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通知!“雙11”全國放假1天,你的購物車塞滿了嗎?

康巴傳媒(整理自網路)

一轉眼

十月又成過去時

踏著溫暖的陽光

我們來到了十一月~

沒錯!11月一來!

雙十一!也就不遠啦!

關鍵是!

今年11.11全國都放假!!!不信?

請看

11月11日是週六

哈哈哈哈!

隨便你熬到幾點買買買!

大夥兒雙十一想好要買啥了嗎?

不過!別激動的太早!

就在近日, 國家發改委專門召開“雙11”電子商務領域信用建設工作媒體通氣會, 強化電商促銷中的“信用問題”。

電商黑名單將發佈

這次通氣會上, 發改委表示, 在“雙11”前後將發佈電子商務領域黑名單, 國家質檢總局發佈了關於開展“雙11”消費品電商領域執法打假集中行動的相關情況。

國家資訊中心副主任周民表示, 在全國信用資訊共用平臺上有關部門共用的黑名單資訊中, 經分析比對, 共梳理出電子商務黑名單企業6440家, 其中首批500家已在“信用中國”網站公佈。

消費品電商領域開展集中打假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下發的通知,打假集中行動於今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國開展。針對主要網購平臺和服裝鞋帽、家用電器等10類重點消費品,圍繞群眾投訴較多、價格不合理、媒體曝光的產品,開展摸排,收集線索。同時,加強電商消費品違法案件查辦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韓雲平表示:“集中曝光典型案件,加大電商執法打假工作宣傳力度,對品質問題突出的電商消費品,推動地方政府牽頭開展區域整治。”

今年“雙11”期間,質檢總局還將加強對品質問題突出的消費品發佈消費預警,通過媒體發佈警示,引導理性消費,抵制電商低價、低質,惡性競爭的行為。

電商假打折、刷單或將被重罰

“雙11”臨近,電商大戰一觸即發。除了各種預售優惠吸引消費者之外,在眼花繚亂的各種商品中,看銷售量下單成為很多人的購物習慣,也因此催生了大量的“刷單”“炒信”行為,甚至形成了專業的黑色產業鏈。

10月31日,《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三審。草案三審稿對虛假宣傳的具體內容予以細化,明確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作虛假宣傳或者引入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另外,虛假交易或將被重罰。

想要愉快買買買,“防坑攻略”請收好

今年“雙11”,很多網購一族發現,商家促銷玩法越來越複雜。不少人調侃:“沒有點奧數功底,還真不敢應戰。”玩笑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針對“雙11”電商促銷期間可能出現的廣告宣傳、商品品質、消費糾紛、售後服務等問題,工商部門列出了一份“防坑指南”,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安全防範意識,理性消費。

二要瞭解促銷規則。集中促銷的交易規則中,有些商家隱藏著霸王條款。消費者與商家要多溝通,對於預付定金的商品,要謹慎下單。

三要小心虛假宣傳。消費者在網上找到所需商品後,不要著急拍下,要多看看買家評價,儘量多方面瞭解商品資訊。

四要客觀行使評價權利。建議消費者秉持誠信負責的態度進行評價,切莫成為商家“刷信”的工具。

六是簽收前要驗貨。儘量當面核驗,同時索取購物發票或收據,以便後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七要保存購物證據。工商部門提醒,網購過程中如果產生糾紛,消費者在與賣家、網路交易平臺協商不一致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撥打經營者所在地的12315投訴電話。

往期精彩回顧

本期責編:肖宵 白馬 編輯:李婭妮 澤措

消費品電商領域開展集中打假

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執法司下發的通知,打假集中行動於今年10月25日至11月15日在全國開展。針對主要網購平臺和服裝鞋帽、家用電器等10類重點消費品,圍繞群眾投訴較多、價格不合理、媒體曝光的產品,開展摸排,收集線索。同時,加強電商消費品違法案件查辦工作。

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韓雲平表示:“集中曝光典型案件,加大電商執法打假工作宣傳力度,對品質問題突出的電商消費品,推動地方政府牽頭開展區域整治。”

今年“雙11”期間,質檢總局還將加強對品質問題突出的消費品發佈消費預警,通過媒體發佈警示,引導理性消費,抵制電商低價、低質,惡性競爭的行為。

電商假打折、刷單或將被重罰

“雙11”臨近,電商大戰一觸即發。除了各種預售優惠吸引消費者之外,在眼花繚亂的各種商品中,看銷售量下單成為很多人的購物習慣,也因此催生了大量的“刷單”“炒信”行為,甚至形成了專業的黑色產業鏈。

10月31日,《反不正當競爭法》修訂草案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三審。草案三審稿對虛假宣傳的具體內容予以細化,明確經營者不得對其商品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作虛假宣傳或者引入誤解的商業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另外,虛假交易或將被重罰。

想要愉快買買買,“防坑攻略”請收好

今年“雙11”,很多網購一族發現,商家促銷玩法越來越複雜。不少人調侃:“沒有點奧數功底,還真不敢應戰。”玩笑背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針對“雙11”電商促銷期間可能出現的廣告宣傳、商品品質、消費糾紛、售後服務等問題,工商部門列出了一份“防坑指南”,提醒廣大消費者提高安全防範意識,理性消費。

二要瞭解促銷規則。集中促銷的交易規則中,有些商家隱藏著霸王條款。消費者與商家要多溝通,對於預付定金的商品,要謹慎下單。

三要小心虛假宣傳。消費者在網上找到所需商品後,不要著急拍下,要多看看買家評價,儘量多方面瞭解商品資訊。

四要客觀行使評價權利。建議消費者秉持誠信負責的態度進行評價,切莫成為商家“刷信”的工具。

六是簽收前要驗貨。儘量當面核驗,同時索取購物發票或收據,以便後續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七要保存購物證據。工商部門提醒,網購過程中如果產生糾紛,消費者在與賣家、網路交易平臺協商不一致的情況下,可以直接撥打經營者所在地的12315投訴電話。

往期精彩回顧

本期責編:肖宵 白馬 編輯:李婭妮 澤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