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淩晨4:30分的番茄炒蛋,看哭了很多人,氣炸了很多人,你呢?

文 | E媽

賢爸科學館新推出一個欄目:寶媽育兒經, 主要是徵集寶媽們的育兒心得, 才藝展示, 育兒故事。

今天一拿手機, 訂閱號裡齊刷刷好幾篇都是“番茄炒蛋”,

出於好奇, 打開幾篇一看, 才知道原來起源在一段視頻, 而“番茄炒蛋”儼然已經成為批判父母“包辦教育”的一個代名詞了。

看著視頻, 我也感動得稀裡嘩啦。 在這裡, 我想跟大家聊聊我在這段視頻中看到的不一樣的內容。

1

一個剛到美國留學8天的男孩, 第一次參加同學聚會, 聚會要求每個同學做一道拿手好菜, 男孩準備做一道番茄炒蛋。

一開工才發現自己不會做, 趕緊拿起手機向遠在中國的媽媽求助, 媽媽爸爸語音指導失敗後, 又以身示範發來清晰的廚房現場視頻。

男孩最終成功做出了這道色香味俱全的番茄炒蛋, 獲得同學的認可和讚賞。

這時一個同學問起時差, 男孩才想到此時正是中國的深夜。

鏡頭切換到深夜媽媽收到孩子微信, 又爬起來跟爸爸一起在廚房忙活為孩子示範。

男孩想到這些, 原本輕鬆得瑟的神情瞬間凝重, 拿出手機, 手指緩慢翻動螢幕, 滿屏都是媽媽問候, 趕緊給媽媽回了句“謝謝媽媽, 很成功”, 此時媽媽還守在手機前沒睡, 秒回“好的”。

男孩眼噙淚水, 看到媽媽的回復, 收起手機, 跟同學一起慶祝。 地球的另一半, 爸爸摟著媽媽媽媽依偎著爸爸, 幸福的通過手機欣賞著孩子的“成功”。

看完視頻, 我想絕大部分人跟我一樣, 都是深深的感動, 原本就嚴重感冒的我, 紙巾廢了半包。

感動我們的是什麼?我想是這份父母對孩子無私的大愛, 是天涯海角白天黑夜堅守的牽掛, 是父母對這個男孩著急無助希望得到同學肯定的“看見”,

是男孩感受到父母愛時的淚眼……

父母, 對孩子有多少愛, 才可能在一天24小時都靜靜“待機”, 深夜四點多收到孩子的微信也立馬打起精神回復, 語音不能説明到孩子, 就翻身爬起到廚房一個示範一個拍攝, 只為在地球另一端的孩子為聚會做一個番茄炒蛋!

孩子, 感受到父母多少愛, 才可能在自己最著急最無力的時候,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自己的爸爸媽媽, 在想到國內此時是深夜時, 會不顧聚會拿起手機給媽媽回復, 會在手指緩慢翻動手機時眼噙淚水!

我在這段短短的視頻中, 看到的是親密無間心心相印的親子關係。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正是這段視頻中展示的與孩子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訣竅。

2

我在這段視頻中看到的第一個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訣竅是:放下自己。

視頻到2’30“, 床頭的手機響起, 時間顯示04:20, 媽媽眼睛還沒睜開, 用手探索著打開檯燈, 摸到手機。 聽到孩子的求助聲, 鏡頭切換到媽媽已經完全清醒過來, 專注的回復孩子, 此時爸爸也起來, 著急的在一旁指點著。 但是, 孩子還是著急的訴說, “媽, 你發的什麼呀, 我聽不清楚, 哎呀, 你這, 你這不行!”

聽到這裡, 媽媽掀開被子就起床, 但是坐起來的瞬間, 卻是滿身疲憊, 廢了點勁用胳膊肘撐著才起來。

再到爸爸媽媽的鏡頭, 是在廚房裡, 此時爸爸媽媽已經充滿活力, 一個演示一個拍攝, 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全心全意只為孩子能看到如何做一道番茄炒蛋。

在這些細節中, 我們看到, 深夜4:20分, 在床上正睡得香的父母, 此時最需要的就是睡覺休息, 但是一收到孩子的消息, 他們不是指責抱怨孩子打擾自己休息, 而是放下自己, 打起精神去幫助孩子。

我們常常在與孩子相處時, 難以放下自己, 結果導致孩子很大壓力, 自己心情不爽, 還破壞親子關係。

我記得E五歲多的時候, 一天早上起床, 天氣比較涼快, E要穿她的蝴蝶裙子(蝴蝶裙子是個公主裙, 有點厚, 天氣太熱穿不了), 我當時嚴重感冒, 嗓子完全啞了沒法說話。 E爸給E找蝴蝶裙子, 沒找到, 原來是蝴蝶裙子放在E爸單位的房子了, 沒帶回來。

E滿懷期待落空, 很失落, 大嚷著, “不, 爸爸, 我就要穿蝴蝶裙子!”。

“但是沒在這邊, 怎麼穿呢?”E爸跟E說, 說完這句又加一句, “你那天過來的時候又沒要我拿過來!”

“不!我就要穿蝴蝶裙子,你給我找蝴蝶裙子!"E更加大鬧了。

“爸爸又不能變魔法變過來!今天先穿這個裙子吧。”E爸耐著性子說。

“不,我不穿這個!我就要蝴蝶裙子!"E跑E爸面前,開始捶打E爸。

"你想穿裙子,也不能打爸爸呀!你的裙子沒在這邊,我有什麼辦法!"

“我就要蝴蝶裙子,我冷死了,穿棉衣都沒用,只有穿蝴蝶裙子有用!"E繼續哭喊著捶打E爸。

“那我不管你了!"E爸強硬的說了一句就走了。“你不能不管我,你是個臭爸爸,我不穿蝴蝶裙子就會死掉的!......”E還在大鬧,光著身子,就是不肯穿衣服。

這段對話中,E爸一直都在自己的頻道上,反復強調蝴蝶裙子沒在,結果E情緒越來越大,E爸也被折騰得精疲力盡好脾氣耗盡。

放下自己,就是要放下自己的這些念頭和想法(E爸一直看到的蝴蝶裙子沒在),不是說這些念頭和想法是錯的,而是此刻這些只是你的念頭和想法而已,並不是孩子需要的。

3

我在這段視頻中看到的第二個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訣竅是:換位元思考,即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

視頻一開始,放的就是一個帥氣的陽光男孩,在專注嚴肅而又費勁生疏的切著番茄,一看就知道這是從來沒有切過菜的。

從這份專注嚴肅中可以看出,切番茄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果然,在接下來看到,這是他來美國的第8天,第一次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聚會,大家都要帶一個自己的拿手好菜。在這裡不難看出,男孩希望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番茄炒蛋,用這一道菜,為自己在這個“新世界”中交到朋友、獲得認可和讚賞、並融入其中。

深夜4:20,正在熟睡中的父母,聽到遠隔重洋的孩子發來的求助,已經感受到孩子的焦急和無助。在語音指導沒法説明到孩子,孩子更焦急時,媽媽果斷選擇翻身起床以身示範。

這就是換位思考,我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只看到此時我很疲倦我需要睡覺,而是放下自己,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遠隔重洋孤身求學的孩子,多麼希望能在那個“新世界”中交到朋友,多麼希望能很快融入那個“新世界”,多麼希望在那個“新世界”中得到朋友同學的認可和讚賞!

換位思考,對孩子的這種處境感同身受,身為父母的毫不猶豫爬起來為孩子示範如何做一道美味的番茄炒蛋,這樣的行為,是這麼自然,這麼有愛!

還是回到前面蝴蝶裙子的故事中。E爸走後,E撲到我懷裡,“媽媽,我就要穿蝴蝶裙子!不要穿別的!”

“嗯,崽崽只想穿蝴蝶裙子!”我抱著她說。

"嗚,是的,媽媽,我不要穿別的!"

“嗯,蝴蝶裙子沒在這裡,好失落,崽崽太想太想穿蝴蝶裙子了!”

"媽媽,蝴蝶裙子好重的,夏天穿了很熱,今天好不容易涼快了,我就要穿蝴蝶裙子!"

"嗯,就想穿蝴蝶裙子!"

……

抱了一會兒,E突然說,“媽媽,我要穿衣服羅!”然後開開心心拿著E爸找出來的那條裙子,我笑著把裙子套E頭上,一會兒功夫,E就自己穿好裙子褲子了。

換位思考,站在E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我理解到E沒法穿蝴蝶裙子的失落和失望,就與她產生了同頻共振,我只需要把自己對E的理解用言行表達給她,她在得到這種理解後,自然感受到了我對她的愛,也獲得了解決問題的力量。

4

愛你,就像這碗番茄炒蛋。

這樣的放下自己、換位思考,男孩凝重的神情、一句簡單的“謝謝媽媽,成功了”、噙滿淚水的雙眼,可以看出,這份愛在感動你我的同時,也流進了男孩的心裡,感動了他!

看了關於“番茄炒蛋”的文章,無外乎是對父母教育的批判,我心底十分心痛。現在這個環境中,父母缺乏的不是批判,批判只會給原本焦慮的父母,更增一份焦慮和無力;只會給原本無力的父母,更增一份自我否定和自暴自棄。

父母們需要的更多的是理解和接納,希望社會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到父母的愛,去理解父母的這份焦慮與無力。正如大家都期待父母可以理解和接納孩子,那是因為理解和接納本身就會給孩子成長的力量一樣,這樣的理解和接納本身也一樣會給父母成長的力量。

每個父母,都如視頻中的這對父母一樣,無不用心良苦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在被別的父母感動的同時,我們也不妨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先去找到愛、看見愛,然後,再去探尋孩子樂意接受的愛的表達方式。

▌賢爸語:這個事情最有最有爭議是:那個不會做番茄雞蛋的“媽寶男”,半夜三更打擾熟睡的爸媽,媽媽也無怨無悔地爬起來,親自給孩子示範!到這裡,我想問:你會這樣對自己的孩子嗎?這個愛是不是有點過了?番茄雞蛋都不會做,跑到太平洋那邊能幹啥?!

E媽從自己角度,引出了家庭親子教育的“無條件的愛”,包括放下和同理心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視頻的最後,我看到了這個故事的要點:你的世界,大於全世界。這是一則公益或曰商業廣告。

同一個視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真所謂見仁見智,你可以批駁或褒揚誰,大家在留言區,盡情發表自己的想法吧。

作者:E媽,賢爸科學館公眾號特約作者,教育學碩士,自由職業者,非暴力溝通(NVC)學習者踐行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6歲半女孩的媽媽。個人ID:emahaitao

❖賢爸:物理與科學教育碩士,具有近20年大、中、小學物理、科學、及STEAM科技教育經歷,喜歡陪孩子動手玩科學, 分享新式教育理念,專注於科技啟蒙、數理邏輯、創造力培養;每天1個科技活動, 與家長一起高品質陪娃,吸引了全國近80W大小科學迷的喜愛。

“你那天過來的時候又沒要我拿過來!”

“不!我就要穿蝴蝶裙子,你給我找蝴蝶裙子!"E更加大鬧了。

“爸爸又不能變魔法變過來!今天先穿這個裙子吧。”E爸耐著性子說。

“不,我不穿這個!我就要蝴蝶裙子!"E跑E爸面前,開始捶打E爸。

"你想穿裙子,也不能打爸爸呀!你的裙子沒在這邊,我有什麼辦法!"

“我就要蝴蝶裙子,我冷死了,穿棉衣都沒用,只有穿蝴蝶裙子有用!"E繼續哭喊著捶打E爸。

“那我不管你了!"E爸強硬的說了一句就走了。“你不能不管我,你是個臭爸爸,我不穿蝴蝶裙子就會死掉的!......”E還在大鬧,光著身子,就是不肯穿衣服。

這段對話中,E爸一直都在自己的頻道上,反復強調蝴蝶裙子沒在,結果E情緒越來越大,E爸也被折騰得精疲力盡好脾氣耗盡。

放下自己,就是要放下自己的這些念頭和想法(E爸一直看到的蝴蝶裙子沒在),不是說這些念頭和想法是錯的,而是此刻這些只是你的念頭和想法而已,並不是孩子需要的。

3

我在這段視頻中看到的第二個建立親密親子關係的訣竅是:換位元思考,即站在孩子的視角來看待。

視頻一開始,放的就是一個帥氣的陽光男孩,在專注嚴肅而又費勁生疏的切著番茄,一看就知道這是從來沒有切過菜的。

從這份專注嚴肅中可以看出,切番茄對他來說,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果然,在接下來看到,這是他來美國的第8天,第一次來自不同國家的同學聚會,大家都要帶一個自己的拿手好菜。在這裡不難看出,男孩希望做一道色香味俱全的番茄炒蛋,用這一道菜,為自己在這個“新世界”中交到朋友、獲得認可和讚賞、並融入其中。

深夜4:20,正在熟睡中的父母,聽到遠隔重洋的孩子發來的求助,已經感受到孩子的焦急和無助。在語音指導沒法説明到孩子,孩子更焦急時,媽媽果斷選擇翻身起床以身示範。

這就是換位思考,我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只看到此時我很疲倦我需要睡覺,而是放下自己,去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遠隔重洋孤身求學的孩子,多麼希望能在那個“新世界”中交到朋友,多麼希望能很快融入那個“新世界”,多麼希望在那個“新世界”中得到朋友同學的認可和讚賞!

換位思考,對孩子的這種處境感同身受,身為父母的毫不猶豫爬起來為孩子示範如何做一道美味的番茄炒蛋,這樣的行為,是這麼自然,這麼有愛!

還是回到前面蝴蝶裙子的故事中。E爸走後,E撲到我懷裡,“媽媽,我就要穿蝴蝶裙子!不要穿別的!”

“嗯,崽崽只想穿蝴蝶裙子!”我抱著她說。

"嗚,是的,媽媽,我不要穿別的!"

“嗯,蝴蝶裙子沒在這裡,好失落,崽崽太想太想穿蝴蝶裙子了!”

"媽媽,蝴蝶裙子好重的,夏天穿了很熱,今天好不容易涼快了,我就要穿蝴蝶裙子!"

"嗯,就想穿蝴蝶裙子!"

……

抱了一會兒,E突然說,“媽媽,我要穿衣服羅!”然後開開心心拿著E爸找出來的那條裙子,我笑著把裙子套E頭上,一會兒功夫,E就自己穿好裙子褲子了。

換位思考,站在E的角度去看待這一切,我理解到E沒法穿蝴蝶裙子的失落和失望,就與她產生了同頻共振,我只需要把自己對E的理解用言行表達給她,她在得到這種理解後,自然感受到了我對她的愛,也獲得了解決問題的力量。

4

愛你,就像這碗番茄炒蛋。

這樣的放下自己、換位思考,男孩凝重的神情、一句簡單的“謝謝媽媽,成功了”、噙滿淚水的雙眼,可以看出,這份愛在感動你我的同時,也流進了男孩的心裡,感動了他!

看了關於“番茄炒蛋”的文章,無外乎是對父母教育的批判,我心底十分心痛。現在這個環境中,父母缺乏的不是批判,批判只會給原本焦慮的父母,更增一份焦慮和無力;只會給原本無力的父母,更增一份自我否定和自暴自棄。

父母們需要的更多的是理解和接納,希望社會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去看到父母的愛,去理解父母的這份焦慮與無力。正如大家都期待父母可以理解和接納孩子,那是因為理解和接納本身就會給孩子成長的力量一樣,這樣的理解和接納本身也一樣會給父母成長的力量。

每個父母,都如視頻中的這對父母一樣,無不用心良苦的愛著自己的孩子。在被別的父母感動的同時,我們也不妨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先去找到愛、看見愛,然後,再去探尋孩子樂意接受的愛的表達方式。

▌賢爸語:這個事情最有最有爭議是:那個不會做番茄雞蛋的“媽寶男”,半夜三更打擾熟睡的爸媽,媽媽也無怨無悔地爬起來,親自給孩子示範!到這裡,我想問:你會這樣對自己的孩子嗎?這個愛是不是有點過了?番茄雞蛋都不會做,跑到太平洋那邊能幹啥?!

E媽從自己角度,引出了家庭親子教育的“無條件的愛”,包括放下和同理心的做法,值得我們借鑒!視頻的最後,我看到了這個故事的要點:你的世界,大於全世界。這是一則公益或曰商業廣告。

同一個視頻,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度,真所謂見仁見智,你可以批駁或褒揚誰,大家在留言區,盡情發表自己的想法吧。

作者:E媽,賢爸科學館公眾號特約作者,教育學碩士,自由職業者,非暴力溝通(NVC)學習者踐行者,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6歲半女孩的媽媽。個人ID:emahaitao

❖賢爸:物理與科學教育碩士,具有近20年大、中、小學物理、科學、及STEAM科技教育經歷,喜歡陪孩子動手玩科學, 分享新式教育理念,專注於科技啟蒙、數理邏輯、創造力培養;每天1個科技活動, 與家長一起高品質陪娃,吸引了全國近80W大小科學迷的喜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