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時代 新氣象 新作為:學習貫徹十九大 福建教育在行動(三)

點擊上方“公眾號”可以訂閱哦

把十九大精神轉化為推進教育事業發展的強大動力

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

黨的十九大召開期間和勝利閉幕以來, 省教育廳(省委教育工委)快速反應、積極作為,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自覺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加快建設教育強省, 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集中收看黨的十九大開幕式

召開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座談會

在福州格致中學舉辦師生共話黨的十九大活動

舉辦廳直屬機關基層黨支部書記培訓班

在福建農林大學召開高校師生共話十九大座談會

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 全省教育系統將把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頭等大事和首要政治任務,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 結合全省教育實際, 分層分類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宣傳貫徹落實工作, 確保學懂、弄通、做實。

■抓學習, 推進全覆蓋。 全方位、分類別、多形式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 切實把教育系統黨員幹部和師生員工的思想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

——全面推進系統學。 制定下發檔, 對全省教育系統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作出總體部署。

——形式多樣靈活學。

通過廳黨組中心組學習(擴大)會議、“與教育系統十九大代表面對面”“百名書記講黨課”、全體黨員幹部大會等形式, 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達到每一個黨支部、每一名黨員幹部和師生。

——組織宣講深度學。 邀請省領導到高校宣講十九大精神;組織廳委領導結合下基層調研, 到高校和設區市教育部門開展十九大精神宣講;組建教育系統“十九大精神宣講團”, 深入全省高校巡迴宣講。

■抓“五進”, 融入全過程。 推進習近平教育思想進學科、進學術、進課程、進培訓、進讀本, 確保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教育領域落地生根。

——進學科。 支持高校在教育學、馬克思主義理論等一級學科中設立習近平教育思想研究方向, 招收相關方向研究生。

——進學術。開展“百名社科專家解讀十九大”活動,組織高校專家撰寫解讀黨的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文章。設立專項研究課題,推出系列理論成果。

——進課程。組織編寫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課程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面向學生開設“習近平教育思想”公共選修課。

——進培訓。分層分類、分期分批組織十九大精神輪訓,重點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骨幹、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負責人、黨支部書記等進行專題培訓。

——進讀本。組織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深入學習《習近平教育思想學習輔導讀本》,彙編我省教育系統學習十九大理論成果。

■抓宣傳,輻射全系統。持續深入開展多形式、立體化宣傳報導,營造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濃厚氛圍。

——組織開展“我與新時代,我學十九大”系列主題活動,舉辦以十九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新一季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一‘馬’當先”知識競賽。

——充分利用教育系統主辦的報刊雜誌、“一台一網兩微一端”等宣傳媒體,開設“學習貫徹十九大,教育系統在行動”專欄,集中報導全省教育系統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措施和成效。

——加大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典型宣傳,發出福建教育好聲音、講好福建教育好故事、展示福建教育新形象。

■抓改革,打贏攻堅戰。啃下制約教育發展的“硬骨頭”,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教育現代化。

——基礎教育方面,健全學前教育普惠發展保障機制,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穩妥實施高考改革。

——職業教育方面,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完善福建特色“二元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高等教育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實行高校人員總量管理,推進“管辦評分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民辦教育方面,穩步推進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扶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抓短板,增強獲得感。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加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新建、配建、改建一批公辦幼稚園。按照“社會投資、政府扶持、依法監管”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新建一批普惠性幼稚園。出臺普惠性幼稚園標準和管理指導意見。逐步調整幼稚園收費水準。

——推動義務教育公平可及。實施城鎮中小學擴容工程和義務教育提升工程,推動基本消除大班額現象。建立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度,實施初中“壯腰”工程,加強教研隊伍建設,規範民辦初中招生。

——配足配好普通高中資源。全面實施高中普及攻堅計畫,改造提升有辦學基礎的薄弱高中。統籌協調普通高中城鄉統一的教職工編制標準問題,滿足高中“選課走班”教學需要。強化教研機構的教學研究與指導作用,配足配齊高中學科教研隊伍。

——加快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探索在福州市產業聚集區建設省級職業教育園區,鼓勵其他設區市在工業園區建設分園;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分級建設。

——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推動建成一批高水準大學和“高峰”“高原”學科。實施高校教師隊伍提升計畫,搭建平臺,築巢引鳳,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來閩工作。

——統籌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建立跨層次、跨行業、跨部門的編制調整機制,推動各級政府將聘用編外教師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適當擴大師範生免費教育規模,加大基礎教育教師補充力度。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實行縣域內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畫,推進師資合理流動。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加強教師進修院校建設,健全完善省、市、縣、校四級教師培訓體系。

——進學術。開展“百名社科專家解讀十九大”活動,組織高校專家撰寫解讀黨的十九大、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文章。設立專項研究課題,推出系列理論成果。

——進課程。組織編寫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課程指導意見,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面向學生開設“習近平教育思想”公共選修課。

——進培訓。分層分類、分期分批組織十九大精神輪訓,重點對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教學骨幹、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政部)負責人、黨支部書記等進行專題培訓。

——進讀本。組織全省各級各類學校深入學習《習近平教育思想學習輔導讀本》,彙編我省教育系統學習十九大理論成果。

■抓宣傳,輻射全系統。持續深入開展多形式、立體化宣傳報導,營造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濃厚氛圍。

——組織開展“我與新時代,我學十九大”系列主題活動,舉辦以十九大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新一季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一‘馬’當先”知識競賽。

——充分利用教育系統主辦的報刊雜誌、“一台一網兩微一端”等宣傳媒體,開設“學習貫徹十九大,教育系統在行動”專欄,集中報導全省教育系統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措施和成效。

——加大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典型宣傳,發出福建教育好聲音、講好福建教育好故事、展示福建教育新形象。

■抓改革,打贏攻堅戰。啃下制約教育發展的“硬骨頭”,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進教育現代化。

——基礎教育方面,健全學前教育普惠發展保障機制,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深化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穩妥實施高考改革。

——職業教育方面,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健全完善福建特色“二元制”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高等教育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積極探索實行高校人員總量管理,推進“管辦評分離”,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

——民辦教育方面,穩步推進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扶持和規範民辦教育健康發展。

■抓短板,增強獲得感。把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與貫徹落實省委十屆三次全會和全省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結合起來,加快補齊教育短板,增強人民群眾的教育獲得感。

——加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供給。實施第三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畫,新建、配建、改建一批公辦幼稚園。按照“社會投資、政府扶持、依法監管”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新建一批普惠性幼稚園。出臺普惠性幼稚園標準和管理指導意見。逐步調整幼稚園收費水準。

——推動義務教育公平可及。實施城鎮中小學擴容工程和義務教育提升工程,推動基本消除大班額現象。建立隨遷子女積分入學制度,實施初中“壯腰”工程,加強教研隊伍建設,規範民辦初中招生。

——配足配好普通高中資源。全面實施高中普及攻堅計畫,改造提升有辦學基礎的薄弱高中。統籌協調普通高中城鄉統一的教職工編制標準問題,滿足高中“選課走班”教學需要。強化教研機構的教學研究與指導作用,配足配齊高中學科教研隊伍。

——加快改善職業教育辦學條件。探索在福州市產業聚集區建設省級職業教育園區,鼓勵其他設區市在工業園區建設分園;開展中等職業學校分級建設。

——促進高等教育內涵發展。加快推進“雙一流”建設,推動建成一批高水準大學和“高峰”“高原”學科。實施高校教師隊伍提升計畫,搭建平臺,築巢引鳳,吸引更多的高層次人才來閩工作。

——統籌加強基礎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探索建立跨層次、跨行業、跨部門的編制調整機制,推動各級政府將聘用編外教師所需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適當擴大師範生免費教育規模,加大基礎教育教師補充力度。全面推進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實行縣域內義務教育校長教師交流輪崗制度,實施鄉村教師支持計畫,推進師資合理流動。大力加強教師隊伍培訓,加強教師進修院校建設,健全完善省、市、縣、校四級教師培訓體系。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