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全球第一核潛艇大國也煩惱:美國15艘潛艇不同程度趴窩

在核潛艇領域, 美國要稱第二, 沒人敢說它是第一。 俄羅斯海軍的核潛艇部隊非常強大, 但也不敢像美國這樣搞全核水下艦隊, 列裝了不少“基洛”級潛艇。 美國現役的核潛艇分為36艘“洛杉磯”級、3艘“海狼”級、18艘“俄亥俄”級和14艘“維吉尼亞”級, 總計71艘, 具體為攻擊型核潛艇、巡航導彈核潛艇和彈道導彈核潛艇三大類。 美國的這三大類核潛艇中, 以攻擊型核潛艇的數量最大, 而最近這種核潛艇遭遇了極大的問題。

維持如此龐大的核潛艇部隊, 需要一個持續且穩定的建造、維護、升級和退役計畫, 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 都將釀成巨大悲劇。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蘇聯, 在冷戰末期, 當經濟無以為繼之時, 那些堪稱“金魚”的核潛艇就不得不靜靜地靠在碼頭旁邊。 當這個帝國解體之後, 俄羅斯羸弱的經濟根本無法承擔如此規模龐大的水下核力量, 因此大量潛艇閒置、生銹爛掉、放射性物質洩漏等問題便紮堆兒襲來。

蘇聯解體之後, 美國海軍規模有所縮小, 但已是無其他國家可以挑戰。 當美國人享受著全球第一海軍和核潛艇大國的光環之時, 隨之付出的也包括巨大的經濟代價。 21世紀初, 美國多次展開大規模行動, 軍費開支極其巨大, 而裝備更新和維護則受到不同程度影響。 例如, 不同型號的老舊飛機屢次發生墜機現象, 水面作戰艦艇因為值班任務增加而造成撞船和水手失蹤。 最近, 這種預算影響開始向核潛艇部隊領域蔓延。

根據海軍最近發佈的官方資料, 美國最近共有15艘攻擊型核潛艇處於不同程度的閒置趴窩狀態, 相當於其攻擊型核潛艇總數的28.3%, 主要是因為維修和升級資金沒有到位。 在這些潛艇中, 趴窩閒置時間最久的要數“博伊西”號, 該艇趴窩了足足31個月。 其他潛艇的趴窩時間有長有短, 最短的兩個月, 例如“哥倫比亞”號、“德克薩斯”號和“蒙彼利埃”號, 較長的有“格林維爾”號, 閒置趴窩時間高達21個月, “夏延”號則趴窩時間為20個月。

值得注意的是, 這種趴窩並沒有算進潛艇必備的保養和維護時間之中, 是實實在在的浪費。 據統計, 這15艘核潛艇總的閒置時間加起來為177個月, 即14.75年的時間, 相當於總體壽命的23%。 別看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總壽命挺長的, 但扣除在船廠維修和升級的時間, 前往目標海域和返回母港的時間, 以及靠港休整和艇員適應的時間, 就少得多了, 這意味著177個月已相當於美國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總任務值班時間。

因此, 15艘攻擊型核潛艇無形之中就趴窩掉了條現役潛艇的時間。 考慮到通貨膨脹, 一艘“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的單價為22億美元, “維吉尼亞”級比它還貴4億多美元。 也就是說, 如此閒置就等於白花20多億美元造了艘攻擊型核潛艇。 當然, 海軍高層是絕對不希望出現這種情況的, 其中最明顯的案例就是對於“博伊西”號攻擊型核潛艇的處理。

“博伊西”號攻擊型核潛艇原計劃於2016年9月開始在國有的諾福克海軍船廠接受維修, 後來出於成本考慮, 該潛艇的大修不得不選擇在本月轉交給私有企業紐波特紐斯造船廠, 最終大修合同的金額縮減至3.856億美元。其實即便是這個價格,總的算下來也非常之大,基本上7艘核潛艇的大修費用就相當於新建造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錢了。這種方法很好,可節約總體開支,但還是沒有解決源頭的問題。在各大軍種預算受到削減的情況之下,海軍唯有的辦法就是儘量通過遊說和各種活動,爭取更多的資金,促使這15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維護與升級時間安排大大提前,這樣就能減少更多不必要的損失。

也有觀點認為,反正閒置也是閑著,不如讓這些趴窩的攻擊型核潛艇堅持執行任務,等到開始大修時才返港,而實際上這是行不通的。在沒有得到充分維護之前,這些攻擊型核潛艇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它們萬一出現問題,事故將遠遠比水面作戰艦艇嚴重。核潛艇在水下發生事故,非但本身很難得到保全,而且搭載的艇員往往也難以倖免於難。在這些艇員的培養方面,美國海軍也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和資金。在艇員遇難之後,又得花很大一筆撫恤資金,這都是額外的開支。

維修及其費用問題,是美國海軍頭疼的難題之一。同常規潛艇相比,核潛艇處理更加複雜。反應堆如果處置不當,會產生放射性洩漏威脅,危及周邊環境。即便是攻擊型核潛艇退役了要去船廠接受拆解,也得在艇上保留半數的艇員,而常規潛艇沒有這種麻煩。因此,攻擊型核潛艇在退役後的資金和人力上也消耗更多。

綜上所述,美國15艘攻擊型核潛艇閒置趴窩的現狀,是預算長期被挪作他用的重要惡果之一。如果資金繼續不到位,那麼很有可能釀成非常慘重的事故。其實,美國海軍也可以有另外的做法,即削減攻擊型核潛艇的總體規模,或轉而開建常規潛艇。但是攻擊型核潛艇在性能上要遠遠超過常規潛艇,而新興海軍強國也在提升本國核潛艇部隊的規模和實力,美國海軍要做出這樣的抉擇將非常痛苦,所以現在只能忍一忍了。

全文完,謝謝閱讀。

最終大修合同的金額縮減至3.856億美元。其實即便是這個價格,總的算下來也非常之大,基本上7艘核潛艇的大修費用就相當於新建造一艘攻擊型核潛艇的錢了。這種方法很好,可節約總體開支,但還是沒有解決源頭的問題。在各大軍種預算受到削減的情況之下,海軍唯有的辦法就是儘量通過遊說和各種活動,爭取更多的資金,促使這15艘攻擊型核潛艇的維護與升級時間安排大大提前,這樣就能減少更多不必要的損失。

也有觀點認為,反正閒置也是閑著,不如讓這些趴窩的攻擊型核潛艇堅持執行任務,等到開始大修時才返港,而實際上這是行不通的。在沒有得到充分維護之前,這些攻擊型核潛艇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它們萬一出現問題,事故將遠遠比水面作戰艦艇嚴重。核潛艇在水下發生事故,非但本身很難得到保全,而且搭載的艇員往往也難以倖免於難。在這些艇員的培養方面,美國海軍也花費了無數的心血和資金。在艇員遇難之後,又得花很大一筆撫恤資金,這都是額外的開支。

維修及其費用問題,是美國海軍頭疼的難題之一。同常規潛艇相比,核潛艇處理更加複雜。反應堆如果處置不當,會產生放射性洩漏威脅,危及周邊環境。即便是攻擊型核潛艇退役了要去船廠接受拆解,也得在艇上保留半數的艇員,而常規潛艇沒有這種麻煩。因此,攻擊型核潛艇在退役後的資金和人力上也消耗更多。

綜上所述,美國15艘攻擊型核潛艇閒置趴窩的現狀,是預算長期被挪作他用的重要惡果之一。如果資金繼續不到位,那麼很有可能釀成非常慘重的事故。其實,美國海軍也可以有另外的做法,即削減攻擊型核潛艇的總體規模,或轉而開建常規潛艇。但是攻擊型核潛艇在性能上要遠遠超過常規潛艇,而新興海軍強國也在提升本國核潛艇部隊的規模和實力,美國海軍要做出這樣的抉擇將非常痛苦,所以現在只能忍一忍了。

全文完,謝謝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