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近日, 本市和平區在中心公園內開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廉潔和平, 你我同行’和平區廉潔文化主題宣傳日”活動。

現場通過文藝演出、“黨的十九大主題展”、廉潔漫畫展、廉潔作品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 將黨的十九大精神傳遞到基層, 家喻戶曉。 天津日報記者 吳迪 通訊員 付昱 攝

進農村

甯河區東棘坨鎮張老仁村

乘著十九大的東風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張立平 通訊員 張立民 田雨宸 豔陽高照, 稻浪飄香。 甯河區東棘坨鎮張老仁村1700畝水稻喜獲豐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們農民心裡振奮啊, 這下又要有大發展了!”村黨支部書記李雲清站在地頭,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你可別小看這1700畝水稻, 光這一項, 全村就增收100多萬元!”

張老仁村有村民300戶, 3600畝耕地,

過去主要以種植玉米、棉花為主, 不僅靠天吃飯沒保障, 還要承受著市場價格起伏的衝擊, 村民增收步伐緩慢。

幾年前, 根據市場走向和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 張老仁村將這些稻地以每畝900元對外發包, 一畝地比原來自己種多掙500元—600元。 村裡又把集體所有的300畝魚池外包, 每年也有20多萬元的收入。

村民們確實比原來富了, 村集體經濟也有了基礎。 但是距離發達地區還有差距。 如何讓鄉親們的腰包更鼓?黨的十九大的召開, 成了鄉親們最大的期盼。 “我估摸著, ‘三農’這塊肯定會有大動作, 果不其然!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戰略, 肯定會為咱農村全面發展帶來新活力!”這些天, 74歲的老支書陳福榮一直關注十九大, 說起自己的感受滔滔不絕。

“是啊!報告裡都說了, 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 使農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這也是咱村的行動綱領!”李雲清說, 這幾天村兩委班子一直琢磨, 做出了五年規劃的大手筆:“國家這麼重視‘三農’, 咱農民自己也得想著大發展。 村裡有在北京工作的, 利用他們的資源幫我們策劃生態民俗文化村, 方案都出來了!”“還要發展900畝蔬菜基地, 讓大夥的腰包更鼓!”“根據生態宜居要求, 對我們的養殖社區進行改造提升, 真正達到環保要求!”村民們你一言我一語……“咱這就叫乘著十九大的東風,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村主任張錫伯快人快語, 一語中的。

進企業

天津住宅集團

創新企業發展思路

為百姓建設“放心房”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馬曉冬 2日上午, 一場“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報告專題講座”在海河河畔的棉3創意街區舉行, 天津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孫大海為天津住宅集團的黨員幹部等200余人詳細解讀了黨的十九大報告等內容, 將十九大精神送到企業職工身邊。

黨的十九大的要點及重要意義、十八屆一中全會到七中全會重點回顧、黨章修訂……近3個小時的講解讓住宅集團黨員幹部深受啟發。 住宅集團棉3創意街區招商負責人路陽說:“十九大報告中提到‘加強對中小企業創新的支援,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這與我們棉3創意街區息息相關, 這裡聚集的160多家文化創意類的企業中有一半是中小企業, 我們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了半年免費期、低廉的配套服務等扶持措施。

通過學習, 我對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更加深入, 有利於我們更好地落實十九大精神, 服務好企業。 ”

“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管道保障、租購並舉的住房制度, 讓全體人民住有所居。 ”十九大報告中的內容在住宅集團上下引起強烈反響。 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康莊說, 住宅集團在天津率先投入社會保障房的開發建設, 並將預製裝配式技術應用其中, 建設了一批廣受好評的專案。 今後公司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引, 進一步助力保障房建設, 承擔企業社會責任, 為老百姓建設“放心房”。

按照部署安排, 住宅集團黨委第一時間在黨員中開展了“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考學活動, 康莊表示,將組織集團各級黨組織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原文,通過各種宣傳形式讓十九大精神進頭腦、進思想、進心靈。不斷創新企業發展思路,積極實施建築產業化發展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產業,為本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貢獻力量。

進軍營

駐津部隊官兵

踏上新征程 不辱使命再創輝煌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趙榮君 “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統一了全黨思想,凝聚了党心軍心民心,為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了堅強保障。藍圖繪就,新征程號角催征。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勠力前行,推動強軍目標落地生根。”雖然剛回到部隊,就面臨參加武警部隊標兵教練員考核,但十九大代表、武警天津總隊六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王寶虎,一放下行李就走進與中隊駐地同一院內的總隊新兵團,為新戰友們宣講十九大精神。

當新戰友們正淬火成鋼,為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革命軍人苦練本領的時候,鐵路天津西站前廣場武警天津總隊三支隊一輛巡邏車上,“車廂微課堂”剛剛開講,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的年輕排長張梨正作題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小型輔導,深化官兵對大會精神的理解把握。

“偉大的征程開始了!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再創輝煌!”在南開區武裝部宣講十九大精神現場,官兵們倍感自豪,既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也為前不久由該部徵集入伍的南開大學8名大學生收到了習主席的回信。大家紛紛表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主席給南開大學入伍大學生的回信寄託著党對青年一代的關懷和信任,是青年官兵成長進步的行動指南。我們一定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在凝聚力量中推動工作,把更多的優質青年送到部隊,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戰鼓聲聲秋風勁,金戈鐵馬出征急。從渤海之濱到燕山腳下,從邊防哨所到高山雷達站,駐津部隊官兵正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努力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進校園

各大專院校

讓十九大精神“帶著熱氣”進校園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趙暉 張雯婧 連日來,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各個教學單位的10餘位元思政課教師進行了多次“十九大精神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天津大學在全校開展了十九大精神“進教案”“進課堂”“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綱要概論教研組舉辦了“十九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天津科大舉行了“新時代普天同慶迎盛會,共攜手錦繡河山步新程”楹聯徵集活動,師生們把自己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體會與感悟寫進了楹聯中。行動快、全覆蓋,黨的十九大精神已經“帶著熱氣”進校園。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教師姬麗萍,為電子資訊與光學工程學院100多位元大二學生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讓她欣慰的是,當她詢問這些理工科大學生十九大的相關知識點時,同學們已經耳熟能詳。

作為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王麗華名師工作室的負責人,天津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麗華表示,我們工作室將組織全市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研討和教學觀摩活動,力爭在三年內為天津市高職院校培養出一批中青年教學能手和學術帶頭人,使思政課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

南開中學黨委書記劉浩表示,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十九大精神在師生中的宣傳貫徹落實。在對全體教職工進行集中宣講的基礎上,還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青年人的殷切希望,進行十九大精神的專題宣傳教育。

為及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市教育兩委組織教育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十九大精神進校園活動,開展了覆蓋全體思政課教師的專題培訓,力求全覆蓋、形式新、效果好,在全市教育系統迅速興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進社區

紅橋區鈴鐺閣街

今後百姓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何會文 通訊員 張育 王屹然 “謝奶奶,我又來看您了!” 紅橋區鈴鐺閣街辦事處幹部陳潤文來到南頭窯社區困難群眾謝敬者的家中,“這些日子,您看十九大新聞了嗎?習總書記說‘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今後咱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謝奶奶一家生活困難,在紅橋區開展的基層黨建“萬千百十”行動中,陳潤文與她結成了幫扶對子,經常來看望謝奶奶,並送去慰問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實際困難。“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的工作更多的是與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積極破解街道、社區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把本職工作做好。”陳潤文與社區群眾這樣分享自己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心得體會。

連日來,鈴鐺閣街機關各黨支部、各社區黨組織創新多種宣傳方式,深入社區廣泛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確保十九大精神傳遞到轄區每一個群眾。街道辦事處党工委書記劉震表示,“我們要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把改善民計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折不扣地落實好中央和市委對保障和民生提出的各項要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足感和獲得感。”

截至目前,鈴鐺閣街道的黨員幹部已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610個,各黨支部為群眾解決了35件難題。

康莊表示,將組織集團各級黨組織認真研讀十九大報告和黨章原文,通過各種宣傳形式讓十九大精神進頭腦、進思想、進心靈。不斷創新企業發展思路,積極實施建築產業化發展戰略,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推進節能、環保、綠色、低碳產業,為本市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貢獻力量。

進軍營

駐津部隊官兵

踏上新征程 不辱使命再創輝煌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趙榮君 “大會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統一了全黨思想,凝聚了党心軍心民心,為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提供了堅強保障。藍圖繪就,新征程號角催征。我們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勇於擔當,勠力前行,推動強軍目標落地生根。”雖然剛回到部隊,就面臨參加武警部隊標兵教練員考核,但十九大代表、武警天津總隊六支隊特勤中隊副中隊長王寶虎,一放下行李就走進與中隊駐地同一院內的總隊新兵團,為新戰友們宣講十九大精神。

當新戰友們正淬火成鋼,為早日成為一名合格的革命軍人苦練本領的時候,鐵路天津西站前廣場武警天津總隊三支隊一輛巡邏車上,“車廂微課堂”剛剛開講,畢業于武漢科技大學的年輕排長張梨正作題為《心中有信仰,腳下有力量》的小型輔導,深化官兵對大會精神的理解把握。

“偉大的征程開始了!我們一定不辱使命,再創輝煌!”在南開區武裝部宣講十九大精神現場,官兵們倍感自豪,既為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的偉大成就,也為前不久由該部徵集入伍的南開大學8名大學生收到了習主席的回信。大家紛紛表示:“青年興則國家興,青年強則國家強。習主席給南開大學入伍大學生的回信寄託著党對青年一代的關懷和信任,是青年官兵成長進步的行動指南。我們一定在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中統一思想、在統一思想中凝聚力量、在凝聚力量中推動工作,把更多的優質青年送到部隊,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戰鼓聲聲秋風勁,金戈鐵馬出征急。從渤海之濱到燕山腳下,從邊防哨所到高山雷達站,駐津部隊官兵正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努力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旅。

進校園

各大專院校

讓十九大精神“帶著熱氣”進校園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趙暉 張雯婧 連日來,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各個教學單位的10餘位元思政課教師進行了多次“十九大精神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天津大學在全校開展了十九大精神“進教案”“進課堂”“進校園”等系列活動;天津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綱要概論教研組舉辦了“十九大精神進校園、進課堂”集體備課會;天津科大舉行了“新時代普天同慶迎盛會,共攜手錦繡河山步新程”楹聯徵集活動,師生們把自己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體會與感悟寫進了楹聯中。行動快、全覆蓋,黨的十九大精神已經“帶著熱氣”進校園。

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教師姬麗萍,為電子資訊與光學工程學院100多位元大二學生上《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讓她欣慰的是,當她詢問這些理工科大學生十九大的相關知識點時,同學們已經耳熟能詳。

作為天津市思想政治理論課名師工作室──王麗華名師工作室的負責人,天津職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王麗華表示,我們工作室將組織全市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師,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研討和教學觀摩活動,力爭在三年內為天津市高職院校培養出一批中青年教學能手和學術帶頭人,使思政課真正成為學生“真心喜愛、終身受益、畢生難忘”的課程。

南開中學黨委書記劉浩表示,學校黨委高度重視十九大精神在師生中的宣傳貫徹落實。在對全體教職工進行集中宣講的基礎上,還將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報告中對青年人的殷切希望,進行十九大精神的專題宣傳教育。

為及時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市教育兩委組織教育系統開展了一系列十九大精神進校園活動,開展了覆蓋全體思政課教師的專題培訓,力求全覆蓋、形式新、效果好,在全市教育系統迅速興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熱潮。

進社區

紅橋區鈴鐺閣街

今後百姓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天津網訊 天津日報記者 何會文 通訊員 張育 王屹然 “謝奶奶,我又來看您了!” 紅橋區鈴鐺閣街辦事處幹部陳潤文來到南頭窯社區困難群眾謝敬者的家中,“這些日子,您看十九大新聞了嗎?習總書記說‘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今後咱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謝奶奶一家生活困難,在紅橋區開展的基層黨建“萬千百十”行動中,陳潤文與她結成了幫扶對子,經常來看望謝奶奶,並送去慰問品,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實際困難。“作為一名基層幹部,我們的工作更多的是與普通老百姓打交道。我們要學習好、宣傳好、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完善工作方法,積極破解街道、社區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把本職工作做好。”陳潤文與社區群眾這樣分享自己學習十九大報告的心得體會。

連日來,鈴鐺閣街機關各黨支部、各社區黨組織創新多種宣傳方式,深入社區廣泛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確保十九大精神傳遞到轄區每一個群眾。街道辦事處党工委書記劉震表示,“我們要始終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幹在一起,把改善民計民生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折不扣地落實好中央和市委對保障和民生提出的各項要求,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的滿足感和獲得感。”

截至目前,鈴鐺閣街道的黨員幹部已與困難群眾結成幫扶對子610個,各黨支部為群眾解決了35件難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