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烏克蘭銷毀蘇聯遺留下來的大殺器,是自剪羽翼,還是自我救贖?

作為戰略位置極為重要的加盟共和國, 當年蘇聯將許多重要的軍事設施, 包括核武器部署在烏克蘭。 上世紀九十年年代蘇聯解體後,

烏克蘭被迫成為擁有核武器的國家, 其他還有俄羅斯、白俄羅斯和哈薩克。

PS:烏克蘭繼承蘇聯78萬名軍人, 6500輛坦克, 7150輛裝甲車, 1500架飛機, 350艘軍艦, 1272枚洲際導彈核彈頭, 2500枚戰術核武器。 還有重型戰略轟炸機共有44架, 其中圖-160轟炸機19架, 俄羅斯當時才10架, 另外, 還有大量掌握有世界先進軍事技術的研究設計機構, 比如安東諾夫設計局, 空中巨無霸的締造者,

按照常理來說, 蘇聯留下這麼厚實的家底, 一夜之間成為第三大核武國家, 烏克蘭應該高興才對, 但事實恰恰相反, 這個大殺器給烏克蘭帶來無盡煩惱。

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哈薩克不同, 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鐵杆小弟, 哈薩克也是中亞小國, 很快就放棄銷毀。 但是, 烏克蘭戰略位置實在是太重要, 一直擔心俄羅斯會強力吞併自己, 當年烏克蘭國防部長看的非常明白, 希望留下少量的核武, 用於自衛和威懾。

但是, 作為美國和俄羅斯兩大核武國家, 不希望核武擴散, 也不允許其他國家擁有核武器, 影響自己的核威懾力量, 於是從不同的角度向烏克蘭施加壓力。

國家實力是決定國家關係的基礎, 一個小小的烏克蘭如果能夠頂得住美俄兩大國家同時施加壓力。

不僅如此, 切爾諾貝利事件歷歷在目, 烏克蘭民眾也是對核武充滿厭惡。

在經濟方面, 蘇聯解題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經濟崩潰, 作為加盟共和國烏克蘭也是一樣, 大量的核武和其他裝備, 維護費用不菲, 對於糟糕的烏克蘭經濟來說, 是一個沉重的包袱。

最重要的是各國和國際組織的承諾, 美國作出保證, 保護烏克蘭安全, 並給予上億美元的經濟援助。 俄羅斯承諾給予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價格優惠;國際貨幣基金組織15億美元的貸款和世界銀行7億美元的貸款。

考慮種種因素後, 烏克蘭決定放棄核武。 1993年, 美國烏克蘭簽訂協定, 美國向烏克蘭提供資金, 幫助銷毀核武。 1994年美國、俄羅斯和烏克蘭三國簽署協議, 烏克蘭將境內核武運至俄羅斯進行銷毀, 烏克蘭自行銷毀境內全部核武設施, 並加入《和不擴散條約》。

2001年, 烏克蘭銷毀境內最後一口以固體燃料為動力的SS-24洲際導彈發射井,

正式成為無核國家。

然後, 從現在情況來看, 還是當年烏克蘭的國防部長有長遠眼光, 烏克蘭或許真應該保留少量核武器, 至少不至於現在被欺負的毫無還手之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