是忍不住被犬馬聲色、濃墨重彩、有強烈戲劇感的事物吸引。 在那個時代的女性藝人中, 驚鴻一瞥的林青霞、抵死纏綿的林憶蓮、憂鬱迷離的蔡琴, 都曾令我們神魂顛倒, 深陷其中。

▲林青霞, 林憶蓮, 蔡琴她們在那個時代風姿綽約, 美的不可方物。

而張艾嘉, 在那個群星閃爍, 轟轟烈烈的大時代, 她更像是一個安靜的陪跑者, 過於安分, 過於淡泊, 以至於你無法給她冠上一個貼切的形容詞。

十幾歲時, 我和同學去看《心動》。 儘管一起觀影的學姐給我講了一路文藝片的妙處, 這部遲緩、散漫的電影還是令我昏昏欲睡, 連金城武的出場也未能讓我打起精神。 那時我喜歡的電影是《霸王別姬》、是《青蛇》, 大張大合、擲地有聲。

▲不得不承認, 歲月對這兩人可能是有些偏心的。

直到近十年, 那些點亮我們少年時代的明星們紛紛退隱江湖。 張艾嘉倒是人淡如菊, 一路走來, 不疾不徐。

當遇言姐自己也終於從一個懵懂暴躁的少女成為了一個在妻子、母親、女兒, 各種角色之間迂回奔走的中年女性, 我忽然發覺,我離張艾嘉的世界越來越近了。

▲歲月流轉,張艾嘉越來越輕盈,溫暖……

我看了《觀音山》、《山河故人》、《20,30,40》,她在電影中扮演的那些靜水流深的女性角色令我覺得熟悉、溫暖,同時又深感到生命的荒蕪。

▲電影《山河故人》中張艾嘉飾演董子健的老師,兩人有一段忘年交。

▲遇言姐當初因為張艾嘉去看了電影《華麗上班族》,電影一般,但張老師演的很好。

許知遠在《十三邀》中採訪了張艾嘉。很多人譴責他對女性不夠尊重,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鏡頭中,他把俞飛鴻和張艾嘉拍的美極了。提起接棒侯孝賢成為金馬獎評委時,張艾嘉淚光一閃,攝影禮貌的回避了這個鏡頭,克制而體面。

▲張艾嘉參與錄製《十三邀》一襲白襯衫配牛仔褲,和許知遠一起並肩走在路上,絲毫沒有老婦人的臃腫之態,姿態輕盈,還頗有少女的無限靈動。

難以想像1954年出生的張艾嘉今年已經64歲。她的短髮那麼精神利索,身形依然體面合宜,既沒有刻意遮飾,也沒有放任自流,大笑時眼角和唇邊的皺紋生動可愛。

當張艾嘉提起“我才不過是64,跑起來,路很長”時,我深深的認同小S的那句評價:張艾嘉是女性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的那種人 。

▲即使衰老也從容,60歲,人生才剛開始。

出身名門的嬉皮少女

父親是空軍軍官,外公任新聞局長,與蔣經國家是世交。這樣的張艾嘉算得上是出身名門,也是因此,她很少出演社會底層的角色。

幼年喪父的張艾嘉深得祖父母溺愛。有一次她將外公的喀什米爾羊毛毯子中間剪開,套在頭上做披風。外公看到,只是說:“小妹,你穿這個披風挺好看的”。

▲張艾嘉全家福。(右一為張艾嘉)

1966年,13歲的張艾嘉被送去美國念書。那正是美國最熱鬧的年代,各種運動雲起雲湧。“我玩瘋了,頭髮老長,戴著10個戒指,每天都去中央公園跟著遊行。”張艾嘉說,“如果留在美國,我一定是個嬉皮。”她那時喜歡鄉村音樂,最愛唱的是鮑勃•狄倫,瓊•貝茲、瓊妮•米切爾。

▲年輕時候的張艾嘉看起來更像個憂鬱的文藝女青年,沒想到骨子裡是個叛逆少女。

在美國玩了三年,張艾嘉被招回國。“因為交了太多的男朋友,媽媽擔心的不得了”,張艾嘉哈哈大笑,“結果我在臺灣玩的更凶。”

▲哈哈哈哈!這丫頭瘋了!

聖心女中的國際部有60名女生,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各種作怪,各種出位。張艾嘉把水手裝的校服裙子高高拉起,頭髮剃成板寸,穿著一雙木屐到處逛遊,時時醉倒街頭,還因此被少年員警拘留。

▲年輕時的張姐外表和內心差距很大呢,表面平靜如水,內心波濤洶湧。

回到臺灣的張艾嘉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怎麼唱中文歌,覺得很彆扭,直到她拿到了羅大佑寫的歌。張艾嘉說,“他寫的真好。”

遇言姐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童年》,是成方圓抱著吉他在演唱。很久以後,我才聽到了張艾嘉的版本,就像李宗盛說的:雖然不甚專業,但有一種安定的感覺,是一種神經質的溫柔情感。

初相識,羅大佑只有20歲,是醫學院二年級的學生。後來他為比自己大一歲的她寫下了《小妹》、《是否》、《光陰的故事》。

▲如果可以的話,就讓光陰在歲月中譜寫成歌。

張艾嘉有一份非常精彩的緋聞名單,包含了羅大佑、李宗盛、楊德昌、蔣孝武一大串閃閃發亮的名字。

“我至今愛才子”,在許許多多的採訪中,張艾嘉都坦蕩蕩的承認,既不回避,也不炫耀,“如果一個男生坐在鋼琴前,或是撥弄起吉他,我就暈了。”她頓了一頓,“原來,大家也就只能走到這裡,再往前,路就要分叉了。”

後來她未婚先孕,生下有婦之夫的孩子,獨自撫養,被議論了很久。直到近些年,這些往事塵埃才漸漸平息。

2007年,李宗盛在北京召開“理性與感性”演唱會,羅大佑和張艾嘉作為嘉賓,與李宗盛一起演唱了《愛的箴言》: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將歲月留給我自己,

愛是沒有人能瞭解的東西 ,愛是永恆的旋律”

▲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是開了花,就非要有結果。

一身牛仔裝束的張艾嘉含笑問李宗盛:“小李,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頭髮花白的的李宗盛一時語噎。

後來,在《魯豫有約》中,張艾嘉說:“製作人需要去愛自己的歌手,但我其實不是李宗盛喜歡的類型。”

▲三個人在一起的畫面莫名令人感動,祝福他們各自安好。

“我趕上了一個很好的年代。”張艾嘉說,“只有在那個年代,可以誕生出那些電影和音樂,讓沒有上過學的我也能夠跟著大家學習。”

1981年,正是最好的時光,楊德昌,陳坤厚,侯孝賢,從國外回來的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打氣,互相激勵,躍躍欲試要將掀它的天翻地覆,創作出一部又一部顛覆性之作。“在《十一個女人》殺青時,我說我希望大家永遠保持這樣的友誼,但我的憂慮終究還是發生了。”張艾嘉輕聲歎謂。

▲年輕時的張艾嘉秋水寧波,眼睛會發光哦!

1986年,40歲的楊德昌連袂蔡琴、 朱天心、侯孝賢、陳映真、賴聲川等數五十位文藝青年發表了“民國七十六年臺灣電影宣言”,對當時的電影政策、大眾傳媒和影評體系提出強烈的質疑。這份宣言也為他們往後四分五裂的局面揭開序幕。

▲如此一個大事件,竟然找不到圖?

永遠“打開”的人生

從嘉禾的武打片年代,到臺灣民謠時期,到新浪潮時代,到做導演、寫書、來內地拍片,張艾嘉從不是時代的主角,但她又是每個時代的介入者。當那些同期的老友們一個個在創造了人生標杆後退隱江湖,張艾嘉卻永遠在行走,永遠在路上。連她自己也說,同輩的“老人”,也就剩下我和侯孝賢了。

“我覺得這是因為我有很強的好奇心,也正是因為此,我每行做得都不精深。”她說。

▲前段時間張艾嘉錄製《朗讀者》,讀書,分享自己的愛情觀。

去年,張艾嘉出版了她的隨筆《輕描淡寫》,中青報這樣評價:“像金剛石劃玻璃,沒有鋒刃,靠硬度,就劃開了一個世界。”

情緒飽滿而不張揚,溫柔而沒有目的性。我最喜歡的一幕是在《20、30、40》中,她對著鏡子說:“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下一秒鐘,她優雅的刮起來腋毛。第二天早上穿一件綠色短袖晨跑,迎接新的一天。

▲張艾嘉談自己的新書《輕描淡寫》。

很久以來,華語電影圈都是男人在主導的環境,女性能夠得到的關懷、關注或者得到的機會實在不多。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屈指可數。徐靜蕾為了擺脫少女設定只有自己挺身做導演,惠英紅、葉德嫻這些年輕時豔光四射的女星,只有到老年後才有機會展示演技。

▲當年的張艾嘉也是驚豔時光。

1993年,因李安被臨時調去指導《理智與情感》,張艾嘉接手了他未完成的《少女小漁》。

那位來自美國的編劇只寫男性的部分,卻對本該是主角的小漁隻字不提。他說,我不明白一個白天在工廠打工,晚上跟假結婚的老男人上床的女人有什麼好寫。

▲張艾嘉接手了李安未完成的電影《少女小漁》,初出茅廬的奶茶劉若英擔任女主角。

“我跟他大吵一架”,張艾嘉說,“我發覺男性,尤其是異國男性,對小漁不能理解,也不夠同情。於是,我決定自己寫。”那時,她隻身在紐約的劇組,因為不諳當地行情屢屢被製片人刁難,身邊還帶著4歲的兒子。

“我是一個女人,我關心女人的心靈,從女性的角度看事情,只是抱著這種心而已”,她說。

▲《少女小漁》這部電影獲得三項金馬獎提名。

有一段時間,張艾嘉拒絕出演內地女性角色的邀約,她覺得自己不夠瞭解大陸的文化,演的不像。後來她看到了李玉的劇本《觀音山》,其中有一位孑然一身、脾氣古怪的阿姨。

▲《觀音山》中,張艾嘉飾演一位渾身帶刺,卻在最後顯露溫情的阿姨。

“我很喜歡這個角色,拋開那些文化背景,僅僅從女性的角度去進入,我能夠理解這個人物。”任何環境外殼之下永遠都是女性意識的內核。

▲前年,張艾嘉又出演了《山河故人》中一位在澳洲教英文的阿姨。

2015年,張艾嘉在宣傳電影《念念》時,翻唱了自己年輕時的歌《愛的代價》。曾經覺得歌詞好土的她再唱起時滿心感觸,她說:直到這個年紀,我才能理解到歌中的那些情感。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現在的張艾嘉,真的很像一隻收音機, I'm a Radio,you Turn Me on。當你寂寞的時候,扭開電臺,她永遠在那裡,傾聽並訴說。

▲能夠懷念過去,真是件美好的事兒。

11月3號,由張艾嘉編劇、指導並出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將要上映。在演員名單上,我還看到了田壯壯、李雪健、王志文、這些久違的名字。三代女性各有各的成長糾葛,當“母親”張艾嘉念起姥姥留下舊信時,女兒在一旁搭腔:“誰是小妹?”

“是我”,她說,“我是小妹”。

一句淡淡的回答令螢幕外的觀眾思緒萬千。

▲張艾嘉導演的《相親相愛》。

為宣傳影片,張艾嘉定制了一些蠟燭。當蠟燭燃掉後,看到杯子內刻著的字:陌上花開,不忍不開,等浪蝶歸來。

▲把時光留給最好歲月。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評價張艾嘉”。其中一個回答是:評價張姐太難了,你無法找到合適的詞句組織起來去描述這樣一個女人的大半生。所以,別評價了,欣賞吧。

我只是感歎,愛過她的才子都老了,沉默了,只有她 64歲,依然陌上花開。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END-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我忽然發覺,我離張艾嘉的世界越來越近了。

▲歲月流轉,張艾嘉越來越輕盈,溫暖……

我看了《觀音山》、《山河故人》、《20,30,40》,她在電影中扮演的那些靜水流深的女性角色令我覺得熟悉、溫暖,同時又深感到生命的荒蕪。

▲電影《山河故人》中張艾嘉飾演董子健的老師,兩人有一段忘年交。

▲遇言姐當初因為張艾嘉去看了電影《華麗上班族》,電影一般,但張老師演的很好。

許知遠在《十三邀》中採訪了張艾嘉。很多人譴責他對女性不夠尊重,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鏡頭中,他把俞飛鴻和張艾嘉拍的美極了。提起接棒侯孝賢成為金馬獎評委時,張艾嘉淚光一閃,攝影禮貌的回避了這個鏡頭,克制而體面。

▲張艾嘉參與錄製《十三邀》一襲白襯衫配牛仔褲,和許知遠一起並肩走在路上,絲毫沒有老婦人的臃腫之態,姿態輕盈,還頗有少女的無限靈動。

難以想像1954年出生的張艾嘉今年已經64歲。她的短髮那麼精神利索,身形依然體面合宜,既沒有刻意遮飾,也沒有放任自流,大笑時眼角和唇邊的皺紋生動可愛。

當張艾嘉提起“我才不過是64,跑起來,路很長”時,我深深的認同小S的那句評價:張艾嘉是女性希望自己能夠成為的那種人 。

▲即使衰老也從容,60歲,人生才剛開始。

出身名門的嬉皮少女

父親是空軍軍官,外公任新聞局長,與蔣經國家是世交。這樣的張艾嘉算得上是出身名門,也是因此,她很少出演社會底層的角色。

幼年喪父的張艾嘉深得祖父母溺愛。有一次她將外公的喀什米爾羊毛毯子中間剪開,套在頭上做披風。外公看到,只是說:“小妹,你穿這個披風挺好看的”。

▲張艾嘉全家福。(右一為張艾嘉)

1966年,13歲的張艾嘉被送去美國念書。那正是美國最熱鬧的年代,各種運動雲起雲湧。“我玩瘋了,頭髮老長,戴著10個戒指,每天都去中央公園跟著遊行。”張艾嘉說,“如果留在美國,我一定是個嬉皮。”她那時喜歡鄉村音樂,最愛唱的是鮑勃•狄倫,瓊•貝茲、瓊妮•米切爾。

▲年輕時候的張艾嘉看起來更像個憂鬱的文藝女青年,沒想到骨子裡是個叛逆少女。

在美國玩了三年,張艾嘉被招回國。“因為交了太多的男朋友,媽媽擔心的不得了”,張艾嘉哈哈大笑,“結果我在臺灣玩的更凶。”

▲哈哈哈哈!這丫頭瘋了!

聖心女中的國際部有60名女生,來自不同國家,不同背景,各種作怪,各種出位。張艾嘉把水手裝的校服裙子高高拉起,頭髮剃成板寸,穿著一雙木屐到處逛遊,時時醉倒街頭,還因此被少年員警拘留。

▲年輕時的張姐外表和內心差距很大呢,表面平靜如水,內心波濤洶湧。

回到臺灣的張艾嘉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知道怎麼唱中文歌,覺得很彆扭,直到她拿到了羅大佑寫的歌。張艾嘉說,“他寫的真好。”

遇言姐小時候第一次聽到《童年》,是成方圓抱著吉他在演唱。很久以後,我才聽到了張艾嘉的版本,就像李宗盛說的:雖然不甚專業,但有一種安定的感覺,是一種神經質的溫柔情感。

初相識,羅大佑只有20歲,是醫學院二年級的學生。後來他為比自己大一歲的她寫下了《小妹》、《是否》、《光陰的故事》。

▲如果可以的話,就讓光陰在歲月中譜寫成歌。

張艾嘉有一份非常精彩的緋聞名單,包含了羅大佑、李宗盛、楊德昌、蔣孝武一大串閃閃發亮的名字。

“我至今愛才子”,在許許多多的採訪中,張艾嘉都坦蕩蕩的承認,既不回避,也不炫耀,“如果一個男生坐在鋼琴前,或是撥弄起吉他,我就暈了。”她頓了一頓,“原來,大家也就只能走到這裡,再往前,路就要分叉了。”

後來她未婚先孕,生下有婦之夫的孩子,獨自撫養,被議論了很久。直到近些年,這些往事塵埃才漸漸平息。

2007年,李宗盛在北京召開“理性與感性”演唱會,羅大佑和張艾嘉作為嘉賓,與李宗盛一起演唱了《愛的箴言》:

“我將青春付給了你 ,將歲月留給我自己,

愛是沒有人能瞭解的東西 ,愛是永恆的旋律”

▲才子佳人的故事,不是開了花,就非要有結果。

一身牛仔裝束的張艾嘉含笑問李宗盛:“小李,你到底有沒有愛過我?”頭髮花白的的李宗盛一時語噎。

後來,在《魯豫有約》中,張艾嘉說:“製作人需要去愛自己的歌手,但我其實不是李宗盛喜歡的類型。”

▲三個人在一起的畫面莫名令人感動,祝福他們各自安好。

“我趕上了一個很好的年代。”張艾嘉說,“只有在那個年代,可以誕生出那些電影和音樂,讓沒有上過學的我也能夠跟著大家學習。”

1981年,正是最好的時光,楊德昌,陳坤厚,侯孝賢,從國外回來的年輕人們聚集在一起,互相打氣,互相激勵,躍躍欲試要將掀它的天翻地覆,創作出一部又一部顛覆性之作。“在《十一個女人》殺青時,我說我希望大家永遠保持這樣的友誼,但我的憂慮終究還是發生了。”張艾嘉輕聲歎謂。

▲年輕時的張艾嘉秋水寧波,眼睛會發光哦!

1986年,40歲的楊德昌連袂蔡琴、 朱天心、侯孝賢、陳映真、賴聲川等數五十位文藝青年發表了“民國七十六年臺灣電影宣言”,對當時的電影政策、大眾傳媒和影評體系提出強烈的質疑。這份宣言也為他們往後四分五裂的局面揭開序幕。

▲如此一個大事件,竟然找不到圖?

永遠“打開”的人生

從嘉禾的武打片年代,到臺灣民謠時期,到新浪潮時代,到做導演、寫書、來內地拍片,張艾嘉從不是時代的主角,但她又是每個時代的介入者。當那些同期的老友們一個個在創造了人生標杆後退隱江湖,張艾嘉卻永遠在行走,永遠在路上。連她自己也說,同輩的“老人”,也就剩下我和侯孝賢了。

“我覺得這是因為我有很強的好奇心,也正是因為此,我每行做得都不精深。”她說。

▲前段時間張艾嘉錄製《朗讀者》,讀書,分享自己的愛情觀。

去年,張艾嘉出版了她的隨筆《輕描淡寫》,中青報這樣評價:“像金剛石劃玻璃,沒有鋒刃,靠硬度,就劃開了一個世界。”

情緒飽滿而不張揚,溫柔而沒有目的性。我最喜歡的一幕是在《20、30、40》中,她對著鏡子說:“我是一個被拋棄的女人。”下一秒鐘,她優雅的刮起來腋毛。第二天早上穿一件綠色短袖晨跑,迎接新的一天。

▲張艾嘉談自己的新書《輕描淡寫》。

很久以來,華語電影圈都是男人在主導的環境,女性能夠得到的關懷、關注或者得到的機會實在不多。以女性為主題的作品屈指可數。徐靜蕾為了擺脫少女設定只有自己挺身做導演,惠英紅、葉德嫻這些年輕時豔光四射的女星,只有到老年後才有機會展示演技。

▲當年的張艾嘉也是驚豔時光。

1993年,因李安被臨時調去指導《理智與情感》,張艾嘉接手了他未完成的《少女小漁》。

那位來自美國的編劇只寫男性的部分,卻對本該是主角的小漁隻字不提。他說,我不明白一個白天在工廠打工,晚上跟假結婚的老男人上床的女人有什麼好寫。

▲張艾嘉接手了李安未完成的電影《少女小漁》,初出茅廬的奶茶劉若英擔任女主角。

“我跟他大吵一架”,張艾嘉說,“我發覺男性,尤其是異國男性,對小漁不能理解,也不夠同情。於是,我決定自己寫。”那時,她隻身在紐約的劇組,因為不諳當地行情屢屢被製片人刁難,身邊還帶著4歲的兒子。

“我是一個女人,我關心女人的心靈,從女性的角度看事情,只是抱著這種心而已”,她說。

▲《少女小漁》這部電影獲得三項金馬獎提名。

有一段時間,張艾嘉拒絕出演內地女性角色的邀約,她覺得自己不夠瞭解大陸的文化,演的不像。後來她看到了李玉的劇本《觀音山》,其中有一位孑然一身、脾氣古怪的阿姨。

▲《觀音山》中,張艾嘉飾演一位渾身帶刺,卻在最後顯露溫情的阿姨。

“我很喜歡這個角色,拋開那些文化背景,僅僅從女性的角度去進入,我能夠理解這個人物。”任何環境外殼之下永遠都是女性意識的內核。

▲前年,張艾嘉又出演了《山河故人》中一位在澳洲教英文的阿姨。

2015年,張艾嘉在宣傳電影《念念》時,翻唱了自己年輕時的歌《愛的代價》。曾經覺得歌詞好土的她再唱起時滿心感觸,她說:直到這個年紀,我才能理解到歌中的那些情感。

“走吧,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現在的張艾嘉,真的很像一隻收音機, I'm a Radio,you Turn Me on。當你寂寞的時候,扭開電臺,她永遠在那裡,傾聽並訴說。

▲能夠懷念過去,真是件美好的事兒。

11月3號,由張艾嘉編劇、指導並出演的電影《相愛相親》將要上映。在演員名單上,我還看到了田壯壯、李雪健、王志文、這些久違的名字。三代女性各有各的成長糾葛,當“母親”張艾嘉念起姥姥留下舊信時,女兒在一旁搭腔:“誰是小妹?”

“是我”,她說,“我是小妹”。

一句淡淡的回答令螢幕外的觀眾思緒萬千。

▲張艾嘉導演的《相親相愛》。

為宣傳影片,張艾嘉定制了一些蠟燭。當蠟燭燃掉後,看到杯子內刻著的字:陌上花開,不忍不開,等浪蝶歸來。

▲把時光留給最好歲月。

在知乎上有人提問:“如何評價張艾嘉”。其中一個回答是:評價張姐太難了,你無法找到合適的詞句組織起來去描述這樣一個女人的大半生。所以,別評價了,欣賞吧。

我只是感歎,愛過她的才子都老了,沉默了,只有她 64歲,依然陌上花開。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路

-END-

【聲明】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作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繫本平臺並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刪除該文章,並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關於我們:

發起人孫春光 學歷:天津大學電子資訊工程本科、保送通信與資訊系統碩士 。

現擔任全國工商聯民辦教育出資者商會EMBA聯盟專委會秘書長;北京左右逢源創業投資有限公司合夥人;愛投(ITOU)高管會創始發起人;IT高管會創始發起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