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調理脾胃,不光要養脾胃還要養情志~

脾胃是情緒變化的反應器

當人的情緒發生變化時, 脾胃的功能也會發生改變。 人在憤怒和緊張時, 胃液分泌量會大大增加, 胃酸也會相應增多, 過多的胃酸會破壞胃黏膜屏障, 引起胃黏膜損傷性病變。 而人在恐懼、抑鬱或思考時, 能減少胃血流量, 明顯抑制胃酸分泌, 同時引起胃運動減弱, 形成胃潰瘍。

情緒良好→脾胃功能調和→水穀精氣上輸、脾氣升清→調和五臟、潤澤六腑

情緒不佳→脾胃功能失和→水穀精氣下流、脾氣下降→五臟、六腑得不到營養

情緒致病, 思慮易傷脾

一個人如果思慮太多, 精神過度集中於某一事物, 就會使體內的正氣停留在局部而不能正常運行, 以至“思則氣結”。 就會傷脾, 使得脾的升降功能失常, 脾氣鬱結, 運化失健, 發生消化不良、腹脹、便溏等不適。 脾是後天的根本, 脾傷則氣血生化乏源, 因此, 還會出現心神失養等諸多疾病。

壓力是造成消化不良的主因

胃腸道“鬧革命”是人體面對巨大壓力的生理反應。 一個人在極大的壓力下, 身體會減少血液、能量對消化道供給, 而它們集中到肌肉和腦部來應付壓力。 如此一來, 身體就沒有多餘的能力來消化食物, 從而造成消化不良。 因此,

每天適當地調節自己的情緒和壓力, 是消除消化不良的重要方法之一。

“心胃相關”, 治脾胃病須養情至

情緒與脾胃病關係密切。 “心胃相關”就是說心胃在病理上相互影響, 這在脾胃病治療中有所體現, 如脾胃病患者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心神方面的症狀,

如急躁易怒, 心煩, 失眠多夢, 心慌、心悸等, 在辨證治療時, 加用酸棗仁、合歡花、夜交藤等養心安神, 往往會有很好的效果。

9i編輯:小哲 本頭條商務合作請加微信號:yywyh2016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