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社會>正文

清明當天60萬人次出門掃墓 文明祭祀已漸成風尚

文林山革命陵園, 小學生代表向烈士英雄紀念碑行隊禮獻花。

福州新聞網4月5日訊昨天是清明節, 也是清明小長假最後一天。

記者從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獲悉, 當天市殯儀館及各大陵園迎來祭掃高峰, 超60萬人次出門掃墓。 記者發現, 鮮花寄哀思等文明祭祀已漸成風尚。

掃墓人次破60萬

據統計, 昨日我市出門祭掃人數約60.5萬人次, 創歷史新高。 其中, 三山陵園165159人次、市殯儀館101000人次、聖泉陵園93000人次、文林山陵園50087人次、妙峰山陵園72000人次、皇天陵園65000人次、安福陵園43337人次、蓮花峰萬壽園15300人次。

據市民政局殯葬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 除文林山陵園和蓮花峰萬壽園祭掃人次較去年回落外, 其餘各大陵園均增加不少, 特別是三山陵園, 比去年增加了三四萬人次。

文明祭掃成風尚

昨天, 在三山陵園, 記者看到不少市民手持鮮花、水果等物品前來祭掃。 楊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他告訴記者, 這一天他要祭掃好幾位親人的墓, 往年會帶冥紙和鞭炮, 不僅重, 也不環保。 “懷念是出自內心的, 心意比形式更重要。 ”楊先生說。

據瞭解, 為宣導市民文明祭掃, 三山陵園設有鮮花供應點, 低價向市民提供鮮花。

在市殯儀館, 今年新推出的“時空郵局”和“時空話吧”大受歡迎。 “這些方式很有新意, 既環保又方便。 ”市民王女士說, 她將對親人的思念, 用電腦錄音軟體記錄下來, 通過“話吧”傳達給親人。

“館內提供鞭炮、紙錢換鮮花服務, 近年來, 帶鮮花或換鮮花祭祀的市民越來越多, 文明祭掃已逐漸變成風尚。 ”市殯儀館負責人告訴記者。

共同守護“福州藍”

清明前夕, 市委文明辦、市民政局、市殯葬協會共同向市民發出“守護福州藍、生態文明城”的倡議書,

各大陵園紛紛回應, 也發出倡議或採取措施引導祭掃市民守護“福州藍”。

“我們陵園免費提供黃絲帶, 以代替松枝。 ”妙峰山陵園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福州人有掃墓後折松枝回家的習俗, 用黃絲帶代替松枝, 很環保。

低碳出行也屬於文明祭祀。 記者瞭解到, 今年清明期間, 為方便市民出行掃墓, 我市實行交通管制, 不少市民選擇搭乘公車或陵園提供的專車出行。 一名市民說, 以前自己開車前往陵園, 不僅道路擁堵, 而且停車位難找, “現在交通方便, 乘坐公車也很快”。

殯葬方面, 近年來我市積極推行新型生態節地葬, 大力推行壁葬、花壇葬、江葬、海葬等生態葬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