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為什麼說諸葛亮屢伐中原是窮兵黷武?

第一, 蜀漢是三國中實力最弱的一個國家, 而曹魏是最強盛的一個。 曹魏國土是蜀漢3倍, 人口是蜀漢5倍, 經濟和國力都遠遠超出蜀漢。 蜀漢滅亡的時候, 整個益州戶籍民數不過九十四萬, 而且多為老人和孩子, 因為屢次北伐損失了大量青壯年, 每次北伐青壯年都會被徵發。

網路配圖

在當時生產力較低的情況下, 蜀漢不到一百萬老弱婦孺要養十萬脫產的將士、四萬吃白飯的官吏, 可以說百姓的負擔是非常重的。 加上蜀道艱難, 軍糧運轉不便, 把糧食從蜀中運到前線路上消耗的比士兵吃的還要多,

運一斤糧食得吃十斤,

為了運送保障後勤供給, 連婦女都被徵發了, 所以引發了蜀中士民的普遍不滿。 《三國志》卷三十五《諸葛亮傳》注引張儼《默記·述佐篇》記載:諸葛亮“空勞師旅, 無歲不征, 未能進咫尺之地, 開帝王之基”, 反而“使國內受其荒殘, 西土苦其役調”。

網路配圖

第二, 全國局勢三足鼎立, 任何一方都不可以冒然打破這個平衡, 一主動, 反而被動。 加上之前火燒八百里聯營元氣大傷還得罪了動物, 張飛、關羽、劉備都已經離去, 所以蜀漢應該內修建設, 囤積實力, 伺機而動!西川地勢險要, 安居一方, 易守難攻, 田廣糧豐!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