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補水補不進?簡單三招潤燥又潤膚

時值秋末, 秋高物燥, 對於很朋友來說, 除了逐漸下降的氣溫外, 在這種時節最煩惱的事莫過於乾燥的氣候了!

秋越深, 各種由於乾燥而引發的症狀就越是強烈,

眼睛乾, 鼻子幹, 嗓子幹, 皮膚乾…..等問題一個接一個地出現, 感覺人體就像一條乾柴, 粗糙且缺少水分, 只需一點點邪火就能引發大病。

深秋時節調養身體, 一在補水, 二在潤燥, 說起來簡單, 但真正能夠做到位的朋友卻很少,

如何補水潤燥才真正有效果呢?今天就來給大家漲漲“姿勢”!

補水怎麼補?

說起補水, 大家想到的第一個方法自然是多喝水了, 而這樣做真的能起到作用嗎?未必!因為身體裡起潤澤濡養、充盈血脈作用的「水」, 跟我們所飲的水, 在本質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

日常所飲之水轉化為體液, 是需要經絡臟腑的參與, 並且需要消耗人體能量的。 只有適量、適度、小口慢飲、喝合適溫度的水, 才能最大程度地被身體所利用。

如果不顧自己身體的實際情況, 盲目補水, 不僅會影響身體的代謝, 而且那些無法被身體利用的水,

只會增加身體的排尿量和排汗量, 甚至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麻煩。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合理補充水分。

一是喝淡茶。 所有喜歡品茶的人, 都習慣於慢慢泡, 慢慢喝。 這樣的補水方式在某種層面上使你做到了有節制, 有分寸地補充熱水, 而且一口茶入肚之後, 往往讓人口舌生津, 讓口腔和喉嚨有溫暖和濕潤的感覺。

二是飲用果蔬汁。 蔬菜、水果中的汁液, 是經過植物自身消化過後所得, 對於人體來說, 這比淡水更容易被接納、利用。 適宜榨汁的水果有蘋果, 石榴, 柳丁, 柚子, 蓮藕, 胡蘿蔔等等。

三是蜂蜜泡水。蜂蜜性平味甘,能夠補中潤燥,可以很好地解決咽喉幹痛、大便不通等問題。在秋季適宜泡水的蜂蜜類型有土蜂蜜(百花蜜),五味子蜜,五倍子蜜,棗花蜜等等。

身體自帶“水源”

秋高勿燥,除了日常在飲食方面補充水分外,還可以通過按摩特定的穴位來調動體內精氣化生體液,以下幾個穴位是我們身體自帶的“水源”。

廉泉穴

這個穴位別名叫「本池穴」。本,根本也;池,儲液之器也。本池的意思就是指這個穴位是任脈水液的收聚之地。刺激這個穴位,能明顯感覺到唾液分泌增加,在喉嚨幹癢、腫痛,聲音嘶啞甚至失聲的時候,這個穴位能救急。

取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在頸部正中線與喉結正上方橫皺紋交叉處。

手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揉此穴位,若遇到咽痛情況,可採用適當的力度揪。

太溪穴

太,意思是極大的;溪,就是溪流。這個穴位意思是指腎經的水液在此處形成較大的溪水。對於一些常見的乾燥症,如皮膚乾燥、眼睛乾燥等,常按摩這個學位能夠起到調理的作用。

取穴:側坐或仰臥位。由足內踝尖向後推至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大約當內踝尖與跟腱間之中點),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手法:按壓或搓揉,或用按摩錐等工具刺激,每天睡前5分鐘左右

湧泉穴

這是足少陰腎經常用的腧穴,從名字來看,它就像身體水液湧出的泉眼一樣。經常按揉能夠滋養腎水、上濟心火,使自己的腎精充足,從而化生津液滋養身體。同時,這個穴位還能緩解人因心火亢盛引起的心浮氣躁、焦渴難耐的情況。

取穴:蜷足,足底前1/3處可見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手法:按壓或搓揉,或用按摩錐等工具刺激,每天睡前5分鐘左右。

潤燥怎麼潤?

燥是秋冬季的主氣,其乾澀之性,傷津又損肺,因此用一些滋陰潤燥的食材熬湯或煮粥,為自己的身體加一點「潤滑油」,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了。

說到秋季潤燥的最佳食材,非梨子莫屬!

《本草通玄》中對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記載。在秋冬季節感到嗓子幹癢、咽喉腫痛、聲帶沙啞等燥症時,吃一個新鮮的梨子往往就能緩解症狀。但梨子具有寒性,可能不適合某些特定體質的朋友,所以在食用之前最好加熱一下。

對於梨的選擇,中醫認為效果最佳的應為鴨梨或者雪花梨,下面推薦幾個梨子的烹煮方法,讓梨子最大限度發揮其滋陰潤燥的作用。

雪梨梗米粥

原料:

雪梨1個,粳米100克,冰糖30克。

制法:

1.鴨梨洗淨後,去皮,去核,切成1釐米見方的小塊。

2.將粳米、梨、冰糖一起入鍋,煮成粥。

銀耳雪梨湯

原料:

雪梨1個,銀耳60克,冰糖30克,枸杞15克

做法:

1.銀耳泡發後,剪去黃色部分,洗乾淨

2.鍋中放入1000毫升水,將銀耳倒入,燒開後,轉小火煮十分鐘

3.趁煮銀耳的時間,將梨洗淨削皮,切塊

4.銀耳煮好後,加入梨和枸杞,冰糖大火煮開後,再轉小火煮十分鐘即可

另外再給大家推薦一個虛咳虛喘的良方,對於秋冬季節咳嗽的朋友來說特別適用:

二仁蜂蜜水

原料:

甜杏仁(南杏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25克。

制法:

1.將杏仁放入沸水中焯去皮,撈出。

2.將杏仁放入沸水中煮15分鐘,然後放入核桃仁同煮20分鐘。

3.煮好後,調入蜂蜜,飲湯食果仁。

潤肺=潤燥

這幾種蔬果可以滋養肺部

秋冬季節氣候乾燥,燥邪對肺部的損害是非常大的,乾燥季節常吃以下幾種蔬果,可有效滋養肺部。

大棗

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髒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柿子

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幹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

山楂

山楂含枸櫞酸、蘋果酸、抗壞血酸、酶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有降血壓、促進胃腸消化的作用。中醫認為,山楂具有很好的健胃潤肺、助消化作用。

柑橘

有生津止咳、潤肺止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補水不等於喝水,在乾燥的季節,只有合理和科學地補水潤燥才能滋潤身心,抵禦病菌,為迎接寒冬做好準備。

三是蜂蜜泡水。蜂蜜性平味甘,能夠補中潤燥,可以很好地解決咽喉幹痛、大便不通等問題。在秋季適宜泡水的蜂蜜類型有土蜂蜜(百花蜜),五味子蜜,五倍子蜜,棗花蜜等等。

身體自帶“水源”

秋高勿燥,除了日常在飲食方面補充水分外,還可以通過按摩特定的穴位來調動體內精氣化生體液,以下幾個穴位是我們身體自帶的“水源”。

廉泉穴

這個穴位別名叫「本池穴」。本,根本也;池,儲液之器也。本池的意思就是指這個穴位是任脈水液的收聚之地。刺激這個穴位,能明顯感覺到唾液分泌增加,在喉嚨幹癢、腫痛,聲音嘶啞甚至失聲的時候,這個穴位能救急。

取穴:位於人體的頸部,當前正中線上,結喉上方,舌骨上緣凹陷處。在頸部正中線與喉結正上方橫皺紋交叉處。

手法:用拇指和食指、中指捏揉此穴位,若遇到咽痛情況,可採用適當的力度揪。

太溪穴

太,意思是極大的;溪,就是溪流。這個穴位意思是指腎經的水液在此處形成較大的溪水。對於一些常見的乾燥症,如皮膚乾燥、眼睛乾燥等,常按摩這個學位能夠起到調理的作用。

取穴:側坐或仰臥位。由足內踝尖向後推至與跟腱之間凹陷處(大約當內踝尖與跟腱間之中點),按壓有酸脹感處即為此穴。

手法:按壓或搓揉,或用按摩錐等工具刺激,每天睡前5分鐘左右

湧泉穴

這是足少陰腎經常用的腧穴,從名字來看,它就像身體水液湧出的泉眼一樣。經常按揉能夠滋養腎水、上濟心火,使自己的腎精充足,從而化生津液滋養身體。同時,這個穴位還能緩解人因心火亢盛引起的心浮氣躁、焦渴難耐的情況。

取穴:蜷足,足底前1/3處可見一凹陷,按壓有酸脹感,即為此穴。

手法:按壓或搓揉,或用按摩錐等工具刺激,每天睡前5分鐘左右。

潤燥怎麼潤?

燥是秋冬季的主氣,其乾澀之性,傷津又損肺,因此用一些滋陰潤燥的食材熬湯或煮粥,為自己的身體加一點「潤滑油」,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了。

說到秋季潤燥的最佳食材,非梨子莫屬!

《本草通玄》中對梨有「生者清六腑之熱,熟者滋五臟之陰」的記載。在秋冬季節感到嗓子幹癢、咽喉腫痛、聲帶沙啞等燥症時,吃一個新鮮的梨子往往就能緩解症狀。但梨子具有寒性,可能不適合某些特定體質的朋友,所以在食用之前最好加熱一下。

對於梨的選擇,中醫認為效果最佳的應為鴨梨或者雪花梨,下面推薦幾個梨子的烹煮方法,讓梨子最大限度發揮其滋陰潤燥的作用。

雪梨梗米粥

原料:

雪梨1個,粳米100克,冰糖30克。

制法:

1.鴨梨洗淨後,去皮,去核,切成1釐米見方的小塊。

2.將粳米、梨、冰糖一起入鍋,煮成粥。

銀耳雪梨湯

原料:

雪梨1個,銀耳60克,冰糖30克,枸杞15克

做法:

1.銀耳泡發後,剪去黃色部分,洗乾淨

2.鍋中放入1000毫升水,將銀耳倒入,燒開後,轉小火煮十分鐘

3.趁煮銀耳的時間,將梨洗淨削皮,切塊

4.銀耳煮好後,加入梨和枸杞,冰糖大火煮開後,再轉小火煮十分鐘即可

另外再給大家推薦一個虛咳虛喘的良方,對於秋冬季節咳嗽的朋友來說特別適用:

二仁蜂蜜水

原料:

甜杏仁(南杏仁)50克,核桃仁50克,蜂蜜25克。

制法:

1.將杏仁放入沸水中焯去皮,撈出。

2.將杏仁放入沸水中煮15分鐘,然後放入核桃仁同煮20分鐘。

3.煮好後,調入蜂蜜,飲湯食果仁。

潤肺=潤燥

這幾種蔬果可以滋養肺部

秋冬季節氣候乾燥,燥邪對肺部的損害是非常大的,乾燥季節常吃以下幾種蔬果,可有效滋養肺部。

大棗

大棗能養胃和脾、益氣生津,有潤心肺、調營衛、滋脾土、補五臟、療腸癖、治虛損等功效。中醫常用其治療小兒秋痢、婦女髒燥、肺虛咳嗽、煩悶不眠等症,是一味用途廣泛的滋補良藥。

柿子

柿子有潤肺止咳、清熱生津、化痰軟堅之功效。鮮柿生食,對肺癆咳嗽虛熱肺痿、咳嗽痰多、虛勞咯血等症有良效。紅軟熟柿,可治療熱病煩渴、口幹唇爛、心中煩熱、熱痢等症。

山楂

山楂含枸櫞酸、蘋果酸、抗壞血酸、酶和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有降血壓、促進胃腸消化的作用。中醫認為,山楂具有很好的健胃潤肺、助消化作用。

柑橘

有生津止咳、潤肺止痰、醒酒、利尿等功效,適用於身體虛弱、熱病後津液不足口渴、傷酒煩渴等症,榨汁或蜜煎,治療肺熱咳嗽尤佳。

補水不等於喝水,在乾燥的季節,只有合理和科學地補水潤燥才能滋潤身心,抵禦病菌,為迎接寒冬做好準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