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中國為何透露自己真實的核底牌?一大殺器早已做好準備了

圖為核武器爆炸畫面

【霹靂火軍事第211期】近日, 據美國戰略之頁網站發表文章稱, 中國火箭軍可能已經裝備了最新研製的東風41洲際核導彈,

這是一款令白宮感到忌憚的武器, 也是中國當前最兇狠的武器之一。 此前, 中國互聯網上已經曝光了部分東風41核導彈的圖片, 很顯然, 中國東風41核導彈已經做好了反擊任何敵人的準備。

首先, 明確一下東風-41的研製背景, 該導彈項目始於1984年, 當時主要是要開發出一款東風-31改進型, 並最終取代更老舊的東風-5液體導彈。 由於中國嚴格的軍事資訊保密體制, 外界對東風-41的研製、測試和服役過程知之甚少。 不過, 根據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透露, 中國火箭軍分別五年時間內進行了至少7次試射, 試射時間分別為2012年7月24日、2013年12月13日、2014年12月13日、2015年8月6日和12月4日、2016年4月12日、2017年1月15日。

圖為分導式核彈頭作戰效果圖

【霹靂火軍事第211期】這樣密集的測試表明, 東風-41或早在2010年就已交付部隊, 而二炮也必然要通過試射來掌握其性能。 與之前的東風-31相比, 東風-41最突出的優勢在於其射程遠達14000公里。 目前, 外界認為, 中國科技人員已經突破了在研製東風-31時的固體燃料問題, 如:燃料消耗快, 導彈的動力飛行時段較短。

東風-41的彈體更大, 或也為了裝更多燃料, 因此其即便採用10枚分導彈頭, 射程依然遠超採用單彈頭東風-31的11000公里。

再者, 東風-41採用了新型的獨立式分導彈頭載具。 其實, 洲際導彈很早就開始採用分導彈頭載具, 但基本是多個分導彈頭共用一個載具, 這載具在導彈即將再入大氣層前, 釋放所有分導彈頭, 然後這些彈頭像天女散花一樣自行散開, 並以抛物線軌跡飛向目標。 這種隨機彈道有一個缺點, 即可被一體化反導系統計算出每個彈頭的飛行軌跡, 並依次使用多層攔截系統進行攔截。

圖為中國東風41洲際核導彈

【霹靂火軍事第211期】目前, 美軍正在構建以“標準”-3和“愛國者”-3為主體的上中下層攔截系統。 而東風-41採用的獨立式分導彈頭技術, 則賦予了每個彈頭可以打擊若干不同目標的能力。 其實, 這種技術可能來自商用航太領域的一項技術, 即一箭多星發射中, 將不同小衛星送入不同近地軌道的技術。 這一技術可能是為每個分導彈頭裝上獨立的通信模組、感測器和小型助推器,

每個彈頭就像一枚小導彈。

目前, 東風-41導彈分導彈頭可獨立變軌已經得到俄羅斯軍方證實, 其部署在伊爾庫茨克西北部的“沃羅涅日-М”反導預警雷達, 其探測距離達6000公里, 向南可覆蓋中國南部海域, 已經在東風-41的幾次試射中, 發現了這一絕技, 因此, 東風-41堪稱是中國21世紀前半葉的振國利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