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製造一輛賽車需要一年時間 這些大學生不僅會造車還會賽車

浙江線上4月5日訊(浙江線上記者 林曉瑩)大馬力的發動機瞬間轟鳴驟響, 爬坡、彎道、飛躍, 在驚呼聲中, 它像一支充滿力量的離弦之箭, 從眼前飛速掠過, 呼嘯著向前進擊。

近日, 在浙江工業大學和浙江科技學院裡都展示出一輛輛賽車, 炫酷的外表吸引了不少同學圍觀。 這些賽車都是由學校賽車隊伍製造, 從設計、製作到研發以及駕駛, 全部是大學生親自上陣。

令人驚奇的是團隊中還有不少女生隊員, 她們不僅會駕駛賽車, 同樣也會焊接、機床加工, 製造賽車。

浙江工業大學

整車耗資近40萬

最高時速可達120公里

昨天, 記者在浙江工業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見到了方程式車隊的隊長胡錢坤。 他是車輛工程專業大三的學生。 這幾天, 他和隊員們正忙著開始對他們造的方程式賽車的設計做最後的改進, 接下來就是整車的焊接製作。

在每年的11月份都會有一場全國性方程式汽車大賽, 此時, 距離比賽還有半年多時間, 也是賽車隊最忙的時候。 胡錢坤說, 基本一輛方程式賽車製作要花費一年時間, 從設計、研發到賽車手的準備, 每項環節都不容忽視。

在機械與工程學院的地下一樓有一個小型車間, 裡面就停著一輛深藍色的方程式賽車, 長約3.3米, 寬近1.2米, 重271公斤, 單座, 4個賽車車輪異常顯眼, 尖尖的車頭, 尾翼也十分誇張。

“這輛車是我們去年製作的,

發動機等都是進口的, 部分主件今年要繼續用。 ”胡錢坤說, 去年他們設計並製造出了雙電機獨立後驅賽車, 今年為車隊第二年參賽, 基於去年參賽的經驗和基礎, 通過對設計的優化、工藝的改進、成本的控制, 打造出一輛更輕、更快、操縱性更強、可靠性更高的高性能賽車。 "

他們製造的這輛方程式賽車, 以“電”為主, 最高時速可達120碼, 胡錢坤說, “現在都提倡電動, 環保。 ”

王琦是一名女隊員, 今年大三, 她說, 此次賽車的設計亮點是自主優化設計的雙電機傳動, 還有自主設計儀錶和資料獲取系統, 新增了可調式尾翼等。

別看賽車座位小, 出於安全考慮, 車手的座椅上的安全帶是五點式, 比起一般汽車座椅不僅能夠牢牢鎖住賽車手。

動力電池採用了平板型軟包鋰電池, 放電電流更大, 溫度分佈更均勻。

此外, 車架、懸架等部分, 也花了不少錢。 “整車總花費近40萬元。 ”胡錢坤說, 就連他們車手穿的賽車服, 也是進口的, 價值1萬多元, 這些賽車服不但價格不菲, 還有時間期限, 使用期大約5年。

王琦剛剛考出駕照, 迫不及待地想試駕, “就是為了駕駛賽車才去考了駕照, 等車子完工, 一定要坐上駕駛艙, 圓了自己的賽車夢。 ”

浙江科技學院

隊員進車隊不足半年

學會了焊接、機床加工、車身製造

在浙江科技學院也有一支方程式賽車隊, 前段時間, 學校“三位一體”綜合測試考試, 車隊就把賽車拉到考點前拉練, 吸引了不少考生的眼球。

在賽車隊摸爬滾打兩年半的劉淩傑是賽車隊的負責人,

是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大三學生。 說起造車, 他說自己算是被徹底淬火了一回。

為找到發動機回火原因, 他和同學進行了系列深入分析與排查, 通過電腦資料來查看發動機運行參數, 以及線路接連等問題。

“這還不是最難的, 更令人頭疼的是發動機的標定問題。 ”劉淩傑說, "因為這輛車子的發動機來源於一輛摩托車, 必須通過發電機台架試驗來使發動機參數與我們規則所限制的進氣量所匹配。 "

油箱固定方式必須柔性連接, 而設計現狀又是不規則的。 每回修改設計, 都令劉淩傑煞費苦心, 如履薄冰。 “拿名次不是第一位的, 最主要的是鍛煉實踐動手能力, 切身領悟‘紙上得來終覺淺,

絕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諦。 ”

如今的的賽車, 比起十多年前的賽車足足輕了150斤。 隊員們進車隊不足半年都學會了焊接、機床加工、車身製造。

“賽車有輕量化要求, 一個零件設計出來光能使用還不行, 需不斷優化減輕重量, 但過度減重會導致穩定性下降, 這就需掌握適度原則。 ”劉淩傑說。

製作一輛賽車先從設計開始, 賽車的前期設計基本完成, 大家開始外出採購零部件。 由於資金問題, 不少大學生們不得不在採購件上“斤斤計較”。

“我們都是尋找最好最實惠的貨源, 有些是在淘寶上定制小零件, 有些是去汽貿城買。 ”劉淩傑說, 最難的還是後面的製造環節, 鋼管的打磨、切割是個耗費體力且需要耐心的工作, 同學們處理完鋼管之後胳膊都酸得抬不起來了。

對於焊接,同學們只是課上有過瞭解,剛開始焊接時,焊接得不牢固、焊點不均勻。最終,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才完成了懸架支點等工作。兩個月後,看著賽車雛形漸露,同學們都欣喜萬分。

後來,當發動機的一聲聲轟鳴,一次次完美的轉彎、制動,引起大家的歡呼聲。隊員們激動萬分,眼中閃著激動的淚花。

賽車隊學生

只有拿到C1駕照

才能駕駛賽車

姚錚傑是浙江工業大學大三學生,他是車隊裡5名賽車手之一。從小喜歡汽車,早在高三時就已拿到了C1駕照,駕齡已超過4年,算是一名“老司機”。

“一個車隊需要多名賽車手,因為賽車手進行5次比賽,分別是耐久賽、直線加速、繞環、高速避障。”姚錚傑說,他之前參加的是直線加速和耐久賽,“耐久賽大約要駕駛22公里,我們比賽前會把做好的賽車運到轉塘的一個賽車場訓練。”

“要開的的穩快還是需要一定的經驗,不僅考驗車手的應急反應、心態、技巧,還要考驗整車的性能和操穩性。”姚錚傑說,在這幾項考驗中,耐久賽和高速避障最具挑戰性;而直線加速,則是一項最基本的考驗。

在滿足大賽規則的前提下,參賽車隊在一年內自行設計和製造出一輛在加速、制動、操控性等方面具有優異表現的小型單座方程式賽車。參加靜態和動態8項比賽,具體是:行銷報告、賽車設計、製造成本分析、直線加速、8字繞樁、高速避障、耐久測試和燃油經濟性。

對於焊接,同學們只是課上有過瞭解,剛開始焊接時,焊接得不牢固、焊點不均勻。最終,在指導老師的幫助下才完成了懸架支點等工作。兩個月後,看著賽車雛形漸露,同學們都欣喜萬分。

後來,當發動機的一聲聲轟鳴,一次次完美的轉彎、制動,引起大家的歡呼聲。隊員們激動萬分,眼中閃著激動的淚花。

賽車隊學生

只有拿到C1駕照

才能駕駛賽車

姚錚傑是浙江工業大學大三學生,他是車隊裡5名賽車手之一。從小喜歡汽車,早在高三時就已拿到了C1駕照,駕齡已超過4年,算是一名“老司機”。

“一個車隊需要多名賽車手,因為賽車手進行5次比賽,分別是耐久賽、直線加速、繞環、高速避障。”姚錚傑說,他之前參加的是直線加速和耐久賽,“耐久賽大約要駕駛22公里,我們比賽前會把做好的賽車運到轉塘的一個賽車場訓練。”

“要開的的穩快還是需要一定的經驗,不僅考驗車手的應急反應、心態、技巧,還要考驗整車的性能和操穩性。”姚錚傑說,在這幾項考驗中,耐久賽和高速避障最具挑戰性;而直線加速,則是一項最基本的考驗。

在滿足大賽規則的前提下,參賽車隊在一年內自行設計和製造出一輛在加速、制動、操控性等方面具有優異表現的小型單座方程式賽車。參加靜態和動態8項比賽,具體是:行銷報告、賽車設計、製造成本分析、直線加速、8字繞樁、高速避障、耐久測試和燃油經濟性。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